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宋代。司马光。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翻译
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妆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飞絮和游丝一样,飘忽不定。
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
⑶铅华:铅粉、脂粉。
⑷“青烟翠雾”二句:形容珠翠冠的盛饰,皆为妇女的头饰。轻盈:形容女子的仪态美。
⑸争如:怎如、倒不如。
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马光并非假道学,而能表达真率的感情。
上片写宴会所遇舞妓的美姿,下片写对她的恋情,开头两句,写出这个姑娘不同寻常:她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松地换成了一个云髻,薄薄地搽了点铅粉。次两句写出她的舞姿: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的轻盈的体态,象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无定。下阕的头两句陡然转到对这个姑娘的情上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上句谓见后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下句谓人还是无情的好,无情即不会为情而痛苦。以理语反衬出这位姑娘色艺之可爱,惹人情思。最后两句写席散酒醒之后的追思与怅惘。
这首小令只幅之内把惊艳、钟情到追念的全过程都反映出来,而又能含蓄不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写法别致。它不从正面描写那个姑娘长得多么美,只是从发髻上、脸粉上,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个淡雅绝俗的美人形象;然后又体态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飞絮游丝无定”,连用两个比喻把她的轻歌曼舞的神态表现出来。而这首词写得最精彩的还是歇拍两句。当他即席动情之后,从醉中醒了过来,又月斜人静的时候,种种复杂的感受都尽括“深院月斜人静”这一景语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从结构上说,词的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司马光作词虽为余技,却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扬州怀古十六首 其二。清代。何震彝。马上新声奏管弦,春江花月自年年。官河杨柳今犹在,夜夜西风泣杜鹃。
小轩潇洒清宵午,风正紧、门深闭。藜床危坐,竹窗频听,春虫扑纸。灯烬垂红,篆烟消碧,衣轻如水。料飞花未止,堆檐已满,时摧折、琅玕尾。
骨冷魂清无寐。这身在、广寒宫里。暗怀千古,浑疑一夜,冰生肠胃。岁事峥嵘,故园睽阻,归期犹未。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
水龙吟(雪)。宋代。杨无咎。小轩潇洒清宵午,风正紧、门深闭。藜床危坐,竹窗频听,春虫扑纸。灯烬垂红,篆烟消碧,衣轻如水。料飞花未止,堆檐已满,时摧折、琅玕尾。骨冷魂清无寐。这身在、广寒宫里。暗怀千古,浑疑一夜,冰生肠胃。岁事峥嵘,故园睽阻,归期犹未。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
逸老亭。宋代。欧阳修。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枕前双鴈没,雨外一川晴。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江门别歌。明代。宗臣。千山白云吹暮晴,江间古龙啾啾鸣。山人乘虹出石屋,赠我万片秋菊英。令我餐之霜雪清,何以荅之千杜蘅。风尘半世满鬓发,愧尔烟霞凌太清。长波东去有万里,吾欲乘风濯吾缨。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宋代。张栻。晴日东山饱看花,归来野路已昏鸦。坡头认得疎篱处,檐卜林中李老家。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宋代。吴潜。午香一缕篆烟收,欹枕方床此景悠。便觉梦寻桃叶渡,不知身在菊花洲。簿书堆里挨排日,砧杵声中断送秋。坏户蛰虫犹识候,人生知觉似渠不。
秋日寄华阳山人。唐代。高蟾。云木送秋何草草,风波凝冷太星星。银鞍公子魂俱断,玉弩将军涕自零。茅洞白龙和雨看,荆溪黄鹄带霜听。人间不见清凉事,犹向溪翁乞画屏。
渡江。明代。张元凯。十二月将尽,三千里外还。船犹冲白浪,家已近青山。暂罢穷途哭,难为故国颜。解装无长物,朔雪处囊间。
浣溪沙。近现代。沈祖棻。一别巴山棹更西,漫凭江水问归期。渐行渐远向天涯。词赋招魂风雨夜,关山扶病乱离时。入秋心事绝凄其。
护国院十咏 其五 石鉴峰。宋代。韦骧。天悟迷人亦自然,团团石镜为高悬。潜令演若狂心止,忘照回情学坐禅。
京师阻雨二首。宋代。张耒。深泥漫漫污后土,长安闭门三日雨。顽云不动风伯愁,飞电更相雷师怒。阳乌力弱不自持,天漏已宽无石补。麦蛾禾耳不足忧,当念为鱼救无禹。
咏怀。。罗学瓒。龙蛇争大地,豹虎满环瀛。②蹂躏无余隙,巢空草木惊。安得异人起,拔剑斩妖氛。倾洋涤宇宙,重建此乾坤。一同登乐园,万世庆升平!
银瓶阡。明代。林光。打起眠牛眼未醒,深松下马上银瓶。翻疑造物劳施设,却怪青囊久秘灵。天壤未乾孤子泪,烟霞叨贲石斋铭。馀生百事看来左,何日相随到九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