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宋代。丘葵。采采金樱子,采之不盈筐。佻佻双角童,相携过前岗。采采金樱子,芒刺钩我衣。天寒衫袖薄,日暮将安归。
丘葵(1244——1333),字吉甫,号钓矶翁,同安县人。笃修朱子性理之学,而终生隐居,不求人知。长期避居海岛,宋元间人蒲寿宬有《寄丘钓矶》诗(《心泉学诗稿》卷一)。延祐四年(1317),御史马祖常执币礼聘,却而不受,并作诗明志。作为隐逸诗人,他的“却聘诗”在当时颇有名。有《钓矶诗集》四卷(别本五卷)行世,但传本罕见,除“却聘诗”元诗史从无其名,其诗亦未入选自《皇元风雅》,至《元诗选》、《元诗选·癸集》、《元诗纪事》等元诗总集。《全元文》(第十三册)编录其文四篇。另著《周礼补亡》(又名《周礼全书》)六卷。生平事迹见《宋元学案》卷六八、《新元史》卷二三五,清人陆心源《仪顾堂集》卷七有《丘钓矶诗集序》,卷一九有《钓矶诗集跋》。...
丘葵。丘葵(1244——1333),字吉甫,号钓矶翁,同安县人。笃修朱子性理之学,而终生隐居,不求人知。长期避居海岛,宋元间人蒲寿宬有《寄丘钓矶》诗(《心泉学诗稿》卷一)。延祐四年(1317),御史马祖常执币礼聘,却而不受,并作诗明志。作为隐逸诗人,他的“却聘诗”在当时颇有名。有《钓矶诗集》四卷(别本五卷)行世,但传本罕见,除“却聘诗”元诗史从无其名,其诗亦未入选自《皇元风雅》,至《元诗选》、《元诗选·癸集》、《元诗纪事》等元诗总集。《全元文》(第十三册)编录其文四篇。另著《周礼补亡》(又名《周礼全书》)六卷。生平事迹见《宋元学案》卷六八、《新元史》卷二三五,清人陆心源《仪顾堂集》卷七有《丘钓矶诗集序》,卷一九有《钓矶诗集跋》。
饭罢忽邻父来过戏作。宋代。陆游。旋炊香稻鬻新菰,饭饱逍遥乐有余。茶味森森留齿颊,香烟郁郁著图书。毛皮尚布宁知我,鳞甲深藏莫问渠。赖有邻翁差耐久,雨畦频唤共携鉏。
临江仙。清代。严既澄。一线秋魂无泊处,暝镫凉夜萧然。九重丹阙锁飞仙。不知银汉远,空拜月华圆。见说愁心殊未决,是谁寸折丝莲。不祥身世奈何天。梦回千蝶帐,情尽五湖船。
晚泊会亭。宋代。贺铸。後日符离复舍舟,马蹄尘土人徐州。只应明月曾相识,伴我时登燕子楼。
附:郭翰酬织女。唐代。织女。 人世将天上,由来不可期。谁知一回顾,更作两相思。赠枕犹香泽,啼衣尚泪痕。玉颜霄汉里,空有往来魂。
迎銮曲(十首)。明代。边贡。青龙山下虎蹄新,玄武湖中跃锦鳞。错意吾皇好渔猎,不知端访后车人。
秋怀十二首 其九。元代。王冕。青松生崇冈,土浅松低徊。顾兹岁寒质,岂匪梁栋材?无奈牛羊牧,鄙贱蒿与莱。惟有溪上风,清声寄余哀。
过东昌有感。明代。刘基。夜发高唐湾,旦及东昌郭。乔树拂疏星,霜飞月将落。仰观天宇清,平见原野廓。白杨号悲风,蔓草杳漠漠。但见荆棘丛,白骨翳寒箨。圣道悬日月,斯人非虺蝁。教养既迷方,欲炽性乃凿。展季骨已朽,清风散藜藿。弦歌灭遗音,茧丝尽笼络。鸱啸魍魉凭,螽鸣草虫跃。遂令一变姿,化为跖与蹻。况闻太行东,水旱荐为虐。饥氓与暴客,表里相倚着。赈恤付群吏,所务惟刻削。征讨乏良谋,乃反恣剽掠。坐令参苓剂,翻成毒肠药。今年秋租登,行止稍有托。余波尚披頠,未敢开一噱。但恐习俗成,何由返初昨。藩宣有重寄,胡不慎远略。往者谅难追,来者犹可作。歌诗附里谣,大猷希圣莫。
李陵台。宋代。姜夔。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
幽居述事。宋代。陆游。落叶平沟日满廊,幽居又赋第三章。喜无俗事干灵府,恨不终年住醉乡。上树榜船虽老健,疏泉移竹亦穷忙。山僧欲去还留话,更尽西斋一炷香。
南征歌六首。明代。唐顺之。月明吹笛武陵川,马上行人望跕鸢。莫怕炎洲饶毒疠,一冬飞雪似胡天。
王豸使至。明代。李梦阳。晴游番幸雨,午出更便风。柳重陶潜宅,花沾御史骢。达人元野性,浊酒本村翁。酌罢桑麻晚,归灯一径红。
夏初黄无净邀同项玄池诸公及家伯修泛舟三忠祠。明代。袁宏道。京师百戏都,所少唯舟筏。御水落漕渠,淙淙流一发。凡目未经先,虽少亦奇绝。何况集棠舟,游遨似吴越。茭蒲得水长,凫鸳避沙热。朱碧好亭子,稀疏出抹樾。双航无定质,随波作周拆。遇树即停帆,因风或回楫。闸水高十仞,百斛量珠屑。骏马下危坡,疾雷震空碣。西门亦有水,宽丈深寸尺。计较今昔游,居然分胜劣。长跪谢主人,举酒旌劳伐。朝日照来骑,
廿三日过石头江下访表兄萧则善因赋一首。元代。刘崧。石头冈下水潺潺,随母归宁忆往还。少日嬉游今白发,暮年怅望旧青山。碧桃溪洞春云里,修竹园林夕照间。老我驱驰惭宅相,多君深隐静柴关。
次韵郭传师宠寄闲居之什。唐代。吕颐浩。小隐丹丘郡,安闲世虑空。运筹边阃帅,昭代将家风。牙帐霜矛白,宾筵舞袖红。何时同把臂,醉伴钓鱼翁。
废丘历陈仓山第九盘。清代。朱嘉徵。出险至此夷,秦民聿胥宇。废丘见旧屯,陈仓殷积糈。蜀汉相犄角,壮哉此门户。南山市夜郎,东道连荆楚。猗嗟鼎足雄,益都称天府。今日询遗氓,十不存四五。又复死于寇,孑遗饱豺虎。废臼贻阿谁,先畴不复土。直视千里道,行客泪如雨。
感时二首 其二。元代。朱希晦。触目伤时事,干戈郁未开。百年驰白日,万里涨黄埃。废苑犹花柳,荒城但草莱。登楼作赋罢,不独仲宣哀。
齐天乐。元代。滕斌。片帆呼渡西山曲,匆匆载将春去。路人苍寒,浪翻红暖,一枕欹眠烟雨。酒朋诗侣。尽醉舞狂歌,气吞吴楚。一样风流,依然犹是晋风度。人生如此奇遇。问老天何意,五星来聚。句落瑶毫,香霏宝唾,惊倒世间儿女。渭川云树。怅后夜相思,月明何处。怕有新诗,雁来频寄与。
得舍弟琦在京师寄来书。明代。陈琏。我昨荷天宠,分符别京师。一麾守名郡,素节恒自持。家山别已久,骨肉重怀思。迢迢川途远,荏苒尺书稀。沉忧结衷曲,会晤良无期。感此泽中雁,分飞竟何为。予告应可待,同戏斑斓衣。
到倪■。宋代。陈著。七十四岁已见境,九千百步尚寻山。暗从今日逆数转,能得平生几日閒。
庆元三年奉上孝宗徽号三首。宋代。真宗。金石弃庭,珩璜在列。绘画乾坤,形容日月。巍巍功德,赤赤谟烈。垂亿万年,鸿徽昭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