水晶宫绕千家,卞山倒影双溪里。白蘋洲渚,诗成春晚,当年此地。
行遍瑶台,弄英携手,月婵娟际。算多情小杜,风流未睹,空肠断、枝间子。
一似君恩赐与,贺家湖、千峰凝翠。黄粱未熟,红旌已远,南柯旧事。
常恐重来,夜阑相对,也疑非是。向松陵回首,平芜尽处,在青山外。
水龙吟 别吴兴至松江作。宋代。晁补之。水晶宫绕千家,卞山倒影双溪里。白蘋洲渚,诗成春晚,当年此地。行遍瑶台,弄英携手,月婵娟际。算多情小杜,风流未睹,空肠断、枝间子。一似君恩赐与,贺家湖、千峰凝翠。黄粱未熟,红旌已远,南柯旧事。常恐重来,夜阑相对,也疑非是。向松陵回首,平芜尽处,在青山外。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逊国后赋诗。明代。朱允炆。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文公先生挽词。宋代。曾极。皇天开太极,庚戍圣贤生。六籍文将绝,千年道复明。渊源罗仲素,师友李延平。绕舍闽溪急,潺湲洛水声。
圣祖仁皇帝挽辞 其四。清代。顾成天。京国游踪出塞垣,九重犹想对临轩。悲魂恍惚惊魂定,闻道新皇已改元。
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唐代。刘长卿。对酒怜君安可论,当官爱士如平原。料钱用尽却为谤,食客空多谁报恩。万里孤舟向南越,苍梧云中暮帆灭。树色应无江北秋,天涯尚见淮阳月。驿路南随桂水流,猿声不绝到炎州。青山落日那堪望,谁见思君江上楼。
游宝盖岩。宋代。韦骧。度溪履险得幽岩,欲去徘徊意尚贪。吏部祝融峰下句,未宜留此付镌镵。
太常引。金朝。元好问。东园歌管日相娱。佳酿出兵厨。陶写在桑榆。便鹤到、扬州未如。欹红浓露,绿阴清吹,长□下楼居。高枕即吾庐。更何待、将宫报书。
独坐。清代。张洵佳。闭门独坐静焚香,槛外迟迟日正长。老去渐嫌同辈少,客来每笑看书忙。春风红豆驰情远,夜雨青灯照梦凉。话罢桑麻无一事,唤来娇女话家常。
重到霅陇。宋代。卫宗武。重来知几度,行屐遍松楸。白日惟催老,黄花又送秋。山深林翳扫,墅豁稻云收。尽说丰年乐,田家更觉愁。
同曹素臣入羊城纪事。清代。钱澄之。崧台历岁任沈浮,老友邀同羊石游。牡蛎墙高知近市,荔枝阴合一维舟。驾风海舶来东岛,入夜蛮商遍酒搂。古寺最多官最冷,与君耐可度清秋。
好事近。明代。汤显祖。帘外雨丝丝,浅恨轻愁碎滴。玉骨近来添瘦,趁相思无力。小虫机杼隐秋窗,黯淡烟纱碧。落尽红灰池面,又西风吹急。
战掉丑奴儿。金朝。马钰。风刀雪箭三冬苦,当恤贫儿。身上无衣。口里无餐常抱饥。忒孤ω。人人正好修功德,当起慈悲。拯溺扶危。设粥都来百日期。立仙梯。
蛩吟得时字。宋代。史浩。虫唯蜻蛚类,近渐实知时。露重哦寒晓,更深揽夜思。堂中讥晋什,床下诵幽诗。唧唧俱成咏,何曾撚断髭。
送陈彦宗之永嘉。明代。徐熥。皖城归未久,又复向东瓯。总为饥寒出,不然何所求。帆飞瘴雨湿,衣触火云流。纵是囊羞涩,还须雁宕游。
石膏枕。唐代。薛逢。表里通明不假雕,冷于春雪白于瑶。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
与孟能静饮联句复和三首。元代。方回。三月一日春如酒,红是桃花绿杨柳。人生不醉欲如何,不如意常十八九。暂兹袖公补天手,谁能箝我谈天口。挹斗酌海两相逢,天风吹入无何有。
满江红。宋代。石孝友。日转桐阴,正玉燕、飞来夏屋。帘幕映,海留红艳,麝重兰馥。风采传闻瞻瑞节,婉谋曾是回钧轴。卷秦淮、吹入酒杯中,波翻绿。丹诏下,公归速。看日奏,三千牍。想春迷柳院,夜分莲烛。清暑声寒苍玉佩,月娥笑捧长生箓。问瑶池、阿母手栽花,何年熟。
次韵袁提学题皇甫真人清虚庵二首。元代。方回。犹忆清虚下云汉,转头劫堑已灰飞。三山恍惚惊鳌动,千岁凄凉望鹤归。风度羡君仙骨莹,年华迫我世缘微。岂无道侣歌招隐,许脱红尘卧碧霏。
题刘晦卿月楼图并饯秋闱之行仍不犯月楼字。宋代。陆文圭。君不见刘越石,晋阳铁骑围城急。一声长啸震山谷,抛弓散走群儿泣。又不见庾元规,武昌僚佐相追随。坐据胡床夜笑语,不知宾主竟为谁。枕戈待旦成何事,终让著鞭先士稚。况复西风尘污人,茂宏举扇思还第。嗟嗟二子逢世乱,误长清谈空致患。争如今夕倚阑人,一生饱吃升平饭。百城桴鼓夜不鸣,万里山川秋愈明。黄鹤孤飞白鸥睡,捲帘露气下三更。初听笛声何激烈,再听书声更清越。素娥密约无人知,今秋丹桂来先折。
陇州旅中书事寄李中丞。唐代。许棠。三伏客吟过,长安未拟还。蛩声秋不动,燕别思仍闲。乱叶随寒雨,孤蟾起暮关。经时高岭外,来往旆旌间。
雨。宋代。陈与义。霏霏三日雨,蔼蔼一园青。雾泽含元气,风花过洞庭。地偏寒浩荡,春半客竛竮。多少人间事,天涯醉又醒。
感春。宋代。张耒。若若堂北桃,昨日花犹小。暖风迟景一日功,万萼千葩烂相照。东风漾漾吹朝雨,朝日满檐春鸟语。樱桃得暖花意忙,接萼连枝间先吐。兰芽出地长可握,小笋如簪堪荐箸。欣欣万木谁使然,时来不肯居尘土。盛衰相感但如此,镜中安得朱颜驻。古来百计无可奈,惟有饮者谋犹庶。乃知其急莫如酒,有衣可典犹为富。我今不乐欲何待,薄俸自给供朝暮。功名有命不可求,白发无私谁得拒。从今酩酊勿复辞,弃置人间千万虑。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宋代。杨万里。玉奴何必减花奴,省识春风作画图。临水隔花看走马,翻身射鴈落雕弧。词场君擅倾城色,诗社侬凋觅句须。摩垒致师仰余勇,政惭连叔答肩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