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令·月华收。宋代。柳永。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参考资料:
1、罗立刚 .多情自古伤离别: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51-52
此词描写一对恋人的离别之情。由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上阕着意刻画的是主人公的情态,“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这十一个字,把一个美丽多情的女子的形象描写得十分可人怜惜。为了烘托离别的凄苦,作者在描写这位纯情女子之先,特地把呀呀的开门声写出来,起到增加气氛的作用。开门有“轧轧”之声,而女子的送行却“无言有泪”,有声与无声前后照应,构成了一种更加令人断肠的凄惨画面。下阙写自己的落寞情绪,与心爱的女子分别,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如果一切静止该多好啊,那样自己和心爱的人就不会分离了,爱就能永恒。可惜那不解人意的扁舟匆匆前行,不长时间,心上人所居的城市就不能再见了。
全词写到这里,作者已经把离别之苦倾诉殆尽了,为了更强调凄苦悲切的气氛,作者用写景作为结束语:清寒的江流那边,只剩下烟云笼罩的两三棵树!这种以景言情的写法在古词曲中并不少见,但此词把景致的描写放在全词的末尾,这就好比古歌曲中的“乱”,把前此所铺排的种种情绪推向了最高潮。
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体现了柳词的特色。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与进叔弟策杖山行遣马还孙氏。宋代。卫泾。掣电追风古见称,驽材空负渥洼名。何如手植青藜杖,云屦风裾自在行。
桥上纳凉即事口号。明代。朱曰藩。上林献赋恨空回,水驿冰鲜夜半催。枕上笙箫听渐近,杨梅卢橘过江来。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十四。清代。佚名。驻箸不能食,蹇蹇步闱里。投琼著局上,终日走博子。
游瀍上刘氏园。宋代。司马光。日暖孤台迥,露浓幽径微。茅斋举白饮,沙溆踏青归。照水清满眼,穿林香湿衣。莫言春尚浅,已有右花飞。
猛虎行。明代。高启。阴风吹林乌鹊悲,猛虎欲出人先知。目光炯炯当路坐,将军一见弧矢堕。几家插棘高作门,未到日没收猪豚。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
山居杂兴 其十。明代。徐熥。一夜霜风叶满庭,黄花三径尽飘零。山房不放秋光去,犹折残枝插胆瓶。
天津闲步。宋代。邵雍。天子旧神州,葱葱气象浮。园林闲近水,殿阁远横秋。浪雪暑犹在,桥虹晴不收。人间无事日,此地好淹留。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唐代。李舒。皇矣天宗,德先王季。因心则友,克让以位。爰命有司,式遵前志。神其降灵,昭飨祀事。
明秀堂松。宋代。曾几。柳侯所为邦,十步一遗迹。苍官列前墀,相对俨如客。邦人言此松,曾及侍侯侧。风号四百年,雪立二千尺。江城閒草木,诗卷多采摘。柑非往日黄,柳是近时碧。同生不同死,乃见老气格。尚想哦其间,清声出金石。龙鳞未脱落,熊轼几换易。临民有馀师,视此古遗直。
西湖杨柳枝词 其四。明代。孙继皋。江南十月早寒催,杨柳千条叶半摧。閒杀六桥堤上路,月明不见踏歌来。
徐州。明代。唐之淳。前舟及彭城,后舟过丰沛。河冰坚无声,相隔两舍内。舍舟轻觅车,累日不得至。欲飞乏羽翼,欲渡安能济。朝登柂楼望,林壑耸晴翠。山中几陈迹,一一皆可喟。到今飞鸟尽,何以留淹滞。重怀眉山翁,文治今谁继。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元代。张养浩。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过中年便退官,再不想长安道。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深,一带云山妙,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