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代。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286页 .
2、 邓安生 等 .王维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年6月版 :第21-23页 .
3、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82-83页 .
綦毋潜是在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的,因此这次落第至少应在三年之前,则此诗当作于王维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被贬济州之前。当时唐玄宗虽然征招人才,但仍有许多贤能未能被用,所以诗中有“君门远”之叹。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82-83页 .
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诗人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一事反复地进行慰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终是不会受埋没的,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劝慰,写得委婉尽致。
开头四句言当今正是太平盛世,人们不再隐居,而是纷纷出山应考,走向仕途。“圣代”一词充满了对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赖和希望。“尽来归”,是出仕不久、意气风发的诗人对天下举子投身科考的鼓励,规劝綦毋潜不发归隐,而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争取再考。五、六句是对綦毋潜的安慰:尽管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七至十句是劝綦毋潜暂回家去。“度寒食”“缝春衣”,是从时令上提醒对方,含有关切之情。“江淮”“京洛”,从路线的选择上提出建议,含有送别之意。“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十一至十四句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最后两句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此怪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这一恳切安慰之辞很能温暖人心,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
这一首送别诗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理解、慰勉与鼓励,也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全诗感情真挚而亲切,诗人为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对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诗的格调并不流于感伤,相反显得奋发昂扬。这样的送别诗自然会给友人以慰藉和鼓舞。读这样一首送别诗,会让人有一波感动,有一份温暖,不仅被诗人对朋友的谆谆告别语所感动,更被诗人对朋友的殷殷慰勉情所温暖。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南乡子 捣衣。清代。严绳孙。霜叶满城头。一片青砧万古愁。唯有啼痕点点在,衣褠。夜夜随君宿戍楼。误妾定吴钩。不是萧郎爱远游。条脱旋宽双杵重,封侯。消得金堂几度秋。
怀归呈林锦峰使君 其四。明代。区次颜。边关愁落日,况复鹧鸪啼。素食惭书剑,孤心许杖藜。五湖寰宇内,十亩水云西。岁岁桃花发,谁云津路迷。
秋江送别。清代。刘鹗。知己别已难,木落秋正暮。明朝孤船开,苔生别时路。归看庾岭梅,已觉花盈树。回看章水云,驰情重含楚。
便殿候对。唐代。吴融。宣呼昼入蕊珠宫,玉女窗扉薄雾笼。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
照镜。唐代。王建。忽自见憔悴,壮年人亦疑。发缘多病落,力为不行衰。暖手揉双目,看图引四肢。老来真爱道,所恨觉还迟。
鹧鸪天。宋代。晏几道。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戏呈王郎中。宋代。邵雍。近年好花人轻之,东君恶怒人不知。直与增价一百倍,满洛城春都买归。一株二十有四枝,枝枝皆有倾城姿。又恐冷地狂风吹,盛时都与籍入诗。
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远访夙谊甚厚贶以十。宋代。牟巘五。扁舟过寂寞,十诗继骚雅。定是王弘孙,犹记南山下。
寄曾逢原。宋代。秦观。孟夏气候好,林塘媚晴辉。回渠转清流,藻荇相因依。丛薄起疏籁,众鸟鸣且飞。高城带落日,光景酣夕霏。即事远兴托,抚己幽思微。超摇弄柔翰,徙倚弦金徽。美人邈云眇,志愿固有违。丹青傥不渝,与子同裳衣。
南乡子。清代。郑文焯。柔舻小蘋乡。牢记朱阑近水房。偏是落红迷径曲,回廊。觅著春风影亦香。清靓睡时妆。笑摘花钿裹绣裆。肌麝不禁衣澹薄,新凉。独自吹镫上玉床。
有感。元代。胡天游。老鬓若霜蓬,如何独守穷。还家犹作客,废学愿为农。日月龙蛇雨,山川虎豹风。床头新酿熟,思与故人同。
送王生之白狼幕中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廿载封狼忆旧筹,悬腰霜色粲吴钩。殷勤脱赠秋风里,五夜飞餐日逐头。
长安宫女行。明代。韩邦靖。长安城头夜二鼓,力士敲门称太府。为道君王巡幸势,选取娇娥看歌舞。应酬未得话从容,阶除早已人三五。仓皇便欲将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平昔娇痴在母傍,黄昏不敢出前房。如今却向何处去,似堕渊海身茫茫。四更未绝五更连,父母相随太府前。顷刻回头同伴至,亦有爷娘各惨然。虽同闾里不曾亲,那得相逢及此辰。清泪俱含未妆面,愁魂不附欲倾身。天明却转双轮疾,送我城东坐官室。生来虽在咸宁城,目中谁识京兆驿。已看闺阁隔重天,乍度昏朝似千日。中有数人不甚愁,问之乃是勾栏流。平生谑浪轻去住,却说能观五凤楼。望承恩宠心虽别,思到家乡泪亦流。才言欲去去何忙,翠幕油车已道傍。少小生离还死别,傍人见我空徬徨。娇怜姊妹不得诀,父母送我浐水阳。相看痛哭各舍去,此时欲断那有肠。城里家家锦绣帘,我辈姿容岂独妍。东家有女如花萼,旦入黄金名已落。西家有女如玉莹,夜剪乌云晨不行。我辈无钱兄弟劣,坐使芳年成诀别。渡河渡渭还渡汾,千山历尽雪纷纷。江流山馆猿常哭,叶落邮亭雁屡闻。自从堕地谁窥户,此际无家却望云。迢迢千里还岁穷,大同才得到行宫。常言朝见何曾见,深院萧萧尽日封。当今天子说神武,时向三边乘六龙。近时双跸驻榆塞,不知何日来云中。转眼还成正月末,忽然大驾还沙漠。见说天坛礼未修,还兼太庙春当禴。京师暂欲驻鸾旗,属车还载蛾眉归。却向豹房三四月,欲近龙颜真是稀。宫中景色谁曾见,宫外杨花徒扑面。有眼但识鸳鸯瓦,有身那到麒麟殿。凤舟时泛西海渚,采莲不唤如花女。鸾驾常操内教场,何曾汤火试红妆。茶饭每排新寺里,不用明眸兼皓齿。空有娼家色艺高,随人望幸亦徒劳。宫花枉自羞妆面,御柳何人斗舞腰。君王不御人转贱,尽日谁来问深院。日给行粮米半升,大官空有珍羞馔。旁人见我入天阍,谓我将承帝主恩。岂知流落还愁恨,荣宠何曾但泪痕。妾家虽贫未甚贫,丝麻布帛亦遮身。有时亦绣鸳鸯枕,翠线金针度一春。一春鸾镜不停妆,机杼言忙苦不忙。寒食清明邀等伴,银钗罗髻亦风光。父母如同掌上珠,去年才许城东夫。乘龙跨凤虽未必,并宿双栖亦不孤。百年光景谁曾见,一旦荣华土不如。当时同辈闻我说,珠泪人人落双颊。亦有因缘与恩爱,谁无父母同家业。可怜抛却入君门,九夏三秋那可言。风雨苑深同白昼,星河楼浅共黄昏。我曹岂是无倾国,闻道君王不重色。宫禁幽深谁不知,踪迹民间颇堪测。汉家多欲称武皇,玄宗好色闻李唐。卫氏门前夸揖客,杨钊海内无三郎。主上今来十四年,刘瑾朱宁并擅权。往时势焰东厂盛,近日威名游击偏。丘张谷马纷纷出,那有皇亲得向前。又闻亲受于永戒,大荤不御思长年。更宠番僧取活佛,似欲清净超西天。君王贱色分明是,那用当时诏旨传。当时陕西有廖大,此事恐是兹人专。滔天罪恶思固宠,逢迎却乃进婵娟。去年毡帐云钦取,狗马年来俱奉旨。何曾竟有君王诏,此曹播弄常如此。自从陕西有斯人,灾祸年来何太频。闾里已教徒赤壁,闺闱还遣闭青春。青春零落不须论,别有凄凉难具陈。同来女伴元不少,一半已为泉下尘。妾身虽在那常在,沟渠会见骨如银。谁家愿作朝天户,此世空为堕地人。中朝高官气如虎,朝廷有阙争拾补。近时叩阙谏南巡,何不上书放宫女。先朝罢殉有故事,万一官家肯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