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宋代。郑清之。青藜不解支脚力,机杼微闻隔林织。暗香来处穷幽栖,蹇驴崎岖牛喘息。山中欲访隐君子,等闲未许李邕识。同盟颇笑五大夫,晚节污秦有惭色。摩挱寒玉古苔藓,从渠唤作荆山石。雪中素隐非行怪,自是花间着不得。直须谪仙苏二来,溪藤快扫如鸿墨。
《再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清之。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士的生活景象,表达了隐逸之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以下是《再和》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藜不解支脚力,
机杼微闻隔林织。
暗香来处穷幽栖,
蹇驴崎岖牛喘息。
山中欲访隐君子,
等闲未许李邕识。
同盟颇笑五大夫,
晚节污秦有惭色。
摩挱寒玉古苔藓,
从渠唤作荆山石。
雪中素隐非行怪,
自是花间着不得。
直须谪仙苏二来,
溪藤快扫如鸿墨。
诗意:
《再和》通过描绘山中隐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郑清之对纷扰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山中的景物和隐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隐士的独立自主、超然物外的态度,以及对传统士人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诗中的“青藜”、“机杼”、“暗香”等意象都是自然景物的象征,通过这些象征性的描写,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诗中的“山中欲访隐君子”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拜访山中的隐士,寻求真正的智慧和精神寄托。然而,“等闲未许李邕识”则意味着现实世界的障碍和限制,暗示了士人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中的“同盟颇笑五大夫,晚节污秦有惭色”表达了对士人道德败坏的不满,以及对士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反思。通过将士人与隐士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士人境遇的批判,强调了隐居自然、追求内心自由的价值。
诗词末尾的“直须谪仙苏二来,溪藤快扫如鸿墨”,表达了对隐居境地的坚持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这里的“谪仙苏二”指的是苏轼,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隐士,被认为是高尚的境界和理想的化身。
总的来说,《再和》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山中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人文和士人境遇的描写,传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自由的追求。这首诗词既批判了士人的道德堕落,又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思想内涵。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重和堡中八咏 其一 北山。明代。释函可。执斧归来泪未乾,北山山下雪风寒。当年恨不移文早,只恐移文也不看。
记得重阳后。访琼英、诗朋小集,东园载酒。一霎倦游原似梦,老了蓉卿菊友。
更谁把、柴门重扣。我亦西风怊怅客,耐霜华、寄迹篱根久。
金缕曲 重游城东可羡园,西风戒寒,花事渐减,怅然谱此。清代。赵我佩。记得重阳后。访琼英、诗朋小集,东园载酒。一霎倦游原似梦,老了蓉卿菊友。更谁把、柴门重扣。我亦西风怊怅客,耐霜华、寄迹篱根久。人病也,比花瘦。秋容萧瑟浑非旧。剩多情、哀蛩怨蝶,芳丛寒守。粉褪香消金错落,憔悴墙阴锦绣。又兰若、晚钟时候。野圃荒凉斜月冷,近黄昏、归去销魂否。来岁约,莫轻负。
郡城放猿献卫使君。唐代。易思。千岩万壑与云连,放出雕笼任自然。叶洒惊风啼暮雨,月凝残雪饮流泉。临岐莫似三声日,避射须依绕树年。应解感恩寻太守,攀萝时复到楼前。
怀孙邦求。宋代。洪适。酒开桑落泛觥觓,行子驱车恨不留。雁塔自是丈人行,麟台更参儒者流。官居二年有十月,别思一日真三秋。冰轮今已可人意,何时来赏城东楼。
中丞舌。明代。吴炎。成王走,周公帝,二三孤臣死不避。愿为良臣,良臣安可为;愿为忠臣,身亡赤族宁足悲。臣舌尚在天能嗤,臣舌虽割心难移。宫中尸,不可别,地上书,不可灭。金川玉屑留人间,何由独割中丞舌。
碌碌何足道。明代。石宝。为学二十年,闻善思允蹈。四岁知诗书,八岁勤洒扫。十三为文章,光泽春雨膏。十九学渐富,士林有称号。瀛洲名滥入,君亲思未报。高步望登堂,爝火求就燥。迨今又十载,不觉壮夫到。彬彬犹未能,碌碌何足道。
二将。宋代。刘克庄。二将同时死,路人闻亦哀。力穷鏖转急。围厚突难开。战骨寻应在,残兵间有回。伤心邮递里,隔日捷书来。
冬夜泊僧舍。唐代。方干。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照墙灯焰细,著瓦雨声繁。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览古四十二首 其四十一。元代。杨维桢。东人送降款,西人纳降城。长沙李太守,誓死城不盟。高楼一举火,老稚同焦冥。
正月四日侍宴紫宸殿契丹使预会。宋代。宋庠。黼座披天幄,朝簪集玉除。人来重塞表,年是上皇初。万岫移神岛,千门敞徼庐。春云低借幕,瑶斗近临车。露渥仙杯溢,风和法曲徐。剑丸争献巧,橦索竞凌虚。老柘优词丽,交竿舞态舒。盘丰行炙数,冠重赐花馀。瑞境仪韶凤,欢心在镐鱼。太平同乐意,应有史臣书。
宫怨和叶文学四首 其一。明代。欧大任。一别增城岁月移,房栊萧瑟朔风吹。铜墀玉砌依然在,曾见君王旧履綦。
访沈滨吴芝田翁二首 其二。清代。周馨桂。故山日日闭柴门,只为高情系梦魂。今日好风吹一叶,得销离恨是清樽。
受诏论次令文逾月纲條未举。宋代。宋庠。汉家甲令议蠲烦,曹札沈迷拥昼轩。城旦千条纷未举,始知黄老得名言。
偈颂四首。宋代。释师远。三脚驴子弄蹄行,直透威音万丈坑。云在岭头闲不彻,水流涧下大忙生。湖南长老谁能会,行人更在青山外。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仇览。宋代。林同。蒲亭一长耳,何许得歌声。化我鸱枭类,而令哺所生。
同年胡竹亭大声擢广东方伯来顾诗以奉谢。明代。吴琏。甲午隆冬贵水滨,相看相叙即相亲。八千里外新方伯,四十年前老故人。叔厚德刚官异秩,邦贤元善迹同尘。笠翁忽迓乘车客,浊醑清谈意各真。
上玉帝。明代。云贞。云花徉傥迥难群,二百丛中第一人。气压昆仑无剩璧,才流江海有馀垠。昂藏踏践红龙爪,号叫冲开白兔鳞。早赐彤庭纶握事,何辞匍匐献丹宸。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宋代。张嵲。病起回思欲去时,菟裘重到倍依依。青苔一径空行迹,门掩残阳翠碧飞。
题秋江柏石孤舟图。宋代。耶律铸。烟涵老柏苍龙瘦,云尽高峰冷翠横。野渡无人渡秋水,一江秋影浸寒晴。
北园梨花。宋代。文同。寒食北园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清香每向风外得,秀艳应难月中见。苦嫌桃李共妖冶,多谢松篁相葱蒨。黄鹂紫燕莫过从,时有一声拖白练。
四时白纻歌 春白纻。南北朝。沈约。兰叶参差桃半红。飞芳舞縠戏春风。如娇如怨状不同。含笑流眄满堂中。翡翠羣飞飞不息。愿在云间长比翼。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巴丘驿晚题二首。宋代。赵蕃。水驿聊容借,官曹少逭劳。关门对风雨,策杖看波涛。浩浩心疑壮,悠悠着遽搔。忽来双白鹭,伫立久江皋。
和王詹叔寄彭年四首。宋代。韩维。一曲清琴满架书,万钟于我亦分铢。他年欲作林泉计,为问山前有地无。
江月晃重山 中秋客。元代。邵亨贞。碧树天香带露,朱楼翠袖欹寒。夜深人醉碧阑干。玲珑影,长是隔帘看。又见庭前素魄,何堪镜里朱颜。十年一梦此身闲。西窗悄、诗兴颇相
释奠斋居。宋代。朱熹。理事未逾月,簿书终日亲。简编不及顾,几阁积埃尘。今辰属斋居,烦局一舒伸。瞻眺庭宇肃,仰首但秋旻。茂树禽转幽,忽如西涧滨。聊参物外趣,岂与俗子群。
哭陈兴宗先生三首。宋代。邓肃。森森松竹锁春风,半掩柴门一径通。独步水云情似鹤,对人谈论气如虹。诗书当日三冬富,光燄他时万丈雄。忽驭冷风径归去,长庚依旧耿秋空。
秋闺夜思诗。南北朝。萧纲。非关长信别,讵是良人征。九重忽不见,万恨满心生。夕门掩鱼钥,宵床悲画屏。迥月临窗度,吟虫绕砌鸣。初霜霣细叶,秋风驱乱萤。故妆犹累日,新衣襞未成。欲知妾不寐,城外捣衣声。
赵公子舞剑歌。元代。杨维桢。赵公子,千人英。读书万卷愁无成,负此长身九尺如长城。雪芙蓉,玉青骢,我将挟尔成大功。腰缠十万欲何往,直上北台观虎龙。道逢铁笛仙,把酒九峰前。酒酣为我拔剑起作浑脱伎,白虹绕地乌风旋。矍然指天天为穿,天狗堕地顽星坚。老铁酒酣为椎鼓,壮士冲冠发倒竖。老增撞斗何足为,鸿门突立卫真主。赵公子,千人英,为君酌酒肝胆倾。忍见东南吴楚坼?慎莫脱手踊跃逝去双龙精。君不见我家古铁三尺冰,粤砥荡磨新发硎。不学区区一人敌,上为天子匡前星。
送王炎弼赴山阳守以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为。宋代。曾协。平生功名心,不肯事酣宴。向来话淮南,山川眼中见。
宫乌栖。唐代。赵嘏。宫乌栖处玉楼深,微月生檐夜夜心。香辇不回花自落,春来空佩辟寒金。
送曹器远试临安二首。宋代。陈傅良。青衫岂必贵,未得不可已。皇皇海内人,趋走共一轨。生前极浮荣,没后抱深耻。他山有隐沦,一笑粲冰齿。岂知天地间,树立在人纪。
送顾苌(一作中史,又作长史)往新安(一作。唐代。皇甫冉。由来山水客,复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晨装林月在,野饭浦沙寒。严子千年后,何人钓旧滩。
谒方正学祠遂至寿池山房 其一。清代。潘德舆。建康郭外万山合,木末一亭依太清。老子间游多古意,大忠余愤作江声。春秋事不部家国,师友伦原共死生。草草六朝同传舍,词章几辈是时英。
百字令(寿冯宪·是日,宴于古羊桃花下)。宋代。李仲光。小红开也,问韶华、今年何事春早。尽道福星临照久,勾引东风仙岛。一点恩光,列城生意,万物无枯槁。园扉深处,也应满地芳草。却怪有脚阳春,如何移向崆峒了。父老牵衣留不住,只有攀援遮道。翠柏杯中,蟠桃花下,君看朱颜好。路人遥指,他年黄阁元老。
题梅寄萧雅容布政 其二。明代。杨士奇。回首分携四越春,江云海树梦频频。过鸿聊寄相思字,定对梅花忆故人。
东楼看雪。唐代。李建勋。一上高楼醉复醒,日西江雪更冥冥。化风吹火全无气,平望惟松少露青。腊内不妨南地少,夜长应得小窗听。因思旧隐匡庐日,闲看杉柽掩石扃。
题游帷观真君殿后。唐代。伊用昌。日日祥云瑞气连,侬家应作大神仙。笔头洒起风雷力,剑下驱驰造化权。更无戎夷添礼乐,永教胡虏绝烽烟。列仙功业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
送行。宋代。宋祁。秋日苦凄凄,味若虀臼辛。如何多感地,更送将归人。高盖浮清旭,长缨缚素尘。惨色动车仆,离言发坐宾。霜珂响征马,星脂滑行轮。契阔何所道,良饭自宠珍。
留别张水部籍。唐代。项斯。省中重拜别,兼领寄人书。已念此行远,不应相问疏。子城西并宅,御水北同渠。要取春前到,乘闲候起居。
已亥杂诗 174。清代。龚自珍。志乘英灵琐屑求,岂其落笔定阳秋。百年子姓殷勤意,忍说挑灯为应酬。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八。清代。朱彝尊。百花庄口水沄沄,中是吾家太傅坟。当暑黄鹂鸣灌木,经科红叶映斜曛。
夜行船。宋代。杨无咎。夹岸绮罗欢聚。看喧喧、彩舟来去。晴放湖光,雨添山色,谁识总相宜处。输与骚人知胜趣。醉临流、戏评坡句。若把西湖比西子,这东湖、似东邻女。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舴艋舟。唐代。李德裕。无轻舴艋舟,始自鸱夷子。双阙挂朝衣,五湖极烟水。时游杏坛下,乍入湘川里。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
汤蛰仙求作明遗老朱舜水诗。清代。郑孝胥。后乐园中好树石,海波吞天滞魂魄。九原想与夷齐游,徙倚祠门长太息。当年东邻重忠义,潘侯倒屣迎宾客。驹笼私第址堪寻,龙麓高坟碑未泐。我游江户尝凭吊,窃敬此翁世莫识。忽闻学社噪杭州,归骨建祠争甚力。斯人辟世虽不返,故国旧君心匪易。纷纷正欲废大伦,谬托同心定何益。策名委质义难背,自许英灵照肝膈。善学柳下有不可,妄附紫阳渠所斥。
以诗句咏梅·残雪逍迟月出蚤。宋代。方蒙仲。自嫌太奇绝,混以雪和月。却有一味香,教人细分别。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宋代。释印肃。众生垢重汩尘缘,岂自收心同觉源。挈水拾薪时节至,三通鼓罢物皆鲜。
己亥续怀人诗 其十九。清代。黄遵宪。少年罪状在《金荃》,中岁骖鸾便学仙。《魂北》、《魂南》今哭遍,再倾泪海哭桑田。
十一月廿七日夜分披衣起坐神光自两眦出若初。宋代。陆游。灵府无思踵息微,神光出眦射窗扉。大冠长剑竟何有?尺宅寸园今始归。忧患过前皆梦事,功名自古与心违。三峰二室烟尘静,要试霜天槲叶衣。
由南峰入天池。明代。蔡羽。入谷也须缘涧道,乘高忽又度虚岑。参差石势云行细,寂寞禅关树锁深。春日绮罗偏映水,江南樱笋自成林。十年不到天池寺,南北峰头费远寻。
一斛珠 其二。清代。屈大均。海棠丝短。输他杨柳丝难断。流莺系得枝枝满。莫只贪眠,不耐腰身软。花絮无情风自乱。眉痕一任春深浅。生憎一树含烟暖。每共芭蕉,片片心舒倦。
十二月二十三日华亭小泊。宋代。戴表元。一一歌游处,今年又寂寥。鸡声生坞树,蜃气杂江潮。斑白寻遗老,丹青诧丽谯。衰怀缘子女,不惮往来游。
和宋中道元夕二首。宋代。梅尧臣。结山当衢面九门,华灯满国月半昏。春泥踏尽游人系。鸣跸下天歌吹喧。深坊静曲走车辕,争前斗盛亡卑尊。靓妆丽服何柔温,交观互视各吐吞。磨肩一过难久存,眼尾获笑迷精魂。貂裘比比王侯孙,夜阑鞍马相驰奔。
寄亭四绝为邑文学祝宗旦题从其子树勋请也 其一。明代。胡应麟。缥缈千峰列翠屏,八窗云气透疏棂。遽然一枕南华梦,别有乾坤在草亭。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垆。唐代。陆龟蒙。锦里多佳人,当垆自沽酒。高低过反坫,大小随圆瓿。数钱红烛下,涤器春江口。若得奉君欢,十千求一斗。
赠詹道人。宋代。刘子翚。道人山北住,乡曲旧知名。语妙初疑简,神藏久益清。夜衾寒楮白,归舄两凫轻。心静皆仙境,何劳款玉京。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明代。高启。桑苎翁家次近居,人烟沙竹自成墟。移门欲就山当榻,补屋唯防雨湿书。贫为湖田长半没,拙因世事本多疏。当时亦有求名意,自喜年来渐已除。¤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二。明代。薛瑄。玄社千年有召封,故应华胄产英雄。居共旧业留馀韵,卜洛新居有定踪。后学难窥击壤集,先天都属弄丸翁。清风百世谁招得,望断嵩高送去鸿。
宋骑吹曲 李侍中妾歌第六。宋代。谢翱。李筠爱将唯儋圭,美人姓刘筠侍儿。城危抢拨不得力,雨损铅华帐下啼。拥髻前言马有几,犹说闺中那问此。赤龙从东乘日车,火绕城门内蛇死。英雄际会风云奔,妇人思报罗裳恩。
送津赴绍兴倅八首。宋代。吴芾。读书已负少年时,老大空疏愧我知。汝肯为余偿此志,虽穷亦是起家儿。
白雁。元代。徐舫。出塞风沙不浣衣,要分秋色占鸥矶。远书玉宇传霜信,斜落银筝映冷晖。楚泽云昏无片影,湘江月黑见孤飞。当年系帛还苏武,汉节仍全皓首归。
秋气。清代。顾印愚。物老而伤群籁发,我生之后百忧逢。悲哉倦客承秋气,倏尔澄江失旧容。丹灶不期倾宿汞,碧山何处听霜钟。深藏那见东柯谷,只索寒城望夕烽。
春社日寄李学士。唐代。李涛。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遍,依稀巡到第三厅。
九仙山。宋代。徐师仁。晨逾九仙山,暮访九鲤湖。何氏兄弟跨鲤鱼,同时轻举排天衢。山头云气故恍惚,三十六鳞今有无。琼浆白日醉天酒,何时华表归来乎。
从军口号 其二。清代。钱澄之。日落沙飞战鼓嚣,过河犹听马蹄骄。前山探卒宵来报,三两胡雏学射雕。
潼关。清代。顾炎武。黄河东来日西没,斩华作城高突兀。关中尚可一丸封,奉诏东征苦仓卒。紫髯岂在青城山,白骨未收殽渑间。至今秦人到关哭,泪随河水无时还。
使东川。亚枝红。唐代。元稹。平阳池上亚枝红,怅望山邮事事同。还向万竿深竹里,一枝浑卧碧流中。
赠庐山道士。唐代。杨衡。寂寥高室古松寒,松下仙人字委鸾。头垂白发朝鸣磬,手把青芝夜绕坛。物像自随尘外灭,真源长向性中看。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
次韵可师题于逢辰画山水二首 其二。宋代。徐俯。席上浮三楚,毫端会百川。名今大年亚,意古惠崇前。竟日对秋色,无时散暝烟。知君不浪语,一眼认归船。
春乍霁。清涟画舫融泄。螺云万叠暗凝愁,黛蛾照水。漫将西子比西湖,溪边人更多丽。
步危径、攀艳蕊。掬霞到手红碎。青蛇细折小回廊,去天半咫。画阑日暮起东风,棋声吹下人世。海棠藉雨半绣地。正残寒、初御罗绮。除酒销春何计。向沙头更续,残阳一醉。双玉杯和流花洗。
西河(中吕商陪鹤林登袁园)。宋代。吴文英。春乍霁。清涟画舫融泄。螺云万叠暗凝愁,黛蛾照水。漫将西子比西湖,溪边人更多丽。步危径、攀艳蕊。掬霞到手红碎。青蛇细折小回廊,去天半咫。画阑日暮起东风,棋声吹下人世。海棠藉雨半绣地。正残寒、初御罗绮。除酒销春何计。向沙头更续,残阳一醉。双玉杯和流花洗。
步虚词三首。金朝。元好问。阆苑仙人白锦袍,海山宫阙醉蟠桃。三更月底鸾声急,万里风头鹤背高。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宋代。陆游。吾道久寂寞,不绝如一绵。至人隐市麈,我辈何由见?安得世外士,与之共谈醼?僧话亦或佳,聊可过竹院。
赠僧南宗归钱塘诗。明代。夏原吉。二十年前浙水游,题诗曾上看松楼。四檐风月清人骨,万里云烟驻笔头。宦辙祇惭同泛梗,尘心徒切仰虚舟。如今又向燕山别,旧日松楼诗在不。
招隐寄李元中。宋代。黄庭坚。吾闻李元中,学为古人青出蓝。眉目之闲如太华,一段翠气连终南。我欲从之路阻长,朱颜日夜惊波往。苍梧玉琯生蛛网,老翁忘味倾心赏。眼前记一不识十,谷中白驹閟音响。灊山南闲卧青牛,万壑松声不得游。愿君为阿阁之紫凤,莫作江湖之白鸥。
咏史上·萧张二首。宋代。陈普。汉高礼义入陵夷,械到萧何更有谁。惟有子房云外客,不称名字冠当时。
寿吴溧水。明代。徐渭。西来天目碧嶙峋,中有苕溪产异人。昔日临文俱入妙,今来作吏更称循。栽花潘岳垂青简,飞舄王乔觐紫宸。自是生来多道气,非关婴姹出黄庭。
三学士图。元代。仇远。三贤品坐一枰棋,日永官閒对紫薇。好袖玉堂挥翰手,不争胜负是知几。
毛希元提干有庐山癖既卜筑居这又作龙楼与玉。宋代。曹彦约。锦绣栽成九叠山,山山佳处水萦环。无心但有云来往,看得高人取次闲。
不识自家。清代。佚名。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与连川吴彦器夜酌。明代。王恭。延陵才子旧知名,今日应怜好弟兄。客里襟期疑是梦,天涯萍水况多情。清秋一叶琴中落,黄菊孤尊月下倾。倾盖相逢还又别,不堪江上断鸿声。
悠然便幞广文毡,借我祇林片石眠。立骨总看销不尽,病心犹妒捧时妍。
一官空傍成羊地,万事今为失马年。若过严滩应有合,古来元自客星偏。
兰溪司谕彭稚修中谗移疾请告轻舟过我山园有赠。明代。王世贞。悠然便幞广文毡,借我祇林片石眠。立骨总看销不尽,病心犹妒捧时妍。一官空傍成羊地,万事今为失马年。若过严滩应有合,古来元自客星偏。
乐清道中二首。宋代。葛绍体。雅淡风光近上元,迎神箫鼓自年年。客行不趁花灯市,月满寒江水拍天。
寄答张贞午。清代。郑孝胥。扺掌为大言,临事苦才尽。才尽智亦穷,于事或稍近。一生数蹈此,久为深人哂。自知不量力,正坐疏且浅。此行虽应募,耐事实所短。朝官多老手,善败终不窘。得失置勿言,急脉受以缓。寻君遂初赋,恶声孰能反?三旬闭不出,花发风稍暖。未须借春老,心事殊恨晚。久闲思自试,甫出意遽懒。家书一言归,夜梦已先返。送行盍预作,俊语不可忍。
华阳吟 其二十一。宋代。白玉蟾。谁识周天造化工,于今蹙在片时中。只将铅汞入真土,炼出金花满鼎红。
从军口号 其一。清代。钱澄之。已闻骠骑援兵至,髵䰄遥见探马还。夜半火行营尽动,一时移帐过西山。
贺新郎(送郑宗承)。宋代。王之道。又是春残去。倚东风、寒云淡日,堕红飘絮。燕社鸿秋人不问,尽管吴笙越鼓。但短发、星星无数。万事惟消彭泽醉,也何妨、袖卷长沙舞。身与世,只如许。阑干拍手闲情绪。便明朝、苍烟白鹭,北山南浦。笑指午桥桥畔路,帘幕深深院宇。尚趁得、柳烟花雾。我亦故山猿鹤怨,问何时、归棹双溪渚。歌一曲,恨千缕。
幽兰。明代。潘希曾。幽兰在空谷,值此秋气悲。风霜不知惜,萧艾争相欺。空然蕴国香,芜没弗见知。所性良独静,默默含贞姿。客从远方来,尘眼惊见之。欲佩不忍纫,三臭徒嗟咨。
寄李啸村四首 其四。清代。吴敬梓。修竹千竿酒百樽,华林江左旧名园。共君相约年年醉,世上升沈安足论。
寄南浦谪官。唐代。郑谷。多才翻得罪,天末抱穷忧。白首为迁客,青山绕万州。醉欹梅障晓,歌厌竹枝秋。望阙怀乡泪,荆江水共流。
重和。唐代。吴越人。冷宴殷勤展小园,舞鞇柔软彩虬盘。篸花尽日疑头重,病酒经宵觉口干。嘉树倚楼青琐暗,晚云藏雨碧山寒。文章天子文章别,八采卢郎未可看。
送周彝初司马请制还朝 其二。明代。释今无。欲从父老效攀辕,猎猎旌旗出海门。绿树暖分寒谷律,卿云高拥北溟鲲。五兵中外侵华鬓,一夕枫宸对密言。怅望碧波铙吹远,疏钟明月恋孤村。
相见欢。清代。张惠言。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隋代。诸葛颖。䆗窱神居远,萧条更漏深。薄烟净遥色,高树肃清阴。星月满兹夜,灿烂还相临。连珠欲东上,团扇渐西沈。澄水含斜汉,脩树隐横参。时闻送筹柝,屡见绕枝禽。圣情记馀事,振玉复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