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

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朗读

《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年前,君王东顾,诏命我牧养这片土地。
怀念过去的豪杰,仍难以忘怀,如今我已年迈,
却仍然迟迟不愿离去。四年的相望,三个春天已过去一半,
偶然遇到了劭农,得以自由自在地游玩。
田地里的事务,桑树枝条正在茁壮成长,麦苗刚刚抽芽。
悠悠,我对自己的身世又有何求。
七十岁的时候,我将停止劳作,迎接幸福的晚年。
那些无谓地绕着河堤摆放的旌旗和旗帜,
牵扯着船桨,喧嚣的天鼓和吹笛声,
却断送了龙舟的前进。青山翠绿的边缘,
碧云堆积的地方,一担担忧愁从天外而来。
如何才能好呢?让我们一起品尝着绿色的醑酒,
自愿地学习清雅的歌谣吧。

诗意和赏析:
《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以牧养之名,表达了吴潜对田园生活和农耕文化的向往和推崇之情。诗中描绘了过去君王的召唤和自己对此地的牧养,表达了对过去英雄豪杰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晚年不愿离去的情感。作者在四年的相望中偶遇了劭农,得以体验到了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桑树和麦苗的生长也成为了诗中的景观。然而,他对于现实中喧嚣的繁华和浮躁感到困扰,认为这些无谓的喧嚣阻碍了人们前进的道路。最后,他表达了对青山、碧云之外的忧愁和迷惘,并呼吁与他一同品尝绿色的醑酒,学习清雅的歌谣。

这首诗词通过对田园生活和农耕文化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自由和清雅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热爱。同时,通过对喧嚣和浮躁的批判,呼唤人们回归田园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整首诗以恬静、舒缓的语调展示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朗读
()

猜你喜欢

春宴英蕤载满头,玉船横举较诗筹。
双鬟拨尽《鼙婆曲》,复听蛮童唱石榴。
()

亲老难为住,恩深许放归。北行湘水阔,南望瘴烟微。

兵卫收门戟,征尘上客衣。遥知六七月,喜气满庭闱。

()

一卧四十日,起来秋气深。已甘长逝魄,还见旧交心。

撑拄筇犹重,枝梧力未任。终将此形陋,归死故丘林。

()

汨罗人已没,谁复采江蓠。春水又云满,孤舟安所之。

风沉渔父笛,花落女英祠。憔悴无相识,惟应读楚辞。

()

少日边庭戍,曾驰草檄名。谈兵诸将屈,较艺众人惊。

已并青城誉,仍兼玉署荣。九京那可作,恻怆起深情。

()

忆过春风十里亭,二君携酒玉为瓶。小桃正吐樽前萼,娇鸟初传户外声。

如此风光留客饮,几多怀抱向人倾。行台此夕忽相忆,谩掩重门惟月明。

()

族出名家配旧家,闺门柔淑秀天葩。母仪妇道于今见,四德三从自昔誇。

琴瑟鼓来谐曲调,凤鸾分后屏铅华。秋霜洒鬓朝缝线,春雨惊心夜葺麻。

()

谁能手铺湘水平,刬却君山看洞庭。昔人已骑黄鹤去,楼前乱芷春兰青。

岂知绣衣后千载,远违凤阙来江城。凭高吊古落日紫,领客置酒开云屏。

()

周室剪基横地轴,汉家开业扼河源。梯航万国龙图壮,礼乐千年凤扆尊。

白玉殿中芝正茂,黄金台下草初繁。周南未用嗟留滞,故国风烟欲怆魂。

()

武安席上见双鬟,血泪青娥陷贼还。不为君亲来故国,却因女子下雄关。

取兵辽海哥舒翰,得妇江南谢阿蛮。快马健儿无限恨,天教红粉定燕山。

()

岭路迢迢接翠微,扪萝直上近斜晖。谁言顽石无知物,乘得风云也奋飞。

()

何处逍遥最快哉,红莲池里白莲开。

多情舞蝶穿花去,一阵香风逐水来。

()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
浩浩元精,无臭无声。
临下有赫,得一以清。
备物致享,荐兹至诚。
泰尊奠献,夙夜齐明。
()

一疏千言动紫宸,三台九列望经纶。犹闻绝岛追穷寇,未拟清时放直臣。

日月并悬新折槛,风云长逐旧埋轮。更阑秉烛真如梦,把袂狂歌各怆神。

()

尺书徵建邺,折简召长安。

()

羡尔幡然了宿因,秣陵秋色引征轮。赐环今日无同辈,请剑当年有直臣。

此去但修居士业,何妨重现宰官身。病夫伎俩消除尽,莫向明时及隐沦。

()

璇霄荡凉飔,静夜却团扇。幽人醉未醒,月色窗户转。

起舞步高寒,借我蟾宫便。

()

七载瓢城令,田荒涝未乾。河堤行使者,盐渎学农官。

井里讴歌起,江淮保障完。皇家劳计省,宾从待词坛。

()
楸槐雨霋霋,凫雁水拍拍。
晓行城南路,落叶满阡陌。
新霜上衰鬓,吾死亦已迫,那将有限身,常作未归客!长吟侧纱帽,万里一秋色。
世俗不足论,天岂无皁白?
()

忽忽晨钟动,巡檐微一吁。将明天惨澹,小憩梦模糊。

蹶起收残帙,沉吟问老奴。今朝有车马,得到涿州无。

()

翘翘车乘。

招我以弓。

()
韩诗不可犯,颜字不可凟。
旧言驱瘧疠,其效甚符籙。
追慕记初学,讽诵怀三复。
如何且逾月,此物犹肆毒。
()

往与魏卢亘,谈君在直庐。会时春月和,省事重踟蹰。

闻子大夫掾,廉厉久犹初。羁孤限驰驱,不能枉尺书。

()
欲渡巨少,必假方舟。
橹棹俱全,风帆两便。
夜观星月,昼视云山。
万里之遥,一瞬可到。
()

牡丹须绿叶,春早叶难多。莫道扶持少,新篁捧绛罗。

()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

()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已怜根损斩新栽,

还喜花开依旧数。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袴.

()
金谷苍茫旧里存,年年芳草怨王孙。
游人慎莫寻荒径,霜露沾衣似泪痕。
()
剩喜秋风起,空庭老树间。
夜凉瞻北斗,晨爽对南山。
□□黄花近,今年白羽閒。
未妨缺耕敛,尚觉老躯顽。
()

古来消夏,有玉箫、金管木兰之枻。柳屿花汀,随处有、只有闲人难得。

曲院三秋,鉴湖五月,越女无双白。婀娜碧玉,不妨添写身侧。

()
猎猎蒲欹岸,斑斑藓渍墙。
檐低泣蛛网,叶落溅蜂房。
西嶂暮凝色,北窗新送凉。
晚来池上过,风擘藕花香。
()

我家吴山群玉坞,千林雪霁花难数。几回听彻青鸟啼,春在南枝北枝吐。

冲寒载酒花间游,漠漠梨云烂不收。暗香疏影发诗思,还如何逊在扬州。

()

世情垂老淡,天气入秋清。坠叶随风转,浮云逆水行。

酒酣狂态出,诗苦瘦形生。不受人拘束,从他孟浪评。

()

壮年登览醉歌日,况是太平全盛时。燕子衔将春色去,画阑宽处树旌旗。

()
白发三千丈,青春四十年。
两牙摇欲落,双膝痺如挛。
强仕非时彦,无闻惜昔贤。
自期终见恶,未忍舍遗编。
()

东浙题诗,西园饯别,客游如此匆匆。江乡春老,开过楝花风。

算起今年花信,一番信、一处尘踪。沙堤上,白鸥笑我,才别又相逢。

()

中夜怀友朋,百年见存没。
风吹苍江树,寒月照白骨。

()

未老如何便引年,天容林下作閒仙。时邀客上临流阁,坐看农耕附郭田。

野色千村烟漠漠,潮声万井月娟娟。鉴湖不向君王乞,处处垂杨系酒船。

()
墨客高吟动碧云,蒉桴轻笑鼓雷阍。
千寻自分遗樗散,百和何堪借枣昏。
按剑夜光惊暗掷,挥弦流水喜新论。
久闻逸兴须酣发,愿看长虹出渌尊。
()

()
柑花销殒荔殊小,海上雨云氛气昏。
感慨干戈异乡客,愁思骨肉与谁论。
白鱼紫笋清庖隶,卢橘杨梅积市门。
作吏天涯何所得,一春黄卷伴芳樽。
()
事业参亭毒,人才兆废兴。
百年争凤睹,一遇慨河澄。
手到无盘错,旁观有级层。
夜来春梦好,先已上觚棱。
()
水上花枝日日开,行人头白不能来。
请看门外东流水,流向沧溟更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