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自殿庐归舍梨花盛开薄暮与陈汝海花下小饮

三月十二日自殿庐归舍梨花盛开薄暮与陈汝海花下小饮朗读

两人一百岁,共饮三十杯。双花夹苍桧,夭桃倚晴台。

白团燕山雪,红注天台醅。振鹭拟高下,游蜂谢徘徊。

昂首冠接䍦,捧心舞毰毸。残日凝馀霞,回风起轻雷。

不念影寂寂,但惜光皑皑。珠衣点缀灭,粟尺弥缝裁。

团团妆奁巧,宛转寒纹回。香深妒紫檀,色靓羞苍苔。

幸兹艳阳盛,不以尘土摧。凡卉工后先,孤根静栽培。

玩芳悟观象,撷英审抡材。輘轹青紫场,躏藉锦绣堆。

高羞折腰柳,逸亚横枝梅。殷勤识花意,浩荡为我开。

殿庐龙光动,琐窗驹影催。相迎复相恨,欲去还相陪。

停云俨若思,落月寒如灰。当歌愿秉烛,渴吻惊耻罍。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袁桷朗读
()

猜你喜欢

唐虞千载道重光,奕奕元臣任赞襄。
谢传风流冠江左,晋公威誉比汾阳。
折冲曾不劳声色,辅政惟先振纪纲。
天意高高谁可问,坐令邦国叹云亡。
()

黄公偶园公,绮里并角里。一出秦庭中,共入商山里。

白云卧丘壑,紫芝歌川汜。汉氏求羽翼,冥鸿复来止。

()

明海稽山两道民,转从词笔弄精神。老夫自是前车辙,不二门中好立身。

()

解我黄金错,酬君白玉钩。未明曲中意,只卖一生愁。

()
柳色鹅黄蘸碧沙,隔溪遥指四娘家。
故园春事如今晚,可见东栏芍药花。
()
昔日禅河早预流,老寻支许剡中游。
一枝数粒同过夏,万壑千岩相映秋。
眼看珠深沧海底,心伤塔就乱峰头。
不须月落龙天泣,万古白云无去留。
()

苧萝村中祠西子,苍梧城外祠绿珠。湔裙一派美施水,得似双角井泉无。

子胥鸱夷浮江水,夷光乃亦浮五湖。亡吴之罪亦足蔽,与诛妲己皆良图。

()
黄鸡喔喔催人起。
困不成眠窗似水。
清露不曾寒。
朝来起自难。
()
河梁携手别,临歧语,共约踏青归。
自双燕再来,断无音信,海棠开了,还又参差。
料此际,笑随花便面,醉骋锦障泥。
不忆故园,粉愁香怨,忍教华屋,绿惨红悲。
()

南窗不作裹足卧,出门万里随所之。宝书长剑岂无意,白日高歌应自奇。

杨子草玄遭客骂,杜陵痛饮真吾师。百年事业不须问,随地看山筇一枝。

()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