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盟鸥。宋代。辛弃疾。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参考资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 .九年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14 .
2、孙望 .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 :中华书局 ,2002年 :204-205 .
3、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七)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98-200 .
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作者被主和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淳熙八年(1181年)的冬末,四十二岁的作者,正是年富力强,应当大有作为的时候,却被南宋政权罢官,回到刚落成不久的信州上饶郡带湖新居,开始了漫长的归田生活。这首词即作于作者罢官归家不久。
参考资料:
1、刘刈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484-1486
此词上阕以首句中“甚爱”二字统摄。次句用“千丈翠奁开”之比喻,盛赞带湖景色之胜,说明“甚爱”原因。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面对如此美景,难怪“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了。这是用夸张写法来说明“甚爱”程度,句格同杜诗“一日上树能千回”:闲居无事,拄杖纳屦,徜徉湖畔,竟一日而千回。下面写因爱湖之“甚”,而及湖中之鸟,欲与这结盟为友——这是用的拟人法。“凡我”三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愿:希望既结盟好之后,就应常来常往,不要再相猜疑了。这里“莫相”之“相”,虽然关系双方,但实际只表词人绝无害鸟之心,望鸥鹭尽情栖游,无须担惊。《左传·僖公九年》有这样记载:“齐盟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词里这几句格式,当为《左传》辞句套用,纯是散文句法。
“白鹤”二句,是写对眼前鸥鸟之嘱:托其试将白鹤也一起邀来。由爱所见之鸥鹭,而兼及未见之白鹤,其“爱”更进一层。以上极写带湖之美及对带湖之爱,固然表露了词人摆脱了官场尔虞我诈的烦恼和明枪暗箭的惊恐以后心情之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中又透露出几分孤寂与无聊。试想,一个“壮岁旌旗拥万夫”(作者《鹧鸪天》中语)的沙场将帅,竟然落得终日与鸥鸟为伍,其心境之凄凉,可想而知。妙在词中表面上却与“愁”字无涉,全用轻松之笔,这大概就是词人后来所说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的手法。如此表达,意境更深一层。
过片紧承上阕遐想。作者一片赤诚,欲与鸥鸟结盟为友,然而鸥鸟是“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它们立于水边苍苔之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绿藻,对词人的美意不理不睬。其意从下句“窥鱼笑汝痴计”中可以看出。原来他们“立苍苔”,“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湖水”,与词人“同居而异梦”。专心“窥鱼,伺机而啄在词人看来,只是一种“痴计”,对此,他当然只能付之一“笑”了。这“笑”,既是对鸥鸟“何时忘却营营”的讽笑,也是叹自己竟无与无友。“多情却被无情恼”的苦笑。看来,鸥鸟亦并非词人知已,并不懂得词人离开官场之后此时的情怀,所以他怅然发出了“不解举吾怀”之叹。盟友纵在身旁,孤寂之心依旧,无人能释分毫。可见,词人所举之杯,根本不能为永结盟好作贺,只能浇胸中块垒罢了。虽然人们常说“举杯浇愁愁更愁”,但词人并没有被愁所压倒。“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他从自己新居的今昔变化中,似乎悟出了社会沧桑和个人沉浮的哲理——“人世几欢哀”。词人本是心情郁闷,却故作看破红尘、世态炎良。变得益发旷达开朗,因而对隐居之所带湖也更加喜爱了。“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要作久居长栖之计了。词到此处完篇,对开首恰成回应。
如果说上阕旨意全在不写之中写出,那么下阕则就是在委婉之中抒发了。然而其语愈缓,其愈切,感情愈发强烈,较上阕又进一层。天地之大,知己难寻;孑然一身,情何以堪!虽有带湖美景,但纵是盟鸥,也不解已意,作者心绪可知了。可见,这首词表面是写优游之趣,闲适之情;分明是抒被迫隐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叹,孤愤之慨。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细玩稼轩此作,确有“不言言之”之妙。
参考资料:
1、刘刈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484-1486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桃源县。明代。杨士奇。泊舟桃源县,满目生秋草。不见桃花林,但见牛羊道。临江尽茅舍,绕屋惟桑枣。尚有淳朴风,何由恣幽讨。
撤棘后过东华门避肩舆呵导者。明代。区怀年。十载穷经涨海滨,角巾愁色带缁尘。方惭要路无知己,不信清时有逸民。阙下晚传青盖拥,仗前寒映紫貂新。逡巡试问遮呼卒,道是京营中贵人。
山水图为杨地官宗嗣题二首 其二。明代。祁顺。层峦矗空寒玉立,老树含春翠云湿。几处人家院落闲,孤舟野渡溪流急。东风游赏知何人,蹇驴龙钟酒半醺。葛巾润透林梢露,诗担斜冲石径云。豪吟不尽闲中趣,笑指前山更容与。初疑踏雪孟浩然,又似寻芳杜工部。半幅新图一段幽,水光山色共悠悠。粉闱公暇日披拂,遥认故园天际头。
西湖十咏 其五。明代。胡应麟。锦缆牙旗夹画桡,双高晴色望岧峣。诸天龙象围三竺,大地鼋鼍架六桥。丹壁幡
公幕府间。从游者,洪驹父、徐师川、苏伯固父子、李商老兄弟。是夕登临,赋咏乐甚。俯仰三十九年,所存者,余与彦章耳。绍兴戊辰再闰,感时抚事,为之太息。因取旧诗中师川一二语,作是词。
闰余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
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芳气袭衣裘。断送余生事,惟酒可忘忧。
水调歌头。宋代。向子諲。公幕府间。从游者,洪驹父、徐师川、苏伯固父子、李商老兄弟。是夕登临,赋咏乐甚。俯仰三十九年,所存者,余与彦章耳。绍兴戊辰再闰,感时抚事,为之太息。因取旧诗中师川一二语,作是词。闰余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芳气袭衣裘。断送余生事,惟酒可忘忧。
鹧鸪天(沈彦述生日)。宋代。周紫芝。名在休文季孟间。一时风味更萧然。琼林不逐春风老,安用丹砂巧驻颜。春入户,酒吹澜。小桃枝上锦阑斑。明年欲与君为寿,无路相从入道山。
鹧鸪天(王婉)。宋代。赵彦端。未有年光好破瓜。绿珠娇小翠鬟丫。清肌莹骨能香玉,艳质英姿解语花。钗插凤,鬓堆鸦。舞腰春柳受风斜。有时马上人争看,擘破红窗新绛纱。
万年春·冬至阳生。金朝。马钰。冬至阳生,迎春拨雪黄芽好。人惊早。香如芝草。玉碾胜磨捣。神水烹煎,自是除阴耗。金童报。绝品珍宝。啜罢游蓬岛。
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唐代。严维。月色今宵最明,庭闲夜久天清。寂寞多年老宦,殷勤远别深情。溪临修竹烟色,风落高梧雨声。耿耿相看不寐,遥闻晓柝山城。
吏隐堂。宋代。李光。海邦地僻少迎将,心逸身闲白昼长。剩欲哦诗追沈谢,不求名迹拟龚黄。旋移松石成云壑,时引笙箫入醉乡。吏散帘垂公事毕,清风一榻傲羲皇。
压云亭。宋代。张孝祥。登临多好处,第一压云亭。水作高低白,山分远近青。人家半烟树,客柁满春汀。剩欲留连晚,归时更摘星。
咏怀 其五十三。魏晋。阮籍。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游兴。宋代。释文珦。不暖亦不寒,气候正清淑。岸柳尽垂丝,园笋已成竹。山禽屡催唤,拄杖情又熟。出门信吾步,岂复计迟速。渡水或空云,山阴又溪曲。悠然得真趣,此外非所欲。
答汪中丞焦山见怀 其二。明代。欧大任。东来先谒汉焦君,江上翩翩鸥鹭群。傥过霸陵逢醉尉,莫令人识故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