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宋代。辛弃疾。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大约作于公元1196年(宋宁宗庆元二年)落职闲居之时,写的是上饶西部的灵山风景。(《江西通志》)
参考资料:
1、李肇翔 .辛弃疾词.沈阳 :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读辛弃疾这位大词人的山水词,就会发现他多么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有时似乎已经进入一种“神与物游”的境界,他笔下的山水似乎和人一样,有思想,有个性,有灵气,流连其间,言感身受,别有新的天地。这首《沁园春》便有这种特色。
头三句写灵山群峰,是远景。再写近景:“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这里有飞瀑直泻而下,倒溅起晶莹的水珠,如万斛明珠弹跳反射。还有一弯新月般的小桥,横跨在那清澈湍急的溪流上。词人犹如一位高明的画师,在莽莽苍苍丛山叠嶂的壮阔画面上,重抹了几笔韶秀温馨的情韵。
连绵不断的茂密森林,是这里的又一景色。辛弃疾在一首《归朝欢》词序中说:“灵山齐庵菖蒲港,皆长松茂林。”所以词人接着写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辛弃疾面对这无边无垠的高大、葱郁的松树林,不由浮想联翩:这些长得高峻的松树,多么像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战士。想自己“壮岁旌旗拥万夫”,何等英雄,而今人老了,该当过闲散的生活,可是老天爷不放他闲着,又要他来统率这支十万长松大军呢!诙谐的笑语抑或是乐?抑或是苦?抑或是自我解嘲?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内心深处确实隐隐有一份报国无门的孤愤在。
在这种地方,词人轻轻点到即止,顺势落到自己山中结庐的事上来。齐庵,是辛弃疾在灵山修建的一所茅庐。他说,这房子选的地点还是不错的,“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每当皓月当空,可以看到状如龙蛇般盘屈的松影,又可以听到声如风雨的万壑松涛,别有一番情趣啊!
上片写灵山总体环境之美,下片则是词人抒写自己处于大自然中的感受了。辛弃疾处于这占尽风光的齐庵中,举目四望,无边的青山千姿百态。拂晓,在清新的空气中迎接曙光,东方的几座山峰,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从晓雾中探出头来,争相同他见面,向他问好。红日升起了,山色清明,更是气象万千。看那边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峻拔而潇洒,充满灵秀之气。它那美少年的翩翩风度,不就像芝兰玉树般的东晋谢家子弟吗?再看那座巍峨壮观的大山,苍松掩映,奇石峥嵘,它那高贵亮丽的仪态,不就像司马相如赴临邛时那种车骑相随、华贵雍容的气派么!词人惊叹:大自然的美是掬之不尽的,置身于这千峰竞秀的大地,仿佛觉得此中给人的是雄浑、深厚、高雅、刚健等诸种美的感受,好像在读一篇篇太史公的好文章,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享受。此中乐,乐无穷啊!在作者心目中,灵山结庐,美妙无穷,于是他关切地打听修筑偃湖的计划,并油然而生一种在此长居的感觉。
这首词通篇都是描写灵山的雄伟景色,在写景上颇有值得注意之处,它不同于一般描写山水之作,它极少实写山水的具体形态,而是用虚笔传神写意。如写山似奔马,松似战士,写得龙腾虎跃,生气勃勃,实是词人永不衰息的斗争性格的写照,即他词所说青山与我“情与貌,略相似”也。显然,作者写此词,力图透过山峰的外形写出其内在的精神;力图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内在的美写出来。要传山水之神,光用一般写实的方法不行,于是辛弃疾借助于用典,出人意料地以古代人物倜傥儒雅的风采来比拟山峰健拔秀润的意态,又用太史公文章雄深雅健的风格,来刻画灵山深邃宏伟的气度。表面上看来,这两两相比的东西,似乎不伦不类,风马牛不相及,而它们在精神上却有某些相似之点,可以使人生发联想。这种独特的比喻,真可说是出神入化了!当然,为山水传神写照,是纯粹写观赏风景之人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实际上与作者的胸襟、与作者的思想境界是密切相关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境界,正像辛弃疾自己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词作者这种传山水之神的写意笔法,在山水文学上开创了一代先河,值得后人仿效。
词通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词上片写景由远至近,由大至小,景已写足。不想转入下片不仅仍写景,而且仍写山,但一反上片的写山之“形”而转写山之“神”,连用三个立意新颖、构思别致的比喻:“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可见稼轩的磊落胸怀,用典取事驱遣自然,语既超旷,意又平和,新奇健雅,韵味无穷。最后,以景结情:“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漾漾?”似问非问,姿态、情韵已完全具备了。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归途。清代。刘凤诰。春到南天雪不飞,关山落落壮心违。久无雁过书难得,五见梅开客始归。老屋杉篁寒色健,故园菘芥晚烟肥。还乡富贵惭何有,且试斑斓莱子衣。
湖上白莲十首 其三。明代。何巩道。天空明月水澄澄,独立沧洲思不胜。择地但寻湖是国,避人偏与鹤为朋。消除炎气清如许,历尽波涛志倍增。借问若耶溪畔女,红尘今堕几多层。
武林舟中送姊于归话别二首 其二。清代。陆懿和。行装打叠两旬忙,判袂舟中别绪长。偏是今宵天气好,片帆风顺送归航。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元代。赵孟頫。七月暑尚炽,长日弄机杼。头蓬不暇梳,挥手汗如雨。嘤嘤时鸟鸣,灼灼红榴吐。何心娱耳目,往来忘伛偻。织为机中素,老幼要纫补。青灯照夜梭,蟋蟀窗外语。辛勤亦何有,身体衣几缕?嫁为田家妇,终岁服劳苦。
遣兴。明代。陶安。门前苍嶂列,身在白云栖。有地学为圃,无邻可乞醯。江天孤影鹤,山月五更鸡。自料殷员外,惭非宓不齐。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宋代。王安石。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重看旧写真。暮去朝来颜色改,四时天气总愁人。东风漫漫吹桃李,尽日独行春色里。自经丧乱少睡眠,莺飞燕语长悄然。
减字木兰花。宋代。贺铸。簪花照镜。客鬓萧萧都不整。拟倩东□。化作尊前入梦云。风香月影。信是瑶台清夜永。深闭重门。牵绊刘郎别后魂。
在狱思母八首依前韵 其三。明代。张国维。时当严冱入囚诸,职旷冬温惨不舒。雷电合章刑有属,棘薪匪令德无舆。五更柝击孤臣梦,两岘霜寒寿母裾。安得微躯生羽翮,有怀三徙是吾庐。
宋太夫人挽词。宋代。晁说之。汉室贤良逝,莱妻节操长。生涯两丱角,心事一缣缃。膝下黄金带,斋中紫玉章。人间足悲乐,垅柏起清商。
颂古。魏晋。释慧远。静鞭声裹驾头来,紧握双拳打不开。打得开,云压香尘何处是,静鞭声裹驾头来。
集唐奉和内兄孙赤城五十自寿元韵十首 其一。清代。瞿士雅。出众风流旧有名,可怜才调最纵横。右军书画深传髓,庾信文章老更成。一向花前看白发,七言诗里寄深情。阳春曲调高难和,觅句难于下赵城。
早发宜陵即事。唐代。罗邺。霜白山村月落时,一声鸡后又登岐。居人犹自掩关在,行客已愁驱马迟。身事不堪空感激,鬓毛看著欲凋衰。青萍委匣休哮吼,未有恩仇拟报谁。
瓢饮陈子在病后见寄次韵奉答。宋代。薛嵎。闻君卧病长於悒,文会过从迹顿疎。空对秋风惊节物,无因杯酒具围蔬。柴刑昼揜听残雨,灯火凉生理故书。一启来缄拜佳什,清冷如奉笑谈余。
风雪数日不见叔度晚约公明共诣之。宋代。司马光。云雪连朝闇,朋从叹坐违。临文与谁共,开卷为君稀。趣扫六花散,聊通一径微。当携兔园赋,同映读书帏。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 其六。明代。郑潜。我本山中人,君亦山中客。山中何所有,白云共朝夕。朝看仙岩青,暮对庐岳碧。林暗幽鸟巢,山明见人迹。新诗喜联篇,相去仅咫尺。萧萧松下风,凿凿涧边石。莫遣志愿违,从教富贵迫。聊和还山吟,晴空送云翮。
赠卢沙弥小师。唐代。姚合。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嫌我身腥膻,似我见戎夷。彼此见会异,对面成别离。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
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宋代。李廌。日射西山烂烂光,低云遮岸水风凉。从来鞍马倦行役,笑语不知岐路长。
霅溪晚泊寄裴庶子。唐代。罗隐。溪风如扇雨如丝,闲步闲吟柳恽诗。杯酒疏狂非曩日,野花狼藉似当时。道穷谩有依刘感,才急应无借寇期。满眼云山莫相笑,与君俱是受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