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用贺方回韵)。宋代。程垓。宝林岩畔凌云路。记藉草、寻梅去。咏绿书红知几度。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一声长笛江天暮。别后谁吟倚楼句。匀面照溪心已许。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诗词:《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作者:程垓
朝代:宋代
宝林岩畔凌云路,
记藉草、寻梅去。
咏绿书红知几度,
行云归后,碧云遮断,
寂寞人何处。
一声长笛江天暮,
别后谁吟倚楼句。
匀面照溪心已许,
欲凭锦字,写人愁去,
生怕梨花雨。
中文译文:
在宝林岩旁的凌云路上,
记录过往,寻觅梅花而去。
吟咏着青绿的葱茏,红艳的花朵,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行云归来后,碧云阻隔,
孤寂的人在何处?
一声长笛在江上天空中响起,
分别之后,谁倚在楼上吟唱诗句。
晶莹的面庞照亮了溪水,心已经承诺,
欲凭借绣字,书写人的忧愁离去,
生怕被梨花的雨淋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在别离中的思念和忧愁。
诗的开头描述了宝林岩旁的凌云路,暗示着诗人正行走在一条险峻的路上,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诗人使用了“记藉草”和“寻梅去”来暗示自己在旅途中记录经历和寻找欢乐。接下来的两句“咏绿书红知几度,行云归后,碧云遮断”,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无论是欢乐还是忧伤,都已经被时间的流逝所掩盖。最后一句“寂寞人何处”,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迷失。
下半部分的诗句中,诗人用“一声长笛江天暮”来描绘别离时的情景,长笛的声音在江边的天空中回荡,预示着离别的悲哀。接下来的两句“别后谁吟倚楼句,匀面照溪心已许”,表达了诗人对别后远方友人的思念,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诗歌的向往。最后两句“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表达了诗人希望以文字表达内心忧愁,但又担心被世事的变幻所湮没。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别离的离愁,以及对友情和诗歌的向往。诗人运用意象丰富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和思绪纷扰。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程垓。「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返山居。宋代。王镃。草庐梦醒旧南阳,万事灰心笑一场。齿漱石泉消酒渴,手挼草药染衣香。菊花夜白因添月,柿叶秋红不是霜。大鸦今时无问字,天风时到响琴床。
泛舟循惠间山水清绝口号四首 其一。宋代。李纲。雨过溪流没旧滩,舟行竟日画图间。重重翠绿相环揖,卧看王维著色山。
鼎湖哀。元代。萨都剌。荆门一日雷电飞,平地竖起天王旗。翠华摇摇照江汉,八表响应风云随。千乘万骑到阙下,京师亦睹龙凤姿。三军卵破虎北口,一矢血洗潼关尸。五年晏然草不动,百谷䆉稏风雨时。修文偃武法古道,天阁万丈奎光垂。年年北狩循典礼,所有雨露天恩施。宫官留守扫禁阙,日望照夜随金羁。西风忽涌鼎湖浪,天下草木生号悲。吾皇骑龙上天去,地下赤子将安依。吾皇想亦有遗诏,国有社稷燕太师。太师既受生死托,始终肝胆天地知。汉家一线系九鼎,安肯半路生狐疑。孤儿寡妇前日事,况复将军亲见之,况复将军亲见之。
李伯时马赞。宋代。李之仪。竹批双耳,风激四蹄。振尾顿鬣,会于一时。惟伯时父,神而明之。千载相遇,非公而谁。
客寓苏氏小楼。明代。黄瑜。日夕危楼上,凭阑望故乡。淮流山外碧,燕树日边黄。旅梦鱼千里,归心雁一行。坡仙风韵在,时与话高皇。
题双骥并枥图。元代。曹伯启。龙种权奇匀骨肉,筒耳铃眸籋云足。为君一饱死边庭,不作驽骀空厩粟。
足唐人句效古塞下曲。明代。杨慎。长榆塞上接龟沙,碎叶城边建虎牙。夜夜月为青冢镜,年年雪作黑山花。苏武白头持汉节,文姬红泪泣胡笳。可怜苜蓿迷征马,谁见蒲桃入内家。
居庸关。元代。陈孚。车棱棱,石角角,车声彭彭斗石角。马蹄蹴石石欲落,不知何年鬼斧凿。仅与青天通一握,上有藤束万仞之崖,下有泉喷千丈之壑。太行羊肠蜀剑阁,身热头痛悬度索。一夫当关万夫却,未必有此奇巘崿。吾皇神圣混地络,烽火不红停夜柝。但有地险今犹昨,我扶瘦筇息倦脚。欲叩往事云漠漠,平沙风起鸣冻雀。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清代。佚名。懿彼灵龟,在宫之池。芳莲是吃,千岁奇资。裸将清庙,播于声诗。神降之吉,永保寿祺。
闻杜牧赴阙。五代。伍乔。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峡云难卷从龙势,古剑终腾出土光。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
华清宫。唐代。林宽。殿角钟残立宿鸦,朝元归驾望无涯。香泉空浸宫前草,未到春时争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