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贾讷倅眉

送贾讷倅眉朗读

送贾讷倅眉注释

①贾讷——时出任眉州通判。倅眉——任眉州副知州。宋制,通判皆为副知州。倅,副职。
②老翁山——在今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苏轼父母和其妻王弗的坟墓皆在此山。其下有老翁井。玉渊回——清澈的泉流环绕。玉渊,指“老翁井”泉。
③小轩——有窗的小屋。开——设置。一本作“蓬莱亲手为君开”。
④龙蛇——形容枝干盘曲。风雨——想象中的松涛。两句都是写松。
⑤周代召伯下乡,憩息过一棠树下,以后这棵树便被当地人民加意的保存、爱护,因为他们永远纪念着他们的召伯。《诗经》中有《甘棠》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作者引用这个故事,说青松当和甘棠一样受到人民的保护。因为预想到贾讷要去那里,所以这样称誉他。
⑥苏洵《老翁井铭》:“往岁十年,山空月明,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偃息于泉上。”苏轼自注:“先君葬于蟆颐山之东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贾讷许诺前往看顾,故有此语。

送贾讷倅眉简析

  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苏轼知登州任,到官五日,调回京师。一年之间,三迁要职,当上翰林学士。贾讷这时将到作者故乡眉州作官,作者故作诗相送。

  这首诗,是作者委托贾讷看顾父母坟园和问候家乡父老,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松竹依依政可怜,玉葩况复睹清妍。江湖归老成三益,泉石相辉共百年。

黄鸟有声春冉冉,翠禽无语夜娟娟。人间正熟繁华梦,幽意从今莫浪传。

()
共泛楼船去,临流羡送君。
烟中旗不见,风里乐犹闻。
李郭情堪并,荀陈事岂分。
归来溪路上,特地怆离群。
()
智学文交与命穷,瘴江风雨值衰翁。
昌黎送别劳三揖,何似檀栾一笑中。
()
十二峰前且系船,眼中百里旧山川。
遥知此夕多情思,江月随人处处圆。
()

东山屐,屐不释,屐不释,作山贼。西堂梦,梦莫论,梦莫论,思王孙。

君才苦多实苦少,别梦盈盈满春草。君心苦杂迹苦幽,探奇累累山灵愁。

()

骑鲸仙人本仙胄,不应暴落饥蛟口。长庚却复下人间,岛瘦郊寒皆缩手。

篇章迈往无故初,不共曹刘辙俱蹂。

()

暖枕便衰老,尤宜雪夜吟。邯郸官道上,谁识吕公心。

()

石城衰柳不堪攀,君已东归我未还。别后秋风寒楚水,愁来暮雨梦吴关。

朱弦寂寞阳阿调,明镜萧条壮士颜。雪夜扁舟曾有约,几时携酒凤皇山。

()

风前笑颊轻桃艳,雨带啼痕白玉容。
蝶舞只疑残雪压,月明惟觉异香浓。
()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
闻说三边地,今为百战场。
君书一二纸,妾泪万千行。
()

二三弟子亦多事,执卷时同就薜萝。不碍书声侵晓磬,莫教世事挂庭柯。

虎常问讯来空砌,人或寻诗上雪坡。昨日已过今且过,不知明日又如何。

()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

新正阅月天苦阴,白日未照草木心。
黄州城中人迹少,江涛涌汹山崎嵚。

()
一衲三冬,千针万线。
日影上三竿,眼力增一半。
()

卜居仙里总豪家,几欲过从隔水涯。岩下流杯分涧水,石边移榻埽松花。

清秋别梦魂应断,明月离怀兴独嘉。何日一樽能邂逅,开颜醉倒玉山斜。

()
问讯西湖旧隐庐,水边雪后又何如。
只今付与谁人手,籍甚诗名白社徐。
()

思晴好,去上竹山窠。自古常言光霁好,如今却恨雨声多。奈此坐愁何。

()

可怜长信已春回,总是无人花亦开。莫道天街常寂寞,入帘犹喜燕飞来。

()

羡君华发起琳宫,右辅初还鼓角雄。千里农桑歌子产,一时冠盖慕萧嵩。

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京兆同僚几人在,犹思对案笔生风。

()

辰尾垂天谪,亡人惎寇兵。舟师通大别,猎火照方城。

九县长蛇据,三关凿齿横。君王亲草莽,微命托宗枋。

()

一径莓苔尽日封,匡床云色卧双龙。罗浮四百青天外,不认飞来第几峰。

()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
()
北郁单越,西瞿耶尼。
有利无利,不离行市。
()
隐映孤亭小,回环万竹幽。
水声喧暗谷,月影淡高秋。
物与黄昏静,人随白日流。
一椽堪送老,何必仲宣楼。
()

今古终归必尽身,眼前为假便为真。乾坤别有黄粱境,祇恐神仙亦梦人。

()
长叹熙丰佑圣年,偏轻偏重几番舡。
谁能装载亭匀了,多著男儿尽力牵。
()

一世龙门未易攀,鲰生负笈造柯山。
束修以上吾斯诲,应许吟赐立雪还。

()

嫩绿与老碧,森然庭砌中。坐销三伏景,吟起数竿风。

叶影重还密,梢声远或通。更期春共看,桃映小花红。

()

君看灞桥风雪中,南来北去莽何穷。想应亦有还家客,便尔讥诃恐未公。

()

思气操戈世道彝,我观义马实堪悲。脊鸰原上哀声急,紫燕茔前只影移。

隅目忍看流血泪,霜蹄那复逐风驰。犬猴忠义传青史,千古骅骝载传奇。

()

西堂环集尽群英,君独忧时似贾生。击节不愁江水阔,即看天上报澄清。

()

昔书《枯树赋》,如见庾兰成。故宅空文藻,荒洲绕县城。

远烟三澨晚,残雪五溪明。萧瑟登台意,悲风日暮生。

()

代故由来足纠纷,高才忧世强云云。
太宗不用长沙传,虚使群臣諡孝文。

()

湘川狺狺兮俗犷且佷,利杀业偷兮吏莫之驯。

繄释氏兮易暴使仁,释何在兮释在斯文,

()
做园子,得数载。
栽培得、那花木,就中堪爱。
特将一个、保义酬劳,反做了、今日殃害。
诏书下来索金带。
()

记得梅花各一篇,暗风吹骨泪如泉。几年白下予同宿,万丈黄垆尔独先。

总为江山能短气,曾因病难学逃禅。相逢一笑无难事,只恐阎罗亦有边。

()

暮春时雨余,原野皆秀色。
流云暧芳甸,惠风畅轻翼。
公馆倦低垂,崇冈缅登陟。

()

江花江草净春烟,北望空怀乘兴船。
水国人家种杨柳,清明士女竞秋千。
客厨未乞龙蛇火,旅食频催犬马年。

()

十五年前别帝州,早看风节动儒流。渠阳此日新开府,不数先朝定远侯。

()

半壑东南寄草堂,牵萝扪虱且行藏。风前漫自歌招隐,月底那堪赋悼亡。

海岱飘零冯叟铗,湖天摇落米家航。从知上客饶珠履,愧杀淮阴愿未偿。

()

六朝兴废渡河年,旧国归来更黯然。
八月边城山未雪,芦花藉藉已漫天。

()

人倚白云楼,蟾陪翠浪游。天高峰影净,潮落水痕收。

枫叶孤洲冷,芦花两岸秋。渔舟清唱晓,声断玉溪头。

()
招手晴云豁,妙高峰顶头。
竹舆摇午梦,茗碗唤春愁。
俎豆罗千嶂,虚空起一沤。
危栏闲徙倚,万象入冥搜。
()
秋风湖上萧萧雨。
使君欲去还留住。
今日漫留君。
明朝愁杀人。
()

堂北幽萱晚自荣,相看几度独怡情。黄花浥露香偏远,翠叶含烟色更清。

綵服戏时晴影动,板舆行处绿阴生。知君天性从来孝,寸草常怀爱日诚。

()

河梁挥袂惜追游,五夜双龙拆斗牛。皂盖欲飞燕阙底,青帆仍溯越溪头。

荧煌御气瞻华衮,慷慨穷交惜敝裘。明月梅花春事蚤,为公悬榻在南楼。

()

畴昔金门看选贤,一星终矣半英躔。
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
作者七人茅瘴地,肃霜九月菊残天。

()

南山老竹引鞭长,采掇新萌绿玉香。已觉年来忘肉味,小铛深煎与君尝。

()

风雅久沦落,哇淫肆自陈。
波澜嗟已靡,汗漫□无津。
纷葩混仙蕊,谁可识清真。

()

凿地新开圃,因川曲引泉。碧畦一雨过,青壤百蔬妍。

洁爱沾晨露,鲜宜润晚烟。倚亭闲伫览,生意用忻然。

()
北风吹人身欲僵,老翁畏冷昼闭房。
梅花忽报消息动,意气山立非复常。
二儿一孙奉此老,瘦藤夭矫凌风霜。
幽禽白颊忽满树,似与我辈争翱翔。
()
定知生不出长门,禾黍萧萧寺后村。
松柏城南万丘冢,伤心最说内人园。
()
清旦书窗外,深丛茁一枝。
人寻花不见,蝶有鼻先知。
()
唐朝知制诰,多付与诗人。
岂有飞花句,虚为起草臣。
()

画梁朽折红窗破,独立池边尽日看。

守得苏州船舫烂,此身争合不衰残。

()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
楼观青红倚快晴。
惊看陆地涌蓬瀛。
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
山绕水,水萦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