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唐代。白居易。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送钱子中赴南监。明代。顾清。西风淅沥吹衣裳,天衢回首江云长。平生拾芥看朱紫,半醉拂剑飞冰霜。龙山朝日自佳气,石城秋月还清光。明年此时桂花下,路人共指砖桥郎。
夷白先生令咏庭树喜鹊。明代。谢肃。清风舒旭日,双鹊鸣相和。不惜辞野木,唯愿巢庭柯。主人诚爱物,琼林亦婆娑。高栖有垂荫,低濯无张罗。饥啄月丘粟,渴饮玉池波。养此侯印质,伤彼月树歌。衔梁非偶尔,送喜夫如何。夫人巳咏德,织女将填河。
龙昌寺西轩。宋代。赵抃。樽酒西轩共倚栏,更无尘事见颜间。留诗都士知公否,仁者从来不厌山。
再和二首。宋代。郭印。 鱼跳须过龙门,虎骤不从兔径。上士闻道勤行,岂以难能为病。固守满堂之珍,肯使如瓶之罄。对境一念不萌,应缘六根皆净。刚克本自沉潜,动直先由专静。达理必明其权,尽性以至於命。鼎中水腾火降,煤田阴衰阳盛。神功妙合虚无,天光潜发泰定。岂惟出尘离俗,更可超凡入圣。自怜末学多方,未得大中至正。莫知斡运帝车,宁解执持坤柄。丹经苦阅残编,素发羞看明镜。要求直截真机,速了圆明正性。何妨万两金成,已是一生事竟。至言今许发蒙,三沐三薰谛听。
题吕仙亭。元代。房皞。岳阳城南吕公洞,道人见客无迎送。事少方知日月长,身閒未觉功名重。竹影松阴生午凉,山色湖光设朝供。高吟下视世间人,几人不在黄粱梦。
要君。宋代。高斯得。圣人戒要君,春秋罪同弑。推此无上心,将何所不至。近者凶相归,决烈谁能比。群愚惑其迹,咸谓给夺志。老夫非圣人,固知决无是。或问何以知,答云非奥祠。岂有患失夫,能为勇退事。未闻介推归,留母以为质。府中俱荡析,般移到花卉。殿前卒二百,辇载填城市。都人尨其愚,家家失欢喜。讙言真不返,剥剥竞弹指。朝士独可怜,一朝失怙恃。联章乞还相,留莽无少异。天王虽圣明,勉徇非得已。御前金字牌,一日数十置。冠盖何纷纷,排日遣郎吏。端明奉玺书,侍郎传睿旨。师王袖亲批,祈恳流涕泗。相公卧愈坚,那肯乐山起。陛下如迫臣,臣当还故里。群使骇其言,连名奏天陛。安知夜半舟,已渡曹娥水。新亭候徒劳,刘裕已还第。狄青度昆仑,李愬擒元济。忍於君父前,用此军中诡。一劳可永逸,所欲已称遂。从今政事堂,深根且固蒂。愿已惬臧孙,专当逾季氏。上苍孔威神,那知从汝未。
仙霞岭 其三。清代。张祥河。十里一亭堠,岭腰散花竹。松毛架曲阑,棕片盖高屋。此邦殊秀文,吾将邻是卜。居人在山中,日习不知福。
次公采赠太希先密云团韵。宋代。吴则礼。道人祝融屩,胡为堕南州。都无作相但粥饭,平生衲被姑蒙头。曾郎手中大圆镜,朵颐赠之非暗投。快烧铜瓶作蟹眼,铸成八载心如抽。吾行踽踽饱阅世,葵苋独与衲子游。君来适逢小摇落,水天拍拍团沧州。唤醒北固龛底梦,拟披袈裟上扁舟。且浇玉川七椀句,仍洗船子三寸钩。摩挲正焙连城璧,少林老僧初不识。他时一笑示灵源,五百比丘端失色。幽丛鲜鲜凉雨馀,亦有黄花净供无。知渠肉团久炯炯,玷翳浑灭如大珠。
颂古一百首 其四十二。宋代。释智愚。昨日因过竹院西,邻家稚子隔溪啼。山寒水肃半黄落,无数归鸦卜树栖。
哭李公从二首 其一。明代。孙绪。水自潺湲月自明,画船红烛记君行。连床已负平生约,败壁空题旧日名。老泪可堪吴季重,何人解惜李宣城。伤心忍死封书处,大半欹斜字不成。
题马竹所画。宋代。虞集。老树依江岸,归舟傍钓竿。水花看晚净,风叶识天寒。雁字来千里,鱼羹付一餐。远山青可隐,日下是长安。
念奴娇。宋代。沈瀛。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拟古七十首 其六十五 高常侍适咏途。明代。王世贞。少小爱渔猎,不解慕清朝。春风荡孟诸,草绿胡马骄。一剑挥两从,只羽贯双雕。折节读诗书,策名列官僚。虽与贫贱辞,未远案牍劳。今朝涉淇上,中原莽萧萧。天晴太行出,峡急黄河摇。游鲤跳伏獭,飞凫堕鸣枭。恍若旧时游,欲呼故所招。夺标胡姬馆,走马河阳桥。丈夫自有命,时来则金貂。安能对玄经,终岁长寂寥。
哭亡友胡达材。宋代。孙应时。匹马劳山县,风霜度十旬。能令万人活,不计百年身。事业秋毫尽,声华白日沦。之人才筦库,谁独上麒麟。
游青玉峡。宋代。李吕。双剑插银潢,飞下作惊瀑。奔流两山间,峡石峙青玉。大声殷其雷,余响乱琴筑。澄泓神龙居,秽浊不敢触。派别入危亭,湍激如转毂。亭前石磴斜,快泻皱明縠。我来濯尘缨,一览骇心目。雾罩香炉峰,龟鹤舞见腹。山尖应更好,恨不骑黄鹄。老坡五字句,敛袵三敬读。是翁久已仟,鲲鲸随绝足。犹有出尘语,与世作轨躅。援笔记姓名,良惭学貂续。
水口驿。清代。孙蕙。危峡束急湍,怪状拥滩路。划然敞一门,石齿一一吐。舂声响奔崖,人语出深树。竹屋高连云,户户层巅露。午峰接檐前,炊烟杂山雾。居者如穴鼠,出若翻孤鹜。作息烽火馀,星散屯野戍。邮传今复增,力役连朝暮。虽称阛阓民,无地谋生聚。岸侧见樵苏,十九无完裤。潜语问士居,苦役兼苦赋。海上未厌兵,天远谁可诉?
声声慢 辛酉岁杪,往宁车中遇雪,感横征事而作。魏晋。高燮。絮飘柳秃,日暮冲寒,迷茫忽地满目。窗外痴云如梦,朔风何酷。残枝细草压遍,太无端、锦团花簇。便看取远山头,一片都成群玉。骨冷神清难俗。冰天里,我本此心冲穆。阆苑分明,安用报琼盈斛。饥鸿更怜冻雀,绕荒林、哀哀觅宿。汽笛唤,可唤起、春意转燠。
行县至浮查山寺。唐代。罗珦。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行时宾从过前寺,到处松杉长旧围。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春风一宿琉璃地,自有泉声惬素机。
更漏子九首 其五。清代。史承谦。倦研朱,思蜡屐,帘外远山横碧。风日好,闭门难,秋寻指顾间。倚双林,听万籁,又见花开金界。萧寺近,暮云凉,回舟一水香。
赠魏三十七。唐代。李群玉。名珪字玉净无瑕,美誉芳声有数车。莫放焰光高二丈,来年烧杀杏园花。
如梦令(舟泊咸池)。宋代。陈著。晚泊江湾平处。楚楚苹花自舞。风翦雨丝轻,江上潮生船去。看取。看取。湿橹不惊鸥鹭。
风折新英,雨肥繁实,又还如豆。玉核初成,红腮尚浅,齿软酸透。粉墙低亚,佳人惊见,不管露沾襟袖。一枝钗子未插,应把手挼频嗅。
相思病酒,只因思此,免使文君眉皱。入鼎调羹,攀林止渴,功业还依旧。看看飞燕,衔将春去,又将欲、黄昏时候。争如向、金盘满捧,共君王对酒。
永遇乐。宋代。王仲甫。 风折新英,雨肥繁实,又还如豆。玉核初成,红腮尚浅,齿软酸透。粉墙低亚,佳人惊见,不管露沾襟袖。一枝钗子未插,应把手挼频嗅。相思病酒,只因思此,免使文君眉皱。入鼎调羹,攀林止渴,功业还依旧。看看飞燕,衔将春去,又将欲、黄昏时候。争如向、金盘满捧,共君王对酒。
梦诗。明代。袁宏道。梦国不离枕,枕上觅不得。当其在梦时,有枕亦不识。醒里梦元空,梦中醒亦灭。安知醒天地,无枕在其侧。梦醒若循环,谁幻复谁实。
文节谢公挽歌。元代。艾性夫。不甘摇尾乞人怜,视死如归气浩然。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乾坤万劫英雄尽,文节双高日月悬。惆怅老身空有泪,玉亭无路荐寒泉。
留题材曾丞道堂。宋代。李弥逊。阴阴翠竹销虚堂,竹外青山半出墙。七尺龙牙消白昼,便应题作小秋霜。
水调歌头 天安门诗抄。。现代无名。少壮扶老弱,街市倚栏杆。万民敬肃哀泣,不知北风寒。恸悲震天撼地,灵车驶动何忍,轧碎我心肝。求阻挡不住,恨哉八宝山!声已嘶,泪流尽,哭苍天。长安道上西驶,一去不复还。怎忆当年载舞,曾迎宾友元首,此路仰慈颜。何处寻总理?忠魂遍山川。
公莫舞。元代。梁寅。东兵西来入秦关,薄天雄气摧南山。秦民夹道观隆准,降王俛首戈尘间。戈如林,士如虎,黄河倒流沃焦土。秦宫白昼千门开,关兵夜严势连堵。月落千骑惊,萧萧闻楚兵。鸣镝交驰天狗坠,重瞳怒叱天柱倾。平明驻关中,旌旗耀日舒长虹。置酒交驩,谁其雌雄。胡为拔剑以决起,使一夫睥聣而相攻。剑光灿兮秋霜横,袖展翮兮阴风生。孤㹠咋虎不自量,徒以意气相凭陵。相凭陵,一何愚。空中奇气成五采,但见云龙矫矫行天衢。
过张子英閒止斋阅法书名画。明代。袁华。步出甘泉坊,始得閒止斋。虽迫市中杂,颇惬静者怀。阅架发古秘,展玩心所谐。方忻昼晷永,适际风日佳。疏花鄂韡韡,好鸟鸣喈喈。回策古城隅,丛祠临水涯。乔木暝烟合,遥峰夕岚霾。寤歌遂成章,聊以慰离乖。
挽朱梧月。宋代。刘应凤。早岁出山交识广,晚年闭户子孙单。酒边谈笑俱成史,病后风骚尚可坛。直向九泉寻辈行,肯留百世说艰难。江空云冷衣冠尽,猿鹤羞人指亦弹。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代。释祖钦。年来年去,去来不动乾坤。岁旧岁新,新旧一般时节。苍卞山风骨自露,太湖水彻底无波。冷冷落落,哆哆和和。门外雪消春水滑,庭前玉立桂婆娑。
已亥杂诗 245。清代。龚自珍。豆蔻芳温启瓠犀,伤心前度语重提。牡丹绝色三春暖,岂是梅花处士妻。
魏城马南瑞以异香见贻且索诗为赋二首 其一。金朝。毛麾。梅心兰甲类元同,气压荀家百和功。借润更烦纤手玉,出云初试博山铜。崇朝日下亭亭盖,三月花间细细风。我有因缘在香火,鼻端消息为君通。
送别次韵三首 其二。魏晋。欧阳建。权力当年笑吕登,皇王事业系予膺。与君饮到堪期处,尚有庐中坐孔明。
秋闺诗。南北朝。刘邈。萤飞绮窗外,妾思霍将军。灯前量兽锦,檐下织花纹。坠露如轻雨,长河似薄云。秋还百种事,衣成未暇薰。
永遇乐(己未元夕)。宋代。吴潜。和气熏来,这般光景,管无风雨。画栋朱甍,锦坊绣巷,娘子将嫫母。星球高挂,灯楼趱出,良夜正消增五。遨头事,牙旗铁马,且还那时鄞府。甘泉见说,捷书频奏,渐次不烦颦鼓。双凤云间,六鳌海上,祝赞齐手舞。三呼声里,君王万寿,岁岁传柑笑语。便都把,升平旧曲,腔儿旋补。
绝句四首次九成韵 其三。元代。倪瓒。没径春泥不出门,山烟江雾昼长昏。糟床声杂茅檐雨,破却阴寒酒自温。
周畏知遗二毫笔虽旧犹耐书戏作六言奉简 其一。宋代。许及之。我愧不能扛鼎,君安得此如椽。拔羊兔毛以利,较夔蚿足相怜。
孟子。宋代。王令。孟子不肯比伊尹,仲尼方可期文王。圣贤自得固厚重,庸俗始以己较量。微生喜以佞面诋,臧氏恶非礼所当。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详。
题薛澹园墨竹。明代。姚道衍。澹澹烟中映夕曛,疏疏石上拂晴云。展图却忆西冈夜,坐听秋声亦有君。
送王姬还芝城。明代。多炡。蘼芜芽碧柳丝黄,来往扁舟就沈郎。一掬宫亭清浅水,凄波不怨洛川长。
永昌书事寄京中诸友。明代。郭登。略说南方试静听,侏亻离风俗尽堪惊。花间蛩语春风暖,树上蛙鸣夜雨晴。孤岭忽从天外出,瘴云时向水边生。妖姬妆罢迎人笑,古帽长衫画不成。
次韵红蕉。宋代。方岳。霜林蕉叶尚横陈,不易禁寒夜向晨。以貌取人通休似,其心如我别般春。两年开就花何晚,千里移将句有神。待学伊蒲修净供,自烹菡萏当猩唇。
钓龙台。宋代。蔡襄。龙在固神物,动与风云会。胡为脱渊泉,辄触鉤纶害。无乃护明珠,睡目方瞢昧。而或嗅香饵,贪涎适沾霈。不尔腾角牙,自衒鳞虫最。来应山岳摇,去等蝉虵蜕。传闻旷百世,兹事久晻暧。空余古台石,肆矹尘沙外。湍流卷白日,岩壑动清籁。乾坤终苍茫,物理有否泰。
又和炯之哭母之作仍前韵 其一。明代。谢迁。流年三十又加三,禄养心违痛负惭。风木夜添乌鸟恨,门墙人废蓼莪谈。孝思渐觉馀龄短,封诰重孤沛泽覃。旧感为君增百倍,不知清泪湿衣衫。
送乃子恭甫入京次知山韵。明代。边贡。待诏初临鹗荐岐,别家休切鲤庭思。青萍宝铗硎初发,白玉黄金价早知。建业秋风鸣鹿宴,曲江春雨化龙时。仲舒贾谊俱豪杰,廷对何人是尔师。
谒金门。宋代。卢祖皋。深院静。隔叶鸣禽相应。金鸭云寒闲梦醒。转帘花月影。闲步碧阶香径。亸翠残红慵整。明日阴晴犹未定。试教移小艇。
惜分飞(酒家楼望其南有佳客,招之不至)。宋代。毛滂。花影低徊帘幕卷。惯了双来燕燕。惊散雕阑晚。雨昏烟重垂杨院。云断月斜红烛短。望断真个望断。情寄梅花点。趁风吹过楼南畔。
馆课冬至斋居。明代。于慎行。缇室灰飞晷欲长,清斋仙馆坐焚香。雪残楼阁虚琼树,月出簪裾满玉堂。笔望五云迎舜日,心随一线入尧裳。明朝负橐趋陪地,只在瑶坛帝座旁。
清明二绝·其二。宋代。陈与义。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和歙州陈使君见寄。宋代。徐铉。新安风景好,时令肃辕门。身贵心弥下,功多口不言。韬钤家法在,儒雅素风存。簪履陪游盛,乡闾俗化敦。临窗山色秀,绕郭水声喧。织络文章丽,矜严道义尊。楼台秋月静,京庾晚云屯。晓吹传衙鼓,晴阳展信幡。一篇贻友好,千里倍心论。未见归骖动,空能役梦魂。
腊月二十六日立春。宋代。陆文圭。陇梅示寄江南信,我黍先回燕谷春。忽忆少陵巫峡句,菜盘思见玉织人。
社日两篇 其一。唐代。杜甫。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报效神如在,馨香旧不违。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
张堂尊祷雨志喜。明代。梁维栋。题柱勋华满辟雍,翩翩五马领秦封。行春穗麦歧双秀,祷旱桑林格九重。帝念股肱须汲黯,人忻稼穑颂神农。自惭才薄难成赋,却效民谣庆异逢。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宋代。苏轼。诗里将军已筑坛,後来裨将欲登难。已惊老健苏梅在,更作风流王谢看。□出定知书满腹,瘦生应为语雕肝。□□洒落江山外,留与人间激懦官。
行吟载洒兼提壶,柳阴系马坐青芜。寻僧不绎禅悦味,烹鲜且就蔬笋厨。
古亭高会恐迟暮,夕阳鲁戈挥不住。溪芦流水春又生,故人遥向江南去。
春忆杂诗次渔洋先生上巳辟疆招同邵潜夫陈其年修禊水绘园八首原韵 其二 陶然亭饯秋园先生。清代。敦敏。行吟载洒兼提壶,柳阴系马坐青芜。寻僧不绎禅悦味,烹鲜且就蔬笋厨。古亭高会恐迟暮,夕阳鲁戈挥不住。溪芦流水春又生,故人遥向江南去。
惜花。唐代。李山甫。未会春风意,开君又落君。一年今烂漫,几日便缤纷。别艳那堪赏,馀香不忍闻。尊前恨无语,应解作朝云。
遣兴 其一。明代。王世贞。日月真萍梗,乾坤任酒卮。独行身外计,苦思鬓间知。得路车惊辙,争栖鸟剩枝。小儿能学语,不遣诵吾诗。
寄乐天二首 其一。唐代。元稹。荣辱升沈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老逢佳景唯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
寄处默师。唐代。罗隐。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十年顾我醉中过,两地与师方外游。久隔兵戈常寄梦,近无书信更堪忧。香炉烟霭虎溪月,终棹铁船寻惠休。
枫岭。清代。朱圭。大竿与枫岭,名异实不殊。川原甫夷旷,再束尤嵚岖。攀登二百级,天半郁以舒。复上羾椽栾,历历摩星榆。岩疆划闽浙,居保从无诸。阴阳异凉燠,悬派分注趋。老僧涅槃竟,谁为装蜕躯。俛首兀不化,过客三叹吁。菩提本非树,何事标枯株。蜂涌岭头泉,逝者如斯夫。
送交代李丞元举。宋代。喻良能。蓝田松下日栖迟,不比韩公作记时。鹢首千行攀别泪,牛腰几轴送行诗。我无楚尾歌来暮,君有齐民颂去思。自是中年多作恶,可堪烟雨话分离。
丹桂重开,向此际、十分香足。最好处,云为莫护,雨为膏沐。树杪层层如宝盖,枝头点点犹金粟。算人间、天上更无花,风流独。
玉坛畔,仙娥簇。玉梁上,仙翁掬。叹吾今老矣,两难追逐。休把淹留成感慨,时闲赏玩时闲福。怕今宵、芳景便凋零,高烧烛。
满江红(戊午八月二十七日进思堂赏第二木稚)。宋代。吴潜。丹桂重开,向此际、十分香足。最好处,云为莫护,雨为膏沐。树杪层层如宝盖,枝头点点犹金粟。算人间、天上更无花,风流独。玉坛畔,仙娥簇。玉梁上,仙翁掬。叹吾今老矣,两难追逐。休把淹留成感慨,时闲赏玩时闲福。怕今宵、芳景便凋零,高烧烛。
曹仁熙画水壁。宋代。晁说之。夫子在川上,悠然叹所逝。见逝不见水,身与水不二。天维及地轴,去矣不可制。日月徒劳劳,出入丈赤地。莫言此身微,久围待经济。或指波涛观,姑在蹄涔内。後人不及门,有口安足议。劣得蒙庄周,动与吕梁会。肇公识前波,不共後波系。庞公桥柱流,奔湍是谁事。熟夸观涛者,八月吴侬戏。瞪目不敢瞬,睫软蛟鼍噬。多谢曹仁熙,笔端落妙意。欲采甓社珠,於此观粲翠。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宋代。杨万里。造物那能恼我曹,软红尘里漫徒劳。是中却有商量处,且道青原几许高。
秋来庭下杂花盛开对之感怀作。宋代。晁说之。春花擢翠干,秋花披芳丛。丛花都且闲,天质不为容。宁谢儿女赏,本自能凄风。持之奉君子,令德晚更崇。
悲秋 其一。明代。祝允明。年年吟叹到悲秋,心语因循竟未酬。日似宝珠轻易掷,道如沧海等閒求。爱憎衮衮风千变,今古茫茫貉一丘。老子自怜深兴近,谯将双眼上南楼。
得小圃城南用渊明归田园居韵六首 其五。宋代。程俱。缅怀斜川人,胜日追邻曲。超然睇层丘,鸡黍聊自足。却观夸夺子,胜负一棋局。空怀千岁忧,昼短思秉烛。
过陕州赠苏仪掾仲滋。宋代。晁说之。老去情怀谁与谋,坏壁无蛩更愁秋。收览雨声来枕上,飞扬马鬣在冈头。栾城孙子何来此,华国文章肯谩休。邂逅关山论家世,更期信息在西州。
闻汝行敏之京不及往饯赋此以送。明代。史鉴。偶接家书喜复惊,故人今作上都行。吴山浙水非吾土,蓟树燕云费客程。投老每伤千里别,向风难致一杯情。铨衡今是王司马,应念头颅白渐生。
陈思孝石田山房。明代。王恭。阿谁书室山阴墅,旧是郎官栖隐处。山头先雪剪茅茨,石上开云种禾黍。禾黍秋香酒满杯,绿萝花发映莓苔。龙龛树底钟初断,金漆湖边月又来。柴门尽日人稀到,山叶无风自飞堕。阶下红泉鸟饮残,谷口青泥鹿行破。忆昨郎官未仕时,石田茅舍此栖迟。青山醉逐渔樵伴,白眼羞逢杜宛儿。金陵大道青天上,别后丘园也惆怅。四壁寒蛩夜夜声,一帘草蔓青青长。往事浮云共渺然,风流嘉政殁仍传。旧箧愁看书尚在,开门时见揭犹悬。看君亦是青云器,野性还应爱山水。高卧山中绝世尘,萧萧风木更悲辛。男儿达节有如此,未必寻常畎亩人。
夏云。唐代。曹松。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与元微之书。唐代。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景德祀皇寺祗三首。清代。佚名。于昭祀典,致享坤们。备物咸秩,柔祗格思。功宣敏树,日益鸿禧。持载品彙,率土攸宜。
苏养直书简帖赞。宋代。岳珂。其作字得东坡之骨,而加以平实。得山谷之体,而去其越轶。其应世接物得马少游之善,而持以插诎。故先生者施之长,居士者待其俦匹,兄之又所以示其亲且密。意厚词悉,情真制质。列之签帙,神采盆溢。虽不识者,亦将曰此隐君子之笔也。
酬乌程杨明府华将赴渭北对月见怀。唐代。皎然。释印及秋夜,身闲境亦清。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闻说武安君,万里驱妖精。开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晋家用元凯,亦是鲁诸生。北望抚长剑,感君知已行。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大敌折齐俎,一书下聊城。翻飞青云路,宿昔沧洲情。
立春帖子·太上皇后阁。宋代。周必大。郁郁纷纷三素云,元君朝帝庆新春。琼楼玉女争迎拜,应许双成侍给轮。
为象先题画后薛生偶见特以精绫绘五卉见饷而易山茶松石岂其以岁寒盟余耶漫赋一绝。明代。胡应麟。浣却红绡著翠盘,亭亭云色堕雕栏。分明蜀国鱼笺样,莫道青楼不耐寒。
题织锦图上回文三首。宋代。苏轼。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人随远雁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风吹絮雪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别恨深。头白自吟悲赋客,断肠愁是断弦琴。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宋代。杨万里。偶因闲步散顽麻,倦唤胡床小歇些。飞上山头人似鹤,回看溪畔路如蛇。云烟极目知何处,松竹为门是我家。下得山来饥更渴,也无麦饭也无茶。
投杜舍人。唐代。薛能。床上新诗诏草和,栏边清酒落花多。闲消白日舍人宿,梦觉紫薇山鸟过。春刻几分添禁漏,夏桐初叶满庭柯。风骚委地苦无主,此事圣君终若何。
登朝元阁。宋代。邵雍。绣岭岌层峦,岧嶢十九盘。微微经雨后,杳杳出云端。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至今临渭水,依旧见长安。
送李道士归山。唐代。崔峒。秋城临古路,城上望君还。旷野入寒草,独行随远山。授人鸿宝内,将犬白云间。早晚烧丹罢,遥知冰雪寒。
府江吟 其三。明代。霍与瑕。紫箫声咽夜江,白练影斜秋汉。清吟心绪悠悠,一月独行无伴。
悼长孺(四首)。明代。丘刘。窗残夜月人何在,一见清明一改容。坠叶飘花难再复,生离死别恨无穷。
仆有诗思成父辄知之而绝不肯道一语以二十八。宋代。赵蕃。诗情郁郁见须眉,何意君能辄识之。目击道存真有得,傍观袖手岂非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