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朗读

《雨》

阴云拂地散丝轻,
长得为霖济物名。
夜浦涨归天堑阔,
春风洒入御沟平。
轩车几处归频湿,
罗绮何人去欲生。
不及流他荷叶上,
似珠无数转分明。

中文译文:
厚厚的云层轻轻地散落下来,
长时间的降雨滋润着万物妖娆。
夜晚的河湖涨满了水,宛如与天相连,
春风洒落在宫廷的沟渠之中,看似平静。
宫廷的马车多次湿了回程出行的人们,
华丽绚烂的服饰上有谁愿意留下湿痕?
与那荷叶上的雨珠相比,
仿佛无数的珠子在闪烁分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细雨绵绵的场景。云层低垂,细雨轻柔,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夜晚的河湖涨满了水,与天空相接,而春风吹拂则使御沟水波粼粼。宫廷的轩车常常会被雨水打湿,华丽的罗织美衣湿了又干,湿了又干,谁还愿意穿湿裙子去出行?与宫廷的繁华相比,流在荷叶上的雨珠更显得细小而珍贵,它们在阳光下转动着,闪烁着珠光。

这首诗以简短的语言描绘出了春雨的景致,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冷漠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雨水是滋润万物的,但在人世间的喧嚣中,它变得黯然无闻。而与之相比,荷叶上的雨珠虽小却闪烁着美丽的光芒,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春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世俗之虚妄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琮

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韩琮朗读
()

猜你喜欢

铜梁千里曙云开,仙箓新从紫府来。天上已张新羽翼,

世间无复旧尘埃。嘉祯果中君平卜,贺喜须斟卓氏杯。

()

交友沦殁尽,悠悠劳梦思。平生所厚者,昨夜梦见之。

梦中几许事,枕上无多时。款曲数杯酒,从容一局棋。

()

雨声喧莫岛,水色借秋空。

()

官家不要复提封,翻碍精忠报九重。长脚死贪刑白马,雄心生负饮黄龙。

吁天北阙书千字,酹地西湖酒一钟。移荐金陀祠庙肃,灵旗风雨飒三冬。

()
尘外高人谢宦昏,生全天爵哜衢樽。
逸民佳传须银笔,常侍流风见耳孙。
入洛真能折伧父,浮湘更欲吊英魂。
男儿有志轻万里,辟世何如金马门。
()

朝餐山上霞,暮采山下药。安得山中人,共跨山头鹤。

()

晓月催征棹,溪喧浪不平。雾笼岚变幻,滩急水纵横。

曲岸苍烟黑,遥山堠火明。短篷孤枕上,一梦觉鸥轻。

()

屋腐隙西椽,密雪夜如织。朝窥床簟头,白糁高一尺。

侧身不敢摇,寒笼戢僵翼。伴侣同苦辛,何从乞浆食。

()
五字研成举世传,醉吟朝夕在樊川。
江南海北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
壁上尘黏蒲叶扇,镜中人入洞庭烟。
倦游客子心无际,遐想星轺思惘然。
()

曾侯名家郎,家有玉颊儿。渥洼出名驹,丹穴生长离。

春风入庭户,独秀兰与芝。未乾弄獐墨,遽草骑龟诗。

()

南还昔别已匆匆,日断云飞思欲穷。
江水波涵天上下,海门潮涌浙西东。
沉烟白鸟晴沙际,飘带青山夕照中。

()

离声蓦带归潮起,天涯冷帆初转。夜鹤引冰弦,恁霜空云乱。

玉尊休更款。怕赢得、一衿幽怨。昨梦西津,雪回孤棹,暗尘先换。

()
御手指婵娟,青春白昼眠。
粉匀香汗湿,髻压翠云偏。
柳妒眉间绿,桃嫌脸上鲜。
梦魂何处是,应绕帝王边。
()
一承兑泽莅方州,八度春光照郡楼。
好景几将官吏醉,名山时领管弦游。
空花任尔频侵眼,老雪从他渐满头。
归去杜陵池阁在,只能欢笑不能愁。
()

朱丝操白雪,白鹤舞婆娑。犹闻广陵散,不废懊憹歌。

风来茂花树,月落洞庭波。不见古人久,焉知古意多。

()

芦湾风带雁声愁,苹蓼花开水国秋。

望到钱唐门外路,晚凉人倚小红楼。

()

潭色何所似,黛玉空人心。可道清见底,龙蟠不在深。

()
红紫委尘土,绿窗清昼长。
安知两三竹,风已作秋凉。
()
月犀得晕,雾豹养文。
有通有变,或合或分。
夜寒河濯斗,山润石生云。
妙湛体前明历历,从交天下乐忻忻。
()
余性便静素,於世寡所谐。
惟余黄卷里,聊与古人偕。
古人不可期,古人尚可窥。
当其会意时,悠然忘渴饥。
()
静看世变起徐徐,阁夜挑灯检《七书》。
新韵争传《梁父》似,老谋谁复绕朝如。
侵凌汉地吾生后,恢复唐边午梦余。
双手丝纶江海夜,不知身本是佃渔。
()
小刹迟留为觅船,欲凭一苇下长川。
磬传清韵每知晓,柏偃樛枝休问年。
末路风埃埋日月,故园松竹老云烟。
由来行止皆天定,遇坎乘流只信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