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枝词二首。唐代。刘禹锡。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倩猜。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来君回唱竹枝歌。
《杨枝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迎得春光先到来,
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
更被春风长倩猜。
巫峡巫山杨柳多,
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
来君回唱竹枝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迎得春光先到来”,描述了诗人迎接春天的喜悦心情。春光明媚,先到达诗人所在的地方。第二句“浅黄轻绿映楼台”,通过浅黄色和轻绿色的映衬,描绘了春天的色彩丰富和楼台的美景。
第三句“只缘袅娜多情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思绪。袅娜意味着柔美、婉约,诗人因为对春天的喜爱而产生了浓厚的情感。第四句“更被春风长倩猜”,春风吹拂之下,诗人的思念变得更加深沉,也更加期待与爱人相聚。
接下来的两句“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描绘了巫峡和巫山的景色。巫峡是指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巫山则是指巫山县,这两个地方以其婀娜多姿的杨柳景色而闻名。朝云和暮雨,形容了这个地方的气候变化多样,远山和天空交相辉映。
最后两句“因想阳台无限事,来君回唱竹枝歌”,表达了诗人对阳台的思念和对爱人的期待。阳台是诗人与爱人相聚的地方,诗人因此对阳台上发生的一切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他期待着爱人的归来,一同回味过去的美好时光,共同唱起竹枝歌,表达对彼此深情的歌唱。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将自然与情感融合在一起,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清新,感情真挚,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风采。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法塔哈门。唐代。方式济。山口严扃月照营,等闲客过待鸡鸣。此身已在重边外,不怕《阳关》第四声。
慰邵将军孤鹤。明代。王世贞。缑山一羽化,故侣杳难寻。独立清秋色,孤鸣碧汉心。死生交谊尽,饮啄主恩深。莫作低回态,人谁支道林。
喜友再相逢。唐代。施肩吾。三十年前与君别,可怜容色夺花红。谁知日月相催促,此度见君成老翁。
水调歌头 送侯叔岱之彭城。清代。陈维崧。酒罢忽不乐,结束挽强弓。彭城此去苍莽,水蓼满陂红。戏马台边骋望,下有河流似弩,混混尽鱼龙。吾意欲起舞,屈指几英雄。斜阳恨,关山影,一杯中。袁曹刘项,付与烟草没孤鸿。莫管千秋閒事,休误一生作达,笳吹竞西风。盼盼去已久,明月小楼空。
闻邻舟琵琶。宋代。朱翌。樯乌逐风不停飞,尾燕掠水东复西。蛮弦金拨窍私语,行富转头声更悲。扰扰云吹宝鬟绿,新妆半隐朱帘曲。无限柔情指下生,谁道弹比不如竹。谷儿指法来帝城,曹供奉传新曲名。香山居士家有此,何况更闻上声。路转溪回双橹咽,弹尽胡笳十八拍。山头日落暮潮平,一带荷花自秋色。
怀徐士弘。宋代。郑元祐。钱唐湖上筱骖游,一榻长为孺子留。头白无成两漂泊,输君天地一沙鸥。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水调歌头·题剑阁。宋代。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丹元子步天歌 其一 北方七宿。唐代。王希明。斗,六星其状似北斗。魁上建星三相对,天弁建上三三九。斗下圆安十四星,虽然名鳖贯索形。天鸡建背双黑星,天籥柄前八黄精,狗国四方鸡下生。天渊十星鳖东边,更有两狗斗魁前。农家丈人狗下眠,天渊十黄狗色玄。
念奴娇。宋代。朱敦儒。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
题山水障子。唐代。张祜。一见秋山色,方怜画手稀。波涛连壁动,云物下檐飞。岭树冬犹发,江帆暮不归。端然是渔叟,相向日依依。
送宣州太守沈司封。宋代。强至。宣城从古胜,谢守擅风流。夫子名当世,君王付此州。讼铃闲郡阁,吟笔动江楼。莫忆窗中句,能诗今隐侯。
至滑州堤。金朝。杨奂。旧事悲存没,残年厌往还。孤城晴雪底,双塔暮云间。马没长津在,龙归老井閒。隔林青数点,多是浚州山。
即事 其二。元代。王冕。白草黄沙野色分,古今愁恨满乾坤。飞鸿点点来边塞,寒雪纷纷落蓟门。风景凄凉只如此,人情浇薄复何论。知机可有桑乾水,未入沧溟早自浑。
送王将军出塞。唐代。耿湋。汉家边事重,窦宪出临戎。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列营依茂草,吹角向高风。更就燕然石,行看奏虏功。
雨后柬张宗昭。明代。谢榛。雨后小园净,豆花寒更开。客中秋序过,灯下雁声来。懒慢催诗句,疏狂但酒杯。故人期不至,凉月满高台。
山坡羊·燕城述怀。元代。刘致。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再休提!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得,他命里;失,咱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