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秋词)。宋代。苏轼。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清平乐(秋词)》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和古迹的凄凉。
诗词的中文译文: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
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古迹的凄凉之感。诗人首先提到了清淮和浊汴两个地方,暗示了这是一个江南的秋天场景。江西岸上的景色让人联想到江南的风光,而红旆到来时黄叶纷乱,霜已经入侵了梁王故苑,这些细节揭示了秋天的萧瑟寂寥。
接下来,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秋天的困惑。他不知道秋原在哪里,也不知道该带着酒壶去哪里寻找秋天的意境。停下骖车,踟蹰不前,思考着古迹的历史与意义。这种迟疑和思考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迷茫。
最后两句“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诗人提到了古迹中的双庙和漆园。双庙遗风尚在,暗示着古代礼教的传统仍然存在,而漆园中的傲吏却不复存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古迹的描述,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以苏轼独特的抒情笔调,运用凄凉的景色和古迹的描写,传达了对秋天的思索和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古迹的描绘,诗人凝聚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暑坐喜雨。明代。唐之淳。涷雨尘外飞,凉飙霎然至。远岫分夕阴,轻雷阁炎气。云端去翼灭,石罅奔流驶。境胜神亦融,无言转多思。
明发。宋代。胡仲弓。明发占鸡唱,停骖数暝鸦。半生多在路,十日九怀家。照水芙蓉色,满园荞麦花。归田何日是,对客话桑麻。
寒雨浃旬终不成雪。宋代。曾几。幽栖又三冬,好雪无一片。今晨霭同云,薄暮集微霰。先声乃如许,落势大可见。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遍。听窗复听竹,敧枕不知倦。终然成底事,寒雨闭深院。何尝忧瘠田,初不办欢宴。囊萤已乾死,无以映书卷。请天收层阴,斗柄行欲转。爱日上晴轩,如披故人面。
用韵叹冬雨回集大三首 其二。元代。曹文晦。迢递接关塞,阴遥送岁年。百川黄潦合,四野黑云缠。映竹疏还密,如麻断复连。无由同夜话,一榻独萧然。
米友仁画卷。元代。吴镇。元章笔端有奇趣,时洒烟云落缣素。峰峦百叠倚晴空,人家掩映知何处。归帆直入青冥濛,曲港荷香有路通。更爱涪翁清绝句,相携飞上蓬莱宫。
喜雨柬權邑蔡丞。宋代。刘宰。高槐障午暑,巨竹摇清风。中郎百世英,一官此从容。心事付盟鸥,年光占候蟲。客来欲有言,一笑抚双松。曰余不负丞,哦诗有新工。天意亦怜才,要施及物功。适此岁荐饥,旱气日蕴隆。雨应长官祈,犹未周四封。雁鹜抱文书,朋来立庭中。公曰旱既甚,此理贵感通。洁齐走群望,精意格苍穹。西山殷其雷,万叠聋云峰。南湖飞霹雳,彷佛追蛟龙。斯须天壤间,万象俱晦蒙。飞湍连日夜,一洗旱魃空。树世走丁壮,欢呼沸儿童。岁功已權舆,馀间清缿筩。行歌何所云,丞哉宁负公。
巳丑八月京口逢五岳山人。明代。李梦阳。夜雨清池馆,晨光散石林。一舟相过日,千里独来心。树拥江声断,潮生山气阴。异时怀旧意,应比未逢深。
次韵答晋江陈文长。明代。释函是。随处生涯足,锄云带晚霞。窗开青滴树,人在碧笼纱。问道看庭柏,当机指菊花。知君非俗骨,何日唱还家。
世不讲曹李诗尚矣内弟会余河上能章章道也惊有此赠。明代。李梦阳。曹植白马篇,李白飞龙引。流光耀千古,不与日星陨。世人捧心戚,番为西子哂。左生三十岁,雅志测沉冥。鲸饮倾百川,自称吾酒星。今朝理酒船,来过子云亭。高谈叫太白,八斗挥雷霆。霜云连山海气恶,柳枝簌簌冰花落。此时万里无人烟,谁信清吟动池阁。动池阁,生暮愁,雪泽古龙寒啾啾。他时尔献三都赋,我钓长江万里流。
中宗祀昊天乐章·中宫助祭升坛。清代。佚名。坤元光至德,柔训阐皇风。芣苡芳声远,螽斯美化隆。睿范超千载,嘉猷备六宫。肃恭陪盛典,钦若荐禋宗。
观龙图阁三圣御书应制。宋代。欧阳修。层构严清禁,披图烂宝文。虹蜺光照物,龙凤势腾云。妙极功归一,真随体自分。孝思遵宝训,圣业广惟勤。
玄通岩。清代。张文虎。石内喧泉声,仄径缘石罅。纳级駴扶寸,缩趾不敢下。蛟涎久犹腥,鼠穴出自讶。高高削千寻,滚滚争一泻。隘巷中迸裂,峭壁四无藉。仙斧巨灵擘,神工富媪谢。草庵峙孤标,石塔巧构架。翳此荒寒区,习静庶可借。愿从夔魖游,请返俗士驾。
醉中用前韵寄所知。明代。张宁。漫道西园旅况孤,一春光景四游湖。笑辞粉绿陪歌管,戏索丹青写画图。纵笔题诗千首易,倒囊酬客半钱无。白头取醉应非昔,不用邻船借宿酤。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宋代。元绛。责垂忧多两鬓斑,十年长梦赤城山。何时得似净名子,潄石眠云恣意閒。
寄邓志宏五首。宋代。邓柞。中原回首涕沾裳,谁是当时柱石强。会唤谪仙天上去,扶将日毂出扶桑。
新凉书怀。宋代。陆游。邻曲今年又有年,垂髫戴白各欣然。先输官庾无逋赋,共赛神祠有社钱。退傅寄声情缜密,晦翁入梦语蝉聊。灯前细与儿曹说,蠹简犹堪数世传。
元夕赐观灯诗 其一。明代。杨荣。海宇升平日,元宵令节时。綵云飘凤阙,瑞霭绕龙旗。歌管春声动,星河夜色迟。万方同乐事,千载际昌期。
杂诗。唐代。独孤及。百花结成子,春物舍我去。流年惜不得,独坐空闺暮。心自有所待,甘为物华误。未必千黄金,买得一人顾。
忆昔登天府,文华萃帝乡。俊才鱼贯列,多士雁成行。
宝剑悬秋水,骊珠耿夜光。三场如拾芥,一箭已穿杨。
题进士索士岩诗卷士岩与余同榜又同为燕南官由翰林编修为御史台掾兼经筵检讨除为燕南廉访经历。元代。萨都剌。忆昔登天府,文华萃帝乡。俊才鱼贯列,多士雁成行。宝剑悬秋水,骊珠耿夜光。三场如拾芥,一箭已穿杨。上策师周孔,飞声陋汉唐。凤池开御宴,虎榜出宫墙。赐笏丘山重,恩袍雨露香。天花皆剪翠,法酒尽封黄。冠盖游三日,声名满四方。历阶超宰辅,捧表谢君王。第甲分三馆,镌碑立上庠。曲江嘉宴会,合席尽才良。契谊同昆弟,比和鼓瑟簧。誓辞犹在耳,离思各惊肠。台阁需材器,儒林作栋梁。超迁乌府掾,辉映绣衣郎。迫晏封几事,平明出奏章。日披坟典旧,时念簿书忙。检讨超经幄,论思近御床。圣朝稽古道,日暮下回廊。羁旅然薪桂,长吟出锦坊。弱妻贫且病,羸马瘦仍僵。穷巷回车辙,空厨泛酒浆。故人传奏目,请便趣行装。皇极三台重,燕南各道昌。承恩辞魏阙,揽辔去恒阳。晓幕芙蓉露,秋空柏树霜。诸司循直矢,群吏肃宏纲。汉水浮神马,岐山出凤凰。行须冠獬豸,已见走豺狼。惭愧蓬蒿翼,乘风亦下翔。
閒居杂咏六首 其三。明代。李以麟。役役供人事,悠悠见物情。百年飞鸟过,万虑野云生。时节惊残梦,江山笑短檠。古今聊感慨,吾道欲何成。
醉落魄(次韵斯远)。宋代。韩淲。风高木落。壮心万里空回薄。振衣待把尘埃濯。声里斜阳,孤起戍楼角。人生谁会谁为错。年来但觉多离索。黄花照地浑开却。华发如斯,同和醉落魄。
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 其一。宋代。段克己。枝头梅子半傅黄,门巷阴阴午景长。为语儿童休报事,乃翁方且作诗忙。
友琴堂。明代。黄瑜。瑶琴真益友,伴我绝将迎。清冷梅依月,悠扬絮过城。檐花冲雨落,谷鸟挟风鸣。勾引阳春到,满庭莎草生。
寄王懋功因询皓上人徐居士。明代。欧大任。王郎涴壁慕家鸡,文苑名高父子齐。山拟谢安营白土,宅连江总夹青溪。江边弄笛人何在,雪后乘舟路不迷。为访支公与玄度,旧游多在秣陵西。
闺词十二首 其十。明代。张元凯。谁家采桑女,妖艳妆何靓。贪看鸳鸯飞,立与桃花并。柔条多远扬,钩乱如鸦鬓。倾筐弃道傍,归照匣中镜。
谒北岳庙 其一。明代。王世贞。祠坛缥缈遏云孤,肸蚃英灵飒有无。象应星辰天北极,气蟠龙虎帝神都。羞从禅代论金检,喜向侯邦乞宝符。混辟将何酬圣主,祁连不遣祭休屠。
自广至永丰呈熊直卿邹用之邓继高。宋代。曾丰。断梗归从南海边,绝长补短恰三年。声音幸未移蛮气,须鬓疑犹带瘴烟。走俗抗尘吾老矣,吟风弄月子超然。鹤袍可着终须脱,铁砚虽穿请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