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紫酣红总未醒,暗薰芳泪滴无声。罗帏隐绣迷春色,绮縠笼香护晓晴。
薄暝枝头留睡蝶,轻阴树底咽啼莺。东风卷到阑干曲,半湿游丝舞不成。
花雾。元代。谢宗可。倦紫酣红总未醒,暗薰芳泪滴无声。罗帏隐绣迷春色,绮縠笼香护晓晴。薄暝枝头留睡蝶,轻阴树底咽啼莺。东风卷到阑干曲,半湿游丝舞不成。
谢宗可(约公元1330 年前后在世),元朝诗人,字、号均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及生平全不可考,约元文宗至顺初前后在世,能诗。...
谢宗可。谢宗可(约公元1330 年前后在世),元朝诗人,字、号均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及生平全不可考,约元文宗至顺初前后在世,能诗。
寄源休。唐代。元结。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功劳安可问,且有忝官累。昔常以荒浪,不敢学为吏。况当在兵家,言之岂容易。忽然向三岭,境外为偏帅。时多尚矫诈,进退多欺贰。纵有一直方,则上似奸智。谁为明信者,能辨此劳畏。
水仙。宋代。廖行之。擢擢琼簪秀,盈盈玉颊新。陇梅真季孟,洛浦是精神。好在临江佩,遥怜步月尘。对花恼诗思,何必霅溪莼。
松云白鹤。明代。谢迁。孤松偃蹇白云深,返炤仍留半壑阴。老鹤有巢归倦翼,个中应不受尘侵。
谒老君庙一首。明代。黄省曾。伯阳怀大道,肖貌此山中。七色瞻灵气,三元仰圣风。庭松疑指树,殿像恍犹龙。安得如关尹,仙文一讨穷。
晋铭。宋代。文同。长安鬻碑者,遗我古鼎铭。不知其所来,有眼实未经。凡百十九字,诡怪摹物形。纵横下点画,不类子与丁。试考诸传说,其源已冥冥。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始皇峄山碑,骨骼何冷竮。我恐鬼哭时,正为此物灵。安得不死神,提去询大庭。为我译其辞,读之骇群听。
留守待制视学。宋代。石介。盛府雍容外,轻裘博雅存。席间闲布帙,钤下书无喧。首善隆儒术,诸生接讨论。马融南郡学,龊龊岂堪言。
孝宗皇帝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周必大。移御重华意,微臣粗探端。思陵三载服,文母万年欢。方侍瑶池宴,俄藏禹穴冠。馀生卧江海,空有泪成丹。
题小山水景(二首)。元代。吴志淳。十年小隐在青山,喜有东湖屋数间。门外白云常在眼,此身浑似钓舟闲。
送金溪道士南归。唐代。潘纯。南州高士芰荷衣,卖药都门尽不知。手种溪头千树杏,花开正是到家时。
瑞鹤仙(寿宋倅·七月二十三日)。宋代。方岳。中元才过节。正宇宙澄清,一天寒碧。凉飙动秋色。算佳辰恰是,下弦当日。天生俊杰。富文才、瑰奇挺特。看匆匆,和气薰城,共庆武夷仙伯。难得。钓鳌连六,虎榜登名,新题淡墨。从容莲幕。游花县,无邀隔。纵风流别驾,难淹紫诏,行对天颜咫尺。更堪夸,萱草长春,红衣交列。
寿马都督。明代。边贡。幕府晴开寿域新,雪华江色动先春。南征旧节閒金虎,北觐新袍炫玉麟。吕望不惭名尚父,孔明奚但策如神。灵椿老干千年秀,宛似将军报主身。
浣溪沙。唐代。无名氏。倦客东归得自由。西风江上泛扁舟。夜寒霜月素光流。想得故人千里外,醉吟应上谢家楼。不多天气近中秋。
过真慧素上人院见红薇盛开因思西阁后轩数株。宋代。蔡襄。八月吴天觉早凉,翠丛初拆碎朱房。繁枝欲卧不胜力,落片将飞犹是香。西阁二年临昼梦,金刀一夕掩春芳。栏边想像频回首,渐觉星垣迥汉傍。
和黄景杜雪中即事 其二。元代。赵孟頫。雪寒凄切透书帷,极目南云入望低。欲报平安无过雁,忽惊残梦有鸣鸡。
题苏小小像。元代。于立。花宫玉燕啼酣春,春风劳劳驱梦云。梦嗔梦喜春不闻,红萱露滴真珠裙。夜燕玎玲隔窗语,碧纱凝烟咽金缕。行云妒杀巫山女,芭蕉叶叶黄梅雨。
登楼望黄山。宋代。徐师。黄山楼上望黄山,水石云霞未得攀。三十六峰应笑我,纷纷尘事几时间。
子陵钓鱼图。明代。庄昶。行止丘轲总未裁,江波祗个钓鱼台。谁知也有渔舟画,不照严光影子来。
初秋访黎继腾书馆得天字。清代。李英。西林有胜缘,行乐荷苍天。社会怜今日,霞栖愧老年。芳尊余自醉,白雪尔名传。况值新秋候,高斋益爽然。
残春感事十首。元代。方回。果熟携竿扑,禽鸣挟弹窥。自怜多病叟,无奈近邻儿。排闼宁容锁,逾垣更问篱。牡丹才半拆,摘去最红枝。
侧按《稼轩词》。
近腊景和,故山可过,足下听余述。便自往山中,憩精蓝,与僧饭讫。北涉灞川,明月华映郭,夜登华子冈头立。嗟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蒙笼。听林外犬类豹声雄。更村落谁家鸣夜舂。疏钟相闻。独坐此时,多思往日。
噫,记与君同。清流仄径玉琤琮。携手赋佳什。往来萝月松风。只待仲春天,春山可望,山中卉木垂萝密。见出水轻_,点溪白鹭,青皋零露方湿。雉朝飞,麦陇鸣俦匹。念此去非遥莫相失。傥能从我敢相必。天机非子清者,此事非所急。是中有趣殊深,愿子无忽。不能一一。偶因驮檗附吾书,是山人王维摩诘。
哨篇。宋代。汪莘。侧按《稼轩词》。近腊景和,故山可过,足下听余述。便自往山中,憩精蓝,与僧饭讫。北涉灞川,明月华映郭,夜登华子冈头立。嗟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蒙笼。听林外犬类豹声雄。更村落谁家鸣夜舂。疏钟相闻。独坐此时,多思往日。噫,记与君同。清流仄径玉琤琮。携手赋佳什。往来萝月松风。只待仲春天,春山可望,山中卉木垂萝密。见出水轻_,点溪白鹭,青皋零露方湿。雉朝飞,麦陇鸣俦匹。念此去非遥莫相失。傥能从我敢相必。天机非子清者,此事非所急。是中有趣殊深,愿子无忽。不能一一。偶因驮檗附吾书,是山人王维摩诘。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触龙说赵太后。两汉。刘向。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