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沈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烟。今逢圣君欲封禅,神使阴兵来阻战。
妖氛扫尽河水清,日观杲杲卿云见。开元黄帝东封时,百神受职争奔驰。
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罴。侍臣燕公秉文笔,玉检告天无愧词。
当今睿孙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青门大道属车尘,共待葳蕤翠华举。
平齐行二首 其二。唐代。刘禹锡。泰山沈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烟。今逢圣君欲封禅,神使阴兵来阻战。妖氛扫尽河水清,日观杲杲卿云见。开元黄帝东封时,百神受职争奔驰。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罴。侍臣燕公秉文笔,玉检告天无愧词。当今睿孙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青门大道属车尘,共待葳蕤翠华举。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宜山谣 其六 生子以尹名。元代。谢应芳。生子以尹名,有田须力耕。昔忧公租重,今喜公租轻。穷阎杼轴具,当路钧衡平。焦冥覆盆下,睹此白日明。
柳梢青 秋夜 见《众香词》、《词综》。清代。郁大山。何处钟声。谁家笛韵,最是多情。独步芳阶,芭蕉月上,影落疏棂。连朝腐草无萤。窗儿外、风清月明。宝篆抛烟,银灯无焰,倍觉凄清。
姜秘监挽词。宋代。楼钥。文笔无劳巧剪裁,一时妙斲冠兰台。王杨仕宦曾相接,游夏渊源有自来。治狱心知有阴德,立朝人叹有余才。功名回施与孙子,公亦何为不豫哉。
吴门春游曲四首。明代。居节。禁烟将近暖风微,桃李阴阴燕子飞。好向西虹游墅去,薄罗小扇夹纱衣。
清平乐。宋代。毛滂。重芳叠秀。风约仙云皱。椿不争年松与寿。共出皇家忠孝。仁深枯冷皆蒙。托根不倚东风。日照恩光万里,暖生塞草丛中。
嘉禾八咏·月波楼。宋代。陆蒙老。月疑宫阙下银潢,碧转栏干万顷光。我是水晶宫里客,倚楼犹自羡沧浪。
过查濑。宋代。杨万里。眼底常山一武中,上滩更得半帆风。青天以水为铜镜,白鹭前身是钓翁。旧日岸头浑改尽,数尖山觜忽搀空。老夫只费五六日,行尽浙山西复东。
重过妇家 其一。明代。王彦泓。未嫁年时一架书,年年秋曝满庭除。如今总怕添悲泪,锁向空楼任蠹鱼。
卖花词。明代。潘高。身是城边卖花叟,卖花归来即买酒。曲巷朱门声婉转,春风作伴蜂声满。家家有花花未开,春风先到我家来。劝君买花须少年,劝君莫惜买花钱。卖花老叟年年在,买花年年时时改。昨日少年今日老,君不见担上花开可常好。
偈颂一百零四首。宋代。释绍昙。大慈苕菷生,倒拈风飒飒。扫尽大地尘,赵州惊吐舌。蓦劄相逢玉乳峰,殷勤为扫寒岩雪。拄杖子,爱客情深,把炎助热。旧破苔钱画断云,放出寒格南枝北枝,一花两花三四花。疏影横溪,暗香浮月,无端尽把春容泄。清不彻恼碎心,广平似铁。
送尤文度赴贵州参议兼寄武昌故旧。明代。杨士奇。三十年前江汉上,清风潇洒共襟期。折兰閒咏离骚赋,看竹频过孝感祠。已幸两京重论旧,何堪万里又分岐。故人相遇应相问,为道非才负圣时。
春尽日二首 其一。清代。缪烜。客里无端又一春,落红庭院草成茵。年来闭户凭春去,春去留连怕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