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襄阳山寺。唐代。张籍。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辛未人日即事。明代。程嘉燧。望入山腰古寺晨,坐深蓝尾一家春。且娱灯烛喧儿女,不用哀丝动鬼神。梅试寒香移北涧,池添新水出西邻。风光合度阳阿曲,自觉尊前少和人。
金陵怀古二首。宋代。释善珍。齐楼梁殿黍离离,王气潜随斗柄移。秋雨狐藏宫井树,夕阳鸦立御园枝。诗人闲管江家宅,宰相偏嫌蔡充儿。青史鬼雄元不死,归来化鹤有谁知。
日本杂事诗 其十五。清代。黄遵宪。神仙楼阁立虚空,海飓狂吹压屋风。四面涛声聋两耳,终年如住浪华中。
咏史诗·沛宫。唐代。胡曾。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挽连夫人。宋代。刘克庄。渡江门户已华簪,嫁得黔娄作藁砧。畴昔曾为宾截发,暮年亲见子腰金。泷阡新刻丰碑妙,防墓重封宿草深。忆与夏卿联禁路,些辞题罢一酸心。
矾曲至横丹乡道上。清代。陈豫朋。晓出文州门,幽景恣清玩。鱼鸟无嫌猜,花竹缛烂灿。行来矾曲东,危境耳目换。山势惊嶙嶒,江流俯瀰漫。嵚岑孤径垂,欹窄不容䡬。小舆费挽曳,长绳虑中断。移趾膝拄胸,束缚衣过骭。夹磴百层萝,挺霄千尺干。魄动怯虚崖,力穷羡飞翰。直上艰萦盘,厥下杳涯岸。独憩苔石颠,坐久心愈惮。吁嗟日将晡,峨峨始及半。
早发西城。明代。周是修。城鸡才一唱,促驾不言劳。地转南山近,天回北斗高。宫槐交大道,御柳夹长壕。过尽楼台影,参差入野蒿。
渔父词一十八首·朝帝。唐代。吕岩。九转功成数尽乾,开炉拨鼎见金丹。餐饵了,别尘寰,足蹑青云突上天。
羽甫家兄同容知微花下弹琴。明代。李之世。幽人款竹扉,相对理清徽。夕霭下庭薄,轻风生袷衣。宛宛指间语,寥寥思际微。乍觉春寒重,流泉花外飞。
金缕曲/贺新郎·屏间记曲拈红豆图为万石君。清代。姚燮。别有消魂处。漫评吟、晓风残月,大江东去。唱起离鸾懊侬曲,飘落钿云何许。漾不断、秋心一缕。剩有相思篱畔豆,绿朝云、聘到君山女。帘水阔,隔笙语。画屏十二犀香贮。记年时、东园文宴,天高月午。翠斝横飞人影乱,凉到一衫花露。看银烛、氍毹试舞。痴绝七郎含微醉,倚红红、细校灯边谱。道尚有,一些误。
长芦阻风。宋代。刘攽。万顷寒涛浸日车,迅风重叠浪成花。云深不辨江灵事,时见奔驹走岸沙。
蝶恋花 其六。明代。王夫之。见说随帆瞻九面。碧藕花开,朵朵波心现。晓日渐飞金碧颤。晶光返射湘江练。谁遣迷云生绝巘。苍水仙踪,雾锁灵文篆。帝女修眉愁不展。深深未许人间见。
送杨太仆敬之赴滁。明代。潘希曾。送君今日去,忆我旧时游。山夹酿泉胜,潮通西涧幽。荒亭閒载酒,野渡自横舟。骥德骊黄外,行看伯囧收。
宴崔驸马玉山别业。唐代。钱起。金榜开青琐,骄奢半隐沦。玉箫惟送酒,罗袖爱留宾。竹馆烟催暝,梅园雪误春。满朝辞赋客,尽是入林人。
自画万壑松风图歌赠天迨朱秉中梅花巢。明代。虞堪。天台万八千丈山,桃花久不流人间。上当牛斗开天关,仙人几度招我穷幽攀。琼台玉阙迥寂寞,石桥且滑空潺湲。曾识高人姓朱者,读书缚屋莲峰下。一从画得龙马神龟文,走献天子登天阍。天子莫可官,归来老田野。最喜两儿郎,绿发更潇洒。大者赋远游,不肯卑微休。仲也谁与俦,爱我画沧洲。聊将水墨趣,写此空岩秋。雁荡云连赤城暮,潇湘雨里苍梧愁。我爱仲也琴,倾耳大赏音。南风散五弦,为我开烦襟。栖乌夜啼秋月堕,黄鹂晓转春花深。君不见画中绝是琴中趣,万壑秋风满松树。应有梅花可结巢,随意青山看云去。
一落索 其二。宋代。王安中。欲访瑶台蓬岛。烟云缥缈。清游却到凤皇池,听檀板、新声妙。天上除书催早。人瞻元老。东风烟柳罩河堤,更何处、深春好。
初夏书呈同舍。宋代。黄裳。万种浮华春事了,谁供青帐千林晓。雨集池塘蝼蝈鸣,蜗牛已过银钩横。贴水圆荷盖犹小,览镜美人音耗悄。行看天上奇峰生,莫放尘缘空扰扰。何处亭台公外期,共立薰风临渺渺。
小雨怀张升之。宋代。项安世。夜夜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重游化城寺二首 其二。明代。王守仁。山寺从来十九秋,旧僧零落老比丘。帘松尽长青冥干,瀑水犹悬翠壁流。人住层崖嫌洞浅,鸟鸣春涧觉山幽。年来别有閒寻意,不似当时孟浪游。
春日出郊。明代。欧大任。金钱赐假向郊园,半似咸京半洛原。越弩射声逢校尉,秦筝度曲挟王孙。斗鸡几过长陵下,盘马何来大夏门。莫笑东方狂纵酒,谁能磬折负清尊。
锦堂春慢。明代。汪洋。枝剪残秋,烟沈寒水,斜阳渐下空城。废垒高墩枯绿,俯仰无凭。隔水鸟喧不见,散入莎草芦汀。忽幕垂野阔,悄紧吴霜,灯火零星。举头乾坤何在,遍三千世界,谁与鸥盟。响蹋无根凋叶,系马深荆。拭面酸风满陌,觉瘦骨、同此衰轻。立久波心都静,对影凉生,月与梢平。
咏钱参政小桃。明代。谢肃。淮楚兵馀花木少,小桃开得一株新。平分阿母池边景,浅发参军幕下春。红雨未飘莺语细,綵霞初暖燕来频。垂帘能隔东风态,只恐皮郎赋未真。
九月二十四日大风。宋代。梅尧臣。秋飚无踪迹,空中声奔驰。枯桑因已验,老病仍先知。惊沙入陂隙,危叶堕绿枝。幽怀聒不寐,山岳将恐移。
感雨。宋代。王庭圭。拜起炉烟绕碧虚,卧龙随雨跃天衢。道边草木已焦卷,岩下风雷若指呼。河陇岂无冤系狱,海污防有浴川夫。君王屡诏宽徭役,亦念凋氓苦未苏。
再次叔通来字诗字韵二首。宋代。刘学箕。谁念溪翁我念之,折腰为米见诸诗。春秧夏穟苦萦抱,不似东坡更似谁。
夏日题老将林亭。唐代。张蠙。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题画芭蕉。清代。吴灏。飕飕芭蕉著雨声,枝枝叶叶若为情。一春惆怅孤衾冷,欹枕灯昏梦不成。
次韵观弟避难。宋代。陈著。北风行黑杀,东南天柱折。忠臣锯解头,文士刀抉舌。我亦走危途,腥埃蒙面铁。攀缘极棱层,双跟迸皴血。山人邂逅惊,强颜取容悦。班荆分菜糜,儿童笑流歠。荼毒复荼毒,难说更难说。十月初五夜,山林阴气合。骨肉复何之,无从知死活。眼光射先庐,山人火烈烈。虎狼相往来,左右无寸挟。吞声哭达旦,忽与妻孥接。相持牵衣裳,透肤霜露浃。何时是归时,细思增郁结。且见脊令飞,绕树日千匝。
伏日承欧梁黄关何诸君子过集得逢字何字二首 其一。清代。李英。何意旗亭会,高人不易逢。藏身非大隐,生事似临邛。白雪难为和,青霞好寄踪。罗浮堪寓目,将去蹑诸峰。
和谹父分洞庭柑。宋代。王洋。林屋仙丹色外妍,清泉香雾总堪怜。不知自落人间后,三雨黄金真几钱。
辛丑中秋曲阜桥倚楼。元代。方回。月渐高虽小,星全隐不明。老夫偶有酒,独酌过三更。世间千万户,谁是倚楼人。今夜中秋月,危栏一病身。
华亭院僧房。宋代。陆游。悠悠马上困思茶,休歇僧房到日斜。殿背无人绿钱满,小盆零落珊瑚花。
平陵公子歌。清代。方贞观。家世平陵东曲住,生长轻肥耻纨裤。夷门曾访鼓刀人,赵州一拜平原墓。杀身不惜为知己,乡闾但道酒人耳。北上边城望大荒,南寻禹穴西衡湘。万里阴相天下士,眼中彼彼止如是。一笑归来更读书,十年折节为名儒。当时心慕要离勇,今笑荆轲徒匹夫。
京华秋兴(三首)。明代。王鸿儒。沄鹊高寒紫殿阴,金壶银箭夜沉沉。洞箫赋美当谁听,纨扇词工谩独吟。暂狩长杨沿汉制,终思茂草戒虞箴。属櫜猛士应多从,倾耳西风玉辇音。¤
将至临城驿。明代。林光。争先路径险难量,痴立踟蹰对夕阳。身计百年空自拙,马蹄今日为谁忙。月当残腊还留照,鬓看寒霜转易苍。谁道临城能馆吏,中宵犹为倒馀觞。
解罢京局一首。宋代。苏籀。运水担柴力分遭,挟持泥古小儒劳。浙潮屹起岷峨上,越巘遮蟠江海滔。一叶鸥湍寻婺女,半生瓢泛信鱼舠。曩时瓜步从容侣,好糁藜羹待共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