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南迁客。唐代。张籍。去去远迁客,瘴中衰病身。青山无限路,白首不归人。海国战骑象,蛮州市用银。一家分几处,谁见日南春。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赠汪伯耳 其一。明代。李云龙。少年奋长剑,跃马向边州。射猎阴山下,追胡瀚海头。自言负远略,唾手取封侯。宁知时不遇,流落向炎陬。
别金陵。明代。徐熥。人境元如梦,兹游真惘然。一帆扬子月,双屐白门烟。遇寺多留偈,逢僧尽问禅。独馀千佛岭,待我再来缘。
山中。宋代。薛嵎。长日山中坐,白云应笑人。浮生尘未脱。至老趣难真。身在影犹赘,年丰家自贫。莫将吟事废,柳色已知春。
小雅·北山。清代。佚名。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金朝。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送王朝言谏舍父还山东次都谏吕丕文韵。明代。王缜。朝市山林本异途,公今归去更来无。即看爱日情何限,莫厌春风酒满壶。天际德星光百里,谁家鸣凤有双雏。故园松竹应相待,霜叶清清节概孤。
送李方水典教临皋。清代。成鹫。有母倚门孙绕膝,男儿俯仰事未毕。老兄去作宦游人,山僧又是参方日。曾闻儒者戒远游,胡为孔孟终周流。古来贤圣且如此,我辈岂得长淹留。吾家更有陈公案,不见新州卖柴汉。自从獦獠入黄梅,引得儿孙恩爱断。堂中饭熟热椀鸣,一饱各自东西行。老兄选官予选佛,岂效儿女牵痴情。痴情决绝孤琴悄,无弦一曲知音少。不道珠崖道里赊,不道先生官职小。不道广文薪俸微,不道故人相见稀。若教官舍成窠臼,那得儒冠伴衲衣。山僧老矣君亦老,成道成名归及早。知恩容易报恩难,作宦参方非草草。
偈颂二十一首。宋代。释坚璧。木人夜半穿靴,难寻踪迹。石女天明不露,谁辨亲疎。枯木上一点春回,古渡头千寻寒雪。同门出入不来还忆渠,同气相求回来劫无说。
春泉。明代。冼光。出汲人看紫陌长,环堤新涨是仙乡。雪消山馆千家润,花落溪桥万井香。清冷为肌怜皓洁,萦纡如性欲汪洋。扁舟不用桃源去,细雨江声到草堂。
和郑博士见赠韵。明代。宋濂。秋霜染得鬓成丝,祗为烟霞劳梦思。谁料杜陵垂白发,得同郑老合襟期。荷衣荇带烦新制,涧草岩花逞故知。便欲从君同点检,归裁冰茧写成诗。
百字令 天龙寺高欢避暑宫遗址和锡鬯。清代。曹贞吉。苍苔古瓦,是人天法界,雪山深处。燕麦兔葵荒草地,人道高王曾住。水殿风凉,瑶台露白,院静浑无暑。流萤闪闪,宫墙飞入无数。遥想渭水邙山,东西蛮触,五技穷鼯鼠。敕勒老公歌慷慨,早见英雄黄土。马槊功名,人龙意气,总逐西风去。繁华销歇,紞然朝暮钟鼓。
和运司园亭·月台。宋代。孙甫。俗流嗜喧卑,世才务高洁。筑台仅踰寻,清夜延明月。四垂天幕低,千里蟾光发。美人□□才,裁赋何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