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二之一)。宋代。王安石。嗟见世间人。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沈沦。只为从来认识神。作麽有疏亲。我自降魔转法轮。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
诗词:《南乡子(二之一)》
嗟见世间人。
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沈沦。
只为从来认识神。
作麽有疏亲。
我自降魔转法轮。
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
幻化空身即法身。
中文译文:
唉叹看到世间的人,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丝一毫也是尘埃。
无法停留在过去没有形象的时光中,沉沦。
只因为一直以来认识神。
怎么会有疏离亲人的感觉。
我自己降伏魔障,转动法轮。
不是通过控制心灵消除妄想,而是追求真实。
幻化虚无的身体即是法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所作,描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感慨和对内心真实与解脱的追求。
诗的开头以嗟叹之辞表达了对世间人的感慨。作者认为,即使是微小的一点一滴也是尘埃,意味着一切都是短暂、虚幻的,无法留住过去的美好,人们都沉沦在这种现实中。然而,作者仍然希望能够认识到更高层次的存在,即神。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疏离亲人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在追求内心真实和解脱的过程中可能会与亲人产生隔阂。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的修行和思考使他与世俗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从而导致了与亲人的疏离感。
最后两句则展示了作者对于真实和解脱的追求。作者自称降伏魔障、转动法轮,法轮是佛教中表示解脱和智慧的象征。这里的降魔和转法轮可以理解为通过修行和思考来超越尘世之苦,追求真实和内心的解脱。作者强调这种追求并不是通过控制心灵来消除妄想,而是要寻求真实的本质。幻化虚无的身体即是法身,表示通过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实现真实的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反思和对内心真实与解脱的追求。通过降伏魔障,作者追求超越尘世的真实和内心的解脱,寻找真实存在的本质。这也反映了宋代王安石变法思潮中的一种超然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木兰花 木笔 一名辛夷。明代。高濂。心吐毫,枝折管。细萼芳苞春日暖。疑醮水,欲书空,写出韶光留著款。藉斜晖,凝晓露,俨似荷风浮紫碗。怜倚槛,笑含风,缘堤色与芙蓉乱。
宿小沙溪。宋代。杨万里。诸峰知我厌泥行,卷尽痴云放嫩晴。不分竹梢含宿雨,时将残点滴寒声。
用周作韵送范忱举归。宋代。李复。白日高悬照九垓,天门欲上却飞回。虽闻西蜀题桥去,未放东都走马来。丰剑有神须会合,荆珉蕴璞且徘徊。明年八翮乘风起,一振鹏程九万开。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一。清代。朱彝尊。野王台废只空墩,翁子坟荒有墓门。舍宅尚传裴相国,移家曾住赵工孙。
相和歌辞·阳春曲。唐代。贯休。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男儿结发事君亲,须斅前贤多慷慨。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拟积雨辋川庄。明代。徐熥。经旬梅雨自沉沉,灌木萧森起夕阴。泉过断桥归别涧,钟传古寺出空林。闭门习静山中乐,晏坐焚香物外心。终日更无车马客,时从花坞听鸣禽。
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宋代。赵蕃。艇子君先唤,篮舆我复追。闻钟疑寺直,见塔上林移。早起犹思睡,冲寒故宽羸。山游定何得,饭饱细吟诗。
赠梁渐子 其三。明代。陈邦彦。大雅属榛芜,小言多破道。独行徒侣稀,时复孤怀抱。志士谢众咻,千秋恣元讨。俛首为制义,不如古文好。近犹淩晋魏,远乃追雒镐。渺思入青冥,瞻瞩周浑灏。同时陆浚仪,一见惊绝倒。忆我如君时,怀古意如捣。饥驱谋旦夕,十年坐草草。穷达知有时,立志悔不早。所愿行其言,毋为但词藻。
无锡杨叔屿寿藏八景 其七 一沤亭。明代。张宁。秋水亭空晚况微,云随片影落晴晖。乾坤逆旅生如寄,怪㡳忘机不复飞。
再过剡溪。明代。彭启丰。平生雅爱孔淳之,剡曲山川镜里移。春树参差浮岸远,布帆层折入山迟。没篙水涨添三尺,抽笋林深茁万枝。竟日潇潇烟雨湿,寒云千叠望犹疑。
经筵秉烛。明代。郑岳。北极星精午夜悬,周庐剑佩候朝天。烟开曙色明驰道,月带灯光照御筵。灾祲每消修政后,枢机端系格心前。万方行睹虞廷化,一曲薰风入五弦。
三和。宋代。刘克庄。暂击金狨陪法从,长骑秧马杂耕夫。今红琥珀来村店,昔紫驼峰出御厨。阙里尚延瞽师冕,法筵谁起躄浮图。莫欺残秃毛锥子,几度曾将敕尾涂。
南歌子 其四 初秋闺怨。清代。吴绮。凫藻才宜火,桃笙不耐香。朝来无语暗思量,只恐莲壶银箭、夜须长。梦断惟含笑,啼残懒更妆。龙须六尺锦匡床,怎奈好天、辜负是新凉。
湖嘴泛舟。清代。蒋春霖。强逐东风覆酒杯,湖阴路折小舟回。微茫葭菼浮春气,寥落郊原见劫灰。细柳暗藏莺语密,长堤时听马声来。军书久盼淮西捷,日暮渔竿亦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