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白马王彪·并序。两汉。曹植。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衡轭 通:衡扼)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翻译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彪、任城王彰与我一起前往京城朝拜,迎奉节气。到达洛阳后,任城王不幸身死;到了七月,我与白马王返回封国。后来有司以二王返回封地之故,使我二人在归途上的住宿起居相分隔,令我心中时常忧愤!因为诀别只在数日之间,我便用诗文自剖心事,与白马王离别于此,悲愤之下,作成此篇。
在承明庐谒见我的皇兄,去时返回那旧日封国的疆土。清晨从帝都扬鞭启程,黄昏经过首阳山的日暮。伊水和洛水,多么广阔而幽深;想要渡过川流,却为没有桥梁所苦。乘舟越过翻涌的波涛,哀怨于东方漫长的旅途;回首瞻望洛阳的城楼,转头难禁我哀伤反复。
浩荡的空谷何等寥廓,山间的古木郁郁苍苍。暴雨让路途充满泥泞,污浊的石浆纵横流淌。中间的路途已绝不能再前进,改道而行,登临高峻的山冈。可是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我的座马又身染玄黄之疾。
马染玄黄,可是仍能奋蹄;我怀哀思,却曲折而忧郁。忧郁而曲折的心志啊,究竟何所牵念?只为我挚爱的王孙即将分离。原本试图一同踏上归路,中途却变更而无法相聚。可恨鸱枭鸣叫着阻扰着车马;豺狼阻绝了当途的要津;苍蝇之流让黑白混淆;机巧的谗言,疏远了血肉之亲。想要归去却无路能行,手握缰绳,不由得踟蹰难进!
踟蹰之间,此地又有什么留恋?我对王孙的思念永远没有终极!秋风激发微薄的凉意,寒蝉在我的身侧哀鸣。广袤的原野啊,多么萧条;白色的日影倏忽间向西藏匿。归鸟飞入高大的林木,翩翩然地扇动着羽翼。孤单的野兽奔走着寻觅兽群,口衔着蒿草也无暇独食而尽。感于物象触伤了我的胸怀,以手抚心发出悠长的叹息。
长叹又能有什么用处?天命已与我的意志相违!何能想到,我那同胞的兄长,此番一去,形体竟永不返归!孤独的魂魄飞翔在昔日的故土,灵柩却寄存在帝都之内。尚存之人,须臾间也将过世而去,亡者已没,我的身体已自行衰微。短暂的一生居住在这世间,忽然好比清晨蒸干的露水。岁月抵达桑榆之年的迟暮,光影和声响都已无法追回。自我审思并非金石之体,顿挫嗟叹间令我满心忧悲。
心境的悲伤触动了我的形神,望弃置下忧愁不再复述哀情。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海,纵使相隔万里也犹如比邻。假若兄弟的眷爱并无削减,分离远方,反会加深你我的情谊,又何必一定要同榻共眠,来传达你我的殷勤?过度的忧思会导致疾病,切莫沉溺在儿女之情的缧绁;只是仓卒间割舍的骨肉之情,怎能不让人心怀愁苦和酸辛!
愁苦与酸辛引起了怎样的思虑?如今我笃信了天命的可疑!向众仙寄托祈求终究虚妄,让神人赤松子久久地把我诓欺。人生的变故发生在短暂的须臾,有谁能持有百年的长寿;一旦离别永无相会之日,再执王孙的手,将要等到何期?但愿白马王啊,珍爱您尊贵的躯体,与我一同安度寿者的黄发之年;饮泪踏上漫漫的长路,从此收笔永诀,与君分离。
注释
[1]白马王彪:三国魏白马王曹彪。据《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黄初)四年,(植)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师。”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是时待遇诸国法峻。任城王暴薨,诸王既怀友于之痛,植及白马王彪还国,欲同路东归,以叙隔阔之思,而监国使者不听。植发愤告离而作诗。”
[2]黄初:魏文帝(曹丕)的年号。黄初四年是公元223年。
[3]白马王:曹彪,曹植的异母弟。任城王:曹彰,曹植的同母兄。朝京师:到京师参加朝会。会节气:魏有诸侯藩王朝节的制度,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之前,各藩王都会聚京师参加迎气之礼,并举行朝会。
[4]薨(hōng):古代诸侯王死称为薨。据《世说新语·尤悔》记载,任城王是被曹丕毒死的。
[5]还国:返回封地。
[6]有司:官吏,指监国使者灌均。监国使者是曹丕设以监察诸王、传达诏令的官吏。毒恨:痛恨。
[7]大别:永别。自剖:表明自己的心迹。
[8]谒帝:朝见皇帝。承明庐:汉长安宫殿名,此泛指曹魏的宫殿。逝:语词,无义。旧疆:指鄄(juàn)城(山东省荷泽市),时曹植为鄄城王。
[9]皇邑:皇都,指洛阳。日夕:天晚的时候。首阳:山名,洛阳东北。
[10]伊洛:二水名。伊,指伊水,发源于河南栾川县,到偃师县入洛水;洛,洛水,源出陕西冢岭山,至河南巩县入黄河。济:渡。川:河。梁:桥。
[11]东路:东归鄄城的路。
[12]顾瞻:回首眺望。城阙:指京城洛阳。引领:伸长脖子。
[13]太谷:谷名,一说是关名,在洛阳城东南五十里。
[14]霖雨:连续几日的大雨。泥:作动词,使道路泥泞。流潦(lǎo):积水。
[15]中逵:通衢大路。逵,四通八达的大道。轨:车道。改辙:改道。
[16]修坂:高高的山坡。修,长。坂,斜坡。造:到、往。玄以黄:指马病。《诗经·周南·卷耳》:“我马玄黄。”
[17]郁以纡(yū):愁思郁结。郁,愁。纡,萦绕。
[18]不克俱:不能在一起。克,能。
[19]鸱枭(chīxiāo):猫头鹰,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鸟。衡轭(è):车辕前的横木和扼马颈的曲木,代指车。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20]间:离间。谗巧:谗言巧语。
[21]蹊:路。揽辔:拉住马缰。踟蹰:徘徊不前。
[22]西匿:夕阳西下。
[23]乔林:乔木林。乔,高大的树木。翩翩:飞动貌。厉:振动。
[24]走索群:奔跑着寻找同伴。不遑:不暇,不空。
[25]太息:叹息。
[26]往:指死亡。
[27]故域:指曹彰的封地任城。灵柩:放有尸首的棺木。
[28]存者:指自己与曹彪。黄节说:“‘存者’,谓己与白马也。‘忽复过’,谓须臾亦与任城同一往耳。”又说:“‘亡殁身自衰’句,倒文,谓身由衰而殁耳。指存者也。”二句说自己和白马王曹彪目前虽还活着,但很快也会死去的。刘履认为存者和亡殁应互换,意思是死者已成过去,存者身体渐衰,也难久长。
[29]晞(xī):干。汉乐府《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说人生短暂。
[30]桑榆:二星名,都在西方。《文选》李善注说:“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影响:影子和声音。
[31]顾:念。非金石:《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咄唶(duōjiè):惊叹声。
[32]陈:说、提起。
[33]比邻:近邻。
[34]亏:欠缺。分:情分。日亲:一天比一天亲密。
[35]衾帱(qīnchóu):被子和帐子。后汉姜肱与弟仲海、季江相友爱,常同被而眠,见《后汉书·姜肱传》。慇懃:同殷勤,情意恳切。
[36]疾疢(chèn):疾病。无乃:岂不是。儿女仁:指小儿女的脆弱感情。
[37]仓卒:匆忙之间。
[38]虑思:思虑,考虑。信:确实。
[39]虚无:指求仙事不可靠。松子: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吾欺:欺吾,骗我。
[40]变故:灾祸。斯须:须臾之间。百年:指长寿,古诗:“生年不满百。”持:获得。
[41]黄发期:指高寿。黄发,人老发黄,故以指老人。
[42]收泪:停止哭泣。即长路:踏上漫长的归途。援笔:提笔,指写诗赠别。
《赠白马王彪》一诗共分七章,表现了曹植恐怖、悲伤、痛恨和愤怒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深刻地揭发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
第一章共十句,写这次“会节气”结束之后启程返回封地的经过和心情。诗人在“承明庐”朝见了魏文帝曹丕之后,将要返回自己的封地鄄城。按曹植于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侯,次年立为鄄城王。清晨从京都洛阳出发,傍晚经过了首阳山。这前四句都是过程的介绍。接着“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则寓有深意。说伊水、洛水既宽广又幽深,已经感到路途艰难。“欲济川无梁”竟然说过河无桥,更表明是难以克服的因难。作者瞻望前途,寸步难行。只好从水路“泛舟”,却又遇见“洪涛”,因而“怨彼东路长”:东归鄄城还有好长一段路呢!这个“怨”字,不止怨路,实际还包括怨人,怨曹丕和他的爪牙。“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是在旅途的困苦之中回头再朝京城看了一眼,内心不是怀念曹丕,更不是留恋“会节气”的活动,而是想到了曹彰在洛阳暴死得不明不白,引起作者的极大悲愤,甚至恐怖,所以在伸着脖子遥望城阙时心情也是悲伤的。
第二章共八句,写归途中的困苦。诗人经过寥廓的太谷关,山上的树木郁郁苍苍。接上章可知诗人弃舟登岸,走入山谷。不巧“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连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积水纵横流淌,行路和“泛舟”同样困难。这里路途难行,也隐喻处境危险。下文“中途绝无轨”和上文“欲济川无梁”一样,还是无路可走,这里可以体会出曹植身受的痛苦和威胁多么深重。水上有洪涛,山谷遇大雨,只好改道登上山坡,然而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前面的路程辽远而又高峻。恰在此时马又得了玄黄的病。困难加剧,矛盾激化,东行归藩的路途竟然如此充满险阻,有如唐诗人李白《行路难三首》说的那样:“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隐约说明了曹植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不平。
第三章共十二句,开始直接抒发内心的悲愤,进入诗的核心部分。在这进退两难之际,作者还得骑着病马前进,说明当时诗人已失去自由,只能返回封地,没有其他选择。因此“我思郁以纡”,心中愁闷郁结。接着提出自己和亲密的弟弟曹彪不得团聚的问题:“亲爱在离居。”这点明了写这首诗的直接原因。途中派有监国使者灌均,灌均使他们弟兄“离居”。灌均其人,过去就曾经“奏植酒醉悖慢,劫胁使者”(《三国志》曹植本传)。如今曹植想在途中同曹彪互叙兄弟情谊,灌均竟然不准,因此曹植对他恨之人骨。把他比做鸱枭、豺狼、苍蝇。他们窃据要津,混淆黑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进谗言,说坏话,使得亲人之间都疏远了。这里当然有难言之隐和违心之论。由于当时的恶劣的政治环境和君臣名份的限制,诗人不能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表露对曹丕的不满,而只能把满腔怒火烧向使他们“亲爱在离居”的监国使者灌均之流。诗人表面还要回护一下曹丕,好像曹丕对他们本来很好,是“谗巧令亲疏”的。“中更不克俱”是说中途才改变主意不让他们弟兄同行的,似乎说曹丕本来是没有明确让他们分路而行的。曹植的这种用心是清清楚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诗人受到这帮势利小人的胁迫,心情沮丧愤慨,一时想要重回京城,但“欲还绝无蹊”,没有退路,只能拉起绳在那里徘徊犹豫。
第四章十二句,诗人于路上触景生情,感物伤怀。曹植在路上徘徊,前途茫茫,自己不禁发问:但在这里又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原来相思之情是无穷无尽的。“相思”指弟兄之间的关怀,也就是指他对曹彰的悼念和对曹彪的思念。在陷入相思的苦痛之中,又面对着秋风、寒蝉、萧条的原野和西匿的白日。秋风没有温暖,寒蝉发出哀鸣,一派肃杀凄清景色。此外“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更引起诗人的无限伤感。归鸟有林可赴,孤兽有群可归,鸟兽尚且各自寻求归宿,然而曹植本人却无路可走,无家可归,从而产生人不如物的感触,这就是“感物伤我怀”。最后只能“抚心长太息”,拍着胸脯长叹罢了,现实生活,没有前途和希望。
第五章共十四句,表现了曹植对曹彰暴死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这章接触到写这首诗的根本原因。作者深知,叹息没有什么用。好像上天安排的命运故意和他作对。这种念头是由曹彰暴死引起的。根本不会料想到一母所生的兄弟,一道来到洛阳就突然死去了,落得“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彰如果死而有知,也会感到孤独寂寞的。其实这是作者当时的心境。曹彰之死,使曹植感到前途未卜,命运难料,不免产生兔死狐悲的颓丧情绪。曹彰突然间就死去,活着的人身体也渐渐衰弱下来。人生一世,只不过像早晨的露水那样,太阳出来一照就干了。而且进入晚年,时光流逝更快得惊人。诗人又自知不如金石长寿,只能叹息悲伤。曹植写作此诗时年龄不过32岁,正在有为的壮年,然而居然认为“年在桑榆间”,到了人生的暮年,这种反常的心理,是他对个人命运难以把握的反映。“人生如朝露”或“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二首》),为汉代末年士大夫中较为流行的思想。《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就有“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的诗句,但较之曹植的忧愤深广就显得肤浅得多了。
第六章共十二句,诗人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上一章诗表现的是由曹彰之死引起的悲愤,感人肺腑,催人落泪。然而一味沉湎于忧伤之中,于身无益,于事无补。曹植清醒地知道“心悲动我神”,因而毅然“弃置莫复陈”,不能陷入忧伤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诗人抖擞精神振作起来,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和曹彪共勉。唐代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受了曹植的启发。情绪的由低沉而变得昂扬,使诗的情调也变得开朗豪迈了。下面“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是对曹彪的开导。告诉他:弟兄之间的情谊如果没有减弱,离得远了情份反倒会日益亲密。不一定要像后汉姜肱那样,和弟弟常常共被而眠才算表示深情。言外之意是说对这次途中没得同行不要介意。如果因此而得病,那就是失掉了大丈夫的气概而沉溺于儿女之情了。和上文所引的王勃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个意思。话是这样说,但诗人还是不能从沉重的忧愤之中完全解脱出来,因此末二句“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情绪又急转直下,曹彰的暴死以及由此产生的兄弟残杀的恐怖阴影是永远不能忘怀和消除的。
最后的第七章共十二句,在赠诗惜别的情意之中,表示了诗人对天命的怀疑和对神仙的否定。作者后半生形同囚禁,动辄得咎,生活没有乐趣,前途没有希望。经过这次“会节气”和归国途中受到的刁难,使他对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弟兄骨肉之间的权力之争的残酷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还认为命运不好,“天命与我违”;如今知道“天命信可疑”了。似乎意识到,他的遭遇,不是上天意志的安排,而是人世斗争的产物。至于神仙,更是骗人已久了。汉末建安时期,求仙之风很盛行,曹操的诗有一半是描写神仙世界的。曹植也有不少游仙题材的诗。略早于建安产生的《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里也有“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的抒写。曹植对神仙的虚无有所认识,不能不说是一种觉悟。曹植感到“变故在斯须”,顷刻之间就会发生曹彰暴死的惨剧。那么,人生百年,谁能把握不了,曹丕随时都可能加害于他,所以他说“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不然,和年青的兄弟分手是不会有诀别之感的。在这作者看来是生离死别的时刻,只能祝愿对方保重身体,并且互相祝福而已。诗人与白马王曹彪最后洒泪而别。
《赠白马王彪》一诗,直接反映的是曹植对曹丕手下的鹰犬爪牙的仇恨和愤慨,实际是对其兄曹丕对他们弟兄残酷迫害的抗议。
这首诗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诗的正文共80句,400字,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曹彰之死有如一个阴影笼罩全篇,由此构成的悲剧气氛,在序文和一、五、六、七各章里都反覆渲染,突出了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中间“欲济川无梁”,“中途绝无轨”,“欲还绝无蹊”的“三无”,把作者走投无路,进退失据,悲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联结起来,并使文气贯通,前后勾连,全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全诗结构的浑然一体,和各章之间运用辘轳体有密切的关系。辘轳体即修辞学里的“顶真格”,它要求行文在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用相同的字句相互衔接。古代《诗经》中的《大雅·文王》和《大雅·既醉》两篇;乐府诗《平陵东》、《西洲曲》都运用了这种形式。《赠白马王彪》除第一章和第二章没有使用辘轳体(《古诗源》把第一章和第二章视为一章)之外,其余各章都用了。如第二章的末句是“我马玄以黄”,第三章的首句就是“玄黄犹能进”;第三章的末句是“揽辔止踟蹰”,第四章的首句就是“踟蹰亦何留”,下皆仿此。这种手法能够使结构紧凑、段落分明而又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
此诗抒情的方式也时有变化,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却把抒情和叙事、写景结合起来。“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看起来是叙事,实际是抒情。第四章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诗中的寒蝉、归鸟、孤兽都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冷落空旷的秋季原野,也是当时诗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的形象再现。
另外,恰当的比喻也是此诗的特色之一。作者把监国使者比之为“鸱枭”、“豺狼”和“苍蝇”,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这些比喻不仅可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而且免于授人以柄。
曹植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这是曹植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写于黄初四年(223年)七月。当年,曹植和他的同母之兄任城王曹彰,以及异母之弟白马王曹彪一道来京师洛阳参加“会节气”的活动。于此期间,“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三国志·任城威王彰传》)的曹彰突然暴死。据《世说新语·尤悔》篇记载,曹彰是被曹丕一手毒害的。会节气过后,诸侯王返回各自的封地。弟兄三人一块来的,如今回去的却剩下两个人,曹植心里已经非常难过;更没想到朝廷还派了一名监国使者叫灌均的人,沿途监视诸王归藩,并规定诸侯王在路上要分开走,限制他们互相接触,这样就使得曹植越发难堪和愤怒。面对曹丕这样的阴险无情的手段,曹植百感交集,怒火中烧,于是写出这首传诵千古的名诗《赠白马王彪》。
梁代萧统将此诗收入《文选》,唐人李善为之注,在诗前增有一《序》。李善注称:“集曰于圈城(当即鄄城)作。”可知曹植的文集的诗题是《于圈城作》;今题,当为后人据《序》所改。另据《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载,曹彪于黄初三年为吴王,黄初七年才徙封白马王,与此《序》不合。后人于此多有考辨,而意见不一。或谓曹彪于黄初四年徙白马王,上述引之史料略而未载(黄节《曹子建诗注》)。也有人认为此时当称曹彪为吴王(杭世骏《三国志补注》)。《序》的年份,与《三国志》曹植本传相合。本传称:“(黄初)四年,(曹植)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师”。不过,黄初三年,曹植为鄄城(今山东濮县东)王。鄄城同今在河南滑县的白马,魏时同属兖州东郡,故能同路东归。黄节认为,曹植在东归鄄城之后,才徙封雍丘王的。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汉宫词。明代。石珝。汉宫有明月,秋风悴碧枝。紫苔绣壁带,积翠隐罛篱。夜久星河变,人来鹦鹉知。旧恩随露泻,余欢与日移。尚忆朝辞辇,深承夜诵诗。阳阿新得幸,谷永况多辞。指斥椒房宠,吹求饰室疵。荣枯付阶草,物化效冰澌。无言掩明镜,千古妒蛾眉。
柳梢青。宋代。吕渭老。远帘笼月。谁见南陌,子规啼血。萸糁菊英,整冠落帽,一时虚说。五湖自有深期,曾指定、灯花细说。燕子巢空,秋鸿程远,音书中绝。
杨文靖早间帖赞。宋代。岳珂。道之在人,日用皆其事也。待物必诚,所以达乎义也。延平之津,伊洛之涯涘也。笔端波澜,亦可想其似也。
出世篇。唐代。皇甫湜。生当为大丈夫,断羁罗,出泥涂。四散号呶,俶扰无隅。埋之深渊,飘然上浮。骑龙披青云,泛览游八区。经太山,绝大海,一长吁。西摩月镜,东弄日珠。上括天之门,直指帝所居。群仙来迎塞天衢,凤凰鸾鸟灿金舆。音声嘈嘈满太虚,旨饮食兮照庖厨。食之不饫饫不尽,使人不陋复不愚。旦旦狎玉皇,夜夜御天姝。当御者几人,百千为番,宛宛舒舒,忽不自知。支消体化膏露明,湛然无色茵席濡。俄而散漫,斐然虚无。翕然复抟,抟久而苏。精神如太阳,霍然照清都。四肢为琅玕,五脏为璠玙.颜如芙蓉,顶为醍醐。与天地相终始,浩漫为欢娱。下顾人间,溷粪蝇蛆。
水调歌头。清代。俞樾。嗟我本无有,天地一沙鸥。盛年难又,无痕春梦付悠悠。抛了功名◆狗,还我千金敝帚,此外复何求。私署曲园叟,小占圣湖楼。朝编蒲,暮缉柳,几春秋。编排初就,居然传诵到遐陬。浪使卖书人富,不管著书人瘦,此事岂良谋。太息百年后,辛苦豹皮留。
山臞 其二。明代。程敏政。每于山泽爱儒仙,貌瘦心腴事果然。露饱枯肠尘外客,雪清吟骨匣中贤。羲经笔录三分注,膳谱囊封十字缠。他日浮丘堪问道,一箪容与鹤分田。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宋代。释印肃。真闻信不猜,无去亦无来。声闻无见解,人天几万回。
望香炉峰读孟浩然诗因述。元代。刘永之。移棹望庐阜,香炉旧识名。鸟飞千嶂碧,日净片云生。伞瀑长虹下,溪深猛虎行。松门通佛宇,萝径绕檐楹。业爱远公白,诗欣孟子清。余方谢羁束,幸此共芳声。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十八年前蜀道还,维舟曾记此龙湾。江流万里元依旧,药市蚕丛兴未阑。
六花飞(册宝)。宋代。曹勋。寅杓乍正,瑞云开晓,罩紫府宫殿。圣孝虔恭,率宸庭冠剑。上徽称、天明地察,奉玉检、璇耀金辉,仰吾君,亲被衮龙,当槛俯旒冕。中兴明天子,舜心温凊,示未尝闲燕。礼无前比,出渊衷深念。赞木父金母至乐,万亿载、日月荣光俱欢忭。罗绮管弦开寿宴。
送中川老先生朝贺。明代。蔡羽。苍龙殊喜映前光,学士含香拜玉皇。九庙庆成崇宝祐,万年枝茂发灵祥。华封不阻崆峒祝,仙宴欣沾芍药方。典学古来求正士,桓荣端合领春坊。
题赵魏公二帖。宋代。郑元祐。馀不溪边采白蘋,铁网珊瑚寸寸珍。天上玉楼盛不住,虹光夜夜贯星辰。
有客有客在门崔嵬高盖华轩起欲与之语言已叱仆夫回辕 其一。元代。张翥。宁不少忍须臾,谓我巷不容车。北望豪家是趋,堂上有筝有竽。
天生蒲葵作凉箑,野人乍见呼棕叶。柄端出叶叶作摺,里棱外棱刚鬣鬣,中攒边展凤翎接。
边际筠丝压妥贴,通体天成此人合。汉宫纨素出剪裁,南阳白羽须编排。
蒲葵扇歌送何朝宗教谕之同安。明代。顾清。天生蒲葵作凉箑,野人乍见呼棕叶。柄端出叶叶作摺,里棱外棱刚鬣鬣,中攒边展凤翎接。边际筠丝压妥贴,通体天成此人合。汉宫纨素出剪裁,南阳白羽须编排。丹青组绣却走避三舍,纸屏石枕尚觉非全才。先生南海我北海,一叶轻凉为谁采。翩然乘风致我傍,簟几一时颜色改。君今去我向闽关,扇亦收藏箧笥间。明年把扇京尘里,相忆千山重万山。
二疏遗荣图。宋代。吴则礼。饮闻畴昔设供帐,祖道都门车百两。脱冠着屐良有人,五鼎一毛真迈往。彭泽县令亦胜流,径捐五斗因督邮。著书颇复恨枯杭,臭味绝知殊二老。龙眠一世论丹青,不数辋川王右丞。丹青之引诚落寞,世上只今无少陵。二疏妙致不可孤,昔人亦作二疏图。龙眠捉笔守圭窦,儿辈亦复知广受。昔人独能图二疏,图以韵语至今无。丹青之引有句眼,昨者少陵今隐居。龙眠平生有妙思,笔如周商钟鼎字。二疏之迹定不磨,照人真若前日事。
谿叟。唐代。景云。谿翁居处静,谿鸟入门飞。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露香菰米熟,烟暖荇丝肥。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 其一 见山楼。清代。吴敬梓。隔江岚翠重,高寝画图展。疑是仙人居,蓬莱水清浅。
次韵吴兴守雨中即事一首。宋代。刘一止。雨槛风檐欲垫巾,护花常恐减青春。融怡已复生頩颊,料峭真应恕老人。睡鸭吹香空结恋,远峰攒碧似凝颦。野棠泪湿愁如许,半面徐妃不受匀。
偈颂八十五首。宋代。释妙伦。横一丈,竖十尺。明眼衲僧,近傍不得。若有人向这里转得身吐得气,只园水也未到你吃。
西征黄莲坑遇雪。明代。陈淳。行入黄莲北,风严雪又加。满山罗玉树,遍地错琼花。清洒姿元颣,虚明质不华。瘴眸为一洗,惊觉若仙家。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弃有著空病亦然,却将阴入定安禅。阿赖耶识昆仑藏,万劫顽痴被业缠。
寄汪扶晨。清代。屈大均。黄山之麓有潜溪,君家溪口花竹迷。飞书招我谒轩后,三十六峰素手携。行至芜阴车忽止,六月盛暑汗如水。安得风捲朱砂泉,飞来为我易毛髓。膏淳黛蓄白龙潭,雨中喷薄当花龛。诸泉尽自汤泉出,未若潜溪味最甘。寄我紫霞茶,不寄潜溪水。活火自烹时,相忆情难已。我在秦淮日举杯,糟丘何处不蓬莱。酒星最忆青莲客,独溯风流采石来。谁作长歌赠太白,任华才气真诗伯。去年汝惠一长篇,捲起西江泻精魄。丈夫叱咤本非常,战法往往寓文章。五兵相救乃神变,用短从来兼用长。天生汝笔能雄放,青莲未是丈人行。处处金焦砥海门,篇终始得波涛壮。
寿楼春 社集赋查楼菊部。清代。朱祖谋。嘶香骢铜街。有筝琶夜月,箫鼓春雷。说似清时歌舞,旧家楼台。桑海后,仍崔嵬。怡近依、方壶蓬莱。只币地花钿,齐云榜篆,零乱劫馀灰。觚棱梦,愁天涯。早霓裳曲怨,湘瑟弦哀。底事燕兰芳约,渺兮予怀。今昔感、成低徊。唱渭城、何戡重来。问凄断云韶,青霜鬓催知几回。
酬彭州萧使君秋中言怀。唐代。羊士谔。右职移青绶,雄藩拜紫泥。江回玉垒下,气爽锦城西。 皋鹤惊秋律,琴乌怨夜啼。离居同舍念,宿昔奉金闺。
王大将军奉朝命驻防吾潮辞旧居诗。明代。谢元汴。与尔周旋三十秋,子堂父搆付东流。纷纷一似亡林鹿,何处人间营菟裘。
归去来兮引。宋代。杨万里。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东篱。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为形役又奚悲。独惆怅前迷。不谏后方追。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扁舟轻风破朝霏。风细漫吹衣。试问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乃瞻衡宇戴奔驰。迎候满荆扉。已荒三径存松菊,喜诸幼、入室相携。有酒盈尊,引触自酌,庭树遣颜怡。容膝易安栖。南窗寄傲睨。更小园日涉趣尤奇。尽虽设柴门,长是闭斜晖。纵遐观矫首,短策扶持。浮云出岫岂心思。鸟倦亦归飞。翳翳流光将入,孤松抚处凄其。息交绝友堑山溪。世与我相违。驾言复出何求者,旷千载、今欲从谁。亲戚笑谈,琴书触咏,莫遣俗人郑。告西畴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蛇。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1111欣欣花木向荣滋。泉水始流澌。万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寓形字内几何时。岂问去留为。委心任运无多虑,顾皇皇、将欲何之。大化中间,乘流归尽,喜惧莫随伊。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前汉门。平津侯。唐代。周昙。儒素逢时得自媒,忽从徒步列公台。北辰如不延吾辈,东阁何由逐汝开。
春思。元代。吴景奎。飞燕腰支掌上轻,尘生罗袜步盈盈。钥鱼不寐春无赖,筝雁频移曲未成。敛黛低鬟初破睡,嚼花嗅蕊独含情。许身肯作王孙女,头白哀吟对马卿。
拟古十二首 其三。元代。梁寅。南州产嘉橘,朱实日光炫。燕晋誇枣栗,连林极丰羡。枣栗充糇
后垄道中晓发作。清代。林占梅。旅夜不成眠,棂风吹败纸。驾言向中途,町蹊随迤逦。孤月憩岩巅,遥山潜雾里。村鸡听三号,舆夫行五里。曙色犹朦胧,道旁暂休止。星影辨前林,滩声知近水。临流掬月光,一漱凉侵齿。欲下舆舆眠,吟情时复起。
中秋月。宋代。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得陈元水先生书却寄。明代。黎延祖。十年音问尚茫茫,惊鹤遥传在建阳。忽见虎头城有信,因悲马革事重伤。循陔瞻望嗟何及,履石存心忆每狂。闻道家山憔悴尽,须眉争似旧时长。
闽中送任畹端公还京。唐代。陈陶。燕台下榻玉为人,月桂曾输次第春。几日酬恩坐炎瘴,九秋高驾拂星辰。汉庭凤进鹓行喜,隋国珠还水府贫。多少嘉谟奏风俗,斗牛孤剑在平津。
咏秋桂二绝 其二。明代。钟芳。练服缃裙照翠帷,群夭不敢斗芳菲。却嫌梅菊争颜色,先向秋霜冽处开。
游仙诗四首 其二。魏晋。张华。玉佩连浮星,轻冠结朝霞。列坐王母堂,艳体餐瑶华。湘妃咏涉江,汉女奏阳阿。
好事近。宋代。朱敦儒。深住小溪春,好在柳枝桃叶。风淡水轩人静,数双飞胡蝶。日长时有一莺啼,兰佩为谁结。销散旧愁新恨,泛琴心三叠。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其三。宋代。朱槔。故园山水真奇哉,三径兰菊当年栽。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盗蹠俱尘埃。坐疑蓬岛寻丈尔,扁舟径入浮云堆。肩摩嵇向挽焦贺,欲倒瀛海为尊罍。梦中失脚在何许,千里闽越天南隈。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马鬣迷青苔。兰阶彫谢知叶落,荆树惨淡无花开。向来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华摧。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华亭黄耳竟安在,辽东白鹤还飞来。终寻三十六峰去,要假聂许平馀哀。
曹氏寒碧即事。宋代。葛绍体。屋头杨柳绿参差,小竹疎花此更宜。帘漾水纹闲昼日,早秋风物似春时。
寓怀 其二十一。明代。王世贞。步出城西门,踟蹰中不夷。道逢一仙长,自称广成师。授我一丸药,令我杜德机。揽镜朱颜凋,隤然废威仪。禽游无惊翼,兽逐鲜辟蹄。良玉岂不珍,在璞全光辉。惜哉和氏子,三刖乃其宜。
陈约堂武陵汎舟图。清代。姚鼐。旷怀无染俗情浓,芳树春流到处逢。唤作武陵何不可,桃源元止在君胸。
文彭州挽诗。宋代。魏了翁。二仲婵嫣起,清修自一家。践涂中险阻,宰郡晚光华。气焰奔金虏,威棱憺铁耶。料应九峰下,朝露泣姚花。
送修撰辅伯贤同知滑州。元代。陈孚。又作州官去,秋霜点鬓纱。风生白马渡,月冷紫薇花。三釜娱亲老,双旌放吏衙。重来定何日,云路有灵槎。
送郑邛叔珪之博罗尉四首。宋代。王迈。奇士束科目,炯如金在沙。孤吟娱草带,几度见槐花。此举衣缠绿,相看鬓欲华。泥金墨犹湿,已报熟葵瓜。
水仙。明代。王夫之。乱拥绿云可奈何,不知人世有春波。凡心洗尽留香影,娇小冰肌玉一梭。
月山诸峰。宋代。喻良能。平生固寡好,嗜石如奇章。家无千金产,舁致穷涧冈。寿星来金华,衣冠何昂藏。屈肘据膝坐,风雨须眉苍。松石产花溪,奇诡颇异常。鼻祖乃赤松,素质侔白羊。舞袖出烟霞,浑脱类大娘。想当虞韶成,率兽杂凤跄。觥觥石柱峰,孤峭仍轩昂。长不满五尺,势欲摩穹苍。狮子来何许,俯首未腾骧,何时一喷薄,百兽走且僵。鸱尾由天成,略不假斧{左爿右斤}。端宜侈绘事,讵止工压禳。康坡小仇波,大笔流芬芳。康公醉道士,名篇粲煌煌。矧我此数峰,介重百琳琅。愿缔金石交,出处永不忘。
蓬莱殿阁隔尘嚣,云捲珠帘讲幄高。扇影开时瞻御座,炉烟飞处簇宫袍。
横经未觉天颜远,问道应忘玉体劳。身际明时叨侍从,犹惭无术补秋毫。
壬辰九月二十二日再入讲筵进讲得诗三首 其一。明代。林文俊。蓬莱殿阁隔尘嚣,云捲珠帘讲幄高。扇影开时瞻御座,炉烟飞处簇宫袍。横经未觉天颜远,问道应忘玉体劳。身际明时叨侍从,犹惭无术补秋毫。
次韵林茂南祀喜雪二首 其一。宋代。葛胜仲。膜拜同祈海岸仙,风云奔走会诸天。山岩恍若龙衔曜,墀庑频惊鹤夺鲜。莫讶瑶英来有信,都缘玉烛气无偏。化工应念催科拙,乞与穰穰大有年。
沁园春。宋代。陈人杰。以为叹息。偶因庭竹有感,因作此词春事方浓,寂寞此君,谁相品题。到僝桃僽李,鸠边雨急,埋薇瘗药,燕外泥肥。鸟影舒炎,黄埃涨暑,又过绿阴青子时。夫然后,向猷家载酒,诩室题诗。风标如此清奇。叹世俗炎凉真可悲。看眼空凡木,云霄直上,心交古B230,霜雪相依。弹压溪山,留连风月,红紫纷纷谁似之。人间世,这淡中风味,儿辈争知。
写怀。明代。顾清。美酒新丰市,轻车洛下城。星霜悲聚散,寒暑递枯荣。彤管三千字,青冥十万程。辽天来去雁,华屋短长檠。烟柳风中乱,溪云席上横。西山朝有气,北斗夜无声。病得休文瘦,贫看季子轻。几年嗟敝褐,此日笑长缨。茅屋依江静,林花近眼明。芊绵随绿草,怅望听流莺。画虎将焉用,屠龙竟未成。扁舟徒漾漾,春水故盈盈。尚觉乾坤大,空馀梦寐清。一枝原树鹊,百丈海天鲸。落月愁何奈,沧洲岁屡更。途穷滋懒钝,时屈藉幽贞。雅郑难同调,枭鸾本异鸣。永怀萍泛泛,敢谓铁铮铮。遇竹时题句,逢鸥且问盟。茂先如可作,雄剑在延平。
寿陈淇涯初度。明代。陈克侯。元龙豪侠气飘飘,解绶归来鬓未凋。倚马才曾倾四海,悬车名更重三朝。紫芝深谷还堪茹,鸿鹄高云不受招。正值庭阶风日好,春兰新洒露华饶。
送人还文江二首 其一。明代。李昌祺。客中寥落畏秋来,况是逢秋送客回。家在乡园惟梦到,身兼贫病复年催。衣沾残雨冲寒去,鸟背孤帆带暝开。良会几时仍话别,临岐分手重徘徊。
望人家桃李花。唐代。贺知章。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千年万岁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清代。佚名。夏典稽瑞,禹玉含淳。追琢有章,温润孔纯。圣底于安,寿绵于仁。太上立德,自天其申。
为王兰泉作三泖渔隐图并题绝句。清代。王玖。打桨入空明,横桥出秋屿。人在钓鱼汀,如闻隔烟语。
窦子温宅为有力者所夺。金朝。李俊民。谩劳买宅著千万,此又卜居何□从。得把茅来头可盖,但教窗下膝能容。尚怜相贺巢边燕,知为谁甜花底蜂。速向元龙问闲舍,暂将一榻过今冬。
贺少师相公致政。唐代。许浑。六十悬车自古稀,我公年少独忘机。门临二室留侯隐,棹倚三川越相归。不拟优游同陆贾,已回清白遗胡威。龙城凤沼棠阴在,只恐归鸿更北飞。
暮秋纪事。明代。陶安。风尘浩荡老朱衣,草檄军门笔屡挥。九日谁浮新酒菊,十年不采故山薇。借来骏马谙人使,去久狸奴忆主归。闻说舟师又西上,灯前拟策进彤扉。
舟宿莫城。宋代。孙应时。泽国寒初重,霜天晚自温。孤舟一杯酒,斜月数家村。美睡聊相补,劳生得列论。烛湖疑在眼,灯火闭柴门。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宋代。曾巩。隆名盛位知难久,壮字丰碑亦易亡。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岘山汉水成虚掷,大厦深檐且秘藏。好事今推霅溪守,故开新馆集琳琅。
烟色翠痕。明代。郭之奇。惜吾不及古,谁与共蘅荪。虚泛循烟色,淹留舍翠痕。祇愁春欲暮,复使旦为昏。缓步从樵子,归来独掩门。
赠吴雁舟。近现代。释敬安。独有延陵子,精庐每见过。禅机信敏捷,绮思未销磨。偶看杨枝舞,争传桃叶歌。天花纷落处,谁识病维摩。
玉山草堂。元代。李元圭。娄江东流五十里,一溪青界娄江水。溪中有水山为辉,结庐人住桃源里。虎头几叶之云孙,彩袖斑斑奉甘旨。弟兄连璧趋庭隅,鸾凤将雏下阶址。琪树香生翠霭间,萱草花明紫芝底。龟甲珠帘白玉钩,远隔鞓红映罗绮。石田移得少陵居,教子经锄足欢喜。张骞泛槎天上来,相见出门惊倒屣。有酒在樽琴在几,把酒奏琴忘尔汝。珠玉挥毫喧坐起,笑我分题续貂尾。酒酣休诵德璋文,冰雪相看我老矣。
五言晚汎灵溪之作。唐代。王位之。溪水晚澄鲜,虚无含万象。窥临时见底,胜异如在掌。鱼□□起伏,灵□犹影响。心误出人寰,神清资偃仰。掉舟□□□,聊复惬新赏。香风袭蕙兰,秋日浮清朗。如何得真趣,更此缨时网。坐啸人事闲,悠然思独往。
游阴那山寺。明代。黄锦。寻幽山寺爱芳菲,日日凭栏望翠微。绿树中边黄鸟叫,红楼高下白花飞。前峰晴接后峰雨,近涧声随远涧归。幸有名山供笑傲,未须遽忆故园扉。
春意渐深送客至山麓田舍来往道中复逢法上人。宋代。释正觉。云阵纤纤洗花雨,深竹新闻子规语。青山白云吾定居,枯肠那著归思虑。
除月二十三日夜梦。宋代。许月卿。仙君重瞳衮衣明,红云一朵当殿楹。千官拜舞环佩鸣,中有一人摄齐升。琅琅敷诵百辟惊,首云有臣许月卿。合在帝所式群英,煌煌召节来帝廷。肤使奕奕华弓旌,我时荷边食芡菱。坐茅心涣俨不听,从天飞下苍葱珩。申传帝命通叮咛,亲授秘诀餐长生。提耳言言帝旨令,梦回题诗香枕屏。
横吹曲辞·出塞。唐代。刘驾。胡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古来犬羊地,巡狩无遗辙。九土耕不尽,武皇犹征伐。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坐恐塞上山,低于砂中骨。
自咏十律 其三。元代。丁鹤年。一夜西风到海滨,楼船东出海扬尘。生惭黄歇三千客,死慕田横五百人。纪岁自应书甲子,朝元谁共守庚申。悲歌抚罢龙泉剑,独立苍茫望北辰。
井络。唐代。李商隐。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阵图东聚燕江石,边柝西悬雪岭松。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其十一。明代。陈邦彦。马蹄春趁早,云脚晓鬟低。恩诏来黄屋,中途拜紫泥。园陵吴会北,行在桂林西。何事鹓班远,前村困鼓鼙。
答庞参军并序。魏晋。陶潜。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唯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渔景(二首)。明代。鲁铎。桃柳秾纤含晓湿,篷背晴曦晒蓑笠。汀洲草芳凫雁飞,江风扑岸炊烟急。中湖布网却伊谁,作力包罗意恐迟。春深欲劝同休息,正是鱼龙孕子时。¤
题昭应温泉。唐代。孙叔向。一道温泉绕御楼,先皇曾向此中游。虽然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
登景州塔隋开皇中故迹也 其二。明代。纪坤。徘徊绝顶欲何之,悽绝斜阳欲落时。烟树苍茫一怀古,低头遥拜亚夫祠。
深院月 寄怀阿嫂。清代。费墨娟。风淡淡,意恹恹,恼听莺声闹晚檐。长夜思君眠不得,月明却怕卷湘帘。
和真州太守营屋新成之韵三首。宋代。刘宰。东南列将谨防虞,尚记熙宁变法初。一自胡雏饮江水,遂令卒全杂民居。炊烟不断云横壘,清夜无哗月满庐。妙用独推贤太守,征摇元不到乡闾。
题杨五川观察遗墨 其一。明代。孙继皋。人间曾见署书奇,蠹卷残笺复此诗。想像兰台供奉日,风流文采更输谁。
寄杨秘书。唐代。罗隐。湖水平来见鲤鱼,偶因烹处得琼琚。披寻藻思千重后,吟想冰光万里馀。漳浦病来情转薄,赤城吟苦意何如。锦衣公子怜君在,十载兵戈从板舆。
云梦故城秋望。唐代。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归隐桥新成偶题三绝句书呈同志。唐代。朱长文。逢人尚欲开松径,送客应休过笔溪。林下有谁频肯顾,春深好听子规啼。
元夕词寄里中诸子。清代。洪亮吉。两条门巷对溪流,百舌春来噪不休。划断云溪春一曲,蒋家明月赵家楼。
次韵钱勰待制秋怀。宋代。苏辙。壮心老自消,秋思悲不怨。中怀不堪七,那用日食万。朝阳净涂潦,白露沾草蔓。夹衣搜故褚,酒债积新卷。狙猿便林薮,冠带愁槛圈。梦追赤松游,食我青精饭。归心久已尔,佳句聊复劝。近闻洮东将,间出边马健。裨王坐受缚,右袂行将献。念此愧无功,归欤适吾愿。
逸再为婺女之行既别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绝句。宋代。赵蕃。我归犹尔未还家,送汝令人重叹嗟。送汝叹嗟犹自可,最思阿庆语咿哑。
贺新郎 缪园与谷梁话旧。清代。陈维崧。鹃舌啼春冷。记并州、十年飘泊,蝶侥蜂倖。花露微蒸才抑鲊,小阁围香说饼。闹多少、帘痕帽影。烛底新翻杨枝曲,字斜行、写上春衣领。只此事,君应省。江南四月残红静。又逢君、斜阳一水,盈盈舴艋。暂借芳园聊话旧,坐皱绿芜三径。算聚散、来朝难定。鸿爪那能长留住,笑繫腰、彭祖徒窥井。一弹指,三生顷。
山连嵩岱,疆分齐鲁,济南自古多奇月。魄堕英昨星,芒剪瑞□,来参汉主龙飞。仙露浥繁枝。振家声赫奕,金印传龟。一种春风,后园桃李自成蹊。
淮壖暂弭旌旗。庆歌浮绿野,人静圜扉。梅破粉痕,柳回星眼,相将紫诏催归。玉勒晓骢嘶。望天墀咫尺,香惹朝衣。最好朱颜绿发,劝宴凤凰池。
望海潮。宋代。沈伯文。 山连嵩岱,疆分齐鲁,济南自古多奇月。魄堕英昨星,芒剪瑞□,来参汉主龙飞。仙露浥繁枝。振家声赫奕,金印传龟。一种春风,后园桃李自成蹊。淮壖暂弭旌旗。庆歌浮绿野,人静圜扉。梅破粉痕,柳回星眼,相将紫诏催归。玉勒晓骢嘶。望天墀咫尺,香惹朝衣。最好朱颜绿发,劝宴凤凰池。
醉蓬莱。宋代。陈晔。算当年紫府,乘兴霓车,世间游戏。符节功名,谩略儿小试。自挂衣冠,旋栽松菊,占水云佳致。九人年高,重重恩渥,丝纶光贲。十里西湖,九霞仙酿,举劝吾翁,诞辰一醉。窦氏阴功,筹彭笺久视。啸傲壶中,燕超尘外,此乐谁能继。庭砌年年,斑斓□济,朱颜见喜。
朝中措(尊守生辰)。宋代。洪适。当年召父治南阳。千室颂慈祥。今代天台太守,声名已达岩廊。风流闲暇,胡床乘兴,燕寝凝香。好去花砖视草,珠庭喜见微黄。
寄彭钦之太学。明代。王世贞。看君经笥腹便便,入洛何妨强仕年。旧有华亭豪士赋,新成兰史辟雍篇。桥门细雨巾从角,帝里高山瑟渐弦。师傅安昌应不乏,阿谁虚席待彭宣。
庚子营又青旧业四首 其一。元代。尹廷高。二十年前此战场,隔溪野燐尚凄凉。儿童生长他山久,却把家乡作客乡。
宋故宫诗次杨廉夫韵。明代。瞿士衡。歌舞楼台拟汴州,可怜蛮触战蜗牛。临书玉几雕檐静,行酒青衣罽帐愁。卷土自应从亶父,滔天谁复放驩兜。台空老树寒鸦集,落日沧波江上秋。
鸟声 其三。明代。王世贞。南风作雨北风晴,布谷朝来也勤耕。五湖三亩逃名地,不向人间掷此生。
湖上被水有感二首。宋代。黎廷瑞。汲汲湖上叟,种瓜湖上园。晨夕自抱瓮,长此苍玉丸。所希烈日中,消彼行人袢。垂垂一月雨,平陆白浪翻。屋庐且已没,根蒂那复存。初心竟何如,天意吾奚言。
天寒。宋代。郑刚中。清寒作新雪,玉花仅堆积。云破煦朝曦,数霤忽消释。馀阴变小雨,颇似烟幕幕。时见庭前槐,枯梢水珠滴。破愁无尊酒,慰眼有书籍。涵泳度穷年,所得固清适。
山家。清代。孙元衡。离海免闻潮簸荡,近山却避势巉岩。甘蕉运帚成羊角,露草如葱有鹿衔。农叱轻车虚两服,妇障大笠荷长镵。惟嫌竹笋无佳味,千亩胸中不解馋。
寄太白隐者。唐代。李洞。开辟已来雪,为山长欠春。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栈阁交冰柱,耕樵隔日轮。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郎山杂咏十首 其九 上龙门。元代。赵秉文。南北两石门,上下一灵鹫。仰看莲峰立,忽见天门透。
行路难。宋代。李新。君不见天上星,万古耀虚碧。岂意一夕间,堕地化为石。物理变化无定端,谁保人心无改易。忆妾东边采白蘋,郎骑白马渡江津。垂鞭停棹潜相顾,共惜当年桃李春。石城二月东风暮,断肠狂絮随郎去。百年拆拟同灰尘,醉指青松表情愫。可怜一日君心改,前日之言复谁顾。弃捐不待颜色衰,忍把流年坐相误。还君明月珠,解妾罗襦结。念之空自伤,长恸与君别。出门望乡关,不惜千里行。从人既非礼,何以见父兄。去住两不可,伫立以屏营。此时心断绝,始信天无情。野水东流去不还,忧乐翻变须臾间。妇人将身弗轻许,听歌今日行路难。
年年三月二,是居士、始生朝。念绿鬓功名,初心已负,难报劬劳。天留帝城胜处,汇平湖、远岫碧岧嶢。竹色诗书燕几,柳阴桃杏横桥。西邻东舍不难招。大半是渔樵。任翁媪欢呼,儿孙歌笑,野具村醪。醉来便随鹤舞,看清风、送月过松梢。百岁因何快乐,尽从心底逍遥。
木兰花慢·年年三月二。宋代。张鎡。年年三月二,是居士、始生朝。念绿鬓功名,初心已负,难报劬劳。天留帝城胜处,汇平湖、远岫碧岧嶢。竹色诗书燕几,柳阴桃杏横桥。西邻东舍不难招。大半是渔樵。任翁媪欢呼,儿孙歌笑,野具村醪。醉来便随鹤舞,看清风、送月过松梢。百岁因何快乐,尽从心底逍遥。
再赠陈高眼二首。宋代。姚勉。状元出应河连谶,人说先生相法真。更有河连丞相出,不知高眼属何人。
冬日忆友。元代。韩奕。霜风切戾撼疏扉,老病支离掩弊衣。不久形容随日变,无多亲友逐年稀。池当北向冰容厚,炉到寒深火气微。操瑟齐王门下客,两年梅发未曾归。
渔父·渔父醉。宋代。苏轼。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送许静峰备兵清源。明代。余继登。古人勖明德,今人惜离居。离居岂不惜,明德良足图。烈风吹征衣,送君城南隅。君行向清源,坐拥双熊车。清源何壮哉,交交名利途。帆樯下大河,车马纷长衢。厨传日丰盈,田野日荒芜。昔予疲行役,过此长太吁。对食不能餐,单车屏前驱。今岂异昔时,民或益以瘉。宪府自崇邃,安能顾田庐。谁为洒春霖,一使劳者苏。君负彩凤姿,况握竹虎符。行当念穷黎,宁复甘华腴。先哲有遗言,示我以良谟。诗人戒戎作,大易谨衣袽。君行慎勉旃,于以慰区区。
漫兴十九首 其五。元代。王冕。一说妖氛起,生民欲断魂。村墟空壁落,市井变营屯。尽道无生计,谁为奉至尊?吾居更萧索,事业不须论。
同诸客雨后登牛山绝顶。明代。顾璘。晴峦临晚照,悬磴蹑秋空。地胜群贤集,天清四望通。猱升攀仄石,鸾啸激悲风。独仰皇居近,彤云护紫宫。
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宋代。李巘。寿历开金筴,皇欢奉玉颜。难谌天道远,忽怆帝乡还。敷德戎夷外,安民礼乐间。功崇超大禹,神穴枕稽山。
泛舟。宋代。陆游。女墙齾齾带斜晖,短棹还从剡曲归。林叶经霜浑欲尽,人家近水自相依。逢迎俗客言多忤,颠沛穷途计易非。雪里闭门殊不恶,故貂虽弊胜无衣。
挽曹处士二首。宋代。杜范。持身非介亦非通,闲处工夫不堕空。石室隐居虽我独,凤冈文社怀人同。道镌一族多名士,惠浃千家有后功。潜德自昭何待发,矧兹大笔诏无穷。
吕丞相自天台寄示退老堂诗卷赋此二首 其一。宋代。汪藻。心如金石气如虹,整顿乾坤指顾中。挽去暂成调鼎事,归来还作钓璜翁。东山胜践今人见,西洛耆年几客同。圮上一编浑未用,赤松那得便从公。
阅诸生课。明代。林光。铢铢两两较高低,眼渐昏来意渐迷。弄月吟风程伯子,不知何以学濂溪。
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清代。佚名。纯诚昭融,芳美嘉玉。肃将二精,以享以奠。休光四弃,灵祗来燕。其祥伊何,永世锡义。
过水绘园留赠冒辟疆 其三。清代。晓青。平居至性爱孤骞,几拟为文吊屈原。欲采芙蓉秋水阔,搴裳仿佛到湘沅。
送何熙载之官邻山因简虞并父。宋代。王灼。力学收名第,指作青云梯。向来杏园伴,盛者直金闺。天工亦善戏。淹速乃不齐。三年得一尉,初挈孥与妻。邑居大山底,积翠蟠东西。瘦马当缓驱,石橙裂马蹄。寄谢循良守,桃李想成蹊。行春有馀暇,书尺到耕犁。
雪中过赣同华父集叶太守郡斋。明代。欧大任。地主今逢旧豸冠,麟符千里借才难。席边章贡波声壮,郡里空同雪色寒。五夜题诗邀客赋,十年封事为君看。张灯不浅持觞兴,已听关城画角残。
兰陵王(辛酉代寿壑翁丞相母夫人)。宋代。陈允平。楚天碧。秋晚尘清禁陌。朝鸡静,班退晓墀,回马金门漏犹滴。千官佩如织。来作黄扉寿客。黑头相,玉虹紫貂,亲奉春慈拜南极。丛萱燕堂北。正霭护犀帷,香泛鲛额。瑶池女伴驻鸾翼。拥歌袖笼翠,舞荐铺锦,屏开家庆怎画得。想人在仙宅。今夕。是何夕。正月满槐厅,凉透木熏席。黄花满地弄寒色。喜蛩雨初霁,雁风又息。龙楼宣劝,万岁里、宴太液。
胡原仲。宋代。周必大。西伯王业兴,海滨归二老。汉家念羽翼,坐致商山皓。恭惟陛下圣,尊德继雍镐。先生学孔孟,不但遗编抱。致身虽苦晚,闻道固已早。昨随弓旌招,著脚历蓬岛。夜陪藜杖青,朝奏囊封皂。第令坐台阁,不减照乘宝。思归独何事,岂为子规恼。祠官厚禀假,命秩略资考。恩荣固无愧,出处吾有道。漫漫七闽路,去去春风好。都门送别处,怀抱要倾倒。相思常情耳,再拜请善祷。临雍有故事,乞言非草草。指期裹蒲轮,未可迹如扫。
寄李微之秘监三首。宋代。岳珂。棠湖浩荡有盟鸥,塞上归来赋叶舟。范蠡功名付西子,庾公风月自南楼。不虞绕指柔百炼,已幸安心老一丘。从此书来访生死,汉阳烟树隔吴头。
依韵和晁十七落花二首。宋代。张耒。投老殷勤向物华,风前犹欲拾余花。更将梦逐残红去,遍入长安百万家。
吴子似。宋代。戴复古。载酒樱桃熟,隈亭柳树阴。青山去人远,黄鸟话春深。薄俗非吾道,虚名愧此心。休言今不古,又恐不如今。
赠家兴金济朝还家。明代。郑廷鹄。云落青山暮,溪声送夕扉。月光回客梦,柳色映征衣。酒醉何时别,诗成作赆归。漫歌留彩鹢,明日未应飞。
鱼游春水(寿衙大参)。宋代。李刘。湖南三千里。百万人家争送喜。元戎初度,和气水流山峙。荆楚中间寿域开,翼轸傍边台躔起。崧岳降神,维箕骑尾。见说君王注倚。问舟楫、监梅谁是。国人争望周公,东归几几。功名多载旂常上,福禄平分天壤里。家家弦管,年年孤矢。
侍宴景阳楼诗。南北朝。王僧孺。金铺烁可镜,桂栋俨临云。沾觞均饮德,服道验朝闻。讵论禹无间,非耻尧为君。小臣亦何者,短翮屡追群。
送赵侍御归上都。唐代。岑参。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霜随驱夏暑,风逐振江涛。执简皆推直,勤王岂告劳。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唐律十首。宋代。方岳。有客共攒眉,蚕丛事可悲。渡沪诸葛表,哀汴老韩诗。谁又青冥钺,吾方白接{上四下离}。神谟自坚定,豺虎莫恫疑。
沧洲清趣卷。明代。张宁。竹篱茅屋住沧洲,风景宜人岁序幽。水漫鱼梁穿笱下,雨漂凫藻近窗流。歌声夜落秦淮月,诗景凉通楚泽秋。清浊浮沈总如许,晚将心事托虚舟。
代书寄祖龙图。宋代。邵雍。三十年交旧,相逢各白头。海壖曾共饮,洛社又同游。脱屣风波池,开怀松桂秋。两眉从此后,应不着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