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包二融宅。唐代。孟浩然。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宋代。张栻。曾是南荆地,他年竹马迎。旌旗严骑士,弧矢盛民兵。细考规摹旧,还各节制明。思公如岘首,同我泪纵横。
饮钟海月家次韵。明代。区越。闻道西山笋蕨香,远扶鸠杖过眉长。参烹海路羹尤滑,醉卧南薰夏亦凉。皓首方知寻四老,黄埃却笑污三梁。从今伏腊真时节,一举何辞累十觞。
送冷朝阳及第东归江宁。唐代。李嘉祐。高第由佳句,诸生似者稀。长安带酒别,建业候潮归。稚子欢迎棹,邻人为扫扉。含情过旧浦,鸥鸟亦依依。
王右军宅。唐代。裴通。寂寂金庭洞,清香发桂枝。鱼吞左慈钓,鹅踏右军池。此地常无事,冲天自有期。向来逢道士,多欲驾文螭。
享太庙乐章·保大舞。唐代。郭子仪。於穆文考,圣神昭彰。箫勺群慝,含光远方。万物茂遂,九夷宾王。愔愔云韶,德音不忘。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唐代。白居易。前日归时花正红,今夜宿时枝半空。坐惜残芳君不见,风吹狼藉月明中。
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 其三。宋代。张栻。公憎孔壬面,怪石乃寓目。夜堂发深藏,林立惊满屋。我亦苦嗜此,一见下风伏。何当载而归,妙策三十六。
咏雪次韵。明代。朱诚泳。纷纷瑞叶下遥天,宫阙高寒搅夜眠。指露却愁东郭履,兴阑还笑剡溪船。党姬风味羊羔酒,谢女才情柳絮联。最喜太平先有兆,一冬三白遍秦川。
宿天竺寺回。唐代。白居易。野寺经三宿,都城复一还。家仍念婚嫁,身尚系官班。萧洒秋临水,沉吟晚下山。长闲犹未得,逐日且偷闲。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二十三。清代。佚名。朝日光景开,从君良燕游。愿如卜者策,长与千岁龟。
次韵答卞生。明代。卢若腾。波中宝鼎棘中驼,风景令人感恨多;须信天心能转换,可堪世事尚蹉跎。怜君元豹深雾隐,老我白驹迅隙过;一段襟期相领略,不虚聚首此山阿。
写愤三首 其一。宋代。郑思肖。自许志颇大,频歌慷慨辞。攒眉无说处,仰面独行时。豪杰心犹檗,生灵命若丝。当今欲平治,舍我则云谁。
梁三朝雅乐歌 介雅 二。南北朝。沈约。寿随百礼洽。庆与三朝升。惟皇集繁祉。时福互相仍。申锡永无遗。穰简必来应。
赠阿环女史 其二。清代。施士洁。频年俗累客中纷,怎比樊川乞紫云。我似塞鸿常印爪,卿如厩马久空群。六宫粉黛休争宠,五夜帏房且策勋。待得蓝桥寻玉杵,可能新妇配参军。
塞下追忆乌江之会寄李诚之待制。宋代。范纯仁。主人忘倦客忘归,长忆江边惜别时。日下青山犹促席,风冲画鹢正酬诗。盘堆白玉鲈腴美,手擘黄金蟹壳肥。今日相思孤戍里,尘沙满眼鬓垂丝。
闲居杂书示王孙 其一。明代。袁九淑。操杵力不任,当垆心自鄙。花时掩关坐,焚香读《秋水》。
赠琴台僧正。宋代。赵抃。寺古傍郊坰,门无车马声。我来闻众妙,人少到师清。锦水金波静,银蟾一指明。幽琴徐发响,真不负台名。
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元代。邵亨贞。清江倒浸云峰巧。采菱渡口轻舟小。水面晚风香。蒹葭摇暖凉。潇湘人渐老。玉佩惊秋早。鸥鸟惯忘机。背人何处飞。
云山诗送正之。宋代。王安石。云山参差碧相围,溪水诘曲带城陴。溪穷壤断至者谁,予独与子相谐熙。山城之西鼓吹悲,水风萧萧不满旗。子今去此来无时,予有不可谁予规。
饯潘吴二察院去国五首。宋代。刘黻。涂碑共说台官去,局面还忧宰相来。今古风多兴废事,只缘忠佞是胚胎。
沁园春·寿申甫五十。清代。魏元戴。沧海横流,结屋溪山,归去来兮。况纵横前史,忍寻覆局,苍茫老眼,聊看枯棋。余子纷纷,星辰听履,尽起萑苻拥节麾。横长剑,尽雄心激荡,猿鸟休疑。青山日较崔嵬。且破涕为欢尽一卮。甚春花阅遍,韶光半晌,苍松多寿,霜雪难欺。我本逃秦,君原与操,八表何曾著一丝。斜阳外,剩渔歌樵唱,已艾须眉。
寄纪石青年丈。明代。张煌言。归帆一挂鹭江涛,紫气南回望转高;关塞羽书偏间隔,乾坤蓬鬓正萧骚。山中到处巢玄鹤,海外何人钓大鳌!极目寒云空在抱,不知鸿雁为谁劳?
清平乐(劝陈参政)。宋代。史浩。吾皇睿哲。廷有真三杰。同向清时扬茂烈。掩迹皋陶夔契。联镳忽访山樊。凉生花底清尊。太史明朝日奏,台星皆聚柴门。
和钱签判赠胡都曹。南北朝。邹浩。公馀来访习家池,楚楚王孙桂一枝。九十春光未过半,倒罍尤喜有前期。
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明代。高启。雪后西园韭初剪,流澌晚动春塘浅。闭门有客抱深愁,久不题诗砚生藓。风尘健儿夸得意,独坐寂寥谁所遣。应缘少学与时违,不习弓刀诵文典。城中物贵市门静,好事犹能具杯脔。琴堂朝夕共清欢,举白频浮不容免。铃驺已游宾客醉,深夜垣扉罢扃楗。一灯留照对床谈,沸鼎松声烹绿荈。五更上马子先去,拥被独眠窗日筼。起闻啼鸟忽兴发,欲往江边云隔筜。人家旧燕尽巢林,草满长洲绝游辇。春耕咫尺阻归计,野水自流闲浍畎。吾乡繁华天下稀,花柳村村随步转。久闻离乱今始见,烟火高低变烽燹。登临吹笛散群羌,此事空嗟千古鲜。朝来风雨况凄黯,雨湿城头旗不展。邻里冲泥备役夫,县官不召怜疲喘。安居且复俟时宁,出岂无能非退卷。范庄红杏几株在,好待开时同折撚。对花忧患不须言,剩唤一杯供脚软。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赵威后问齐使。清代。佚名。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汴堤柳(一本作题河边枯柳)。唐代。王泠然。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流从巩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种官柳。功成力尽人旋亡,代谢年移树空有。当时彩女侍君王,绣帐旌门对柳行。青叶交垂连幔色,白花飞度染衣香。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驿骑征帆损更多,山精野魅藏应老。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