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朗读

译文


我独自站在空阔无边的钟山上饮酒,天色已晚,天气变寒,已经到了回去的时候。曾几何时,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现在又依依惜别。你离开后,我将会有怎样的一番思念。
长江西岸的白石岗,长满了萋萋芳草,惹来一片离愁。我对你的思念不用山鸟来表达,就像桃李不会言语,下面却自己出现了小路。

注释


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叶衡于淳熙元年(1174)冬始入京拜相。此称丞相,应该是后来追加的。蒋山:即钟山。
独立苍茫:杜甫《乐游园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苍茫:空阔无边的样子。 日暮天寒: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归去来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即为归去来兮。
《诗经· 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白石岗:在建康朱雀门外,当为二人常游之处。芳草萋萋:《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史记·李将军列传》引谚语赞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2、 李剑亮.宋词精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年1月1日:第68页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春,作者第二次在建康做官,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叶衡也是当时著名的抗金人物,与作者关系密切。辛弃疾这次在建康任职,也是出于叶衡的推荐。叶衡于是年二月招赴京城,该词正咏此事。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赏析

  词中上片回忆与叶衡同游钟山,“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独立苍茫”、“日暮天寒”以苍茫无人来表明作者的孤寂,日暮天寒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归去来兮”,说明叶衡即将离开建康奔赴京城。“探梅踏雪几何时。”,回忆与友人当时一起在钟山上踏雪寻梅的经历,“雪”象征着纯洁,“梅”则象征着清高,傲岸的人格,词人与友人一起踏雪寻梅,则是说明两人志同道合,两人的友谊也是纯洁高尚的。“今我来思”和“杨柳依依”是《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被作者直接引用,想象友人走后,自己一个人再来钟山那种“物是人非”的凄凉心境,化用即成的诗句,却毫无做作之感。

  下片紧承“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几句,描写了友人离开以后的具体情景:白石岗依旧是长满了萋萋芳草,景色没有变,却没有同游之人,从而而心中充满了愁绪。“多情山鸟不须啼。”,则是对这种愁绪的强调——不用山中多情的鸟儿悲啼,心中自会惆怅不已。最后两句,引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赞颂李广的话说明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们的称颂,叶衡本人也受到百姓的爱戴。

参考资料:

1、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万卷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临池余事得忠臣,白刃林中不动身。
见义舍生安为己,怀谖保位独何人。
英名在世长如日,遗像于今凛若神。
一览精诚方自失,羞将累句刻苍珉。
()

酒染凝脂密染香,一枝聊发次公狂。小楼准拟来仙驭,明日红云绕树芳。

()

三山领十郡,公政惟春暄。愧予持布鼓,安敢拟雷门。

虑囚参末议,稍稍窥篱樊。左提复右挈,卵翼感殊恩。

()

疾雨狂风恨若何,芳晨坐觉寺闲过。
惜花意欲春长在,对酒年来饮不多。
雅会欣闻珠履集,新词好付雪儿歌。

()

大涤洞与华阳通,中有许郭仙人踪。青山九锁翠蛟舞,明月孤悬天柱峰。

雷渊子,双青瞳。颜如丹砂发如漆,呼吸沆瀣凌空濛。

()

青山草庐下,萧散绝纤尘。曳杖彼谁子,知皆尘俗人。

()

门掩斜阳暝,帘垂静夜长。儿女灯前笑捧觞。尝。满杯清更香。

怀宜放。醉呵能几场。

()

野老庄南天气暖,一枝常是占先春。夜来雪里东风急,时有清香暗袭人。

()
非关骑马踏尘埃,病眼昏昏自懒开。
江上酒徒应共笑,经春不作看花来。
()

芳郊结驷踏平沙,载酒名园览物华。拂座薰风徐度曲,入帘明月故窥花。

梁尘夜动双飞燕,箫鼓声连一部蛙。信有馀闲兼吏隐,醉归衣袖染红霞。

()

三月一。题舆恰届垂弧日。垂弧日。武安门外,欢声扬溢。双瞳炯炯头如漆。天公付与长生质。长生质。云霄稳坐,持荷簪笔。

()
重城在满,双阕云浮。
将披雉扇,载俨珠流。
叶风应律,文德怀柔。
溥天率土,惠泽咸周。
()

集曲名题秋怨

()
昔日骄王镇此州,特营高阁瞰清流。
一时杰出称雄观,千古争传作胜游。
遍览遗踪容可想,回思往事却堪羞。
时人漫说珠帘雨,空惹骚人拄笏愁。
()

谁开黄帝桥山冢,明月飞光出九泉。

狼藉藓痕磨不尽,黑云残点污秋天。

()

寒意苦未解,春阴连昼霾。文书堆午枕,风雨闭寒斋。

花落空惊眼,愁多欲满怀。客情须一醉,安得酒如淮。

()
轿中兀得软如凝,逢店投床片子时。
睡觉不知天晓未,半窗花影木犀枝。
()

春草如带长,生于阿娘墓。不见墓中人,但见墓上树。

()

苍梧西去近,不用怅蛮烟。此地邻勾漏,前贤有稚川。

君饶红玉质,自协丹砂缘。何必占朝谒,方知令是仙。

()

山期不约同,九九敦嘉节。兹辰虽云迈,时芳尚可悦。

薄言展燕游,欢赏偕时哲。冠履既骈辏,尊罍亦互挈。

()

婴桃转舍最后出,甘泉平乐纷流传。懈予昔箸新附考,谬以含鸟笺青编。

婴之为义乃言小,当春特荐登豆笾。木旁增益起后世,转使正义生缠牵。

()

翠阜红匪夹岸迎,阻风滋味暂时生。

水窗官烛泪纵横。

()

嗟哉宁阳簿,东北惊鼙鼓。一身乱后回,眼见苍生苦。

伏尸满地下乌鸢,谁复盖棺归黄土。高秋鸡犬静千家,落日桑榆空万户。

()

珠珰错落江皋佩,罗袜轻盈洛浦妆。
欲采蘋花掷春信,停桡难觅杜兰香。

()

肯将永昼等闲过,潇洒山房此啸歌。竹露分凉通短槛,槐云蘸绿上轻罗。

孤怀落落冰心映,尘世劳劳热客多。剩羡陂塘双白鹭,也知缓步向风荷。

()
八彩眉开喜色新。
边陲来奏捷书频。
百蛮洞穴皆王土,万里戎羌尽汉臣。
丹转毂,锦拖绅。
()

九疑连绵青未了,郴江擘出蛟龙吼。雷公霹雳搜岩幽,化为郁律黄蛇走。

飞电迸火出奇节,黄蛇走立僵如铁。携看玉女洗头盆,拄上九疑探禹穴。

()
玉质金相,长自守、间庭暗室。
对黄昏月冷,朦胧雾_。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
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