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瑶池

咏史诗·瑶池朗读

《咏史诗·瑶池》是唐代胡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穆王参加了阿母在瑶池举行的盛宴,听到了九天仙乐,喝到了琼浆,并且八匹神驹行驶迅速,但当穆王回到人世时,他的国家已经灭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阿母瑶池举行宴会,穆王参加其中。
九天仙乐沐浴琼浆,品尝美酒。

八匹神驹快速行进,像闪电一样迅疾。
然而,当穆王回到人间时,他的国家已经灭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瑶池的奇妙景色和超凡的盛宴,以及穆王的经历,表达了逝去的国家的悲痛和失落。胡曾巧妙地运用了描绘瑶池和穆王的对比,使诗词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诗词中的瑶池象征着绝世的美好和令人羡慕的幸福,而穆王则象征着失去一切的困境和痛苦。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使人深思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让人们在感叹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珍惜现有的一切,努力追求美好的思考。胡曾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示了他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生命的感悟,使这首诗词成为了唐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朗读
()

猜你喜欢

伐石编茅架短松,幽居自合隐屏峰。弹丝弄竹无多事,问水寻山更几重。

径僻尽拚黄叶满,门闲长与白云封。招游剩有渔樵兴,不到山根不转蓬。

()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

同是新年。万事欢悰不比前。依样壶觞春霭,爆竹声中,总是凄然。

家山人尽苦风烟。穷愁每恨诗难遣。更有谁怜。双眸空看著鱼龙演。

()

幸自不须端帖子,闲中一句如无。爱他午日午时书。惟应三五字,便是辟兵符。久雨石鲸未没,小风纨扇相疏。邀朋一笑共菖蒲。去年初禁酒,今日漫提壶。

()

艮岳秋深百卉腓,胡尘吹满衮龙衣。

凄凉五国城边路,得似寒江独棹归。

()

幽寒长似北枝梅,鹓鹭英游不再陪。邂逅故人成一笑,衰颜华发觉春回。

()

鸣鞞入嶂口,泛舸历川湄。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

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

()

万法与身俱幻,百骸惟耳尚聪。
文公为补琴操,回仙邀听松风。

()

古驿昏鸦睡,长途暮马饥。宵寒停柝早,时亟启关迟。

落月三更信,春风六日期。年年行役苦,两度已于斯。

()

已分耕畦老一犁,天风吹梦入枯溪。谁怜北垞骑牛背,又踏东华放马蹄。

槐绿不妨穿禁漏,枣红便觉动边鼙。归途愿请平戎策,政恐曹装趁诏泥。

()
见时怜惜。
不见时思忆。
花柳光阴都瞬息。
□把光阴虚掷。
()

月出横斜树色空,石床人醉竹帘中。心同蚕茧千丝乱,泪共渔灯数点红。

荇叶近添鸂鵣水,藕花遥起鲤鱼风。松窗正有无穷梦,只恐阳乌在海中。

()

城郭尘埃心自村,一生吟褐任乾坤。江湖处处客曾席,风雨潇潇人闭门。

蕙帐晓空云出岫,芜城春老竹生孙。诗囊挑入苍烟去,谁管斜阳到韵轩。

()
芙容渐摇落,之子旷佳期。
日暮孤鸿度,天寒促织悲。
黄粮舂北舍,红叶绕东篱。
正是登高候,无由共酒卮。
()
林间无叶供风落,溪上有梅迎雪开。
斜日未收门巷暖,儿童笑指蹇驴来。
()

蜡本花所作,作花应更香。月参无味禅,不作有色妆。

未知香山白,何似江夏黄。坐令彼粲者,难擅春风场。

()

庵是何年立,其中有一僧。
苍崖从古险,白日少人登。
众物清相映,吾生隐未能。

()
老罢休无赖,吟诗报答闲。
圆扉长寂寂,腾口任{左口右颜}{左口右颜}。
护塔云偏重,栖林鸟自还。
荣枯不经意,何用密防奸。
()
脱布裤,呼老妇,我有一尺布,为我补破裤。
补得且将今岁度,胜如有布无人作。
()
以文致身,以恭奉上。
锱铢笔态,矩矱心匠。
论其钩格则得纡余曲致之体,考其纵逸则妙雍容不迫之状。
俨佩玉之度,肇官仪之创。
()
佛法方当恶剧时,偃溪笑裹袖钳锤。
不教管领千云衲,打彻头关更问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