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迁客。唐代。杜牧。无机还得罪,直道不伤情。微雨昏山色,疏笼闭鹤声。闲居多野客,高枕见江城。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观王推官园牡丹。宋代。韩琦。风养花王接舜薰,始知仙圃别藏春。欣闻东道招来数,得见西京谱外新。九萼压丛看易失,万金邀客日须频。群芳面我应相识,便是宜轻不退人。
朝天门城角。元代。仇远。飒飒秋风起白榆,山前吹彻小单于。行人便作边城听,忘却杭州是故都。
送黄翼臣。清代。丘逢甲。瀛海无波桂殿秋,送君去作广寒游。嫦娥正织登科记,看取题名最上头。
送李道士南游。宋代。徐铉。云水李道士,曾为中贵人。绮纨终不恋,松鹤自相亲。云气苍梧晚,芒花紫盖春。匏瓜老犹系,惆怅望行尘。
李无玷自左正言出守永州召为吏曹外郎尚阻叙。宋代。李复。初伏青蒲拜皂囊,忽驱五马下潇湘。入承上合尚书牒,分掌中铨吏部郎。焚藁旧垣犹寂寞,拱枢列宿顿辉光。闻归未便能倾倒,五日朝班得缀行。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 其三。宋代。刘过。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一身万世则,激厉为忠朴。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托。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闰八月中秋夕再至灵岩。明代。王鏊。灵岩高处尚堪梯,佳节重来路不迷。日落湖山天远近,云移台殿月东西。千年杜宇还悲蜀,一舸鸱夷竟去齐。往事凄凉那可问,悬崖荒藓没前题。
寓吴门十首。宋代。陈造。向来勇策著书勋,一刻曾将白璧论。老去光阴都不惜,静看乌兔役朝昏。
秦楼月。宋代。张侃。冰肌削。水沉香透胭脂萼。胭脂萼。怕愁贪睡,等间梳掠。花前莫惜添杯酌。五更嫌怕春风恶。春风恶。东君不管,此情谁托。
满庭芳。金朝。长筌子。本分家风,寻常日用,何方不是林泉。饥餐渴饮,任运度流年。行止非人所及,休思算、好弱由天。君知么,一身尚假,万事岂牢坚。些儿穷活计,寂寥潇洒,有口难言。箪瓢不置,那得买山钱。且恁腾腾兀兀,任从他螳战蜂喧。真清乐,松间步月,石上枕书眠。
雪晓舟中生火二首。宋代。杨万里。乌银见火生绿雾,便当水沉一浓炷。却因断续更氤氲,散作霏微暖袍裤。须臾雾霁吐红光,烟如云表升扶桑。阳春和日曛满室,苍颜渥丹疑醉乡。忽然火冷雾亦灭,只见红炉堆白雪。窗外雪深三尺强,窗里雪深一寸香。
题妙寂寺。宋代。陈宓。四绕青峦峻,西东碧浪扬。孤忠招宝翰,正色著祠堂。孰继功言盛,空嗟草木长。蓼莪时一诵,洒泣泪千行。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