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唐代。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5-202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平沙”谓沙漠之地。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足”是充满的意思。“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5-202
2、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95-97
3、张国伟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61-64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常秀轩为姻侄唐仲节赋。元代。丁鹤年。脩竹疏松一径存,故家德泽久培根。岁寒并励冰霜节,春永均沾雨露恩。翠盖垂珠知结子,锦棚抽玉见生孙。要知奕叶承家庆,多在诗书礼义门。
小酌。宋代。陆游。偶向东园把一杯,不辞团坐扫苍苔。野花经雨自开落,山鸟穿林时去来。皂白正非天欲辨,青黄要与木为灾。今年秋後犹能健,剩乞梅栽与李栽。
冷泉亭。元代。方回。金鞍骤紫陌,讵识林下胜。石苔为谁碧,我辈坐乃称。丝毫无愧容,照此冷泉镜。竹树亦如我,不与春色竞。匏尊未用酌,一见百卢醒。土囊发饕风,无波此终定。革履汉臣心,恐未敌兹莹。木杪夜月孤,庶其许相映。
回峰院留题。宋代。王曙。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何期随吏役,暂得拂尘埃。
宗武示过小院看牡丹之作和酬。。陈三立。层层光气接飞翰,月底风前只独看。薄带烟痕围作晕,分黏香梦自生寒。谁寻灵谷随蜂蝶,争恋仓园照凤鸾。(灵谷仓园牡丹皆盛仓园犹多歌伎观游)别趣孤襟余此客,解偿俊句倚栏干。
无题。清代。朱正初。长干车马少年同,此夕翻疑似梦中。杨柳有声吹作笛,梅花无数落随风。春山尚斗颦间翠,夜月都消枕上红。惆怅当时歌舞处,夕阳犹照小桥东。
与盛希道太史谈玄二首 其二。明代。陆深。我有江南屋,花丛挂月痕。湘帘风不捲,宝鼎火初温。仰面晨窥牖,低头夕掩门。千言难易辩,无语向君论。
早到超果寺示成父且约归日携家来游。宋代。赵蕃。雾里看花喜未昏,竹园啼鸟爱频言。土膏稚麦如争长,水脉清流却变浑。负郭无如此山寺,携家更拟泛溪村。卜居苦欲规佳处,佳处都归只树园。
闻子由瘦?儋耳至难得肉食?。宋代。苏轼。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署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十年京国厌肥羜,日日烝花压红玉。従来此腹负将军,今者固宜安脱粟。?俗谚云:大将军食饱扪腹而叹曰:我不负汝。左右曰:将军固不负此腹,此腹负将军,未尝出少智虑也。?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海康别驾复何为,帽宽带落惊僮仆。相看会作两臞仙,还乡定可骑黄鹄。
次韵蔡叔清六言二首。宋代。赵蕃。窗户初乾宿雨,林园已报秋声。欲访残僧野寺,未妨水宿山程。
王氏松斋诗。宋代。张舜民。人传半隐在龙门,天启松斋遇远孙。水石蔽亏包废寺,版图磨灭指邻村。如将绿野还裴度,不见潜溪付李藩。壁土未乾三易主,洛阳城里有名园。
声声慢 题符幼鲁风雪归舟图。清代。厉鹗。征衫换色,客枕催寒,川涂自古酸辛。楚尾吴头,风雪独自归人。低迷冻鸥片影,恐吟魂、搅乱江云。远望外,有败芦断竹,何处孤村。莫怪苍山白首,看凄清到此,愁也如君。湿重帆迟,赢得画里閒身。滩空梦回犬吠,正鸿妻、相候柴门。待岁晚,酌椒花、全未是贫。
季秋入城郡入迎鲍王有感。宋代。陈著。满城呵道涨黄尘,仪卫森严亚玉宸。幕帟游魂勋阀旧,鼓笳杀气谱家新。西风儿戏知何世,末俗民心只有神。兀坐僧窗增感慨,梁公已矣更谁人。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三。宋代。李之仪。弄蕊攀条日几回,依稀长记雪中开。尘埃满袂家山远,底事多情拂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