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竹·浮云护月。宋代。周邦彦。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好风襟袖先知。夜何其。江南路绕重山,心知漫与前期。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旧日书辞犹在纸。雁信绝,清宵梦又稀。
参考资料:
1、夏承焘 .《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未知:第110页
2、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第117页
此词创作于元祐二年至绍圣四年之间,当时周邦彦再旅汴京之时所作,这也是一首抒写羁旅哀愁的词。
参考资料:
1、夏承焘 .《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未知:第110页
2、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第117页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描写秋夜景色。化用杜甫诗:“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以点明秋夜。作者翻出新意,说“浮云”为了“护月”,轻轻将月亮遮住,浮云似有意怜惜明月,不让她的光辉全部洒满朱扉。这一层朦胧黯淡的景色与词中主人公怀人伤感的心情是一致的。
“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两句对仗,上句是耳闻之声,下句是目睹之景,暗壁、破窗,一派贫居陋巷的潦倒景象。鼠摇、萤度,烘托室内寂静无人,引起词中主人公一种凄清幽独的感觉。“偷入书帏”系化用唐代诗僧齐己《萤》诗:“夜深飞入读书帏。”用一“偷”字,说明萤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书帏的。万籁寂静之夜,词人在陋室之中所闻所见,用以烘托环境之寂寞、萧索。
“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用内转之笔,点出时令,并入情。至此,词中主人公才正式露面,词中主人公在幽寂的、静得怕人的室内再也呆不下了,只好步到中庭,悄立树阴,忽觉襟袖之间一阵好风吹来,顿觉秋意已浓了。“里”字同部上声叶韵。
“好风襟袖先知。”系套用杜牧《秋思》诗中“好风襟袖知另加一“先”字,就不只是写襟袖而且是写人对风的敏锐感觉。空间已由室内转向室外。词中主人公当此深秋,独自悄立闲庭,“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柳永《满朝欢》)怀人之念,油然而生,上片结拍,情景交融,然秋宵夜永,独立庭心,逗出怀人契机。由此引入下片。
“夜何其。”借用《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的诗句,“犹问夜已到何时,委婉曲折道出他夜深无眠。”“其”是句尾助词。这是作者设问:夜已经是什么时候了呢?暗示他独自悄立树阴,因怀人而夜不成寐。秋水伊人之感,也如晏几道词“梦入江南烟水路”(《蝶恋花》)一样,他所怀念的人也在山重水复的江南。
“江南路绕重山,心知谩与前期。”第一句写景,接着入情。美成所怀念之伊人,乃在江南重叠山峦之间,旧游之地,历历在目,想去寻找呢,又担心“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晏几道《蝶恋花》);次句直抒胸臆:当时预约重逢的前期是徒然的,现在由于岁月推移,人事变化,恐怕已难于实现了。写到这里,似乎话已写尽,忽然看到恋人的旧时书信宛然在目,又触发旧情,引起新愁。
“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旧日书辞犹在纸。”“奈”,无可奈何之意”;“堕泪”非只今夜事,前时已然,亦包括今夜。“泪”字韵押同部去声。先写“堕泪”,再补写为何“堕泪”。“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典出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唐时以萧娘为女子之泛称,如将萧郎作为男子的泛称一样,并不指固定的人,如元稹诗:“揄扬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白居易诗:“风朝舞飞燕,雨夜泣萧娘”。这首词中的“萧娘”当然是指词中主人公的恋人。旧时“萧娘”书信一行行,一字字,分明写在纸上,读来令人肠断,睹物思人,不觉伤心落泪,这就是“旧日书辞犹在纸”所引起的感情激荡。他想到现在要是能和她再通书信的话,那虽不能见面,也可鱼来雁往,互诉相思,也是一种安慰。“纸”字韵押同部上声。
“雁信绝,清宵梦又稀。”结句低欲绝。虽想重通音问,但她“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鱼沉雁杳,已够伤心,但若能常在梦中相逢,岂不也可聊慰相思之苦?在感情上得到某种补偿,这是他最后的幻想。但偏偏连梦也很少做,真是“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晏几道《阮郎归》)他的要求逐步降低,由想见面降到只求通信,由求通信降到只求梦中想会也可以,但他的相思强度却逐步升高,直到连梦里相逢也难办到时,则最后的,最起码的希望也破灭了时,不免柔肠百结,低回欲绝,陷入了刻骨相思、彻底绝望的境地,抒情至此达到高峰,突然歇拍,余意不尽。
这首词由写景到抒情,由室内到室外,时空结合,层层递进,感情愈趋强烈,结构谨严,曲折多致。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第1012页
2、夏承焘 .《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未知:第110页
3、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第117页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周邦彦。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挽何南坡。宋代。王柏。篱落纵横一迳分,平生杖屦几登临。某山某水机缄露,彼室彼庐精分深。检校旧规心欲折,摩挲新志泪难禁。素车白马人归后,鹤唳猿啼总些音。
寄刘伯温宋景濂二公。明代。陶安。水溢中原又旱乾,风尘从此浩漫漫。东山好慰苍生望,南国那容皓发安。要整纲常崇黼黻,还成文物萃衣冠。圣贤事业平生志,幽乐何须恋考槃。
出京寄无咎二首。宋代。张耒。不许多闻长乐钟,打包旦遇又匆匆。长安城里谁相识,只有周南太史公。
吴仲谷来喜雨。元代。何中。山居难适俗,到县动经年。偶出成奇事,相看各粲然。酒深孤匊外,灯淡小楼偏。草草荀陈夕,他时倘有传。
古意赠王中书诗。南北朝。范云。摄官青琐闼。遥望凤皇池。谁云相去远。脉脉阻光仪。岱山饶灵异。沂水富英奇。逸翮凌北海。抟飞出南皮。遭逢圣明后。来栖桐树枝。竹花何莫莫。桐叶何离离。可栖复可食。此外亦何为。岂知鹪鹩者。一粒有余赀。
得张无名雁字诗书此报之。明代。邓云霄。衡阳坐叹无来雁,有客偏传雁字诗。黄菊东篱谁共醉?碧云南国重相思。关山千里书归后,梁月三更梦破时。欲寄幽兰临楚水,湘灵瑶瑟不胜悲。
宿新乐驿。宋代。韦骧。去秋村北宿僧床,今夕村南寓驿堂。官仆颇谙蹊径熟,野人应笑往来忙。敝裘不耐春寒甚,老马犹堪山路长。独酌独诗还独寐,此中清况亦难忘。
幽居杂兴(二首)。明代。孙一元。归卧茅檐下,读书发爱贫。莺声十年事,草色满城春。道丧悲浮俗,情高梦古人。眼前君莫问,吾与酒杯亲。¤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 其六。元代。赵秉文。驾牛函谷关,跨鹿涡水曲。相期无翼飞,岂不贤尊足。他年东坡翁,一衲归玉局。相哀老不死,分我一寸烛。千年暗室中,一旦得朝旭。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六首。冬歌二首。唐代。郭元振。北极严气升,南至温风谢。调丝竞短歌,拂枕怜长夜。帷横双翡翠,被卷两鸳鸯。婉态不自得,宛转君王床。
送僧归峨眉。宋代。周密。大峨山顶寺,归路八千遥。百丈牵云上,三衣带雨挑。岭寒栖板屋,路断隔绳桥。若过三闾宅,骚魂试一招。
狂夫。唐代。刘叉。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狂夫游冶归,端坐仍作色。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病目二首 其一。宋代。文天祥。近来烦恼障,左目忽茫茫。聂政心虽碎,刘伶醉未忘。问天天不应,食日日何伤。万想由来假,收拾太乙光。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宋代。司马光。叠鼓鸣铙迎候新,军牙孑孑倚淮津。聊应衣绣过乡曲,不作引章惊故人。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圆叶漅湖春。使君此去荣多少,犹是当年书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