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宋代。苏轼。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
《临江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夜渡江何处宿,
望中疑是秦淮。
月明谁起笛中哀。
多情王谢女,
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
思量好事难谐。
凭陵急桨两相催。
相伊归去后,
应似我情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渡江的情景。诗人苏轼在江边过夜,望着江面,他心生疑惑,以为自己是在秦淮河畔。在明亮的月光下,他听到了笛声,传达出一种悲哀的情绪。一个多情的女子,像王谢之家的女子一样,和他一起渡过江来。但是,他们的相遇像是云雨未能成就,又遗憾地散去,他思量着美好的事情很难实现。在凭陵附近,急切的桨声催促着他们。当这个女子离去后,她的归去应该与诗人的情怀一样。
赏析:
《临江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边夜景,展现了诗人的多情和思古之情。诗人苏轼以他独特的感受力和细腻的描写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相融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意境的享受。
诗词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所在,他在昨夜渡江过夜,但他并不确定自己所在的地方,以为是秦淮河畔。这种迷惘和疑虑为整首诗词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在月明下,诗人听到了起笛的声音,这是一种悲哀的音乐,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里的笛声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描绘音乐,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读者共鸣。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与他相伴的女子,她是一个多情之人,与王谢之家的女子相似。这种相似不仅仅是外表上的相似,更是指她们的多情和温柔。这个女子和诗人一起渡江,共度良宵,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然而,诗人在描写云雨未成的时候,抒发了自己的思量和遗憾,他认为美好的事情很难实现。这里的云雨未成既可以理解为天气的变化,也可以理解为两人之间的情感不能如愿以偿。这种遗憾和思量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厚度。
最后的两句诗词,展示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凭陵附近的急桨声催促着两人分别。女子离去后,诗人通过对比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认为她的离去应该与自己的情怀一样。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美好时光的遗憾和思念之情。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夜晚的江边景色,通过音乐、女子和桨声等元素,将诗人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遗憾的抒发,使读者能够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题阳山苍桧图。明代。林弼。瞻彼阳山冈,蔚有苍桧树。密叶含清晖,繁枝泫零露。秋兰隔芳洲,春草迷长路。游子兮归来,山空岁云暮。
蚕麦二首。宋代。苏辙。三界人家多鲜福,一时蚕麦得难兼。锄耰已愧非吾力,汤火尤惊取不廉。贵客争夸火浣布,贫家粗有水精盐。薄衫冷面消长夏,扪腹当知百不堪。
杨参政挽章二首。宋代。晁公溯。学海波澜濶,人间爵齿尊。南宫冠多士,东海起高门。请去三公府,归休五亩园。何须篆幽石,天下有师言。
食糖谣。元代。杨维桢。朝食糠,暮食糠,食糠不如彘与厐。君王雁鹜令,以粟甘易粮。吁嗟今茫茫,吁嗟何遑遑。
胡人归朝歌。明代。王鏊。儿胡儿,女胡女,女嫁胡儿娶胡妇。唯有老身从汉来,椎结毡裘作胡语。当时从驾土木间,匈奴驱我不得还。朝看鹞儿岭,暮宿木叶山。昔闻青冢今始睹,几过苏卿持节处。胡风猎猎胡霜飞,听罢胡笳泪如注。胡中洵乐汉自亲,呼韩犹作南朝宾。款关不用通事语,三十年前我汉人。奉天殿前拜天子,封爵归来认邻里。南街北巷争聚观,家人见我还惊起。男袭冠裳女绣襦,今日汉入昨日胡。回思李陵并卫律,漠北高坟空突兀。
好事近(青阳道中见梅花·是日微风,花已有落者)。宋代。周紫芝。江路绕青山,山翠扑衣轻湿。谁酿晚来云意,做一天愁色。竹溪斜度尽篮舆,疏梅暗香入。何处最关心事,恨落梅风急。
小画二首 其二。明代。顾璘。泽苇江枫共远,玄凫白鹭争飞。借问渔舟安在,欲来垂钓妄归。
秦鹿行。宋代。张宪。望夷宫中养秦鹿,百二山河春草绿。穿花尚作呦呦鸣,宁识外人须尔肉。李斯父子牵黄犬,上蔡东门志何浅。血污云阳腰领红,狡兔纵肥能几脔。阉高貌软足心路,称马献君君不悟。群臣相视莫敢非,只恐出言丞相怒。丞相怒,秦祚移。函谷不守秦鹿驰,高材疾足争逐之。项王叱咤起,乌骓日千里。逐之不得不肯止,人疲马困乌江死。沛公隐芒砀,手剑三尺长,网罗一举围咸阳。扼其角,刳其肠,食肉寝皮传后王。秦鹿死,走狗烹。后人不用悲韩彭,帝王神器匪力争。炎炎火德多洪福,前有高皇后文叔。回首平灵莽卓生,汉业亦同蕉下鹿。
燕归梁·又。清代。杨葆光。深院垂杨尽绿阴。倚槛沈吟。品流详雅许知音。回身乍便追寻。客游知尔频相忆。身无翼。泪难禁。玳梁他日稳红襟。才慰得、旧时心。
题共乐亭。宋代。蔡襄。层峦高与赤霄通,节岁欢娱众庶同。庭有美音非独乐,会当炎暑自多风。山川胜势栏杆下,井径追游月色中。私幸编民居客右,使君樽酒未应空。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宋代。张镃。君王策士几临轩,好学隆儒古莫肩。忠鲠尽将裨治道,不令鼌董誉空传。
子长来诗乃有杜口毗那之语但天女天花未尝见。宋代。虞俦。属和何面蚌鹬持,笙歌鼎沸政相宜。劝君莫惜松醪酒,容我来看柳叶眉。春去自怜莺命友,夜来空费雨催诗。海棠还有风流伴,留得芳菲不恨迟。
赋得无诸城送浦舍人源归晋陵。明代。林鸿。 君不见昔时无诸城,荒丘断陇今人耕。陵谷湮沈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忆昔无诸全盛时,都城百雉何逶迤。连营国步分秦土,绘衮王章入汉仪。山河巍巍那可恃,跃马屠龙今已矣。列国犹传赤帝封,曲台尚对沧江水。沧江水流去不还,故宫落日不堪看。宝衣夜化空陵火,弓剑秋悬古殿寒。故人西归从此去,策马秋芜城下路。欲将陈迹问行人,落叶纷纷不知处。
桑茶坑道中。宋代。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