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谷晚望。唐代。韩琮。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翻译
辽阔的秦川沃野千里,风景如画,浩浩荡荡的渭水如绵长的细丝一般穿越三秦。这美丽的风景画是我在归乡途中一望所见的。这次不如不回来啊,怀着这种屈辱的心情回家,仿佛那山岭上的花草都枝枝使人断肠。
注释
⑴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
⑵川:平川。秦川:指秦岭以北古秦地,即今陕西中部,渭水流域大平原。渭:一作“柳”。
⑶还家;一作“还乡”。
⑷“公子”二句:典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五。下面是安徽大学文学院术研究带头人、安徽大学古籍整理汉语言文字研究所顾问马君骅对此诗的赏析。
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诗人晚望于此,有感而吟此诗。此为缘景遣怀诗。这类诗率多景为宾,情为主,以景起兴,以情结景,它借助眼前实景,抒发内心幽情,越突出景物的瑰丽,越反衬心情的凄婉,细读自见堂奥。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川,平川。“秦川”,指秦岭以北古秦地,即今陕西中部,渭水流域大平原。诗人登上骆谷,晚霞似锦,残阳如血,远岭近峦,浓妆淡抹,眼前展现一幅锦山绣水的美丽画面。“如画”二字把莽莽苍苍的辽阔秦川描绘得斜阳掩映,沃野千里,平畴闪光,丛林生辉。这是广袤的大景。“如丝”二字又把浩浩滔滔的东流渭水状写得长河落日,浮光耀金,万丈白练,飘浮三秦。这是绵长的远景。大景与远景交错,山光与水色竞美,蔚为壮观。然而这些美景都是诗人站在骆谷“一望”中摄取的,又是在辞帝京、返故里的背景下“一望”见到的,句中特着“去国还家”四字,隐隐透露了诗人是失官还乡,因而被壮丽河山所激发的豪情,一刹那间又被愁怀淹没了。下两句便将此情毫不掩饰地抒写出来。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是说王孙出游,乐而忘返,辜负了家乡的韶华美景。韩琮反其意而用之,借“公子王孙”来指代宦游人,实即自指,说自己这次“去国还乡”还不如“莫来好”。对于遭逐沦落的诗人,这种心境是可以理解的。《汉乐府·陇头歌》之二所写“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正可移来为韩琮写照。韩琮的诗情正是由此歌生发。他虽面临如画如丝的秦川渭水,心里只觉得“岭花多是断肠枝”了。据历史记载,韩琮被石载顺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不能不倍增其断肠之慨。
“莫来好”是与“断肠枝”相因果的。本来“岭花”并无所谓“断肠枝”,只因作者成为断肠人,“岭花”才幻成了“断肠枝”。断肠人对断肠枝,自然不如莫来好了。
全诗二十八字,并无惊人警语,而自有一种形象意蕴,令人回肠荡气,原因在诗家惯用的以乐景写哀的对比反衬手法,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挥。起句写美景,景美得扑人眉宇;收句写愁肠,肠愁得寸寸欲断。同一诗境,效果迥异,令人读来自入彀中。试一口诵心维,景乎,情乎,乐乎,悲乎,似都浑然莫辨了。其点化契机,仍然是“莫来好”三字所导入的一种闲愁美,哀伤美。乐景固然给人以美感,哀景同样给人以美感。在特定诗境下,先乐后哀,乐中生悲,会更使诗味浓郁,咀嚼甜美。此诗得之。
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韩琮。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谢杜合州送酒。宋代。冯时行。浦树江云晚杜门,史君书札问深村。忧愁彻骨妨诗律,赋咏开荒得酒樽。病肺可能供痛饮,濡唇亦足荷深恩。呼儿擎出随藤杖,洗盏开尝坐竹根。
王立之园亭七咏 其四 泠然斋。宋代。谢逸。枕簟置一榻,几杖置一筵。扫空净如水,洗心学僧禅。何必快哉风,襟怀自泠然。是身岂无垢,要以道洗湔。傥不念清凉,恐为烦暑缠。虽居土囊口,内热如烹煎。我自悟此理,三伏扇可捐。定知与列子,相友以忘年。
书问耕堂。明代。王恭。庞公喻刘表,仲尼小樊迟。为学贵自广,遗安亮无危。若人隐耕稼,取乐宁在兹。用舍随所遇,荣贱心弗移。闭门面场囿,开轩瞩清池。棕叶覆我牖,藤花垂我衣。方春始微雨,薄言往东菑。田叟既相勉,耰种恒及时。稻苗日已长,稂莠日已稀。远心易无闷,悟物兼忘疲。虽云体力倦,斗酒聊自怡。伐檀夙有戒,素食良可讥。岂不善微禄,知命复奚疑。
中原遥隔水盈盈,一雁南飞万里程。伏枕青门思白海,开缄秋信入春情。
支离字遣龙蛇瘦,衰飒吟成风雨声。君自悔游余悔宦,总无长策不归耕。
家人至,读安其大兄去秋自秦关病中所寄手书。清代。孙元衡。中原遥隔水盈盈,一雁南飞万里程。伏枕青门思白海,开缄秋信入春情。支离字遣龙蛇瘦,衰飒吟成风雨声。君自悔游余悔宦,总无长策不归耕。
拙宦。清代。孙桐生。拙宦谁如我,三年滞楚游。投荒禦魑魅,抱影息蛮陬。命以文章累,身为簪组囚。何时脱尘鞅,安稳泛归舟。
寄仗锡平老借用其听琴诗韵。宋代。陆游。放翁久矣无此客,闯户儿童皆动色。寒泉不食人喝死,素绠银瓶我心恻。千金易得一士难,晚途淹泊眼愈寒。岂知一旦乃见子,杰语豪笔无僧酸。门前清溪天作底,细细风吹縠纹起。倚栏一笑谁得知,爱子数诗如此水。江湖安得常相从,浩歌相踏卧短篷。功名渠自有人了,留我镜中双颊红。
又题琳师房刘行简给事墨竹。宋代。王洋。黄门给事二千粟,日割三牲亦应足。刘翁食俎厌膻腥,千亩渭川期满腹。顺人束简如束刍,百钱可了三日厨。刘翁平生几两屐,可能千亩无赢馀。独嫌纳腹未可尽,更为挥毫写清峻。庭空月落千丈长,老柏乔松未高劲。锦绷稚子置腹中,铁面老人凌远风。此君族类俱得所,多事索此霜髯翁。腹饥眼饱徒倥偬,只说饕馋疑作俑。何以先生日照盘,更看婵娟势飞动。末师从此唯善看,时时更为通平安。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投龙毕却赴京。唐代。刘禹锡。银珰谒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
送顾苌。唐代。皇甫冉。由来山水客,复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晨装林月在,野饭浦沙寒。严子千年后,何人钓旧滩。
过废江宁县(王昌龄曾尉此县)。唐代。罗隐。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漫把文章矜后代,可知荣贵是他人。莺偷旧韵还成曲,草赖馀吟尽解春。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虞万州妻赵安人挽诗二首。宋代。魏了翁。妇言加妇德,公子嫁公孙。澹泊於心慊,纷华入耳烦。晋秦称区国,韩姞烂盈门。乃与其夫子,十年江上村。
端午内中帖子词 其二 夫人阁。唐代。王圭。绕臂双条达,红纱昼梦惊。连吹紫云曲,不及晚妆成。
中秋广江驿示韦益。唐代。李群玉。莫惜三更坐,难消万里情。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