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唐代。韦庄。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翻译
现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处来,当时年少风流,春衫飘举,风度翩翩。我骑着大马,斜靠小桥,满楼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倾倒。
闺房屏障曲折迂回,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丛之所在。现在要是能再有像当年那样的遇合,我就是到白头也一定不会想回来。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红袖:指代少女。梁简文帝《采莲赋》:“素腕举,红袖长。”这里指青楼中妓女之类。
⑶翠屏:镶有翡翠的屏风。金屈曲:屏风的折叠处反射着金光。一说金屈曲是屏风上的金属环纽。
⑷花丛:指代游冶处的艳丽境界。
⑸花枝:比喻所钟爱的女子。
此词是对往事的回顾以及感慨。“如今却忆江南乐”的“如今”是跟从前做对比的,意思是说:我现在才反而回想起江南的好处。“却”是反对之词,“如今却忆”四个字一笔勾销了当年的“人人尽说江南好”,再次突出他当时并没有认为江南好的意思。当时在江南,他并不以江南为快乐,他的心心意意都在那“红楼别夜”的中原,都在那“劝我早归家”的美人,所以对那风景如画的江南,垆边似月的酒女都并没产生丝毫的留恋。但等他离开了江南,反而却回忆起在江南那段生活的美好了。唐代诗人贾岛(据《全唐诗》四七二卷一作刘皂诗)有诗云:“客合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他说:“我在并州做客已经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长安附近的咸阳,如今我渡过桑乾河来到更远的地方,回首并州,倒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韦庄所写的也是这种心理。他在江南思念着中原,离开江南到更远的蜀中,他又觉得在江南的生活也毕竟是快乐的,是值得怀念的了。韦庄多数的词所传达的感发的力量不是靠形象,而是靠叙述的口吻,也就是用赋的笔法。可是他并不是不用形象,“当时年少春衫薄”中的“春衫薄”三字就是形象,写少年的光景之美好和可怀念。李商隐有过两句诗:“庾郎最年少,芳草妒春袍。”为陪衬庾郎的年少,用了春袍的质料的轻快和色泽的鲜明的形象,那使芳草都嫉妒的这样的明快充满活力的春袍,正是青年的形象。“骑马倚斜桥”,更是形象,怎样描写男青年的英武潇洒,西方文学作品里少女心目中的男青年形象就是所谓的白马王子,中国也有类似的传统,白居易的诗:“郎骑白马傍垂杨,妾折青梅倚短墙,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识君即断肠。”这位中国青年骑的也是白马。韦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也是写的这样的男女之间感情的遇合,一定要重视他们共同所写的这种遇合的传统,这种遇合都同时有一种共同的含意,就是要以最好的年华,最出人的才能,最好的面貌去得到这种可贵的遇合。“骑马倚斜桥”是英武与潇洒的结合,“骑马”是英雄勇武的一面,“倚斜桥”是风流潇洒的一面,“满楼红袖招”是说满楼的女子都为之倾倒。韦庄的这两句词是说他当年何尝没有才华,何尝没有遇合,何尝没有人赏爱,然而他那时没有对满楼的红袖钟情。因为他第一句就写的是“如今却忆江南乐”,所以他所说的“满楼红袖招”都是反面的陪衬,意思是说:我当年有那样的年华、遇合、赏爱,但我没有看重这些,而这一切现在都过去了。至此为止,写的都是对江南往昔的回忆。
下半阕“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二句,一则可能仍是写回忆中的情事,再则也可能是写今日之情事,有两种可能,也可以兼指。用“翠”“金”二字,意在写明环境之美。“花丛”在古人诗词中,不单是指自然界的花丛,广义的还指如花的女子,他说:我当年面对“满楼红袖招”都没有钟情,而现在要能再有像当时那样的遇合,“此度见花枝”,我便将要“白头誓不归”了。“誓”表示其态度之断然坚决。“白头誓不归”这句与《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未老莫还乡”是鲜明的对比,当年是说没有年老还可以暂时不回故乡,真正意思是说年老时一定要回乡。而如今白发苍苍却不但不会还乡,反而说誓不回乡了。韦庄是京兆杜陵人,而且也在洛阳住过,所以不管是长安也好,洛阳也好,都是他的故园和旧居所在,他现在由“未老莫还乡”转变成“白头誓不归”,是因为他无家可回,无国可归了,唐朝已经完全灭亡了。韦庄留在蜀中,王建曾一度驰檄四方,欲联合讨伐朱温,从而形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对于唐朝灭亡这样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韦庄不可能没有受到震动。当年在江南时说“未老莫还乡”,是因为长安还有希望收复,回乡的希望依然存在,但在他留寓蜀中时,唐朝已经彻底灭亡了,回乡的希望荡然无存,所以他才决然的说“白头誓不归”,口气极为决断,含义则极为沉痛。着一“誓”字,无比坚决,以斩尽杀绝之语,写无穷无尽之悲。这正是韦庄词的特色。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韦庄。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香雾髓歌。明代。杨慎。君不见东坡先生蜜云龙,缄藏远自朝云峰。宛丘淮海四学士,分江贮月初启封。又不见升庵老人香雾髓,狮头瑞柑萍实比。香雾噀人星髓开,锡以嘉名汉池始。龙团狮柑各有神,江阳玉局共称珍。若把西湖比西子,奁来隹茗似隹人。君才十倍廖明略,姑射风姿昆玉脚。兰舟菱唱朝阳诗,闲情止酒渊明作。黑头醳䣮早归来,枕谷栖丘步紫苔。王阳回车九圻坂,楚筵辞醴三休台。玄言亹亹怀坡老,清夜沉沉同绝倒。烛泪融成两凤凰,仙踪迥寄三青鸟。酒酣邀我赋短歌,楚颂亭前芳思多。像置伯夷真不趐,才尽江淹其柰何。
谒宣府庙学。明代。杨士奇。下马趋黉宫,敬谒先圣师。圣颜俨温穆,从祀森威仪。簠簋备法制,堂庑何岿巍。斋居豁明敞,富列书与诗。童冠数十辈,济济咸肃祗。俯仰动忻怿,亦复兴叹咨。上谷秦所郡,逢掖时所讥。寥寥千载后,振举昉自兹。圣代崇文教,涵濡浃边陲。伟哉谭公劳,焕耀无穷期。
从陈大将军征蛮。明代。张穆。羽檄下云中,丛岩鼯鼠躬。书生弃椽笔,慷慨事雕弓。幕府屈群策,志士饶如熊。采旗捲朝露,猎猎飘英风。扬舲坐箫鼓,恍与江神同。将军不嗜杀,善胜不在攻。会见平蛮日,争罗拜令公。
宿黄花寺。明代。谢榛。横野千重壁,飞空百丈泉。松门临巨壑,石阁架长烟。月下惟清梵,林中有静缘。此心元不染,秋水照青莲。
花犯 小石 其三 咏梅。宋代。周邦彦。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唐代。刘禹锡。吟君苦调我沾缨,能使无情尽有情。四望车中心未释,千秋亭下赋初成。庭梧已有栖雏处,池鹤今无子和声。从此期君比琼树,一枝吹折一枝生。
采山石。宋代。林逋。危阁闲登日渐曛,整屏晴雨枕江濆。秋稜瘦出无多寺,古翠浓连一半云。坐卧不抛输钓叟,往来长见属鸥群。翻然却怪宣城守,是甚移将李白坟。
游中岩。清代。彭端淑。上岩欲倚天,下岩欲拔地。中岩尤突兀,横插两崖际。溪泉直复纡,流韵幽以邃。苍藤仗老树,近绿将日蔽。咳唾有猿惊,拍手观鱼戏。钟磬度杳冥,断续出烟寺。山奇赤亦古,径僻罕人至。吾慕苏髯公,千载见遗字。赤壁走龙蛇,不随风雨替。探奇兴不穷,访古性所嗜。回首觅归途,谷口白云闭。
偶书。宋代。张镃。野水因晴自少文,淡云当昼不容昏。夹泥船小才通港,洗菜人归定入村。布谷飞鸣随燕去,舂锄挽啄得鱼吞。春风有得诗如许,妙处从来复细论。
南浦 题秦端崖先生《寒梅著花未画幅》。清代。刘嗣绾。远天如梦,恁荒寒、点出碧芜村。依约江南归路,昨夜逗春痕。报与枝头消息,问窗前、小立几黄昏。料空山孤鹤,月明无主,独自守柴门。数遍旗亭长短,向天涯、我亦怅离樽。直待东风人日,清怨与同论。纸帐朝来依旧,怪石肠、不似旧温存。莫图中回首,关山容易笛销魂。
题友人屋。唐代。李昌符。松底诗人宅,闲门远岫孤。数家分小径,一水截平芜。竹节偶相对,鸟名多自呼。爱君真静者,欲去又踟蹰。
送王用吾观察之贵竹。明代。黎民表。伏波铜柱早登坛,新命仍加执法冠。千里风声传木夹,三年冰雪寄珠官。人从益部占星入,雨过碉房倚马看。莫道殊方频历试,循良先著御屏端。
台城路六首 其二。清代。李慈铭。夜来孤馆无眠惯,雨声更催天曙。著户帘开,敲窗烛暗,尽把闲愁来絮。离情几许。只枕泪衾重,自家将护。掐遍莲更,暗中写就断肠句。分明故乡怨绪,恁文园善病,谁遣羁旅。可忆年时,空阶点滴,不似者番凄楚。梦儿归去,问画尺声中,今宵凉否。燕子檐花,记侬灯畔语。
喜雪。宋代。吴芾。糁遍山巅与水涯,天公着意做年华。要令腊里呈三白,时向空中散六花。勒住玉梅还可恨,妆成琼树却堪夸。须知造物忧民切,预把丰穰报万家。
朝中措(熟水)。宋代。杨无咎。打窗急听□然汤。沈水剩熏香。冷暖旋投冰碗,荤膻一洗诗肠。酒醒酥魂,茶添胜致,齿颊生凉。莫道淡交如此,于中有味尤长。
采茶歌(一作紫笋茶歌)。唐代。秦韬玉。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老翠看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吕梁阻风奉怀洪都宪年兄。明代。谢迁。望中云树两驰情,风雨连朝阻客程。使介远烦都宪节,交期不负岁寒盟。吕梁自昔开天险,禹贡如今赖地平。明日相逢成一笑,波涛过眼未须惊。
赋得白云起封中(一作许康佐诗)。宋代。张嗣初。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表圣宁因地,逢时岂待风。浮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自叶尧年美,谁云汉日同。金泥光乍掩,玉检气潜通。欲与非烟并,亭亭不散空。
及第后寄宜春亲友。宋代。许载。只把文章谒帝居,便从平地蹑空虚。分明有个上天路,何事儿孙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