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月

江楼月朗读

江楼月创作背景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在诗人眼前,涌上诗人心头。“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很远,诗人不知道两地是否都是这样的“明月”之夜,这样的诗句将离情别绪说得十分动人。“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别出心裁。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诗人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

  诗的后半则是写诗人处于“新境”,叙述他对“旧事”的看法。“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白居易和元稹推心置腹的情谊。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当读者读了前四句,会联想到江楼、圆月的景象和诗人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闻道驱征旆,行行至汉阳,初程微雨齐,满路落花香。
远宦心常适,青云去未妨。
惟余亲戚分,惆怅上河梁。
()

赐宴曲江归路遥,杏花如锦玉骢骄。旁人莫讶不成醉,明日谢恩须早朝。

()
雨后秋风十日阴,罗衣初觉晓寒侵。
清愁强欲亲欢伯,瘦骨何能举聚针。
碧玉丽词残照晚,青楼秀色暮云深。
中郎好句传茅屋,端比逃虚喜足音。
()

熠熠草间萤,穿杨复入柳。谁取向山房,星辰四壁走。

()

燕瘖莺噤蝶倦时,一分春色十分奇。眼前奇处人常共,说与人人总不知。

()
换米活妻子,馀钱付酒家。
身前舟似叶,世上事如麻。
独鳖过深浦,伴鸥眠浅沙。
旁人问醒醉,鼓枻入芦花。
()
防秋人不到,万里绝妖氛。
马牧降来地,鵰间战后云。
月依孤垒没,烧逐远荒分。
未省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
满架冰蕤开遍了。
试问花神,留得春多少。
清胜荀香娇韵好。
谢庭风月应难到。
()

金虫镂月影玲珑,璧叶将秋锁翠栊。
昨夜楼台风露冷,几人魂梦入林中。
()

浮山自海来,附罗峙为一。号离明之阳宫,为耀真之阴室。

与茅山而潜通,扪女牛于屹

()

万山连不断,断处一关通。马踏残烟里,樵归落照中。

晚云平古道,霜叶舞寒风。不尽天涯思,征鸿点碧空。

()

千林一路雪毰堆,吟断饥肠第几回。温酒正思敲石火,偶逢寒烬得倾杯。

()
炎歊数日剧,荡涤及秋初。
病叶风吹尽,鸣蝉雨打疏。
趁凉谋社酒,乘润理园蔬。
分喜宁无处,蒲中鱍鱍鱼。
()

山中不栖鸟,夜半声嘤嘤。
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
皆疑此山路,迁客多南征。

()
杨柳飘飘春思长,绿桥流水绕宫墙。
碧云望断空回首,一半栏干无夕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