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朗读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入青云无见日,
手栽红树又逢春。
唯留花向楼前著,
故故抛愁与后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樱桃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樱桃花的种植和观赏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身影比喻为身入青云之中,表示他身处高处,无法看到阳光。然而,他却亲手栽种了一棵红色的樱桃树,正逢春天,樱桃花盛开。他将花朵留在楼前,向楼里的人们展示,这是他故意抛弃自己的忧愁,让后人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樱桃花的喜爱和种植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通过身入青云无见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处境高远、与尘世隔绝的心境。手栽红树又逢春,描绘出樱桃花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将花留在楼前,抛弃自己的忧愁,展示给后人观赏,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分享的精神。

整首诗词以樱桃花为题材,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和欣赏之情。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感受。这首诗词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生活的热爱,并通过抛弃个人忧愁、将美好留给后人的行为,呼吁人们珍惜美好事物、乐观面对生活。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白居易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尚记春归日,锦绣裹江城。
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
鱼鸟自飞自跃。
红紫谁开谁落。
()
醉来忽随锦网窝,无柰桃园李绕何。
八角小亭无处坐,见花多处背花多。
()

满庭春色醉芳菲,影落朱栏若有期。月下参差人静后,日边零落雨晴时。

香魂暂逐行云去,娇态还从淑景移。最惜年年寒食候,风吹万点重堪悲。

()
磑霏白雪舂云子,盘摘黄金割密房。
组织翻腾不停杼,芳甘醖酿馈先浆。
西成仅有储囷窄,中土才归置枕康。
敕赐空盟旌德刹,扈阳珍木蔚葱苍。
()

妾貌非不奇,行坐自遮面。楼上晓妆成,楼下无人见。

()

台斗光芒临紫极,东风行色动江干。春归吴苑晴花合,天入燕云晓旆寒。

礼乐百年开万国,星辰入座肃千官。彤庭旧识尚书履,天下苍生属谢安。

()

谗语能令骨肉离,奸情难测事堪悲。

何因掘得江充骨,捣作微尘祭望思。

()

生不怕京兆尹,死不畏阎罗王。

()

洛浦流风漾淇水。
秦楼初日度阳台。
玉轶轻轮五香散。

()

()

发事牵情不自由,偶然惆怅即难收。已闻抱玉沾衣湿,

见说迷途满目流。滴尽绮筵红烛暗,坠残妆阁晓花羞。

()

鼓箧同游璧水春,桥门争看笔如神。忽传紫塞军声急,尚喜青山草色新。

傥有风云起英卫,可无胶漆似雷陈。况闻作尉功奇绝,兵入潢池不动尘。

()

汉轻法言,耳目所忽。
予藏于湖,亦近世物。
气并华剑,烈同段笏。

()

翡翠翔江湖,亡身为毛羽。不如道傍李,尚得滋味苦。

驱车上太行,还顾望梁甫。高冈多烈风,茂林化为岵。

()
城头月落尚啼乌,乌榜红舷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飏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