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唐代。白居易。阙塞龙门口,祗园鹫岭头。曾随减劫坏,今遇胜缘修。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四望穷沙界,孤标出赡州。地图铺洛邑,天柱倚崧丘。两面苍苍岸,中心瑟瑟流。波翻八滩雪,堰护一潭油。台殿朝弥丽,房廊夜更幽。千花高下塔,一叶往来舟。岫合云初吐,林开雾半收。静闻樵子语,远听棹郎讴。官散殊无事,身闲甚自由。吟来携笔砚,宿去抱衾裯。霁月当窗白,凉风满簟秋。烟香封药灶,泉冷洗茶瓯。南祖心应学,西方社可投。先宜知止足,次要悟浮休。觉路随方乐,迷途到老愁。须除爱名障,莫作恋家囚。便合穷年住,何言竟日游。可怜终老地,此是我菟裘。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浣溪沙。宋代。周邦彦。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趁蜂儿。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夜寒谁肯剪春衣。
得顾茂俭书及所著离思赋怅然有作。明代。莫是龙。绿鬓伤春卧薜萝,青山起色近如何。惯看交态尊前好,较是君情别后多。明月自裁希逸赋,片云闲伴莫愁歌。家人倘问风尘色,慷慨中原但枕戈。
月砚屏。宋代。项安世。云从林末起,水绕山根发。古道无行人,疏星伴明月。不知几千年,宝画閟岩穴。郁盘不可耐,飞人苍崖骨。春霆震阴洞,釜首快一划。铿然堕人间,世世瑞文籍。自从欧公来,百载今又获。当时砚屏歌,谪仙倾坐客。前人傥可验,此美未易测。吾叔旧不痴,根蒂厚所殖。定为子孙庆,可但几案饰。恨无大苏手,对之有惭色。
酬冯学士用韫寄问。明代。于慎行。宿酒初醒午梦馀,春皋小雨试挥锄。忽逢陇上梅花使,为送云中锦字书。别后瑶华常满袖,归来白发渐盈梳。闻君亦有东山兴,海畔秋风扫石闾。
同姬人饮酒竟日得诗五章 其五。清代。姚燮。惜无明月光,来照此时影。乍有绵绵香,得气似藻荇。万喧归一恬,初夜极清耿。残雨飘梧枝,玉屑溅苔井。漻漻太古天,疑非坐人境。引慧无滞谈,诗意颇资领。
春日病起送陈皋甫张小山之皖。清代。赛开来。丝雨霏霏日望庚,小窗吟苦句难成。人于久病偏愁冷,天为衰龄特放晴。百岁光阴如过客,一年时节又清明。故人喜说皆强健,肯为贫官到皖城。
陈动之秘丞挽辞二首。宋代。王安石。年高汉贾谊,官过楚荀卿。望古君无憾,论今我未平。有风吹画翣,无日照佳城。空复文章在,流传世上名。
再和。宋代。郑清之。青藜不解支脚力,机杼微闻隔林织。暗香来处穷幽栖,蹇驴崎岖牛喘息。山中欲访隐君子,等闲未许李邕识。同盟颇笑五大夫,晚节污秦有惭色。摩挱寒玉古苔藓,从渠唤作荆山石。雪中素隐非行怪,自是花间着不得。直须谪仙苏二来,溪藤快扫如鸿墨。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唐代。刘长卿。迢迢此恨杳无涯,楚泽嵩丘千里赊。歧路别时惊一叶,云林归处忆三花。秋天苍翠寒飞雁,古堞萧条晚噪鸦。他日山中逢胜事,桃源洞里几人家。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三十八 风梅。明代。王夫之。云痕乍裂袅孤烟,薄媚东君试一暄。背水独摇香阵阵,芳心透过柳枝边。
一丛花·初春病起。宋代。苏轼。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