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潭作。唐代。孟浩然。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参考资料:
1、孙建军 .《全唐诗选注》 :线装书局 ,2002年 .
2、许海山 .《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年 .
本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万山,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孟浩然常游此地,这首于此得题。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 :第85-87页 .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此地环境清幽,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浩然常游此地,诗集中就有三首于此得题。“万山潭”,指山旁江水深曲处。这是一首带有古诗意味的律作。诗人常游于万山,诗集中有三首于此得题。此诗诗风古雅质朴,空逸澹宕,清心闲适。
首联写诗人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坐”字一字,更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
颔联,所谓“鱼行潭树下”,似不合理,盖鱼是水中之物,不可能行之于树下。细细体味,就可理解潭侧之树高于潭中之鱼,且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翕翕游动,自由自在。故“鱼行潭树下”。在这里,诗人虽没有正面描写树的倒影,但却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参差,更显出美的多样性。且“鱼行”与“猿挂”,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更拓展出空间的距离美。“潭树下”与“岛藤间”,一潭一岛,一树一藤,一下一上,也显示出对称美。颈联借当地典故抒发情怀。曹植《洛神赋》中说:“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意思是郑交甫曾游于万山,巧遇两个游山的神女,羡慕不已,向神女索取佩带上的饰物,游女解佩赠之,但霎时,游女及佩饰均不见。郑交甫怅惘良久。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也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尾联写心中向往,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游女解佩的故事,给诗人以无穷的遐思。诗人不禁悠然神往。“沿”字,用得亦极其神妙,更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银辉一路,歌声不绝。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全诗有动有静。首、颔二联,以静为主,寓动于静;颈、尾二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闻一多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唐诗杂论》)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正是此中境界的写照。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艺概·诗概》)。
关于孟浩然的人品,王士源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疏艺竹,以全高尚。”(《孟浩然集序》)王维在绢本上绘制的孟浩然肖像“颀而长,峭而瘦,风仪落落,凛然如生。”(《韵语阳秋》引张洎题识)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可用风清骨峻四个字来形容。它体现在孟氏诗中,就浇铸出孟浩然的诗品。
正如闻一多所说,《万山潭作》一诗,这是诗的孟浩然,又是孟浩然的诗。诗人的心境是非常悠闲、清静、旷达、淡泊的;诗人的形象是“风神散朗”、“风仪落落”的。这确是诗如其人、人即其诗了。孟浩然所创造的人入其诗、诗显其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冲淡。
孟浩然和王维,都推崇冲淡,却各有千秋。胡应麟在《诗薮》中说:“浩然清而旷,王维清而秀。”可见,王、孟虽同样具有冲淡中“清”的特点,王维偏重秀字,孟浩然偏重一个旷字。王维的《青溪》,虽然写了素、闲、清、澹,但从“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的诗句中,却可看见大自然的秀丽景色。孟浩然的《万山潭作》,虽然也写了清、闲,但从神寄游女、归舟放歌的情境中,读者却可窥见他的旷达情怀。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 :第85-87页 .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夏晚即事。清代。谭焕南。万壑苍茫天暝时,山高月影来楼迟。隔邻幼子读桃叶,薄醉老翁歌竹枝。蝙蝠檐牙避夜雨,蜘蛛屋角添晴丝。小姑呼伴采菱去,一派笑声喧碧池。
宫词 其七十。宋代。赵佶。六尚皆分典御行,司珍尤重膳羞良。小金盒子黄封贴,细字臣民预品尝。
赠画史王玉峰。元代。叶颙。百顷风烟生昼寒,万山重叠起豪端。前身莫是王摩诘,画出娥眉拥翠鬟。
弩俞。唐代。陆龟蒙。牛来开弦,人为置镞。捩机关,迸山谷,鹿骇涩,隼击迟。析毫中睫,洞腋分龟。达坚垒,残雄师,可以冠猛乐壮曲。抑扬蹈厉,有裂犀兕之气者,非公与?
海阳十咏·玄览亭。唐代。刘禹锡。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
戏萧高风曾孟声二友二首。宋代。罗公升。飞鸿响遥空,抱弋空遗影。游鳞纵前川,把钓睨枯井。相看各如梦,欲求几延颈。劳心纵有获,所获仅蛙黾。行人见之笑,千唤不一省。沧溟四无边,尽纳天地境。巨鳌载三山,未足污吾绠。相顾作清游,濯足壶峤顶。
点绛唇。宋代。曹勋。晓日浓阴,冷云遮断山无数。雁飞筝柱。都向愁边去。帘影沈沈,一缕芳香度。深庭户。且寻欢聚。雪意还成雨。
萤火。宋代。释文珦。尔质非天赋,唯从腐草生。细微曾未觉,变化亦难明。自照光宁远,群飞体更轻。空教征戍归,容易动离情。
长蛇篇。明代。卢若腾。闻道海东之蛇百寻长,阿谁曾向蛇身量;蛇身伏藏不可见,来时但觉勃窣腥风飏。人马不能盈其吻,牛车安足碍其肮!铠甲剑矛诸铜铁,嚼之縻碎似兔獐。遥传此语疑虚诞,取證前事亦寻常;君不见巴蛇瘗骨成邱冈,岳阳羿迹未销亡。当时洞庭已有此异物,况于万古闭塞之夷荒;夷荒久作长蛇窟,技非神羿孰能伤。天地不绝此种类,人来争之犯不祥;往往活葬长蛇腹,何不翩然还故乡!
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五代。冯延巳。画堂灯暖帘栊卷,禁漏丁丁。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
有司欲取寺松供朝用感赋。宋代。释维琳。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今夜月明风露冷,误他千里鹤飞来。
池上送考功崔郎中兼别房窦二妓。唐代。白居易。文昌列宿徵还日,洛浦行云放散时。鹓鹭上天花逐水,无因再会白家池。
五月十一日生朝三首。元代。方回。浊醪儿辈尚能谋,本勿惊忧且勿愁。不肯前朝峨豸角,可于当世较蝇头。永无紫绶金章梦,甘与青鞋布袜休。旦夕贼平岁中熟,茅柴杯外更何求。
邑宰相访,翼日有寄。唐代。徐夤。渊明深念郄诜贫,踏破莓苔看甑尘。碧沼共攀红菡萏,金鞍不卸紫麒麟。残阳妒害催归客,薄酒甘尝罚主人。夜半梦醒追复想,欲长攀接有何因。
长亭怨慢。清代。关锳。正楼上、乱山无数。点点垂杨,晚霞红处。一片孤帆,夕阳潮落晚鸦聚。一程程路,休去问、旗亭树。树肯管行人,不绿到、天涯住。凝伫。望荒城十里,惟有乱云堆絮。元宵过也,怕还有、打灯风雨。得知它、归也不归,万一有、晚潮回去。且关了纱窗,今夜梦儿重做。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宋代。吴文英。冬分人别。渡倦客晚潮,伤头俱雪。雁影秋空,蝶情春荡,几处路穷车绝。把酒共温寒夜,倚绣添慵时节。又底事,对愁云江国,离心还折。吴越。重会面,点检旧吟,同看灯花结。儿女相思,年华轻送,邻户断箫声噎。待移杖藜雪后,犹怯蓬莱寒阔。最起晚,任鸦林催晓,梅窗沈月。
偈。宋代。释元净。要行便行,要坐便坐。六处神通,是个什麽。把定时一物不为,放行时杀人放火。
秋日。清代。田需。水北原南自往还,秋来博得一身闲。寒林叶落如听雨,远浦云停似见山。蕉鹿何因来梦里,华胥不拟到人间。乘时大有群公在,让我开笼放白鹇。
宫词 其二十一。唐代。花蕊夫人徐氏。殿前宫女总纤腰,初学乘骑怯又娇。上得马来才欲走,几回抛鞚抱鞍桥。
绐北难。宋代。文天祥。百计经营夜负舟,仓皇谁趣渡瓜洲。若非绐虏成宵遁,哭死界河天地愁。
月蚀。宋代。葛立方。六月炎歊气郁蒸,缘空宝镜没埃尘。长歌不见徘徊影,并出初无龃龉轮。麟斗何因识星度,鹊飞谁复见天津。春秋不著诚非异,毋惑东家号素臣。
次宋大韵即事与梁五二绝句。明代。程嘉燧。来禽半啮手分尝,风里唇脂对口香。教就魏郎零落谱,琼花台下漫《霓裳》。莫论肉响胜丝弦,含态含娇剩客怜。打嗓一声堪叫绝,须知妙处不关传。
相和歌辞·燕歌行。唐代。陶翰。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出自为汉将,正值戎未和。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归来霸陵下,故旧无相过。雄剑委尘匣,空门唯雀罗。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
舟次高舍书事。宋代。陈与义。涨水东流满眼黄,泊舟高舍更情伤。一川木叶明秋序,两岸人家共夕阳。乱后江山元历历,世间歧路极茫茫。遥指长沙非谪去,古今出处两凄凉。
张时斋书生也坐穷以星学资身赠其远行。宋代。陈著。书生例饥困,世路方逼仄。胡为乎此中,兀兀朝以夕。问之挽而答,初意岂今日。几年镫火窗,谓可生羽翼。时事出料外,竟作沈海石。寒谷春难回,涸辙水难激。聊分星家波,食此一涓滴。终然一自赡,拍案动远色。江湖天风长,万里谁能絷。姑以术资行,或者儒得力。泰与否相除,剥与复消息。要知穷非穷,当遇识者识。
杂吟 其三。明代。祝允明。高楼临道院,舒目乔林端。天际浮云开,遥见江上山。山中有禹书,竹简锁石函。我欲往求之,试寻古道观。惟恐云复合,驾言空去还。
长相思四首 其三。元代。胡奎。长相思,江悠悠。洞庭木落三湘秋。梦中不识别时路,九嶷云黯苍梧树。翠华南去不复还,双娥洒泪愁空山。五十哀弦雏凤语,鹧鸪啼处斑斑雨。长相思,思转深。请以白玉璞,琢出相思心。三湘之水东入海,相思之心终不改。
罗子。唐代。白居易。有女名罗子,生来才两春。我今年已长,日夜二毛新。顾念娇啼面,思量老病身。直应头似雪,始得见成人。
青门怨。唐代。无名氏。月痮烟景。远思孤影。旧梦云飞,离魂冰冷。脉脉恨满东风。对孤鸿。翠珠尘冷香如雾。人何许。心逐章台絮。夜深酒醒烛暗,独倚危楼。为谁愁。
寄寿施焕伯七十。明代。吴宽。幼从乡校托交游,束发相看到白头。我愧济南非伏胜,人言吴下有施雠。高怀已见开三径,遗爱犹闻在两州。少待登堂成一笑,手持春酒献还酬。
代送汪彦文幛语二首 其一。明代。唐桂芳。新安本是神明乡,黄山万仞摩天苍。溪流浅碧鱼可数,巨石赑屃横为梁。纸光漆液砚比玉,春风吹出金芽香。曾闻庙食封忠烈,千年英气悬秋月。又闻词翰属龙溪,半夜校书照青藜。遥遥华胄稽谱牒,知君云仍是几叶。於焉姽婳琴堂中,意气凛凛多高风。愿如黄鹄奋千里,不比燕雀栖蒿蓬。
归城中再用前韵。宋代。邵雍。初秋微雨造轻寒,倚遍东岑阁上栏。不谓是时烟霭里,松斋人作画图看。
西门豹庙诗。南北朝。庾信。君子为利博。达人树德深。苹藻由斯荐。樵苏幸未侵。恭闻正臣祀。良识佩韦心。容范虽年代。徽猷若可寻。菊花随酒馥。槐影向窗临。鹤飞疑逐舞。鱼惊似听琴。漳流鸣磴石。铜雀影秋林。
凤凰台。元代。王冕。生长当盛世,无家足遨游。行登凤凰台,纵目万景收。山川尚形胜,故迹殊可求。环滁起西南,三峰翠相缪。落日淡天阙,红尘障层楼。盈盈佳丽地,每每风雨愁。我老无所为,怀古心悠悠。俯仰四十帝,盘礴三百秋。于今竟何如?草树迷荒丘。惟有大江水,不改今古流。徘徊发长谣,感慨追前修。谪仙既已矣,少陵安可留?粲粲石上诗,凛凛霜气浮。书生往来频,抵用多唱酬。且沽数斗酒,醉倒归来休。
答李康文。宋代。黄庭坚。才甫经年断来往,逢君车马慰秋思。幽兰被迳闻风早,薄雾乘空见月迟。每接雍容端自喜,交无早晚在相知。深慙借问谈经地,敢屈康成入绛帏。
望山海关。清代。戴梓。雄关割据势崔巍,群盗纷驰旧祚移。四海讴歌归圣主,万年基业启边陲。东开碣石连沧海,西指临洮服远夷。谩道莺花虚塞外,春风随我到天涯。
绣衣直指,问凌风一笑,翩然何许。诏山层霄持汉节,千里秋风淮浦。鉴远江山,竹西歌吹,曾被腥膻污。须君椽笔,为渠一洗尘土。
休厌共倒金荷,翠眉重为唱,渭城朝雨。看即扬鞭归骑稳,还指郁葱深处。宝带兼金,华鞯新绣,直上云霄去。回头莫忘,玉霄今夜风露。
念奴娇(送淮漕钱处和)。宋代。曾惇。绣衣直指,问凌风一笑,翩然何许。诏山层霄持汉节,千里秋风淮浦。鉴远江山,竹西歌吹,曾被腥膻污。须君椽笔,为渠一洗尘土。休厌共倒金荷,翠眉重为唱,渭城朝雨。看即扬鞭归骑稳,还指郁葱深处。宝带兼金,华鞯新绣,直上云霄去。回头莫忘,玉霄今夜风露。
双豀馆。宋代。白玉蟾。两点文章翰墨星,夜翱双鹤入青冥。楼前为忆张华剑,八百年来无自腥。
缺题。宋代。王之望。霜晴爱日晓生东,萧寺山茶赏岁丰。锦里出遨驱小队,雪山纳堠狎诸戎。叶连油幕侵天碧,花倚朱旗特地红。美景良辰万人喜,不妨行乐一尊同。
赠陈管辖。宋代。翁卷。一拂清风一袖云,紫阳容貌鹤精神。诗因道进言辞别,丹得师传火候真。庐岳峰前吟瀑布,浑仪图上礼星辰。我来暂作闲人歇,多谢仙翁相访频。
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宋代。王令。常与幽人过竹林,重来无地豁烦襟。青山欲去谁堪语,薄俗相期不到心。何计江湖终隐钓,去随鱼鸟共飞沉。尘埃闻说难为客,早晚归来忆旧吟。
春秋战国门·再吟。唐代。周昙。门下三千各自矜,频弹剑客独无能。田文不厌无能客,三窟全身果有凭。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一·湖山。宋代。范仲淹。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座上赋戴花得天字。宋代。苏轼。清明初过酒阑珊,折得奇葩晚更妍。春色岂关吾辈事,老狂聊作座中先。醉吟不耐欹纱帽,起舞従教落酒船。结习渐消留不住,却须还与散花天。
纸阁。宋代。项安世。薄似秋云莹似水,清于寒士懒于僧。凭谁更得移蟾法,剪取光明不用灯。
即事。清代。何道生。黄昏风雨暗书帏,客里逢春春又归。一段间情无著处,杏花零乱柳花飞。
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唐代。李縠。岂有头风笔下痊,浪成蛮语向初筵。兰亭旧趾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照曜文星吴分野,留连花月晋名贤。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骊歌又几年。
寄致政彭太常永年三首 其一。明代。李昌祺。长避时人友鹤群,秦淮明月蒋山云。欣逢有道辞簪绂,赢得无家念子孙。湖海诗名今已著,烟霞癖性老仍存。忘年不是朋游少,知己惟应独有君。
重九日与宾佐登龙山。宋代。张栻。晓风猎猎笛横秋,泽国名山九日游。万里烟云归老眼,千年形势接中州。丘原到处堪怀古,萸菊随时岂解愁。此日此心谁共领,朝宗江汉自东流。
征妇词。明代。顾清。银灯花落夜迟迟,最忆灯前笑语时。哀乐易迁惊逝水,关山无路怨娥眉。风沙漠漠人何在,星汉迢迢鹊亦疑。见说天山弓未挂,敢将清泪浪沾颐。
龟父国宾二周丈同游谷帘三首。宋代。王阮。万斛跳珠撒一空,水晶光透影玲珑。篮舆不是归来早,安得携瓶到此中。
无题集唐句十首 其七。明代。童轩。愁心一倍长离忧,红树青山水急流。门外晚晴秋色老,不堪吟倚夕阳楼。
偶阅飞霞子书有感。明代。符锡。尝闻飞霞子,几岁朝玉京。至今摄生客,往往传其名。我来不及见,归去成都臧。棘途难久居,世事多纷更。安知炎海戍,行李医通并。糟粕存至理,臭腐□生成。天机各自在,妙道卒难明。会将假白蟾,骑之访长庚。遍览尘外踪,永斥区中情。无思复无为,不怒亦不嗔。神与元化侧,廓然游太清。
西隐寺。明代。林光。一樽随处弄云烟,点破沙门几许禅。野服又临西隐寺,南风留得赣州船。浮生未了空王梦,灌木仍开小洞天。惆怅郁孤台上酒,不知何日更留连。
奉和吟所翁二首 其一。元代。刘崧。苍颜皓首一癯翁,谈笑衣冠有晋风。昨夜卷书灯下看,眼明犹自辨鱼虫。
杲杲重光,遥山耸翠,九天秋气高明。露团仙掌,初月挂前星。帝念吾君父子,亲传授、光启中兴。生储后,是为三圣,一道以相承。升平。当此际,黄花照座,丹桂充庭。对两宫喜色,百辟欢声。好是橙黄橘绿,宣猷殿、酒碧香清。重重庆,尧仁舜孝,亲见禹功成。
满庭芳。宋代。甄良友。 杲杲重光,遥山耸翠,九天秋气高明。露团仙掌,初月挂前星。帝念吾君父子,亲传授、光启中兴。生储后,是为三圣,一道以相承。升平。当此际,黄花照座,丹桂充庭。对两宫喜色,百辟欢声。好是橙黄橘绿,宣猷殿、酒碧香清。重重庆,尧仁舜孝,亲见禹功成。
晚至叶县。明代。李昌祺。扰扰道途间,埃尘两鬓斑。清风牛背笛,斜日马头山。荷盖擎残绿,榴房破嫩殷。蘋花秋水岸,空羡白鸥閒。
寄金粟香书附二绝句 其二。清代。缪祐孙。不亲吏部曹中版,窃号散人聊自娱。便欲远乞桄榔杖,拄到胥山看太湖。
声声慢(寿吴宪·四月十三)。宋代。赵宰。洞宾仙客,诞节明朝,方齐自号今日称觞。为月金丹,希年近也康强。平生铁石肺腑,肯依阿、贪恋朝行。芹溪上,把等闲出处,付与沧浪。花竹午桥匆倩,身退静、功名大耐偏长。济世经纶,暂时收敛何妨。黄扉有分须到,况玉皇、久待平章。康时了,万千年、姓字弥香。
暮春同朱可大廷尉游摩诃庵听无弦上人弹琴因饮南园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福地开真境,萧辰款梵筵。百花春夜雨,一饭讲堂烟。妙法旃檀喻,空音绿绮传。云床容卧起,随意检诗篇。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七。明代。霍与瑕。吮舐嗟流俗,叔疑岂异哉。蝇声纷止棘,蛇影每侵杯。枸杞参差长,桃花次第开。春风如许趣,行乐且蒿莱。
堂。见古瓶中数枝,云自海云来,名芙蓉杏。因爱玩不去,岩起索赋此曲。
芙蓉城伴侣。乍卸却单衣,茜罗重护。傍水开时,细看来、浑似阮郎前度。记得小楼,听一夜、江南春雨。梦醒箫声,流水青苹,旧游何许。
谁翦层芳深贮。便洗尽长安,半面尘土。绝似桃根,带笑痕来伴,柳枝娇舞。莫是孤村,试与问、酒家何处。曾醉梢头双果,园林未暑。
三姝媚。宋代。张炎。堂。见古瓶中数枝,云自海云来,名芙蓉杏。因爱玩不去,岩起索赋此曲。芙蓉城伴侣。乍卸却单衣,茜罗重护。傍水开时,细看来、浑似阮郎前度。记得小楼,听一夜、江南春雨。梦醒箫声,流水青苹,旧游何许。谁翦层芳深贮。便洗尽长安,半面尘土。绝似桃根,带笑痕来伴,柳枝娇舞。莫是孤村,试与问、酒家何处。曾醉梢头双果,园林未暑。
秋日赴饮田家。清代。程云。曳履行徐徐,秋老一望白。到门槐柳合,入门踏牛迹。罗坐斗室中,瓜蔓上屋脊。田夫礼貌恭,欲言笑哑哑。今年幸薄收,所余一斛麦。贫家无酿法,苦酒如黄檗。稚子挈壶出,短几不盈尺。可以采园蔬,枣熟亦堪摘。是时山雨过,微风入篱隙。向夕石路滑,归家借袯襫。
浣溪沙 题廉叔亡室扶亭夫人画卷。清代。黄钧宰。小阁疏帘自在身,锦笺湘管玉精神。名花原是美人魂。芳草已愁霜信紧,彩云难驻墨华春。世闲翻让汝长生。
宿鹭。宋代。陈允平。西风历历起寒沙,皆立林宵雪一窠。三十六陂烟水阔,夜深无奈月明多。
诗四首 其一。明代。祝允明。盈盈高楼女,粲粲红粉妆。灼灼耀容华,粲粲□衣裳。丹唇激浩齿,鬒发婉清扬。□□□闾里,□□□洞房。见者惊若神,翘首仰辉光。
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宋代。辛弃疾。声名少日畏人知。老去行藏与愿违。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却笑使君那得似,清江万顷白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