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宋代。苏轼。小圃阴阴遍洒尘,方塘潋潋欲生纹。已烦仙袂来行雨,莫遣歌声便驻云。肯对绮罗辞白酒,试将文字恼红裙。今宵记取醒时节,点滴空阶独自闻。五纪归来鬓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唤船渡口迎秋女,驻马桥边问泰娘。曾把四弦娱白傅,敢将百草斗吴王。従今却笑风流守,画戟空凝宴寝香。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二首》是苏轼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在雨中饮酒的情景。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小院阴阴遍洒尘,方塘波光欲生纹。
已经厌倦了仙袂来行雨,不要让歌声停留在云中。
愿意对着华美的酒杯辞旧迎新,试着用文字激怒了红裙。
今夜记住清醒的时刻,点滴声空阶上独自聆听。
五十岁归来,鬓角还未有霜;十余年宦海经历,眉毛却已经排列得整齐光亮。
唤起小船在渡口迎接秋天的女子,驻马在桥边询问泰娘。
曾经替四弦琴为白傅娱乐,敢于与吴王斗百草。
从今往后只能嘲笑自己风流的身份,画戟再也无法凝固宴席和寝室的芬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闾丘江君二家在雨中饮酒的场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小院中洒满尘土的景象,以及方塘中波光粼粼的美景。他感到厌倦了被称为仙袂的云雨,不希望歌声停留在云端。与此同时,他愿意用华美的酒杯与旧时告别,用文字激怒红裙的女子。在这个雨夜中,诗人独自站在空阶上,聆听滴水声,留下清醒的记忆。
诗中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诗人五十岁归来,鬓角尚未有霜,但他在宦海中度过了十余年,经历丰富,眉毛却已经整齐而明亮地排列。他唤起小船迎接秋天的女子,询问桥边的泰娘。诗人曾经以弹琴娱乐白傅,敢于与吴王斗百草。然而,他现在只能自嘲自己风流的身份,画戟再也不能凝固宴席和寝室的芬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中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酒和文字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小院的阴暗与方塘的光明、鬓角的未有霜与眉毛的整齐光亮等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诗人以诗意深沉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他曾经娱乐白傅,敢于与吴王斗百草,但现在他将自己的风流身份看作是笑谈,不再追求名利。他在雨夜中享受着孤独的清醒,倾听着点滴的声音,留下了这首诗作为对逝去时光的纪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约的意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雨夜、酒宴、文字等元素,将自己的情感与时光的流转相融合,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深思。
这首诗词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深沉的诗意,展现了苏轼的才情和思想境界,同时也给读者带来对时间、人生和情感的思考与共鸣。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飞来寺。明代。黎邦琰。何年梵刹开中宿,石磴跻攀紫翠重。槛外江光回绝壁,尊前云气薄长松。放歌祇合招黄鹄,说法应知听毒龙。汗漫欲携藜杖去,况从仙侣蹑幽踪。
前题答董均可。清代。缪公恩。小阁清幽绕芰荷,生香十里漾层波。雨侵石壁吟蛩少,风拂寒林野茧多。断港残晖留几榻,平桥衰柳伴藤萝。长歌久出巴人下,一曲淇原隔大河。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唐代。刘禹锡。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己亥杂诗 其十五。清代。黄遵宪。无端苞拆复挼莎,误尽人非郭橐驼。甫见萌芽生意尽,对花负负奈花何!
次韵韩毅伯趣诸先辈送茶。宋代。王炎。脱腕符移日旁午,鱼眼浮香须一煮。客来捧腹共轩渠,暂时拨置官文书。喜客恨无鲜可击,满盂脱粟饥时吃。睡魔不待巧挤排,雪花小啜清风来。人生何苦浪驰逐,但得所求心自足。意在春风晓露边,爱惜一旗轻万钱。碾破云龙还不饮,滟滟金荷扶玉筍。渠方醉魄甘沉迷,我自诗情要勾引。
再哭南台从弟(二首)。明代。明沈宪王。春园花树手亲栽,人去空余草木哀。风雨夜来谁爱惜,庭前折尽数枝梅。
秋柳。清代。董绍兰。风里枝条弱,秋来雨露匀。可怜曾折处,应有未归人。莺语久岑寂,蝉声自苦辛。谁家羌笛里,犹怨玉关春。
感寓 其十六。宋代。刘弇。芒砀彼真人,元是赤帝子。游氛决秦馀,最后项籍死。青云跻高衢,侯王兴壮士。咸阳初置酒,猜似从中起。樽俎化胡越,对面邈千里。君王忽天赞,顾谓封雍齿。军中相与言,事故易了耳。雍齿今且侯,吾属无患矣。炎炎四百秋,安堵从此始。
山池早秋。宋代。释永颐。荷叶倾香露,山池见早秋。石凉幽蟹过,枝脆雨蝉休。废堰凭虚涨,荒泉入乱流。水花红漠漠,相对渚云浮。
秀峰轩。宋代。焦千之。可怜均是山中寺,惟有幽轩对此山。云拥秀峰来户外,烟和浓翠入窗间。回环似觉天形曲,登眺应疑地势悭。他景纵能穷目力,争如疏静养疏闲。
喜雪走笔呈李宣城三首。宋代。张耒。万夫饿腹待仓储,三户穷民守破圩。疲瘵不禁鞭挞甚,长官对酒且欢娱。
再次韵酬进卿。宋代。陈造。平生友仁今事贤,长裾每侍黄堂仙。东方一士复石友,平安几见邮音传。斩新好语来翩联,当念醉叟方逃禅。亦知平处古人上,更卜气苏君子前。敢辞敝帚为君出,眢井尘生不受汲。但思共坐莲荡风,云锦明船月升璧。把酒一欢当及时,定拚费日仍费诗。转头相望便淮浙,已办雇直呼篙师。
真定城中闻莺声方响和贾明仲。唐代。吕颐浩。谁家方响闻莺声,恰似年时在帝京。宝马金鞍芳草路,却教潘鬓二毛生。
赠潘郎。明代。徐熥。白晰脩眉紫绮裘,春风挟弹美遨游。几多红粉羞颜色,果匿怀中不敢投。
菊英装点近芳辰,风掠清香已袭人。端的樊川携玉液,来同靖节赏金尘。
藏阄戏赌杯中物,投辖坚留座上宾。恶客不容污我社,摛云要扫笔锋神。
轩前菊蕊将绽因书四韵示希哲约九日聚饮于此。宋代。欧阳澈。菊英装点近芳辰,风掠清香已袭人。端的樊川携玉液,来同靖节赏金尘。藏阄戏赌杯中物,投辖坚留座上宾。恶客不容污我社,摛云要扫笔锋神。
鹧鸪天 夜长臂痛手挛,展转不能寐,霜晓窗。元代。许有壬。枕上所得长短句三首,呈贤弟一笑。仍请于侄辈一和,以畅老怀白发京华恋俸钱。溪山游钓惜无缘。老来恶兴凭诗遣,枕上才成一两联。人自苦,月空圆。衾绸如铁夜如年。但稽子*新文学,莫问宾朋岁几
木兰花(邠州作·林钟商)。宋代。张先。青钱贴水萍无数。临晓西湖春涨雨。泥新轻燕面前飞,风慢落花衣上住。红裙空引烟娥聚。云月却能随马去。明朝何处上高台,回认玉峰山下路。
望江南。宋代。赵时行。 霜月湿,人睡矮篷秋。惊觉夜深儿女梦,渔歌风起白苹洲。别岸又潮头。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宋代。张栻。国耻臣当死,公家二世心。忍看垂绝笔,谁续断弦音。精爽今如天,衣冠恨更深。却嗟蜍与志,处世漫侵寻。
庵居杂咏九首。宋代。张继先。庵前桃李春争开,雪里见花惟有梅。莫谓枝梢有分别,根本自异非人栽。
贺幸诚亲王山庄应制。清代。朱伦瀚。彩仗凌晨出,鸾旂拂曙开。过山闻鼓吹,隔水见楼台。花里传天膳,云中度寿杯。晚凉时雨霈,归路拥风雷。
分韵送卢国华福建提刑得华字。宋代。楼钥。卢侯场屋声,天马腾渥洼。残膏沾后人,奇芬吐天葩。来踏九陌尘,去种河阳花。向来再去国,盛山建高牙。平生长者誉,静笃语不哗。古井绝微波,璞玉无纤瑕。使星照蜀道,惠爱流三巴。吏奸赖刮磨,民瘼烦搔爬。田里诵卢公,儿童知国华。白首尚郎潜,坐曹事如麻。翩翩拥轺车,去去向合沙。朝行惜君去,举酒相邀遮。共登狮子峰,巨石临唅呀。却来澄湖边,野梅访萌芽。老柳扫黄叶,枯荷矗寒茄。棋枰战文楸,醉帽欹乌纱。伊昔送君行,相去万里赊。荷君远寄书,得得来东嘉。一见又成别,感念成咨嗟。羡君径褰帷,往戍不待瓜。先寻上水船,何殊泛仙槎。作粥喜奉姊,上冢仍过家。此计正未疎,所恨成天涯。尚几或留行,船鼓毋庸挝。
参谋王君玉魏文侯冒雨出猎图。金朝。李俊民。□□冒雨入山林,毕竟驰驱获几禽。自是魏侯言不负,当时只合献虞箴。
寄余德甫。明代。王世贞。当年握手帝城春,馆客平津日夜新。君自误传流水调,朱门只许抱竽人。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四次韵张耒学士病中。宋代。苏辙。一卧怜君三十朝,呼医仍苦禁城遥。灵根自逐新阳发,病卉从经野火烧。吻燥未须寻曲糵,囊空谁与典絺蕉。何时匹马随街鼓,睡起频惊髀肉消。
为古艾郑子刚赋可轩 其二。宋代。陈郁。不容不办屋三间,出即扃幽退隐闲。我蔽一言君记取,黄扉未必似青山。
张氏别业八首 其一 乐志堂。明代。徐渭。备言志所乐,何关堂与基。主人向我道,但看鸟悦枝。
诉衷情(林钟商)。宋代。张先。数枝金菊对芙蓉。零落意忡忡。不知多少幽怨,和泪泣东风。人散后,月明中。夜寒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往事何穷。
送詹司业。宋代。陈师道。学舍论交二十年,白头相对固依然。才难孰为吾君惜,果满宁容我辈先。熟路长驱聊缓步,百全一发不虚弦。故怀未尽还成别,饱惯人间不更怜。
诗一首。宋代。徐氏。絮如柳陌三春雨,花落梨园一笛风。百尺玉楼帘半卷,夜深人在水晶宫。
颂古三首。宋代。释师范。尽力提持只一刀,狸奴从此脱皮毛。血流满地成狼籍,暗为春风染小桃。
见饥民。明代。陶安。伛偻提携面黑黧,如柴瘦骨强撑支。充肠犹欲延躯命,扳上高枝剥树皮。
长相思 其一 秋夜。明代。俞彦。枕初惊。酒初醒。窗外寒风断续声。残灯与梦清。月华凝。露华明。疑有仙娥下玉京。乘鸾捧素笙。
立春七首。宋代。刘克庄。生后至和嘉佑时,老身犹及见淳熙。都忘满镜星星发,带了春幡便出嬉。
小除夕至奉新。明代。欧大任。雪过青山马上看,故乡千里岁将残。遥知祀灶比邻会,独念征人驿路寒。
赠伯㐆。清代。吴昌绶。京国几回别,风尘万里心。旧游随世杳,新梦入秋深。疏雨清尊共,繁霜元鬓侵。契情烟墨外,点笔助遥吟。
题王主簿江山别图意。明代。梁兰。秪囊一孤桐,翩翩下轻舟。供帐俱不烦,官满莫可留。四山无改色,中坻有回流。幸哉许重来,尔民乐斯丘。
夜久笙箫吹彻,更深星斗还稀。醉拈裙带写新诗。锁窗风露,烛灺月明时。
水调悠扬声美,幽情彼此心知。古香烟断彩云归。满倾蕉叶,齐唱传花枝。
临江仙(夜坐更深,烛尽月明,饮兴未阑,再酌,命诸姬唱一词)。宋代。赵长卿。夜久笙箫吹彻,更深星斗还稀。醉拈裙带写新诗。锁窗风露,烛灺月明时。水调悠扬声美,幽情彼此心知。古香烟断彩云归。满倾蕉叶,齐唱传花枝。
伤怀。明代。方维仪。长年依父母,中怀多感伤。奄忽发将变,空室独彷徨。此生何蹇劣,事事安可详。十七丧其夫,十八孤女殇。旧居在东郭,新柳暗河梁。萧条下霜雪,台阁起荒凉。人世何不齐,天命何不常。孤身当自慰,且免摧肝肠。鹪鹩栖一枝,故巢安可忘。
谢呈寇相公召宴。宋代。魏野。两度为霖六镇临,春残公暇宴棠阴。周瑜辨乐宁妨醉,裴度谕兵不废吟。五色诏书丹凤降,十香御酒翠娥斟。野人每喜陪樽俎,三入唯愁阻访寻。
龙节迢迢去不归,汉家将军建国威。当时曾见楼橹集,异代空闻尘土飞。
风压春潮吞乱屿,岸分古木转斜晖。旁人犹解祠神女,何故功臣庙貌稀?
楚楼镇志曰:汉大将焚船处也,今为文昌县。怀古,奉简邑文学。元代。范梈。龙节迢迢去不归,汉家将军建国威。当时曾见楼橹集,异代空闻尘土飞。风压春潮吞乱屿,岸分古木转斜晖。旁人犹解祠神女,何故功臣庙貌稀?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望远行·绣帏睡起。宋代。柳永。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
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憨山师自岭南寄楞伽新疏并书赋答凡三首时大师以弘法罹难废东海禅席遣戍南荒 其一。明代。法杲。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无题 其一。明代。方孝孺。宫臣传教造安车,驾出金门赐旧儒。优老免亲藩国政,入朝唯读帝王书。
寄郝太冲。宋代。张咏。閒愁休问意休疑,此事关身合再思。心静易求长世法,气狂难与少年时。新编到底将何用,旧好如今更有谁。犹忆公堂秋会否,绕窗寒竹夜风吹。
读永叔集古录目。宋代。梅尧臣。古史书不足,磨璞镌美辞。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峄山字苦隳。西汉都无半画在,黄初而上犹得窥。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信都力黏大小轴,集十为秩仍第之。随目证讹甲癸推,青编是非皆究知。有益於古今不疑,碑虽灭绝事弗移。後人览录尚若披,信都用意无穷期。天灰地烬乃终毕,信都信都名愈出。
王昭君辞。魏晋。石崇。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为秋草幷。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西湖纪兴。明代。陶宗仪。浩浩春波阔,冥冥夜雨县。笙歌传别馆,灯火隔疏烟。作客频迁次,伤时更可怜。明朝晴未卜,还是醉湖船。
石鼓寺晚归。宋代。李新。野鸟音喧豗,苍栾翠轇轕。冷光雪色陵云端,乱流江势侵天末。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龙暗摇恬。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烟寒不起。阿昕爱山定忘返,我已兴穷归路晚。悲风鸣雁一声声,眸寒更觉江城远。
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二 江都夏。隋代。杨广。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平。飞楼绮观轩若惊,花簟罗帏当夜清。菱潭落日双凫舫,绿水红妆两摇渌。还似扶桑碧海上,谁肯空歌采莲唱。
哭中师雪崖。宋代。薛嵎。众里知心少,唯师是故人。临终书未答,昨夜梦全真。鹤唳浑如哭,花开不似春。近逢同住者,得问病元因。
浣溪沙。宋代。吴潜。最好荼縻白间黄。消他蜂蝶采花忙。春残红粉厌梳妆。毕卓正思身夜瓮,刘章底用令秋霜。今宵帏枕十分香。
次韵和吴仲庶舍人送德化郭尉。宋代。梅尧臣。蒲叶高帆十二幅,秋风逆水满樯开。是时不畏浪头起,到日定将船尾堆。用舍东方言虎鼠,贱疏梅福比蒿莱。少年才辨无如美,庐岳峰前莫滞回。
诏狱次韵李献吉睹云生写怀。明代。潘希曾。澹澹长空云昼生,白衣苍狗忽纵横。当窗伏枕不成睡,仰古俯今何限情。严濑几时吾浪迹,华山有地子逃名。潞河秋水蓝于画,会约仙舟早晚行。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代。杜甫。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动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两都宾主尽雄名,我独何人共宴荣。微服岂宜从刺史,瓦巾端为访先生。
山阴甚愧群贤集,蜀客初无一坐倾。庾亮兴来殊不浅,临风数语逼人清。
便衣访徐师川坐定陈莹中太守亦至余避入室已而同语良久戏呈师川。宋代。韩驹。两都宾主尽雄名,我独何人共宴荣。微服岂宜从刺史,瓦巾端为访先生。山阴甚愧群贤集,蜀客初无一坐倾。庾亮兴来殊不浅,临风数语逼人清。
幽州秋日听王昭仪琴。宋代。汪元量。瑶池宴罢夜何其,拂拭朱弦落指迟。弹到急时声不乱,曲当终处意尤奇。雪深沙碛王嫱怨,月满关山蔡琰悲。羁客相看默无语,一襟秋思自心知。
醉桃源(渭州作·仙吕调)。宋代。张先。双花连袂近香猊。歌随镂板齐。分明珠索漱烟溪。凝云定不飞。唇破点,齿编犀。春莺莫乱啼。阳关更在碧峰西。相看翠黛低。
自濉阳至桃山道中四咏用霖寰李公大司马韵 其三 隋堤。明代。张萱。马前春色正无涯,柳覆长堤绕浅沙。何事寻芳游女伴,踏歌犹按后庭花。
夜游曲。唐代。郑愔。汉室欢娱盛,魏国文雅遒。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西园宴公子,北里召王侯。讵似将军猎,空嗟亭尉留。
将往平山堂风雪不果二首 其一。清代。吴敬梓。平山堂畔白云平,文藻偏能系客情。不似迷楼罗绮尽,祇今惟有暮鸦声。
织妇词。元代。胡奎。闻郎前月过淮河,妾在空闺夜织罗。肠似乱丝千万结,恨郎来往不如梭。
偶向京华两月留,故人重会总心投。麻姑酒尽春生颊,石鼎诗成月到楼。
山斗孤高常在望,树云迢递渐牵愁。玉堂天上能相念,莫惜音书寄便邮。
董尚矩内翰席上留别同酌者林亨大王世赏二内翰也。明代。祁顺。偶向京华两月留,故人重会总心投。麻姑酒尽春生颊,石鼎诗成月到楼。山斗孤高常在望,树云迢递渐牵愁。玉堂天上能相念,莫惜音书寄便邮。
送宋中道朝陵仍於西都省亲。宋代。梅尧臣。西出虎牢关,南瞻园庙戟。汉殿拜衣冠,魏台严帐帟。春风石阙冷,晓气田涂白。早晚下朱陵,先过洛阳陌。
哭次儿天叙寄两弟五首 其三。明代。顾清。养蠹伤桂根,击鼠伤定盆。盆伤鼠故在,桂死蠹转蕃。明明世间事,瞀乱与谁论。吾儿曾闵性,至死无馀言。念之益我痛,作诗愬烦冤。
赵安国梅坡。宋代。楼钥。隆暑倦行役,梅坡得暂閒。卷帘南浦岸,终日对成山。竹里清风远,棋边夕照还。岁寒重卜醉,觅句暗香间。
送管大 其二。清代。赵怀玉。浅草换野色,娇禽弄好音。东风逐愁来,暗与离怀侵。游子赋远役,慷慨奏长吟。何如渐离筑,敦奏中散琴。班马鸣萧萧,落日关城阴。欲识情寄处,桃花潭水深。
台城游(水调歌头)。宋代。贺铸。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三月三日诏宴西池诗。南北朝。颜延之。河岳曜图,圣时利见。于赫有皇,升中纳禅。载贞其恒,载通其变。大哉人文,至矣天眷。昭哉储德,灵庆攸繁。明两紫宸,景物乾元。帝宗庵蔼,惟城惟蕃。衮衣善职,彤弓受言。饰馆春宫,税镳青辂。长筵逶迤,浮觞沿溯。
挽薛艮斋。宋代。陈枢才。耆旧襄阳传,风流月旦评。此翁尤间出,当代总销声。遇事皆迎刃,游谈可伐兵。孰知死诸葛,英气凛如生。
金山寺。宋代。傅梦得。昨夜宿江口,客衣风已飘。两峰参塔顶,一寺裹山腰。水拍瓜洲渡,烟生扬子桥。寻花并问柳,端的在明朝。
次韵王尧明喜雨古风。宋代。李纲。神化茫茫端莫测,不雨踰时忽盈尺。谁云幽默志难通,一念周圆诚已格。井枯河竭欲飞尘,麦秀渐渐实半娠。翠虬潜伏杳无处,遗蝗出地方鳞鳞。观音妙智悲慈主,为洒杨枝作甘雨。应怜祷禬罄勤渠,致遣神人梦中语。雨旸之数虽有时,迟速亦可精神移。世间万法尽心造,报若影响宁难期。不知今夕复何夕,千里风云来阵墨。驱雷掣电雨建瓴,似赴前期初不忒。威神自在谁复如,噀酒投颅术已疏。有秋颇足慰民望,可喜更须烦史书。衣冠北渡连墙堵,旅食经时念终窭。已欣霖雨起蟠龙,更庆天兵擒猛虎。迩来世事不挂心,惟有忧国思犹深。安得年丰群盗息,归助击壤尧民音。
题定山寺 其二。宋代。张孝祥。千山苍茫月东出,万木摆摇风怒号。幽人隐几抚群动,清灯明灭炉烟高。
分题得帆山夕照送顾大往辽海。明代。刘绩。落景石帆秋,余红挂树头。斜憎樵笛送,迟赖估樯留。鸦背光犹闪,霓边彩渐收。依依映征旆,远过驿西楼。
失题十二首 其八。明代。张弼。鸭嘴沙头竹叶舟,主人何处作清游。绿萝阴里黄茆屋,时有书声似水流。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即是如来真实相,闹市卓牌标榜样。子湖狗子咬三关,未透玄机招业障。
渔父词(其十四)。宋代。赵构。春入渭阳花气多。春归时节自清和。冲晓雾,弄沧波。载与俱归又若何。
和胡仲方留题清果寺壁。宋代。陈宓。盏斝已残休惜别,功名未就正堪愁。野梅风味关人意,独占群花最上头。
访恭率翁不值。宋代。方岳。且容晴梦泊鸥沙,传话茶头莫点茶。山客不归秋自老,满城风雨又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