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卜算子朗读
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
杨柳娇痴未觉愁花管人离别
路出古昌源石瘦冰霜洁
折得青_碧藓花,持向人间说
(越之昌源古梅妙天下)

《卜算子》是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天景象,并表达了离别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象笔带香题,
龙笛吟春咽。
杨柳娇痴未觉愁,
花管人离别。
路出古昌源,
石瘦冰霜洁。
折得青_碧藓花,
持向人间说。
(越之昌源古梅妙天下)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诗人以象笔描绘了一个美妙的春天画卷,象征着美好的景色。龙笛吹奏着悠扬的乐曲,春天的气息在其中回荡。杨柳婀娜多姿,它们娇媚而无忧无虑,不曾感受到离别的伤感。然而,花管却见证了人们的离别。诗人离开了古昌源的路途,道路上的石头苗条而洁白,仿佛被冰霜所洗涤。他摘下一朵青色或碧绿色的苔藓花,希望将离别之情带给人间,与人分享。

赏析:
这首诗词以姜夔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诗中使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情更加深沉动人。

诗人以象笔带香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春天世界。通过描写龙笛吟春的声音,诗人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它们娇媚而欢快,与离别无关。然而,花管却见证了人们的离别,暗示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诗中的古昌源和石瘦冰霜洁是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纯洁。诗人折下一朵青色或碧绿色的苔藓花,寄托了他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希望将这份情感带给人间,与人分享。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修辞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富有情感的春天世界。诗人表达了离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和人情之间的思考和寄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姜夔朗读
()

猜你喜欢

客久已无味,更苦赀用乏。
年迈欲不竞,仍著疾病压。
相望五百年,老杜卧夔硖。
疲瘵困茧丝,遐荒敝戈甲。
()
吾友周信道,坐思终死穷。
眼中宁复有,地下亦难同。
梦绝西州路,愁闻北固鸿。
并游惟伯厚,还愧尺书通。
()

可怜幕上燕,差池弄羽衣。夜夜同巢宿,朝朝相对飞。

衔泥瞻乐善,相贺奉英徽。秋蝉行寂寞,恋此未辞归。

()
日日花开日日新,问天乞得自由身。
不知白发苍颜里,更看南溪几个春。
何曾一日不思归,请看诚斋八集诗。
到得归来身已病,是侬归早是归迟。
()

凉入金风利,香浮玉树幽。月移天上种,名动世间秋。

炎德文昌盛,丹砂火候柔。赏心惭酒分,晴倚水西楼。

()

今代贤良策,中兴未一陈。文章如汉士,家世亦齐人。

遇合嗟云晚,忠嘉慨莫伸。朔风吹墓草,毁誉付千春。

()

边人牧马如牧羊,群族散置初无伤。妙哉龙眠笔有眼,作此冀北才而臧。

素纨盈尺十二匹,骨相毛物皆非常。青骢紫燕五色满,骍骐骝骆骃骊黄。

()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

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

乍寒乍暖落花天,好景全消又一年。蝶影飘残桃底露,莺声啼破柳梢烟。

休弹锦瑟伤青鬓,谁向红楼惜翠钿。惆怅王孙归路杳,任他茅草自芊绵。

()

屋角风尖,房栊曛短,寒衣补绽催针线。天吴紫凤拆凭伊,剩好鸳鸯休错剪。

黑月霾低,碧纱愁掩,灯添红晕绵装茧。倩他排遣过黄昏,永夜沉沉天不管。

()
万里来朝拜宠归,琵琶下马册阏氏。
虚传千古和戎话,不道当年虏自衰。
()
嘤嘤鸟鸣如客情,行行柳眼向人青。
投心旧友春成物,汲水前溪月下瓶。
()

繄坡陀兮岩谷,荫蒙茏兮脩竹。月湛湛兮照夜,烟冥冥兮升旭。

坡之人兮相羊,依密荫兮开洞房。剪春箨以为冠兮,制秋云以为裳。

()

风骚回首尽台舆,野老烟花兴未除。万壑秋声和凤律,一蓑春色上牛车。

贞元自古天难老,麟凤中原网易疏。茅屋萧然湖上榻,青山流水梦何如。

()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
弘一
亭亭菊一支,高标矗晚节。
云何色殷红,殉道夜流血。
()
枇杷花老洞云深。
流水冷冷。
蓝田谁种玲珑玉,土华寒、晕碧云根。
佳兴秋英春草,好音夜鹤朝禽。
()

北斋有凉气,嘉树对层城。重门永日掩,清池夏云生。

遇此庭讼简,始闻蝉初鸣。逾怀故园怆,默默以缄情。

()

云来如有情,云归本无迹。归去群山青,来时林树白。

窝中卧云人,偶值爱云客。

()

境静江清无事时,红旌画鹢动渔矶。心期只是行春去,

日暮还应待鹤归。风破绮霞山寺出,人歌白雪岛花飞。

()

木落江南感未平。雨萧萧、衰鬓到今。甚处是长安路,水连空、山锁暮云。
老人对酒今如此,一番新、残梦暗惊。又是洒黄花泪,问明年、此会怎生。

()

何处清幽圃筑西,一帘风月四山低。梅花戏雪春模样,酒兴撩诗道范围。

青眼辟从天外放,白云轻傍帽檐齐。高斋独抱焦琴坐,漫听松声百鸟啼。

()

一片游尘拂镜湾。素影护梅残。行人无语看春山。背东风、两苍颜。
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谁怜消渴老文园。听溪声、泻冰泉。

()

东华山北五面石,削成五面何嶙峋。崩崖鼠餐何代雪,阴洞苔滋千古春。

映日闪闪上云气,步天渺渺升仙真。草衣木食亦吾志,放浪胡为羁此身。

()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

霜飞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

风林长夏有馀清,竹里堪容阮步兵。花气侵杯薰酒气,雨声飘槛杂泉声。

淡红荔袅轻烟动,积翠山衔返照明。自觉醉乡天地阔,懒从人世较阴晴。

()

枫叶冷,秋露乍凝珠。悄悄摘来犹滚散,几回想吻怕唇朱。

两颊晕红初。

()
小儿读书耕且养,老夫入朝仕易农。
明春史成许归去,父子相逐歌年丰。
()

赏梅观竹。不暇镵黄独。白玉吹香连碧玉。富杀山人林谷。

几年行路艰难。眼明今日重看。便结岁寒心友,休教梦到槐安。

()
乘兴俄成石鼓游,可堪摇落楚江秋。
岩中名字今何在,亭下潇湘古亦愁。
万里再惊金马客,一家重上木兰舟。
却令二水知人意,合势相邀向北流。
()
庭叶翻翻秋向晚。
凉砧敲月催金剪。
楼上已清寒。
不堪频倚栏。
()

仙郎邂逅凤凰城,不奈悲秋客子行。下榻一宵期尽醉,隔江三载愧知名。

当尊意气还他日,把剑风尘任此生。旅鬓于今空浩叹,词人自古更多情。

()

拾翠车闲辇路尘,山南山北杜鹃春。

谁家庭院东风里,飞出桃花不见人。

()
露挹新荷扑鼻香。
恼人更漏响浪浪。
柳梳斜月上纱窗。
小醉耳边私语好,五云楼阁羡刘郎。
()

好风十日迎归棹,已历长江及大湖。晓上高亭更回首,五云直此是天都。

()

一千五百人善知识,大坐当轩取意描。眼上安眉犹不荐,面前球之更相饶。

()

龙蛇偃蹇出墙阴,五色春云态度深。台阁文章散清气,月明山馆夜萧森。

()
一枕山城晓梦惊,了规啼破月斜明。
只应知我倦游苦,故作不如归去声。
()
冬至子之半,玉管罅微阳。
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
一样金章紫服,一样朱颜绿发,翁季俨相望。
翁是修何行,未已且方将。
()

悄悄壁下床,纱笼耿残烛。夜半独眠觉,疑在僧房宿。

()

少年从我饮,照座亦英英。与语人间世,一往有快情。

何必胜公荣,当杯便可倾。枝头有黄鸟,嘤嘤求匹鸣。

()
烟中一线来时路。
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
()

浮沉燕市结交新,击筑酣呼满四邻。君看龙门谁奋袖,自怜不识汉平津。

()

玉笋齐抽日,金釭竞列时。
自然俱可爱,莫放画帘垂。

()
莫讶南方景物疏,为君聊且话苍梧。
地倾二面城池壮,江迸三流气色麄。
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为仙呼。
官厅传自唐丞相,民颂思從汉大夫。
()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
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
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

()

太乙真庭结宝坛,中涵元象本无言。
三山波涌楼台近,北极星环剑佩尊。
岁人飞宫初在丑,神移列驭直从坤。

()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又婉娩、一番春意。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人间世。空热我,醉时耳。

绿芜冷叶瓜州市。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问人在、玉关归未。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歌哽咽,事如水。

()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
并海危峰驾六灶,招提深处绿周遭。
樛松直上睡龙起,怒瀑飞来风虎啤。
坐向亭空云作伴,待看身与月争高。
山灵意我酬清赏,为酌冰泉读楚骚。
()

闹蝶窥春花性浅。未了妆梳,小颗唇朱点。玉絮吹寒飞力软。

深深绣户珠帘掩。

()
雨斜风横香成阵。
春去空留春恨。
欢少愁多因甚。
燕子浑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