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宋代。周密。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免仰千古悠悠。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怜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阁在绍兴,西浦、东州皆其地。
这首词中的蓬莱阁在绍兴卧龙山,为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所建,是浙东名胜。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周密随即流亡,这年和次年的冬天都曾到过绍兴,从词中描写冬天的景物来看此词应是第二年冬天游览蓬莱阁时写的,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国山河的爱国忧思。词人的感受是通过登阁所见景物曲曲传达出来的。在故国沦亡的情况下,词人登临古阁,感慨万千。时值冬季,天色阴沉,雪意未休,这种凄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作者的悲凉心境。
上阕以写景为主。首句“步深幽”三字概括了进山登阁的过程。山路曲折盘桓,行人渐入幽深,“正”字领起下面两句,交代当时的天气。冬云凝重,天色昏黄,仿佛要下雪的样子。作者以阴沉的天气烘托自己抑郁而沉重的心情。“鉴曲”三句,描写登阁所见到的景物。鉴曲即鉴湖,唐代诗人贺知章告老时曾赐得鉴湖后终于其地。茂林指兰亭,亦在绍兴,东晋名士王羲之等曾于此赋诗咏怀,《兰亭集序》中有“茂林修竹”之语。鉴湖和兰亭都是历史上名士栖游的地方,而眼前一片萧瑟和衰败。词人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只觉“千古悠悠”。以上六句都是借环境氛围来烘托人物心理。下面“岁华晚”三句,由缅怀古迹转而抒发身世飘零的感触。登阁时已近年底,可自己仍在飘泊,而此番登临又是只身一人,尤感寂寞。“同载五湖舟”,说的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与西施泛舟五湖的故事。自己虽然也和范蠡一样隐遁避世,四处漂泊,却是形单影孤,谁来与自己作伴?“磴古”以下三句,再从抒情转入写景。古老的石级,歪歪斜斜的老松,山崖背阳处多年积成的青苔,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悲从中来,唏嘘慨叹?结句“一片清愁”正是对此情此景的高度概括。
上阕写罢令人愁肠百结的冬景,下阕而抒发对故国山河的感怀,对宋朝大好江山丧失的痛惜。下阕首句以换头用“回首”带起三句,述说流亡岁月中对故乡故都的刻骨思念。“几”,几番、多次,极言其频繁。“魂飞西浦,泪洒东洲”两句,情感深切而发语警挺。西浦、东州都是绍兴地名。周密祖籍济南,长期寓居吴兴,故将江浙一带视为第二故乡。在江山易主、国土沦亡的岁月中,词人日夜思念故国故土,多少次词人梦里回到故国,不禁眼泪洒遍越中山川。但此时登阁眺望,颇像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登楼,看到故国山川、园林已今非昔比,不禁忧思万端。以上六句,极写望归心切,而又深叹家园沦亡。由此逼出“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二句点题的话,集中抒发了国破家亡的巨大创痛。秦鬟,指美如髻鬟的秦望山,在绍兴东南。妆镜,指清如明镜的鉴湖水。这里采用艳丽的词语极力铺陈山川的美丽,意在反衬亡国的惨痛。江山如此娇美,为什么偏在她惨遭蹂躏之后才来游赏呢?词人痛心疾首,悲愤填膺,以至山容水态,,无不染上深深的哀愁。词情发展至此,达到高潮。结尾二句,却又笔头一转,轻轻远拓开去。“狂吟老监”指贺知章,他曾任秘书监,又自号“四明狂客”。词人要召唤他一起来赋诗消忧,表面意思是自我排遣,好像离主题远了一点,其实正表明忧愁郁结,难以消除,愁情反而更深了。“共赋消忧”与上阕结尾处的“一片清愁”相应,都有“意在言外”的韵致,使沉痛之情在含茹吞咽之中又转深了一层。
时值隆冬,天色阴沉,沙寒草衰,雪意未销,这是用环境气氛的凄清来烘托他悲凉的心境。鉴曲秀美,兰亭风流,然而“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这是借古今的更替寓兴衰存亡的慨叹。岁华已晚,飘零念远,透露出流亡者孤寂无依的身世之感;而深山幽景更添词人无穷的愁思。词的上阕无一字涉及国土沦亡,但萧敝的冬景无处不渗透遗民的哀痛。下阕改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回首”三句,似欲打开感情的闸门一任奔泻,以倾吐心头郁积的哀伤,然而,至“还似王粲登楼”句一顿,至“好江山、何事此时游”又一顿,这样一顿再顿,使奔泻的感情转为沉痛的反思,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吞吐咽噎,回环往复,构成了此词情思哀婉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正是如此。草窗词素以意象缜密著称。综观全词,写景空远,抒情婉曲,结构细密,引事用典十分贴切,充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词学功底和创作才力。所以这首词一直被推为《草窗词》的压卷之作。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周密。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以朝鸡送樊氏兄弟效鲁直体作两绝。宋代。王灼。尘柄知君谈亹亹,鸡群笑我唤朱朱。晓窗试渠作人语,绝胜蠹简用工夫。
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 其四。明代。谢元汴。去后霜烟色色殊,行藏偶尔谷于菟。青山作侣夫何阒,白石同人亦不孤。禁虎谅应冯禹步,执魌还用进桃都。故园自有馀兰畹,斗世战身似我愚。
西江月。宋代。吕本中。酒罢悠扬醉兴,茶烹唤起醒魂。却嫌仙剂点甘辛。冲破龙团气韵。金鼎清泉乍泻,香沈微惜芳薰。玉人歌断恨轻分。欢意厌厌未尽。
【双调】得胜令_银烛照黄昏。元代。张可久。银烛照黄昏,金屋贮佳人。酒醉三更后,花融一夜春。恩情,怕有些儿困。亲亲,亲得来不待亲。
毗陵道中。明代。黄姬水。劳歌江上采江蓠,一日愁添鬓几丝。借问客心何处折,渡头灯火落帆时。
点绛唇·醉泛吴松。宋代。张元干。醉泛吴松,小舟谁怕东风大。旧时经过。曾向垂虹卧。月淡霜天,今夜空清坐。还知么。满斟高和。只有君知我。
满庭芳 陶潜抚孤松圃。明代。陈霆。短杖东皋,浊醪西舍,吾生乐在田园。良苗秀雨,生意蔼晴川。长日柴扃不搜,浓阴散、柳外榆前。山林好,意行无阻,琴在也无弦。为生消几许,区区五斗,未当三餐。算折腰非易,解印非难。落落长松共晚,尘埃事、有梦谁关。无心处,闲云自出,孤鸟自飞还。
呈周及之贡元。宋代。华岳。一头却过六七岭,两足几乎百十斤。恰喜故人能下榻,檠窗樽酒细论文。
代王城。元代。李溥光。一脉金波唤作泉,孤城小小带疏烟。从容三让登车后,黼黻炎刘四百年。
阅都台檄催赴省试四首 其四。明代。林光。行藏空使我怀疑,即鹿无虞事可知。千载风云看际会,一时机轴转何谁。苔封僻径人踪远,风荡游丝日影迟。间点一双观物眼,还将消息认庖羲。
过洛社留寄李耕隐。明代。朱綝。故人近住林之东,相望草堂云气中。旧时松竹想无恙,暇日琴樽谁与同。作赋应能继潘岳,隐耕元不让庞公。过门不入非为慢,两鬓尘埃愧转蓬。
封仲坚挽词 其一。金朝。段成己。几年为我驻行辀,一閟幽宫挽不留。望望故邱君饮恨,茕茕遗息众为忧。皇天无路申三问,隙地何人借一抔。重对平时旧游处,野烟荒草祇增愁。
舟中病思三首。宋代。赵蕃。日脚阴晴屡,船身坐卧俱。溪山无入望,覊旅孰为娱。路识长安近,名非短策图。无迷蔡谟蟹,且觅季鹰鲈。
吴感勾归安簿。宋代。宋祁。苑花联醉七经春,猎佩当年一采纶。京邑风尘初倦客,楚伧涂辙欲妨人。信潮暮送吴艎稳,公秫秋供箬酎醇。江外何因凭尺素,宕渠波恶损文鳞。
和崔侍御。唐代。尉佗。千岁荒台隳路隅,一烦太守重椒涂。感君拂拭意何极,赠尔美妇与明珠。
太常引 六月十八日喜雨,酒间应口,和不肖。元代。许有壬。荷盘蕉扇久无声。笑祈祷、果难凭。倚槛看云停。问谁把、天瓢遽倾。玄功不宰、太平有象,磊块一时平。老我问阴晴。笑尚为、苍生有情。
违时空献策,落魄出燕南。恋阙情无极,离人思不堪。
绿杨莺睍睆,青草马骖驔。总是飘蓬客,何时又盍簪。
出都门留别茅平仲周思敬朱汝脩吴孝甫张孺宗赵凡夫钟山甫韩兆之吴载伯阮步文张曰肩诸君。明代。徐熥。违时空献策,落魄出燕南。恋阙情无极,离人思不堪。绿杨莺睍睆,青草马骖驔。总是飘蓬客,何时又盍簪。
入茌平。明代。释今无。初日晴明午夜阴,辛勤苦乐在天心。霜珠欲结先行雨,薄面旋融直到襟。路鬼易欺形已瘦,马蹄愁滑路难寻。相随徒侣无言说,各自胸中有故岑。
画小卷送人还吴江。明代。朱朴。春江草绿春风起,送客江头酌江水。安得吴笺百尺长,写尽离愁数千里。
梅花引。金朝。王哲。少无福。早孤独。憔悴一身无告嘱。日常思。日常思。此事分明,皇天便得知。见远促。见远促。侍来偏亲增汝禄。孝心推。孝心推。致感神明,洪喜得共随。
江心寺。宋代。陈某。谁把袈裟筑半峰,倚云楼阁打天钟。东西塔上自分屿,风雨声中忽见龙。隔岸愁吹孤戌角,归鸦寒立夕阳松。旧时行殿成荒土,烟草萋萋暝色重。
陈尧拱廷凭致仕归蜀。宋代。杨亿。一家今有十年轮,独忆云山欲退身。天邑繁华行乐厌,月曹清要命书新。西风跃马经秦甸,东道椎牛讌孟邻。秋稼万箱僮百指,羲皇之上更何人。
灞东晚晴,简同行薛弃、朱训。唐代。刘长卿。客心豁初霁,霁色暝玄灞。西向看夕阳,曈曈映桑柘。二贤诚逸足,千里陪征驾。古树枳道傍,人烟杜陵下。伊余在羁束,且复随造化。好道当有心,营生苦无暇。高贤幸兹偶,英达穷王霸。迢递客王程,裴回主人夜。一薰知异质,片玉谁齐价。同结丘中缘,尘埃自兹谢。
送曹峒峰擢广西宪副 其一。明代。庞嵩。皇初世弥远,大朴日已漓。蒙泉到西湖,溢载筝与丝。挺挺苍玉质,矫矫逵羽仪。愿言绍于迈,揽辔追黄羲。
中秋呈元长 其一。宋代。赵鼎。江上中秋月,天边白发翁。一轮还自满,千里共谁同。扰扰干戈后,栖栖羁旅中。持杯那复问,一釂百分空。
次韵能之贺除。宋代。徐侨。初无家学赡三余,滥被君恩有此除。非取金华能占对,但令东观与观书。汗颜莫称英髦选,冷眼终输山泽居。自昔与君忧世切,只今何策塞侵渔。
壬寅正旦侍班。明代。吴宽。炉烟如雾蔼彤墀,半启金门复道危。只尺星辰华盖转,中间日月衮衣垂。普天凤历开寅岁,平旦鸡人报卯时。御座不胜袍笏近,侍臣偏识汉朝仪。
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 其五。明代。童轩。灏气瀰漫六合同,半兼寒雨半随风。连朝流水成新冻,一夜青山失旧峰。广野兔迷高下窟,长途人断去来踪。渔村僧舍无边景,都入先生赋咏中。
三月五日复雨霰。宋代。钱时。三月二日霰且雷,明日漫天白皑皑。阴云聚散才信宿,冰珠更复漫天来。我不忧千花万花枝压折,亦不忧千山万山石冻裂。麦如马尾桑如钱,岁饥岁寒系尔雪。一冬望尔胡不然,此日何日能狂颠。亟呼巽二扫落滕六魄,放出高高万里东皇天。
上周尚书内翰承旨二十韵。宋代。许及之。弱水蓬莱远,群山岱岳高。尘埃千障隔,景行寸心劳。摸索知何自,抠趋苦未遭。铜章披宿雾,藻鉴炳秋毫。穹壤悬鹏鴳,篇章抵雁羔。斯文标正脉,舆论凛时髦。勇退关吾道,留行切帝褒。风云开壮观,舟楫际洪涛。剑履昭魁象,词澜卷巨鳌。合宫陈缛典,华盖粲星旄。霁日明黄道,祥风动赭袍。恩波荣赦草,颜咫醉仙桃。麻册追盘诰,诗歌逼颂骚。人方期补衮,功岂在挥毫。地禁承中旨,天官冠列曹。仪型喜颇牧,步武接夔皋。蚤晚登三事,乾坤倚一陶。途长须骥足,用拙匪牛刀。造请神先索,推敲痒莫搔。未嗟闻道晚,终待郢斤操。
凤口。元代。陈基。溪坞晚含风,山营夜依谷。栖鸟息复惊,归云断还续。画舸止宵征,连舻衔尾宿。戍鼓杂鸣笳,秋声一何肃。
瓜洲。清代。丁耀亢。水外苍烟一鹭明,长天雨歇半江晴。双舟对过如梭急,爱听船娘转舵声。
铜雀妓。明代。袁昌祚。层台在漳河,遥望蓬莱阙。君王相往来,靓妆待明月。月出耿夜光,轻风飏流黄。便逐浮云起,何能梦高唐。昨日邺城隅,游冶者谁子。金镮双凤凰,欲买朱丝履。履卖未足珍,寄言遗所亲。青楼若生女,莫作漳台人。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宋代。司马光。湖澄翠岫孤,胜地古东吴。气象常时秀,英灵何世无。金闺演王綍,玉帐绾兵符。炜烨乡曲,从兹益重儒。
寿太师益公 其六。宋代。洪适。晋公貌状谁能画,曹霸丹青与世殊。头上进贤何足道,至尊书赞古来无。
西州即事。元代。黄庚。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山吞残日没,水挟断云流。灯影深村夜,钟声古寺秋。西州旧游地,十载此淹留。
喜迁莺 赐大将军韩夷耶。金朝。完颜亮。旌麾初举。正駃騠力健,嘶风江渚。射虎将军,落雕都尉,绣帽锦袍翘楚。怒磔戟髯,争奋卷地,一声鼙鼓。笑谈顷,指长江齐楚,六师飞渡。此去。无自堕,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试展卧龙韬韫,果见成功旦莫。问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黄迎路。
浣溪沙。宋代。陈克。窗纸幽幽不肯明。寒更忍作断肠声。背人残烛却多情。合下心期唯有梦,如今魂梦也无凭。几行闲泪莫纵横。
牡丹酴醾各一首呈周宰 其一。宋代。朱松。珍丛压朝露,无人羞欲攲。春风醉香骨,绰约不自持。谁怜曲肱人,一笑遗秾姿。不言意可了,君醉当勿疑。
次韵旴江李君昉见寄二首时李在包守郡斋。宋代。戴复古。共醉荆溪酒,不论杯浅深。定交从此日,识面早知心。久缺寒温问,忽闻长短吟。玉霄亭下路,几夜梦相寻。
秋日即事五首 其三。明代。谢榛。何时偃甲兵,多难滞燕城。寒馆下桐叶,秋风吹雨声。贾生今日泪,宋玉昔年情。共有龙庭策,谁高麟阁名。
感皇恩 题赵仲穆画凌波水仙图。元代。张翥。湘水冷涵秋,行云平贴。时见惊鸿度萍末。雾鬟烟佩,微步一川凉月。软波擎不定,龙绡袜。楚楚绀莲,愔愔瑶瑟。照影明珰两清绝。汜人何处,起舞为谁轻别。数峰江上晚,和愁叠。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九。南北朝。庾信。北临玄菟郡,南戍朱鸢城。共此无期别,俱知万里情。昔尝游令尹,今时事客卿。不特贫谢富,安知死羡生。怀秋独悲此,平生何谓平。
吴航赴宜与簿。宋代。杨亿。家住武夷峰,眉间道气浓。风尘久为客,雷火近成龙,试吏江城僻,宁亲岭路重。一廛期没齿,乐土定相容。
虞美人。宋代。蔡伸。鸾屏绣被香云拥。平帖幽闺梦。觉来重试古龙涎。深炷玉炉、烧气不烧烟。匆匆人去三更也。月到回廊下。出门无语送郎时。泪共一天风露、湿罗衣。
元瑞计偕过吴入访弇中留饮有赠。明代。王世贞。日予欲无言,吟咏亦随废。塞耳空谷中,足音胡然至。之子匪俗欢,夙昔申末契。掩关二载余,日与黄卷对。卤莽一世眸,宰落千古事。圣主御明堂,汝乃随计吏。应门故所习,踉跄手其刺。一见肝胆披,软语若相媚。中厨出旨酒,亦复饶异味。鸾刀缕黄颔,雕盘饤朱柿。秋色在芙蓉,客醒主已醉。四坐且勿惊,见有此人未。但诵子虚篇,何待杨得意。
寒食见梨花。明代。杨慎。寒食村藏寺,晴光水见沙。老僧闲贝叶,邀客看梨花。尘外冰壶莹,风前玉树斜。洗妆犹待雨,春态倚云霞。
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唐代。高适。迢递辞京华,辛勤异乡县。登高俯沧海,回首泪如霰。同人久离别,失路还相见。薛侯怀直道,德业应时选。蔡子负清才,当年擢宾荐。韩公有奇节,词赋凌群彦。读书嵩岑间,作吏沧海甸。伊余寡栖托,感激多愠见。纵诞非尔情,飘沦任疵贱。忽枉琼瑶作,乃深平生眷。始谓吾道存,终嗟客游倦。归心无昼夜,别事除言宴。复值凉风时,苍茫夏云变。
再赋个侬 其八。明代。王彦泓。心期旧矣合欢新,蔗尾才尝味已珍。胆小易惊还易喜,眉弯宜笑更宜颦。未形猜妒思犹浅,肯露娇嗔爱始真。作计恼伊尝试看,自惭终近薄情人。
奉赠张荆州。唐代。王昌龄。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画梅花。清代。陈式金。既无润笔又无诗,替写冰容三两枝。何日通灵能结实,庶乎止渴慰相思。
月夜。宋代。方岳。人间执热难为睡,起听松风视月明。天净略无云一点,夜深已是鹤三更。自经秋后可曾雨,才入山来如许清。能得风多残暑生,草根何处不蛩声。
减字木兰花(答恕斋问晚禾生日何人设寿席)。宋代。沈瀛。寿诗且止。设席肆筵谁助喜。抹月批风。先向天厨号令通。满卮天酒。上与天田同日寿。其应维何。寿及天民性命多。
望海潮。清代。李慈铭。凉风移暑,微云催夕,篮舆小驻江程。斜日画船,开窗并处,蘋丝乱点蜻蜓。临水晚妆明,正茜衫小扇,相斗轻盈。笑约青山,桂花香里待潮生。当筵夜按秦筝。又金尊款月,银烛摇星。襟上泪痕,钗边鬓影。年来受尽飘零。戌鼓已三更。听隔江吹笛,烟柳冥冥。酒醒香残,为谁扶梦到重城。
送张振古二首 其二。魏晋。杨方。张公不是病参军,晚出犹将一事君。耿介只今无伴处,秋光诗好与谁闻。
七夕雨。明代。黄公辅。雨洗炎氛秋色新,飘飘寒叶井梧频。云遮鸟鹊虚宵月,星度银河暗庆辰。天上谩言逢又别,人间每见屈还伸。阮咸犊鼻从吾拙,何事纷纷乞巧人。
拟行路难二首 其二。明代。王立道。君不见堂前燕,翩翩冬去春来见。君不见海上鸥,纷纷随波飞复留。丈夫亦有四方志,十年辞亲作远游。客情已似风花乱,归思空悬明月秋。共道龙沙兵气净,莫誇燕颔待封侯。
婚嫁。宋代。陈起。婚嫁债羁縻,何时是了期。每嗟身外累,无出女和儿。听漏寒无梦,添香夜有诗。沈沈澄万境,梅影月初移。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宋代。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