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春怀

蓟北春怀朗读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朗读
()

猜你喜欢

断峤沧江上,相思恨阻寻。高斋秋不掩,几夜月当吟。

落石有泉滴,盈庭无树阴。茫茫名利内,何以拂尘襟。

()

昔年武姥山前住,翠巘丹崖映荜扉。回首云山渺天末,独题幽思送将归。

()

我昔闻诸葛,园林遍种桑。吾宅才五亩,墙下亦成行。

不爱椹子垂,爱此远枝扬。浓阴日夕佳,常在吾庐旁。

()

爱鸥波、满奁秋净,赤栏桥接篱觜。人寻三径穿丛竹,扫屐翠梧桐子。

晴扉启。袅千缕茶烟、不断帘垂地。芳兰为佩。辟谏草堂偏,半完新圃,图画写深意。

()
秋色际遥海,乘高伤远眸。
风尘方未艾,身世岂胜愁。
黄菊已过晚,濁醪徒满瓯。
何时奉松□,一醉碧溪头。
()

东风吹归雁,离离翔天侧。朝发衡阳浦,夕过阴山碛。

嘹唳浮云中,万里才一息。眷言思亲者,相望有南北。

()

乘月坐江干,幽思转夜阑。丹心犹魏阙,清梦祇家山。

迟暮身多病,萧条路更难。归来趺坐处,夜气满松关。

()

峰前峰后匝烟萝,再到浑疑隔世过。野水近增秋磬响,山云长傍寺门多。

每逢胜地心偏惬,自叹浮生鬓已皤。欲共老僧修净业,风尘犹未息干戈。

()

承恩有路到阳台,兰梦无征试堕钗。偷望前星佔气色,夜斟玄酒礼高禖。

()

胡尘惨惨缠林莽,海气纷纷接淼漫。天上空传脩月斧,人中那见切云冠。

干戈未解千忧结,杯酒相逢一笑宽。老眼逢春只思睡,花枝浑似雾中看。

()

芹水扬新波,杏坛敷新阴。
春风年年事,乃有春如今。
薰薰礼义香,洋洋弦诵音。

()

维中国,帝王所自立。欃枪遍郊原,天地黯无色。天重开,地重辟。

扶桑荧荧日月出。照八荒,烂九域。芟夷祸难四海一。

()

殿春花事到将离,云似人愁水似思。一尺落花和泪雨,手添香土吊梅儿。

()
灯花耿耿漏迟迟。
人别后、夜凉时。
西风潇洒梦初回。
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
()

步月访禅家,挥弦对碧纱。俨然来远雁,相与落平沙。

著指频频印,关情故故斜。曲终尘俗洗,并不点些些。

()

谈空一纪馀,重出访岩居。
身是汾阳嗣,囊惟郭璞书。
公侯倒屣后,泉石结茆初。

()
羡渠痛饮日亡何,一石如髠亦未多。
曲米春浓禁不撤,酒肠笑我本无它。
()
有无俱遣不空空,空本无空针不容。
阿弥陀佛真金色,相好无边我等同。
()

久闻山僧寄书觅,今来□下白云边,
不教凡草生丛畔,长喜清阴在眼前。
忍把翠筠裁作簟,争将迸笋截为鞭。

()
枌榆乡社转春蹊,坐荫芳林日欲西。
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
()

轻蒲猎猎野风秋,吹上蟾宫白玉楼。想见东山红粉里,超然惟有此风流。

()

断桥缺月。点点枝头雪。画角吹残声未歇。早是一年春别。
寿阳弄粉成妆。柔肠结结丁香。可怕真梅轻妒,游蜂说与何妨。

()
山中从事亦贤劳,安得眠云独自高。
两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树接碧红桃。
春风多可移可信,夜雨无声入土膏。
那办工夫到诗句,溪灯穿屋未编茅。
()
闲上江楼初雨过。
满袖清风,微散谁知我。
莲脸佳人颜未破。
沙洲两两鸳鸯卧。
()

清商才过半,皓魄最宜圆。自是秋光好,非缘人意偏。

一宵歌吹地,万里雪霜天。忍见西楼下,佳期又隔年。

()

几年无此会,今日喜相从。 ——潘述

后夏仍多病,前书达几封。 ——皎然

()

东明胜槩实佳哉,图画天然八面开。云影入帘纷似絮,峦光染袂绿于苔。

学书犹忆临池写,采药曾经带雨栽。祗为鱼龙期变化,致令猿鹤互惊猜。

()

去日黄花半未开,南来忽复见寒梅。淹留岁月无馀物,料理尘埃有此杯。

老马长途良惫矣,白鸥春水亦悠哉!商馀说有沧洲趣,早晚乾坤入钓台。

()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

斋居在城西,庭户颇幽敞。
凉风起高树,落叶时时响。
境静人少来,理悟心自赏。

()

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愁。凭阑看水流。

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

()
泮水渌犹浅,春芹叶始敷。
旌旗久停住,衿佩俨相趍。
庾亮亲临学,哀公不诟儒。
兹为表则地,风教自王都。
()
流水鸣无意,白云出无心,水得平淡处,渺渺不厌深。
云行不能雨,还归碧山岑。
斯人似云水,廊庙等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