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朗读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是苏轼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在雨中饮酒的情景。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小院阴阴遍洒尘,方塘波光欲生纹。
已经厌倦了仙袂来行雨,不要让歌声停留在云中。
愿意对着华美的酒杯辞旧迎新,试着用文字激怒了红裙。
今夜记住清醒的时刻,点滴声空阶上独自聆听。
五十岁归来,鬓角还未有霜;十余年宦海经历,眉毛却已经排列得整齐光亮。
唤起小船在渡口迎接秋天的女子,驻马在桥边询问泰娘。
曾经替四弦琴为白傅娱乐,敢于与吴王斗百草。
从今往后只能嘲笑自己风流的身份,画戟再也无法凝固宴席和寝室的芬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闾丘江君二家在雨中饮酒的场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小院中洒满尘土的景象,以及方塘中波光粼粼的美景。他感到厌倦了被称为仙袂的云雨,不希望歌声停留在云端。与此同时,他愿意用华美的酒杯与旧时告别,用文字激怒红裙的女子。在这个雨夜中,诗人独自站在空阶上,聆听滴水声,留下清醒的记忆。

诗中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诗人五十岁归来,鬓角尚未有霜,但他在宦海中度过了十余年,经历丰富,眉毛却已经整齐而明亮地排列。他唤起小船迎接秋天的女子,询问桥边的泰娘。诗人曾经以弹琴娱乐白傅,敢于与吴王斗百草。然而,他现在只能自嘲自己风流的身份,画戟再也不能凝固宴席和寝室的芬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中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酒和文字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小院的阴暗与方塘的光明、鬓角的未有霜与眉毛的整齐光亮等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诗人以诗意深沉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他曾经娱乐白傅,敢于与吴王斗百草,但现在他将自己的风流身份看作是笑谈,不再追求名利。他在雨夜中享受着孤独的清醒,倾听着点滴的声音,留下了这首诗作为对逝去时光的纪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约的意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雨夜、酒宴、文字等元素,将自己的情感与时光的流转相融合,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深思。

这首诗词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深沉的诗意,展现了苏轼的才情和思想境界,同时也给读者带来对时间、人生和情感的思考与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何年梵刹开中宿,石磴跻攀紫翠重。槛外江光回绝壁,尊前云气薄长松。

放歌祇合招黄鹄,说法应知听毒龙。汗漫欲携藜杖去,况从仙侣蹑幽踪。

()

小阁清幽绕芰荷,生香十里漾层波。雨侵石壁吟蛩少,风拂寒林野茧多。

断港残晖留几榻,平桥衰柳伴藤萝。长歌久出巴人下,一曲淇原隔大河。

()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

无端苞拆复挼莎,误尽人非郭橐驼。甫见萌芽生意尽,对花负负奈花何!

()

脱腕符移日旁午,鱼眼浮香须一煮。
客来捧腹共轩渠,暂时拨置官文书。
喜客恨无鲜可击,满盂脱粟饥时吃。

()
春园花树手亲栽,人去空余草木哀。
风雨夜来谁爱惜,庭前折尽数枝梅。
()

风里枝条弱,秋来雨露匀。可怜曾折处,应有未归人。

莺语久岑寂,蝉声自苦辛。谁家羌笛里,犹怨玉关春。

()

芒砀彼真人,元是赤帝子。游氛决秦馀,最后项籍死。

青云跻高衢,侯王兴壮士。咸阳初置酒,猜似从中起。

()

荷叶倾香露,山池见早秋。
石凉幽蟹过,枝脆雨蝉休。
废堰凭虚涨,荒泉入乱流。

()

可怜均是山中寺,惟有幽轩对此山。云拥秀峰来户外,烟和浓翠入窗间。

回环似觉天形曲,登眺应疑地势悭。他景纵能穷目力,争如疏静养疏闲。

()
万夫饿腹待仓储,三户穷民守破圩。
疲瘵不禁鞭挞甚,长官对酒且欢娱。
()
平生友仁今事贤,长裾每侍黄堂仙。
东方一士复石友,平安几见邮音传。
斩新好语来翩联,当念醉叟方逃禅。
亦知平处古人上,更卜气苏君子前。
()

谁家方响闻莺声,恰似年时在帝京。宝马金鞍芳草路,却教潘鬓二毛生。

()

白晰脩眉紫绮裘,春风挟弹美遨游。几多红粉羞颜色,果匿怀中不敢投。

()

菊英装点近芳辰,风掠清香已袭人。端的樊川携玉液,来同靖节赏金尘。

藏阄戏赌杯中物,投辖坚留座上宾。恶客不容污我社,摛云要扫笔锋神。

()
枕上所得长短句三首,呈贤弟一笑。
仍请于侄辈一和,以畅老怀白发京华恋俸钱。
溪山游钓惜无缘。
老来恶兴凭诗遣,枕上才成一两联。
()

青钱贴水萍无数。临晓西湖春涨雨。泥新轻燕面前飞,风慢落花衣上住。
红裙空引烟娥聚。云月却能随马去。明朝何处上高台,回认玉峰山下路。

()

霜月湿,人睡矮篷秋。惊觉夜深儿女梦,渔歌风起白苹洲。别岸又潮头。

()

昨夜一花飞,今朝一骑归。归飞如有约,辛苦是春晖。

()
国耻臣当死,公家二世心。
忍看垂绝笔,谁续断弦音。
精爽今如天,衣冠恨更深。
却嗟蜍与志,处世漫侵寻。
()
庵前桃李春争开,雪里见花惟有梅。
莫谓枝梢有分别,根本自异非人栽。
()

彩仗凌晨出,鸾旂拂曙开。过山闻鼓吹,隔水见楼台。

花里传天膳,云中度寿杯。晚凉时雨霈,归路拥风雷。

()
卢侯场屋声,天马腾渥洼。
残膏沾后人,奇芬吐天葩。
来踏九陌尘,去种河阳花。
向来再去国,盛山建高牙。
()

□□冒雨入山林,毕竟驰驱获几禽。自是魏侯言不负,当时只合献虞箴。

()

当年握手帝城春,馆客平津日夜新。君自误传流水调,朱门只许抱竽人。

()
李明
禅林昼静宝坊新,花木阴深别样看。
不是红尘飞不到,只因无处着红尘。
()
一卧怜君三十朝,呼医仍苦禁城遥。
灵根自逐新阳发,病卉从经野火烧。
吻燥未须寻曲糵,囊空谁与典絺蕉。
何时匹马随街鼓,睡起频惊髀肉消。
()

不容不办屋三间,出即扃幽退隐闲。我蔽一言君记取,黄扉未必似青山。

()

备言志所乐,何关堂与基。主人向我道,但看鸟悦枝。

()
数枝金菊对芙蓉。
零落意忡忡。
不知多少幽怨,和泪泣东风。
人散后,月明中。
()

学舍论交二十年,白头相对固依然。
才难孰为吾君惜,果满宁容我辈先。
熟路长驱聊缓步,百全一发不虚弦。

()

絮如柳陌三春雨,花落梨园一笛风。
百尺玉楼帘半卷,夜深人在水晶宫。

()
尽力提持只一刀,狸奴从此脱皮毛。
血流满地成狼籍,暗为春风染小桃。
()

伛偻提携面黑黧,如柴瘦骨强撑支。充肠犹欲延躯命,扳上高枝剥树皮。

()
先生古人风,文字祖西汉。
不令万钱食,亦合五花判。
()

枕初惊。酒初醒。窗外寒风断续声。残灯与梦清。

月华凝。露华明。疑有仙娥下玉京。乘鸾捧素笙。

()

生后至和嘉佑时,老身犹及见淳熙。
都忘满镜星星发,带了春幡便出嬉。

()

雪过青山马上看,故乡千里岁将残。遥知祀灶比邻会,独念征人驿路寒。

()

京国几回别,风尘万里心。旧游随世杳,新梦入秋深。

疏雨清尊共,繁霜元鬓侵。契情烟墨外,点笔助遥吟。

()

秪囊一孤桐,翩翩下轻舟。供帐俱不烦,官满莫可留。

四山无改色,中坻有回流。幸哉许重来,尔民乐斯丘。

()

夜久笙箫吹彻,更深星斗还稀。醉拈裙带写新诗。锁窗风露,烛灺月明时。
水调悠扬声美,幽情彼此心知。古香烟断彩云归。满倾蕉叶,齐唱传花枝。

()

长年依父母,中怀多感伤。奄忽发将变,空室独彷徨。

此生何蹇劣,事事安可详。十七丧其夫,十八孤女殇。

()

两度为霖六镇临,春残公暇宴棠阴。
周瑜辨乐宁妨醉,裴度谕兵不废吟。
五色诏书丹凤降,十香御酒翠娥斟。

()

龙节迢迢去不归,汉家将军建国威。当时曾见楼橹集,异代空闻尘土飞。

风压春潮吞乱屿,岸分古木转斜晖。旁人犹解祠神女,何故功臣庙貌稀?

()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

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

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

宫臣传教造安车,驾出金门赐旧儒。优老免亲藩国政,入朝唯读帝王书。

()

閒愁休问意休疑,此事关身合再思。
心静易求长世法,气狂难与少年时。
新编到底将何用,旧好如今更有谁。

()

()
古史书不足,磨璞镌美辞。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峄山字苦隳。
西汉都无半画在,黄初而上犹得窥。
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

我本汉家子。
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

()
冰丝玉缕簇青红,已逗花梢一信风。
梦到谢池新雪尽,暖烟含雨绿匆匆。
()

浩浩春波阔,冥冥夜雨县。
笙歌传别馆,灯火隔疏烟。
作客频迁次,伤时更可怜。

()
野鸟音喧豗,苍栾翠轇轕。
冷光雪色陵云端,乱流江势侵天末。
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龙暗摇恬。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烟寒不起。
()

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平。飞楼绮观轩若惊,花簟罗帏当夜清。

菱潭落日双凫舫,绿水红妆两摇渌。还似扶桑碧海上,谁肯空歌采莲唱。

()
众里知心少,唯师是故人。
临终书未答,昨夜梦全真。
鹤唳浑如哭,花开不似春。
近逢同住者,得问病元因。
()
最好荼縻白间黄。
消他蜂蝶采花忙。
春残红粉厌梳妆。
毕卓正思身夜瓮,刘章底用令秋霜。
()
蒲叶高帆十二幅,秋风逆水满樯开。
是时不畏浪头起,到日定将船尾堆。
用舍东方言虎鼠,贱疏梅福比蒿莱。
少年才辨无如美,庐岳峰前莫滞回。
()

澹澹长空云昼生,白衣苍狗忽纵横。当窗伏枕不成睡,仰古俯今何限情。

严濑几时吾浪迹,华山有地子逃名。潞河秋水蓝于画,会约仙舟早晚行。

()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

两都宾主尽雄名,我独何人共宴荣。微服岂宜从刺史,瓦巾端为访先生。

山阴甚愧群贤集,蜀客初无一坐倾。庾亮兴来殊不浅,临风数语逼人清。

()
瑶池宴罢夜何其,拂拭朱弦落指迟。
弹到急时声不乱,曲当终处意尤奇。
雪深沙碛王嫱怨,月满关山蔡琰悲。
羁客相看默无语,一襟秋思自心知。
()

双花连袂近香猊。歌随镂板齐。分明珠索漱烟溪。凝云定不飞。
唇破点,齿编犀。春莺莫乱啼。阳关更在碧峰西。相看翠黛低。

()

马前春色正无涯,柳覆长堤绕浅沙。何事寻芳游女伴,踏歌犹按后庭花。

()

汉室欢娱盛,魏国文雅遒。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

西园宴公子,北里召王侯。讵似将军猎,空嗟亭尉留。

()

平山堂畔白云平,文藻偏能系客情。不似迷楼罗绮尽,祇今惟有暮鸦声。

()

闻郎前月过淮河,妾在空闺夜织罗。肠似乱丝千万结,恨郎来往不如梭。

()

偶向京华两月留,故人重会总心投。麻姑酒尽春生颊,石鼎诗成月到楼。

山斗孤高常在望,树云迢递渐牵愁。玉堂天上能相念,莫惜音书寄便邮。

()
西出虎牢关,南瞻园庙戟。
汉殿拜衣冠,魏台严帐帟。
春风石阙冷,晓气田涂白。
早晚下朱陵,先过洛阳陌。
()

养蠹伤桂根,击鼠伤定盆。盆伤鼠故在,桂死蠹转蕃。

明明世间事,瞀乱与谁论。吾儿曾闵性,至死无馀言。

()

隆暑倦行役,梅坡得暂閒。
卷帘南浦岸,终日对成山。
竹里清风远,棋边夕照还。

()

浅草换野色,娇禽弄好音。东风逐愁来,暗与离怀侵。

游子赋远役,慷慨奏长吟。何如渐离筑,敦奏中散琴。

()

明月照江浔,佳人夜夜心。江源何处尽,石路九疑深。

()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

河岳曜图,圣时利见。于赫有皇,升中纳禅。载贞其恒,载通其变。

大哉人文,至矣天眷。昭哉储德,灵庆攸繁。明两紫宸,景物乾元。

()
耆旧襄阳传,风流月旦评。
此翁尤间出,当代总销声。
遇事皆迎刃,游谈可伐兵。
孰知死诸葛,英气凛如生。
()
昨夜宿江口,客衣风已飘。
两峰参塔顶,一寺裹山腰。
水拍瓜洲渡,烟生扬子桥。
寻花并问柳,端的在明朝。
()

神化茫茫端莫测,不雨踰时忽盈尺。谁云幽默志难通,一念周圆诚已格。

井枯河竭欲飞尘,麦秀渐渐实半娠。翠虬潜伏杳无处,遗蝗出地方鳞鳞。

()

千山苍茫月东出,万木摆摇风怒号。幽人隐几抚群动,清灯明灭炉烟高。

()
落景石帆秋,余红挂树头。
斜憎樵笛送,迟赖估樯留。
鸦背光犹闪,霓边彩渐收。
依依映征旆,远过驿西楼。
()

鸭嘴沙头竹叶舟,主人何处作清游。绿萝阴里黄茆屋,时有书声似水流。

()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祇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
即是如来真实相,闹市卓牌标榜样。
子湖狗子咬三关,未透玄机招业障。
()
春入渭阳花气多。
春归时节自清和。
冲晓雾,弄沧波。
载与俱归又若何。
()
畲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
从此商於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
()
盏斝已残休惜别,功名未就正堪愁。
野梅风味关人意,独占群花最上头。
()

雾灵山上杂花生,
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

()
且容晴梦泊鸥沙,传话茶头莫点茶。
山客不归秋自老,满城风雨又黄花。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