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微之。唐代。白居易。今在岂有相逢日,未死应无暂忘时。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宋代。韩绛。兑悦无如会友朋,况多吟咏思飞腾。埙篪雅正无它间,孔翠光华不自胜。好事僮儿歌已远,争传牋纸价还增。群居岂弟吾儒行,邹鲁风流喜重兴。
题金州西园九首 垣竹。唐代。姚合。种竹爱庭际,亦以资玩赏。穷秋雨萧条,但见墙垣长。宣尼高数仞,固应非土壤。
黎惟仁梁少仲麦仲张黎君玺邀集浮丘 其一。明代。区大相。洞府何年别,烟霞此会同。白云期乍返,沧海信常通。谒帝留双舄,宾王遇八公。还持鸿宝术,归访葛仙翁。
小游仙(八首)。元代。杨维桢。东逾弱水赤流深,夜得桃都息羽旌。地底日回天上去,金鸡如凤自交鸣。
二贤。宋代。孔武仲。羲之之墨池,渊明子醉石。人生嗜好亦天然,岂顾书淫与酒癖。一时声价动宇宙,千古林泉记踪迹。书固吾不能,酒亦久不吃。支筇葱翠畔,鉴影泓澄侧。萧然欣会间,颇类师也辟。所慕不靳能,舍此山南宅。
得柳汀答诗,知方卧病,次前韵三首 其一。清代。丘逢甲。海天漠漠云不行,淫霖十日难为情。何堪风雨怀人夕,更听猿啼三峡声。
相和歌辞·江南曲。唐代。李贺。汀洲白蘋草,柳恽乘马归。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酒杯若叶露,玉轸蜀桐虚。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春日怀寄可大。明代。于慎行。灞上魂销已隔年,御沟烟柳送潺湲。春深欲问南来雁,知到潇湘若个边。
舟夜。清代。尤维雄。日午火伞张,水沸气如炙。凉风解迎秋,妙意得清夜。滩声过枕函,百里才一泻。须臾就平夷,柔橹声未罢。篷窗三板轻,黄篾缚低架。稚儿走踆踆,强欲出其罅。水中云叶鲜,流影忽西射。妻孥坐两头,明月满裙衩。微生狎舟楫,风水免惊怕。何况不失家,白公语堪借。
宿散花轩乡人索诗。明代。吴与弼。野水荒洲宿散花,乡心羁思共天涯。明朝再得东风便,去住留诗属及瓜。
□□□ 席屋上戏书。宋代。赵可。赵可可,肚里文章可可。三场挨了两场过,只有这番解火。恰如合眼跳黄河,知他是过也不过。试官道、王业艰难,好交你知我。
丙午岁予初度题像。明代。史鉴。自我得尔来,忽忽已三载。忧乐不相关,贫病安能浼。兹辰遇初度,举酒一相洒。我貌日就衰,尔颜长不改。过此复几时,应知愈不逮。观者问为谁,曰我咸疑绐。惟余旧亲识,追想为尔拜。茫茫天地间,岁月不相待。终当委运去,谁亡复谁在。谓是无所知,言非亦何解。一笑两茫然,浮萍渺沧海。
喜雨投詹信州口号六首。宋代。赵蕃。使君自是为霖手,要雨雨来何旱忧。报尔田家但勤力,今年定有十分秋。
江城子 江梅九月小院盛开,词以纪之。清代。俞浚。小园秋老绽芳梅。暖风催。数枝开。徙倚红楼,明月暗香来。玉笛漫吹帘半捲,疏影里,独徘徊。
书田中问示成父。宋代。赵蕃。每逢田中来,必问田中事。言者为蹙頞,听者为酸鼻。皆云水节愆,所以陂修废。田栽未曾了,旱势已复至。承天无可说,有淀亦将既。早禾以日论,晚禾尚月计。饿莩已五六,疫死又三四。自兹傥无雨,何以能卒岁。
寓朝天宫道士馆作。明代。黎民表。昔在宣皇日,垂衣挹大庭。陪京开峻宇,划地限严扃。馆即丛霄敞,居惟百圣宁。雕檐行日月,绣闼驻风霆。海岳驱群象,金银役五丁。斋宫虔紫极,法驾导青冥。隐轸簪裾列,都卢粉黛馨。帝坛加检玉,天步振流铃。道自崆峒得,言从河上听。理玄穷恍惚,功大格生灵。黄竹谁西母,宫桃几岁星。庆霄犹晻霭,琪树不凋零。备享遵时序,追趋亟典刑。御香分宝盖,内酒赐银瓶。却老方能验,游仙梦讵醒。归依成晚屣,栖息感劳形。华表欢犹昨,玄都叹屡经。鼎分烧药火,案有读书萤。滞留应不惜,愿睹禅云亭。
寄道士张明真。宋代。田况。澹静姿仪简旷纵,结庵深对大茅峰。坐忘世故愁应少,道断人情语亦慷。万里信音凭鹤到,一厨烟火倩猿供。岁时归侍虚皇驾,七色霞衣九色龙。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宋代。释绍嵩。雪引春归竹引梅,殷勤今日一时开。知音未出吴公子,长到花时把酒杯。
客有欲除我东园草者诗以止之。明代。李梦阳。绿匝红稀可柰春,友车朋马故应频。行边莫便锄閒草,但入林园仗主人。
有所见。宋代。何应龙。不着画罗金缕衣,寻常打扮最相宜。春风燕子楼前过,飘落梨花雪一枝。
南游三首 其三。明代。王守仁。洞庭何渺茫,衡岳何崔嵬。风飘回雁雪,美人归未归?我有紫瑜佩,留挂芙蓉台。下有蛟龙峡,往往兴云雷。
天申节诗。宋代。朱翌。明庆晓班催百辟,钧容仙部下层霄。如今独立薰风里,却听群仙奏九韶。
浣溪沙。五代。顾敻。庭菊飘黄玉露浓,冷莎偎砌隐鸣蛩,何期良夜得相逢?背帐凤摇红蜡滴,惹香暖梦绣衾重,觉来枕上怯晨钟。
题李行中秀才醉眠亭。宋代。苏棁。疲人思向醉中眠,物我翛然万虑閒。渴饮蔗浆劳隐几,吾身自足草莱间。
恭城县 其二。明代。蓝智。薄俗山川异,穷边井邑空。桂林冬少雪,茅屋夜多风。不寐愁闻柝,无家信转蓬。长怀戢奸宄,随处问疲癃。
呈傅初庵学士 其二。元代。陈孚。霖雨商岩佐,经纶百世馀。又骑箕尾宿,来主壁奎书。社稷周皇极,衣冠汉石渠。夜闻宣室召,温诏赐安舆。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唐代。韦嗣立。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泉。岭云随马足,山鸟向人前。地合心俱静,言因理自玄。短才叨重寄,尸禄愧妨贤。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稻粱仍欲报,岁月坐空捐。助岳无纤块,输溟谢末涓。还悟北辕失,方求南涧田。
吊卢玉堂。宋代。赵汝回。金銮坡上文星落,收拾遗文有几函。草制空教生白发,盖棺只是着青衫。吟魂夜访林坟木,破屋寒抛谢客岩。自有旧家椽笑在,丰碑竖起压松杉。
宿阿育王寺。明代。戚继光。十里青青竹作围,连天山色欲西飞。不因国愤冲双鬓,便与支公老翠微。
蕲州行营作。唐代。戴叔伦。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柳花残。朱旗半卷山川小,白马连嘶草树寒。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 其一 潇湘夜雨。元代。贝琼。江空夜如何,急雨千里洒。水生黄陵庙,云暗苍梧野。鼓瑟来湘灵,移舟近渔者。重华不可见,竹上泪如写。
一翦梅(赠紫云友)。宋代。葛长庚。剑倚青天笛倚楼。云影悠悠。鹤影悠悠。好同携手上瀛洲。身在阎浮。业在阎浮。一段红云绿树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夕阳西去水东流。富又何求。贵又何求。
雪中口占二首 其二。宋代。程俱。一夜满城三尺雪,寒林枯木尽生春。盆池水窄成冰鉴,庭竹枝低扫玉尘。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宋代。苏轼。落第汝为中酒味,吟诗我作忍饥声。便思绝粒真无策,苦说归田似不情。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大弨一弛何缘彀,已觉翻翻不受檠。
答用晦见寄。明代。欧大任。芙蓉园里几秋风,迢递封书寄岭鸿。欲问归来瓢笠客,白头犹望楚江枫。
禽言。宋代。陆游。架犁架犁,南村北村雨凄凄。夜起饭牛鸡未啼,日暮矻矻行千畦。没足勿恨尺泥,西成收薄汝噬脐。
庚寅腊月二十九日饯孙晋卿宿清孝里晨起呈岩隐。宋代。陆文圭。驱马四十里,怅然临别情。举酒坐太息,岁月空峥嵘。河流日浩浩,此地几送迎。老我白板扉,卿等致太平。窗风吹酒醒,起视天未明。小星争馀光,残月西南倾。
题龙泉陈知县竹 其二。明代。杨士奇。筼筜百尺翠亭亭,凤翥鸾骞拂汉清。应共龙泉陈令尹,冰霜同结岁寒盟。
感春十三首。宋代。张耒。沈阴涉春仲,积潦断行迹。浮云起南山,商羊未休息。壅涸无宿滞,芬芳有新摘。灯明休间齐,鸟静山霭夕。浊醪足斟酌,野杞柔可食。瑶簪脱雏笋,玉缕剸肥鲫。冥怀默有契,玩理方自得。庶几达人风,持用慰寂默。
元日。宋代。文天祥。惭愧云台客,飘零雪满毡。不图朱鸟影,犹见白蛇年。宫殿荒烟隔,门庭宿草连。乾坤自春色,回首一潸然。
题李教谕临清轩。明代。夏原吉。屋下清流屋上山,红尘飞不到其间。晚凉月白酒初醒,一曲沧浪閒倚阑。
秋夜(六首)。宋代。王璲。忧听不及远,客梦不暇长。哀风吊中夜,古叶啼高苍。幽幽篱下枝,尚缀微薄芳。严霜将卒至,生意安所望。失时贵潜智,扬己徒见伤。君子识命分,泯灭庸何妨。¤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十三 翠微亭。明代。胡应麟。荷锸入中条,云霞导双屐。山腰翠渐微,冉冉孤亭出。
彦思示望南山诗因答。宋代。文同。余于岐雍间,屡走官道上。终南百里近,不得迂马访。徒常饮双眼,引首旦夕望。群峦突天起,气势颇豪王。余名爱山者,所见亦无量。嵩华最魁杰,诗之岂曾让。至此觉才弱,不敢辄名状。世谓秦土强,舍是孰为壮。彦思奇伟士,雅志同所尚。近自山中来,满幅以诗贶。凡是山胜绝,钩罥付心匠。驱联以大语,句度实奔放。豁若展图画,压纸千万嶂。读之未云彻,早自肝胆丧。试欲效其说,无迹可依傍。坐见山所有,已若一携杖。何当俯清渭,解带濯尘坱。掉手入岩俗,琴樽乐幽旷。浩漭八极大,冥心恣飘飏。此意殊未谐,临风一悽怆。
泛舟自中堰入湖。宋代。陆游。水缩沙洲出,霜清木叶丹。鹭群横澹霭,鸦阵报初寒。冷落人情见,衰迟世念阑。惟留一句子,村舍话团圞。
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其三。宋代。方岳。芳草垂杨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诗仙即酒仙。
夏日漫书。元代。黄溍。枕上初残柏子香,鸟声帘外已斜阳。碧山过雨晴逾好,绿树无风晚自凉。芳岁背人成荏苒,好诗和梦落苍茫。羊求何不来三径,门掩残书满石床。
题桃树。唐代。杜甫。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挽郑禹功。宋代。曾几。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书迹横斜良足喜,讣音曲折可胜哀。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
哭亡儿土騄二首 其一。清代。邵长蘅。遗编翻不忍,转忆课经时。过爱翻成薄,求全屡受笞。一灯寒夜影,十载膝前儿。辛苦成何事,酸心我不慈。
偈颂六十八首。宋代。释法薰。铁壁铁壁复铁壁,那边那边更那边。事到极头须倒断,瞎驴{左足右孛}跳过西天。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宋代。释法薰。指天指地,讨甚巴鼻。钉钉胶粘,刀刮水洗。儿孙一杓香汤,大似恭而无礼。
榴皮题壁。宋代。王真人。惟知自己贫无谄,不羡他人富有馀。白酒会能延羽客,清名赢得著仙书。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宋代。苏轼。颍水非汉水,亦作蒲萄绿。恨无襄阳儿,令唱铜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