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宣教宗沂二首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朗读

《挽周宣教宗沂二首》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周宣教宗沂的挽歌,表达了对其德行的赞颂和对其逝去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子职勤劳众莫攀,
巴丘高节世尤难。
一官未抵琴书乐,
三釜何如菽水欢。
傥有轩裳存妙句,
平居丰俭只儒酸。
音容渺邈今何在,
云黯江南万木寒。

诗意:
这位宣教宗沂先生,一生勤劳不辍,众人难及其高尚的品行。他的高尚之节在当世尤为难得。虽然他还未能享受到官职所带来的荣誉和音乐之乐,但他对简朴的生活却感到满足。如果有机会保留下他的才华和优美的诗句,那将是一种美好。他平日里过着简朴而儒雅的生活,但他的音容已经渐渐消逝,如今他的存在如同云雾遮蔽了江南的万木,显得黯淡无光。

赏析:
这首诗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已故的宣教宗沂的怀念之情。首先,诗人赞扬了宗沂先生的勤劳和高尚的品行,认为他的高尚之节在当世是非常难得的。然后,诗人以对比的方式描述了宗沂先生未能享受到官职和音乐的乐趣,但他对简朴的生活却感到满足。这种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选择,体现了宗沂先生崇尚儒家思想的精神追求。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保留宗沂先生才华和诗句的渴望,将其视为一种美好的遗产。最后,诗人以音容渺邈和云黯江南万木寒的意象,表达了对宗沂先生逝去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表达了对宣教宗沂的赞颂和思念之情。通过对宗沂先生的品行和生活态度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儒家精神和简朴生活的崇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德行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和追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廖行之朗读
()

猜你喜欢

巫山高,巫女妖,雨为暮兮云为朝,楚王憔悴魂欲销。
秋猿嗥嗥日将夕,红霞紫烟凝老壁。
千岩万壑花皆坼,但恐芳菲无正色。
不知今古行人行,几人经此无秋情。
()

皋禽争肯恋樊笼,羽翼应抟北海风。今日始知天有意,青云直上路初通。

待看春榜来江外,全胜枯鳞在辙中。

()

行止竟何从,深溪与古峰。
青荷巢瑞质,绿水返灵踪。
钻骨神明应,酬恩感激重。
仙翁求一卦,何日脱龙钟。
()
去年今日时,红炉片雪飞。
今日去年时,曹娥读夜碑。
末后一句子,佛眼莫能窥。
白莲峰顶上,红日绕须弥。
()

道人晏坐清白居,身心不动长如如。月窟深藏雪狮子,冰壶静贮银蟾蜍。

绝色纯真妙难测,中下焉能造其域。不修梵行事空王,岂守邪禅作家贼。

()

菊开即重阳,蝶愁何必论。今朝县斋冷,松竹照清樽。

雅致信无极,世俗惭不根。为酬夜来吟,请从陶令言。

()
渺渺复迢迢,枫林带板桥。
沙寒初上月,浦暗已回潮。
霜苇多先折,江花或后凋。
今宵何处雁,相伴宿兰桡。
()

曩予魏大梁,得交此州雷与刘。自闻两公誇南山,每恨南海北海风马牛。

老龙面目今日始一见,更信造物工雕锼。是时山雨晴,平田绿油油。

()

连日阴云惨不开,依稀寒色满楼台。一台涌地蛰龙起,六合洗天霖雨来。

()

窈窕僧窗十肘长,解分眼界入他方。
尘襟偶脱公家事,鼻观重参佛土香。
寒日半收山着色,晚风无力水磨光。

()

寒犬吠柴门,荒鸡鸣远村。
河声空自急,月影不曾浑。
木末星犹白,榛中露已繁。

()
春风无厚薄,随分到山村。
歌吹行南陌,秋千出短垣。
稻田喧鸟雀,社鼓赛鸡豚。
何事条桑月,人家紧闭门。
()

十日狂风才是定,满园桃李纷纷。黄蜂粉蝶莫生嗔。海棠贪睡著,留得一枝春。便是徐熙相对染,丹青不到天真。雨余红色愈精神。夜眠清早起,应有惜花人。

()
雨之施,物以孳。
我何意于彼为?自周之先,其艰其勤。
以有疆宇,私我后人。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
()

香风冉冉透禅关,水榭云亭紫翠环。我欲传花携酒去,最留人是小金山。

()

并时曹李稀缣墨,此是鸳湖掌故图。为问归耕烟雨里,几人亲钓小长芦。

()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