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也·并付一笑)

秋夜雨(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也·并付一笑)朗读

《秋夜雨(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也·并付一笑)》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吴潜。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头电掣如金索。
须臾天尽帏幕。
一凉恩到骨,正骤雨、盆倾檐角。
桃笙今夜难禁也,赖醉乡、情分非薄。
清梦何处托。
又只是、故园篱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雨的景象。云层中的闪电像黄金的绳索一样闪烁。转瞬之间,天空被雨幕遮盖。一阵凉意透入骨髓,雨势倾泻如盆,水从屋檐角落下来。桃花笙今夜难以抵挡这样的雨势,幸好醉乡的情分并不浅薄。清梦寄托在何处呢?只有故园的篱落。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派的风格表达了秋夜雨的美景和情感。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雨夜的景象。云中闪电的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给人一种金光闪耀的感觉。紧接着,天空被雨幕所笼罩,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所包围。诗人运用了形象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淋湿的凉意。雨势如盆,形容了雨水倾泻而下的情景,这样的描写增强了雨夜的氛围感。在这样的夜晚,桃花笙难以抵挡雨势,但是醉乡的情分并不浅薄,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将清梦寄托在故园的篱落之中。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夜雨景的感受和对故园的思念,给人以宁静、淡远的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朗读
()

猜你喜欢

乍暖还轻冷。
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
()
道逢泗辙一穷鱼,气息如丝沫尚濡。
未得相携沧海去,蛙池共活谅中孚。
()

端闱肃启,金奏和声。
有来济济,烨其华缨。
度中规矩,步协英茎。

()

金陵千尺凤凰台,台上春云向晓开。绿草雨馀淮甸合,青山崖转楚江回。

谪仙此日知何在,丽句当年未易裁。定鼎只今逢有道,九苞行复自天来。

()
花柳争春。
湖山竞秀,恰近清明。
绮席从容,兰舟摇曳,稳泛波平。
君恩许宴簪缨。
()

醉来玉树倚风前。兴吟鞭。指青帘。乌帽低昂,摇兀似乘船。傍路谁家妆束巧,斜映日,半窥帘。
寻欢端合趁芳年。对昆鸟弦。且陶然。纸上从渠,刘蹶与嬴颠。漠漠绿阴春复夏,多少事,总悬天。

()

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

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岂复辨萧兰,焉能分玉石。

()
映林映日一般红,吹落吹开总是风。
可惜撷芳人不见,一时分付与游蜂。
()

涤破骄阳变早秋,烟光清照北山幽。五湖遥想增潇洒,谁棹扁舟继蠡游。

()

君家作虚亭,独得江山清。
四向各有适,万趣合自呈。
夜深虫鸟息,渐闻泉石鸣。

()

闭门如隔世,园草自生机。不放清风出,坐承兰露滋。

香微幽到枕,交寡拙于辞。偶有虫喧耳,轻轻一拍之。

()

梅英飘雪,弱柳弄新绿。冷冷画桥流水,风静波如縠。长记扁舟共载,偶近旗亭宿。渺云横玉。鸳鸯枕上,听彻新翻数般曲。
此际魂清梦冷,绣被香芬馥。因念多感情怀,触处伤心目。自是今宵独寐,怎不添愁蹙。如今心足。风前月下,赖有斯人慰幽独。

()

中山山下竹青青,潞河河外烟冥冥。三日好风吹细水,李花开遍峭帆亭。

()

兰蕙谁为伴,虎狼深穴中。柳墙残雪白,毳幕客灯红。

风景他乡异,年华此日同。明春新月上,马首好行东。

()

千年仙李蟠根,一枝种在沙堤右。金波穆穆,卿云缦缦,小春时候。

绿鬓调羹,黑头补衮,人间台斗。正宫门络绎,驼封赭帕,频飞送,神仙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