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宋代。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参考资料:
1、刘瑜 .李清照全词 .济南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257 .
2、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146-147 .
3、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97-98 .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南渡后眷念沦陷的北方故乡而作的。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7年,李清照南下江宁,她接踵遭际国破、家亡、夫丧、颠沛流离的种种不幸。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写下了这篇词。
参考资料:
1、刘瑜 .李清照全词 .山东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258-261 .
2、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253 .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起。这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不会完结。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 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 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苟且、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根据这首词本身看来,很可能写于李清照南渡后。词中写的是一种思乡的浓愁,颇耐思味。当时是早春时节,天气温和,风光柔丽,女词人刚刚卸去冬装,换上夹衫,心情轻快而又愉悦。这是美好的大自然给词人心灵投上的一抹明亮的色彩。女词人睡起,感到几丝寒意,鬓上的“梅花”也已残破。上阕四句,委婉地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含蓄、朦胧、带有几分凄冷的心境和幽细的愁思;女词人先淡淡几笔轻轻拈出了春“寒”和花“残”这样的审美感觉,放在读者的心头,通过这种“微寒”之感和残破的“梅花”意象,巧妙地闪射出她心灵深处的某种不如人意但又难言的惆怅之感。一位心灵触觉极为敏锐细腻的知识女性对良辰美景的复杂感触在这里已微露端倪。
下阕则波澜顿起,女词人将上阕曲折透露出来的那种凄清感和残缺美的底蕴一笔揭示出来:“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这实在是带着血泪的痛楚悲呼。她只能将一怀思乡愁绪诉诸杯中物。至此,读者已经明白了女词人心灵深处不安的原因;而上阕预先作为一种情感铺垫而悬垂的“微寒”之感以及那残破的“梅花”,也有了着落。
李清照在表达白己的这种思乡心绪时,很讲究笔法和技巧。全词风格婉约、含蓄,深沉、强烈的情绪并不施以浓墨重彩,却以清淡、省简的文字轻描淡写,情感表达得强烈而又有羁勒,陡然从心灵深处涌出,但随即又轻轻一笔打住,使这短短的一首小词在情感表达上产生一种起伏和跌宕,形成美感上的节奏。上阕的情感,一路平稳而冲淡,下阕劈头便是“故乡何处是”,使前面那一路冲淡的情绪顿起波澜。而上阕那种乍着夹衫的好心情到了下阕也陡然一变,跳到思念故乡的一怀愁绪上来。这种情感上的节奏和突变,无疑具有诗词创作和审美欣赏上的美学意义,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实在是女词人复杂、深刻的精神心理的真实显示。这首词相当深刻、有力地揭示出女词人灵魂深处的悲愤、不安和强烈的思乡情绪。细心的读者不难透过女词人深闺中的袅袅香雾、沉沉酒杯、昏昏醉意而窥见那颗与民族命运共存亡的崇高心灵。
参考资料:
1、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97-98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桃华浪里振修鳞,一跃龙门看化身。谛了十方三世事,无始的的自家春。
宦园览景喜题。明代。吴琏。闲拽园中杖,迢迢一洞深。晓花光灿锦,风竹碎筛金。赤鲤惊雷跃,黄鹂隔树音。不胜清兴发,觅纸寄新吟。
昼倦。宋代。杨万里。爱日曛人欲睡昏,自匀嫩火炷炉薰。蜘蛛已去惟存网,犹罥窗间一只蚊。
王淑莘文学以感遇诗一首见贻即步元韵奉和三章志赠 其二。明代。释今无。相逢俱未易,乞食对何人。绝意忘牛马,中宵近鬼神。事销吾道泰,世乱客途屯。珍重王居士,诗篇许独亲。
谢客二首。宋代。王令。扰援车马各,各以势利奔。自问闾巷人,何为亦纷纷。与客成往还,勉就俗所敦。礼不经圣人,颇厌後世烦。欲问无所得,归视纸上文。非以孔子心,尚拜阳货豚。乃知偪仄间,心迹久已分。去矣可奈何,更问来者门。
哭黄元幹墓。明代。王醇。下马凉风吹墓村,昔离谁谓隔重原。转因宿草泪犹下,谁种寒松阴渐繁。长夜何年归远骨,深山片月主游魂。可怜香阁啼红妾,销尽桃花满镜痕。
送钱太博应贤良选。宋代。释重顯。贤才当召试,彪炳对吾君。千古不遗恨,八元应主文。岸花明列旆,天籁拂微云。后夜观垂象,中台位已分。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宋代。徐暄。四海瞻依一伟人,丘封页页木森森。仰天恸哭悲风起,举世中和孰嗣音。
杂兴三首。宋代。鲜于侁。三王贵养老,取重在乞言。酒醴副佳淆,黄发斯皤然。朝廷本忠厚,风俗亦变迁。岂意汉道微,侍中惟少年。耆旧无备问,李公所以难。
辩言。宋代。孔平仲。两叶可掩目,两豆可塞耳。小人多奸邪,君子防近蔽。周公未免谤,孔子亦遭毁。人言不足信,自古均如此。
盘谷八咏 其四 西冈稼浪。明代。刘璟。开轩临西野,禾稼盈我眸。西冈度微风,高浪涌崇丘。扬扬翠云起,滚滚清澜浮。虽无乘槎事,恍若睹瀛洲。大哉化育功,沛然和泽周。黍稌两穫宜,岁工期有秋。含哺颂帝德,长年乐无忧。
初到长安。宋代。赵令畤。来往长安未定居,暂将僧舍当吾庐。空中说法凭铃语,枕上朝饥听木鱼。因果分明休问佛,行藏自信罢占书。眼前一物真堪羡,百尺长杨水满渠。
杀虎行。明代。袁华。停公射麋曲,听我杀虎行。逐虎虎不去,杀虎心始平。县官桑侯仁且明,贤哉贤哉非宁诚。高风不在宋均下,善政直与刘昆并。如何此物不出境,伤人害畜来纵横。梅山之南梅山北,大小人家争辟易。青天白日不敢行,何况黄昏山月黑。桑侯闻之怒且嘻,此物敢尔强梁为。为民父母不除害,百里赤子将焉依。遂令弓兵设陷阱,果见此物来投机。长戈如雨点,短锻如电挥。戟尖不掉丈二尺,袍花已脱斑斓衣。阴风一阵过墙去,但觉伥鬼嘤嘤啼。桑侯亦好奇,触眼见未有。急呼青衫史,来唤钓鳌叟。鳌叟走欲颠,惊看立良久。雄姿猛势尚依然,酷似天狼与天狗。想当长啸下南山,猿臂将军亦惊走。想当独立向西风,东海黄公方掣肘。重为告曰:“虎兮虎兮汝尝跳我墙,伤我羊,刮吾六畜为糇粮。又曾穿我壁,衔我鹢,惊动老夫眠不得。尔来胡为落陷中,百步可再生威风。桑侯尔嗔不汝容,汝恶贯盈歼汝躬。”于戏猛虎不足言,桑侯良可数。前番曾传舒文虎,绝似白门擒吕布。今番又杀锦于菟,何异山嵎出冯妇。城隍庙前箫鼓鸣,纸灰飞雪梨花轻。桑侯长得谢山灵,山人把酒来相迎。酒酣拔剑餐虎肉,一方之民歌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