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五代。李煜。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参考资料:
1、张玖青.李煜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第二版):49-50
2、周仕惠 等.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李清照词品读.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58-59
3、靳极苍.李煜 李清照词详解.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31
从词意判断,此词应为悼亡之作。李煜十八岁娶周宗之女娥皇,即位以后即立为昭惠后。二人情感甚笃,婚后十年昭惠后因病逝,李煜十分悲伤怀恋,竟是“哀苦骨立,杖而后起”,并自撰诔文,语极酸楚。这首词应该不是虚写,当是李煜的悼亡词。
参考资料:
1、彭诗琅.杜甫集 李煜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239
2、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1-152
这首词抒写怀人的心情,忧思绵长,充满无奈的惆怅。
首句以“秦楼女”代指所怀之人,不仅写其容貌,更写其才艺,加强思念的感情。因为是独自面对,不得与所爱者共享,一切的美好就只是徒然。那么即使是“上苑风光”,也只是“空”有,只是多“余”,风中花木不过是“自低昂”而已,尽写其无奈之感。“东风恼我”,其实是说“我恼东风”。“恼”字写人的烦恼,不言自己,却去怪罪于东风,很是生动。说这东风是如此地不理解人的心情,偏偏要在这孤独寂寞之时,吹开这满苑的春花,让人染上一身的花香,撩拨心情,不能自已。“东风恼我,才发一矜香”,与李商隐的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李商隐是由自己的经验而提出的劝告,因此言语沉痛;李煜则是一时的心情不能排解而去责难东风,言得无理,也就言得无奈。上阕是就眼前之景而抒情。
下阕掉转笔头去写回忆与心情。“琼窗”写美好,“梦笛”是虚幻,“残日”是留恋,尽写出当时情景虽然美好,却已经存在着不能如愿的遗憾,因此说是“当年得恨何长”。此句可作两解,一者可以解释为还在沉浸于爱情的甜蜜之中时就已经预见了分别的痛苦,重点在“当年”;一者可以解释为当时爱情是越短暂,就越深刻,以至于“长恨”到今天,重点在“何长”。无论何解,都只是一个“恨”。而这“恨”是如此的深刻与悠长,相聚时的碧栏杆,绿纱窗,分手时的杨柳树,长丝绦,不曾有一刻的忘却,历历如在眼前。而越是思量,越是难忘,越是叫人痛苦难当。结句言:“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既是说当时已经是短暂如梦,也是说即使今天相见又能如何?依然是短暂如梦啊。总归是相思也无奈,回忆也无奈,这份感情始终就是一个无奈,虽然美好,却令人心痛,倒不如不思量的好。这种心情,也是李商隐曾经写过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上下两阕以转折相对,没有过渡,似乎在情绪上有一隔断。但是,下片中的“碧阑干外映垂杨”,以记忆中的景物对照眼前的“上苑风光”;结句中的“如梦”又回应着首句的“不见”,两阕之间仍有着若明若暗的感情线索,使通篇的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1-152
2、蒋 方.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141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碧水浸芙蓉,秋风楚岸。三岁光阴转头换。且留都骑,未许匆匆分散。更持杯酒殷勤劝。
休作等闲,别离人看。且对笙歌醉须拚。如君才调,掌得玉堂词翰。定应不久劳州县。
感皇恩(送林县尉)。宋代。赵长卿。碧水浸芙蓉,秋风楚岸。三岁光阴转头换。且留都骑,未许匆匆分散。更持杯酒殷勤劝。休作等闲,别离人看。且对笙歌醉须拚。如君才调,掌得玉堂词翰。定应不久劳州县。
颂古一百则。宋代。释正觉。 迷悟相返,妙传而简。春拆百花兮一吹,力回九牛兮一挽。无奈泥沙拨不开,分明塞断甘泉眼。忽然突出肆横流,险。
三月十六日至柯桥迎子布东还。宋代。陆游。我似伤禽带箭飞,更怜汝作雁行稀。异时恐抱终身恨,此日宁知徒步归。万里外应劳远梦,三年前已挂朝衣。断编蠹简相从老,绝念功名亦丈非。
和友人贼后。唐代。林宽。带号乞兵急,英雄陷贼围。江山犹未静,鱼鸟欲何归。城露桑榆尽,时平老幼稀。书从战后得,读彻血盈衣。
沁园春。唐代。无名氏。淮海知名,今日刘郎,胜如旧时。记当年幕府,从容赞画,云从万骑,电掣千麾。威震新塘,气吞涟楚,涤扫妖氛但指期。论功处,载骖鸾鹤,衣锦赋荣归。九重诏已封泥。看稳上青云万丈梯。况平生慷慨,闻鸡起舞,中原事业,不付公谁。昨夜颁春。明朝献岁,且对椒盘奉寿卮。功名事,不输前辈,行到凤凰池。
东庄小留四首。宋代。陈造。南陂荒茀已成围,北墅四租颇应期。两地径规般薄地,小为庵屋大为池。
频婆诗。明代。徐渭。石蜜偷将结,他鸡伏不成。千林黄鹄卵,一市楚江萍。旨夺秋厨腊,鲜专夏碗冰。上元灯火节,一颗百钱青
三月望日游虎丘寺题小吴轩。元代。张翥。海涌峰前云树盘,佛宫飞阁出巑岏。虎来古冢金精白,龙卧秋池剑影寒。禅老说空留坏石,鬼仙题雨下虚坛。凭高不尽登临兴,更借西山晚翠看。
秋日杂咏十首 其九。宋代。李光。天南谁把尺书传,老眼经秋自不眠。鼓角声回窗未掩,可堪残月到床前。
阅金经 题秋蓬听雨图。清代。易顺鼎。雁与新寒约,鸥将旧隐招。剪灯独自话无憀。潮。流到泰娘桥。妆楼悄。曾否梦吹箫。
属疾梧轩。宋代。文同。高梧覆新叶,满院发华滋。白日一何永,清阴闲自移。暖虫垂到地,晴鸟语多时。病肘倚枯几,泊然忘所思。
恭读常太翁老先生爱吟草殉节录赋赠四律 其三。清代。罗大奇。武事文儒备,金川运饷行。忽遭蛮劫夺,那让寇纵横。壮志挥长剑,丹心报大清。生祠溪水畔,千载著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