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曲·鼓吹曲辞·雉子班。唐代。李白。辟邪伎作鼓吹惊,雉子班之奏曲成,喔咿振迅欲飞鸣。扇锦翼,雄风生,双雌同饮啄,趫悍谁能争。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天地至广大,何惜遂物情。善卷让天子,务光亦逃名。所贵旷士怀,朗然合太清。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雉子班》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此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辟邪伎作鼓吹惊,
雉子班之奏曲成,
喔咿振迅欲飞鸣。
扇锦翼,雄风生,
双雌同饮啄,趫悍谁能争。
乍向草中耿介死,
不求黄金笼下生。
天地至广大,何惜遂物情。
善卷让天子,
务光亦逃名。
所贵旷士怀,
朗然合太清。
诗意:
此诗通过描写雉子班的鼓吹曲辞,表达了追求自由和坚守真实的精神态度。诗中,描述了雉子振翅欲飞的形态,雌雄相互依偎并共同饮啄的景象,展现了其豪勇和强大的气魄。雉子班不愿坐进黄金笼子中被囚禁,它们宁愿在自然的草地上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因为天地是如此广大,何须遂从物质的束缚。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官位贵金所不屑,推崇旷士怀抱太清之音的思想,呼吁追求真实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雉子班为形象,通过赞美雉子班的豪情和追求自由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真实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雉子班振翅欲飞、雄风勃发的场景,表达了它们追求自由自在的意愿。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批判现实的思想,表达了对名利和权位的不屑和追求真实的态度。通过对草中雉子的赞美,诗人崇尚旷士的思想,呼吁人们追求真实和自由,超越物质的束缚,朝向更高尚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雉子班的英勇形象,又寄托了作者自由不羁的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暑中杨伯虎见访翌日有诗来因走笔次韵。宋代。张镃。领取无多话,频年顿不疎。幽寻尘土外,高韵笑谈余。既悟蕉中鹿,宁求木上鱼。论诗能避暑,此意复谁如。
陈村夜泊。宋代。何绛。吾爱川原好,秋风夜泊船。水边禽个个,沙际月娟娟。浊酒昔谁醉,今宵长不眠。疏帘一盼望,独有水连天。
立春帖子·太上皇后阁。宋代。周必大。徽音有永坤宁殿,内助无劳德寿宫。未问夭桃与秾李,先须歌咏二南功。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吴山图记。明代。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次韵弘济过居庸佛院怀幼孜 其一。明代。杨士奇。又随翠辇度居庸,不复当年语笑同。下马还寻旧游处,伤心寒树起秋风。
腊月十九日雨后。宋代。刘攽。常年过腊雪犹繁,泽国春光已可怜。初怪醉魂迷甲子,稍知客路断山川。柳条著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避地早辞车马迹,杖藜犹有里中贤。
浣溪沙。宋代。何作善。草草杯盘访玉人。灯花呈喜座添春。邀郎觅句要奇新。黛浅波娇情脉脉,云轻柳弱意真真。从今风月属闲人。
赠歌者。唐代。薛能。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忆王伯洪。明代。梁兰。客舍凄凉忆故人,王郎于我最相亲。论交有道怀今日,分手无言惜去春。芳草斜阳江路远,浮萍流水岁华新。也知闾里轻贫贱,狐貉由来岂足珍。
岁暮作。清代。静诺。时序自推迁,忽然惊岁暮。举目见寒鸦,悲鸣如欲诉。太阳惨不舒,同云四野布。朔风时北来,哀号满庭户。翘首望阳春,阳春不我顾。居诸如隙驹,剥啄有定数。况我世外人,浮云已如故。园有数株梅,结伴尽堪度。
大人生朝六首·康孙。宋代。项安世。隔江遥望小蓬莱,满眼风光入寿杯。涌起涛江为玉酒,泻开东海作金罍。山龙恰为供香兽,桥鲤真堪截锦腮。雁字满天霞正赤,染成诗轴胜于坯。
寄家弟振美。明代。王世贞。江头风色峭帆新,江雁衔芦来往频。握手已非生别地,题诗还是暂时人。天横北海书难信,日落吴门练未真。俗敝汝曹无可却,时违豺虎即须亲。
赠程子静生日。宋代。朱升。程生眉眼如新月,生日忻欢寘酒樽。王父仁恩在民庶,乃翁世禄遗儿孙。和风款款回山市,春树亭亭对学门。勉尔灯前勤受读,发扬家学诏来昆。
豫章行。两汉。曹植。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他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
送别莆友黄廷声西河。明代。张天赋。远送黄君出上流,山前遥望意难休。百年共订男人约,总把纲常两担收。
杜牧伤春,白傅悲秋,销魂黯然。正吴桥廿四,玉箫明月,蜀弦五十,锦瑟华年。
金屋藏花,银瓶记豆,私语友人偎凤肩。凝情处,向红楼剪烛,翠港移船。
沁园春 申浦闻歌,赠花桂卿校书。清代。易顺鼎。杜牧伤春,白傅悲秋,销魂黯然。正吴桥廿四,玉箫明月,蜀弦五十,锦瑟华年。金屋藏花,银瓶记豆,私语友人偎凤肩。凝情处,向红楼剪烛,翠港移船。歌云不堕尊边。漫一碧迢迢锁恨天。甚愁评雁诉,筝心太热,梦和鸾杳,钿约先寒。昙首三生,华鬘半劫,话到飘零都可怜。璇宫冷,怕霓裳舞破,空记游仙。
步蟾宫。金朝。马钰。清清净净祥云脚。九窍内、往来交错。谁知妙用缘无作,自然理炼成丹药。骊龙吐出神珠烁。现万道霞光罩却。虚堂莹彻添光灼,蓬莱路、有些期约。
蓬莱阁 和重阳韵。金朝。马钰。云烟漠。往来浮动蓬莱阁。蓬莱阁。虎龙蟠绕,飞升灵廓。自然结就金丹药。亘初真性难生恶。难生恶。功成行满,得归碧落。
雀台怨。唐代。马戴。魏宫歌舞地,蝶戏鸟还鸣。玉座人难到,铜台雨滴平。西陵树不见,漳浦草空生。万恨尽埋此,徒悬千载名。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 其四。元代。顾瑛。五色卿云护帝城,春风无处不关情。小花静院偷吹笛,淡月閒房背合筝。凤爪擘柑封钿合,龙头泻酒下瑶罂。后宫学做金钱会,香水兰盆浴化生。
辛未礼闱后张孝达制军与潘文勤公大公名士于龙树院治觞选客手札七通夏闰枝编修装册徵题 其三。清代。王鹏运。材用由来为世储,诸贤遭际定何如。可怜憔悴风尘底,付与荆州数鲫鱼。
寄潘子善上舍。宋代。刘宰。少阳一疏折群奸,拂袖归来日月閒。误国小人犹法从,叩阍诸子自贤关。是非颇亦通千古,义利那能立两间。若向西湖浮画舫,好倾卮酒酹孤山。
十月梅花。宋代。文同。十月冻墙隈,英英见早梅。应从九地底,先领一阳来。紫膜纷纷脱,黄肤迤迤开。得风浑自变,与雪欲成堆。细晕轻檀口,浓妆腻粉肋。月娥身解写,青女手能裁。冷艳浮冰沼,清香落玉杯。只忧融乳酪,不惜露琼瑰。避妒情堪重,禁寒术可猜。有谁怜寂寞,尽日独徘徊。共语诚无计,将题耻不才。东邻夜夜客,莫放笛声哀。
和重送国棋王逢。宋代。史浩。前身应是奕秋徒,自谓人间敌手无。君去尚留边角势,为君题作烂柯图。
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元代。方回。城中残春未识春,城外心赏无不有。今年春寒晚乃暖,尚余飞絮忘高柳。西湖孰谓西子老,虽老绝胜登徒丑。刺水乍见新荷翻,衔泥莫辨乳燕耦。儿曹恶陈争喜新,好以玄鬓嘲白首。遮莫少年自得志,看人轻肥但袖手。今朝天色知可意,张丈殷兄总閒叟。此一秃翁许追随,琳宫菊花问开否。主客十人人能诗,冥搜远讨心欲呕。何如平易任天真,索纸便作龙蛇走。仇仙笑指皋亭山,横塞武林当水口。不尔歌舞百万家,马能奕世长保守。我独睥睨寿星寺,欺孤柄臣据其右。一朝击死木棉庵,头颅可朽臭不朽。向来世故未深识,折腰此人觊升斗。追忆谢傅小忍语,窃虞桓玄锡命九。山河变幻泗鼎不,脱身万死亦云偶。升沉得丧俱置之,天地古今一杯酒。乍聚忽散醉忽醒,浮生邂逅理难久。王侯皂隶浪分别,顷刻白衣化苍狗。
出塞曲赠林参军。明代。陈言。入幕推英选,论兵迈古风。卷旗收败马,锵佩揖群公。紫塞金河里,天山弱水东。晚风吹画角,残日让雕弓。庙略占黄气,精神贯白虹。丈夫期报主,看取宝刀雄。
南康除夜 其二。元代。郭奎。十年客泪不曾乾,丘垄成行骨肉残。为报淮南兄与弟,紫髯憔悴未为官。
次韵曾仲躬侍郎同登伏龟二绝。宋代。范成大。带束江淮翠岫围,掌窥台殿碧鳞差。刘郎句里登临眼,压倒三江二水诗。
答嘉上人 其二。明代。庄昶。老子平生何所有,半轩蜗壳一乾坤。病躯岂敢求他顾,老马聊知得自存。屋后居山那计破,溪当濯足不言浑。高僧果许频来往,落尽岩花自扫门。
峡中闻杜鹃。宋代。袁说友。春风破晓晴岚湿,客子竛竮去程急。空山两两杜鹃声,回首家乡无羽翼。劝归不归声厌多,旅怀刺刺空奈何。君不见秭归城上今啼不,多少行人满江口。
再酬雪湖见过仍前韵五首 其二。明代。谢迁。会心时共弄渔船,君去宁嗔我醉眠。曲径莓苔荒宿雨,洞门梧竹失炎天。延年剩有烧丹灶,抱璞能无种玉田。今夕不须重秉烛,坐看明月两醒然。
梅诗呈六四叔。宋代。刘子翚。一枝新白破长林,定想霜毫落有神。蹩{左足右薛}若予将底用,犹堪卧护北潭春。
得廖非子书赋答却寄。明代。张家珍。去年送君黄木湾,今年书来在燕山。灞陵古道凭谁醉,易水秋风老客颜。故国白云情嘿嘿,旧宫禾黍泪潸潸。罗浮夜夜遥相忆,绝壁飞泉忍独攀。
命女 其六。清代。李长霞。维诗与书,发天明命。长善成仁,达理卫性。道在莫离,事成日用。岂必男子,女子是共。勿谓华辞,斯道之盛。兴至名篇,温和以正。
送王若夫造朝。宋代。吴芾。要路如公今著鞭,况逢圣主正需贤。长贫岂谓连三世,不调那知又十年。道在未应终困踬,时来看取即腾骞。此行会有知音者,送上通津岁九迁。
舟中寄江进之得珠帘字 其二。明代。袁宏道。一病袁小安,五载江犹淹。宦味朝朝尽,乡思刻刻添。有愁到眉棱,无工削爪尖。枕书调倦眼,照影镊霜髯。东斋草满径,西堂灰一帘。鼠子溺书箧,侍儿匿牙签。少妇乞画眉,双腕痛花佥。管城头转秃,空闺笑无盐。俗吏貌态工,末世礼法严。饶他潘与陶,风流岂得兼。
真宗奉圣祖玉清昭应宫十一首。宋代。真宗。芳气上浃,飚驭下临。绍承丕绪,永劢精明。氤氲成雾,葱在垂阴。虔恭对越,介祉攸钦。
所见。宋代。李新。鬓丝萧散忙蚕月,笑靥匀停喜麦秋。落照已斜犹曝茧,故人未渡莫横舟。屋欹云影长年见,枕压豀声半夜流。料得此生无好梦,却胜终日有閒愁。
送庆州安化元处宗主簿。宋代。宋庠。黄绶荣新牒,华颠惜美材。越心枝上远,羌思笛中来。烽烬和星落,刀环伴月开。寄言栖棘地,鸾翮少徘徊。
梁四谏议知凤翔府。宋代。杨亿。几日银台阅副封,岐阳西顾委秦中。函关叱驭经天险,豳国闻鸡接土风。云幕杯盘三省近,星郵章奏九门通。下车卧理应芜事,莫遣融樽酒暂空。
并州寒食。明代。浦源。梦入故园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垂杨不是相思树,那得花开便白头。
西江月·几点垂垂北斗。宋代。赵以夫。几点垂垂北斗,一床悄悄西风。山河天地点尘空。月殿蟾蜍欲动。舌本琼浆甘彻,鼻端玉蕊香通。棋边切莫笑衰翁。个里本来空洞。
送陈越之河中宁观。宋代。魏野。宁亲高堂舜井西,欲辞东合思依依。三台筵上飞觞送,五老峰前负米归。莫叹贵无苏子印,且怜荣有老莱衣。旧书达少应投杼,新集镌多肯断机。红叶村坊临水迥,黄花岐路入山微。重阳虽近难留住,把酒登高会又违。
梦游木香洞府。元代。郝经。月窗青锦麝尘寒,梦绕烟条露蕊看。但觉身轻似蝴蝶,种香风物异槐安。
寒食偶成 其三。清代。洪亮吉。日午山窗睡起迟,东风吹梦入游丝。愁无一架秋千影,閒煞满庭红杏枝。
厓门二十首 其十四。明代。郭棐。栗叶重重覆翠微,况逢寒食欲沾衣。阁中帝子今何在,芳草王孙暮不归。紫气已沉牛斗夜,白云应长越山薇。欲奠忠魂何处问,祇今惟有鹧鸪飞。
和欧阳昆季连夜明月入座之作。明代。张嗣纲。青天云汉净,明月入帘幽。慢捲花阴叠,樽开桂魄浮。清风人狎坐,夜静镜当楼。桃李连宵宴,何须秉烛游。
阮郎归。明代。汤显祖。不经人事意相关,牡丹亭梦残。断肠春色在眉弯,倩谁临远山。排恨叠,怯衣单,花枝红泪弹。蜀妆晴雨画来难,高唐云影间。
山居十首。宋代。薛嵎。古调今谁弹,至乐非外假。渊明爱无弦,此意知者寡。放鹤未归来,时倚长松下。旁观彼何人,笑我衣裳野。
哭林山人。宋代。刘克庄。僵卧茅檐下,怡然八十春。竟无衾覆首,惟有钟随身。赙吊稀来客,封崇托外亲。自言坟出贵,后必产奇人。
新睡起,熏过绣罗衣。梳洗了,百般宜。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苦留人,娇不尽,曲眉低。
漫良夜、月圆空好意,恐落花、流水终寄恨,悲欢往往相随。凤台痴望双双羽,高唐愁著梦回时。又争如,遵大路,合逢伊。
最高楼(春恨)。宋代。毛滂。新睡起,熏过绣罗衣。梳洗了,百般宜。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苦留人,娇不尽,曲眉低。漫良夜、月圆空好意,恐落花、流水终寄恨,悲欢往往相随。凤台痴望双双羽,高唐愁著梦回时。又争如,遵大路,合逢伊。
大沩山外侍者求诗。宋代。释德洪。湘南古丛林,钟梵百世传。大圆百丈来,缚屋岩石边。焕然成宝坊,服用如诸天。经今成几何,已逾三百年。谁为中兴者,卓哉空印贤。大钟日夕撞,圆音答山川。衲子自成群,昼诵而夜禅。道人旧未识,眉目何渊然。乞诗亦不恶,篝灯临网笺。人生等浮云,达者无后先。我亦一戏耳,走笔成长篇。
送史志道帅建康。宋代。李洪。簪橐明光备武文,玉麟暂剖别尧云。朝中礼乐谋元帅,天下英雄有使君。陋矣齐丘当十万,鄙哉诸葛眎三分。公归岂作东征远,彝鼎将书第一勋。
再过绣川驿。宋代。陈棣。霜林病叶日凋残,更觉平芜眼界宽。天外碧云山共远,阶前明月水争寒。愔愔夜气侵肌骨,戢戢诗愁入肺肝。欲去自怜心未惬,为君满意更重看。
送毛东塘侍御北还后怀寄八首 其五。明代。边贡。荣亲报国皆吾事,孝子忠臣只此心。闻说致身同养志,莫分朝市与山林。
送颖斯侄孙作幕新宁。宋代。何绛。永日衙斋客况闲,题诗为我解离颜。莫嫌尺一书难达,青鸟犹能认故山。
古冈八景 其二 紫水渔舟。明代。李之世。渔舟入浦溆,水流舟亦驶。回看水色鲜,错认暮山紫。
过长河堰。宋代。朱南杰。帆指长河风力微,渔舟个个有鱼归。一声水际笛三弄,几处梅边竹四围。桑伐远扬蚕事熟,花消浓艳柳绵飞。西湖只在钱塘外,又见孤山梅子肥。
忆江南 其十。清代。冯煦。襄水曲,五载滞儒冠。匡鼎说诗应共解,侯芭载酒若为欢。霜色一台寒。
读《贞观政要。清代。乾隆。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运司园亭十咏 其二 玉溪堂。宋代。章楶。堂因水得名,方沼当其后。漪澜荡榱桷,窗户挹花柳。虫鱼不避人,鸥鹭若相友。午枕夏簟凉,此乐亦奚有。
渔家傲。宋代。石孝友。夜半潮声来枕上。击残梦破惊魂荡。见说钱塘雄气象。披衣望。碧波堆里排银浪。月影徘徊天滉漾。金戈铁马森相向。洗尽尘根磨业障。增豪放。从公笔力诗词壮。
崖边积雪取食清甚次敬夫韵。宋代。林用中。崖边琼玖吐清光,偶到山间得味尝。一段奇香今已会,冰牙冷齿裂人肠。
张牧迁淮相国与诸君会饯山园感赠四绝 其二。明代。王世贞。愁遣玲珑唱别辞,欲攀杨柳尚无枝。习家池馆从如旧,第少山公白接䍦。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唐代。刘长卿。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与君携手姑苏台,望乡一日登几回。白云飞鸟去寂寞,吴山楚岫空崔嵬。事往时平还旧丘,青青春草近家愁。洛阳举目今谁在,颍水无情应自流。吴苑西人去欲稀,留连一日空知非。江潭岁尽愁不尽,鸿雁春归身未归。万里遥悬帝乡忆,五年空带风尘色。却到长安逢故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月坡亭李耆明见菊。宋代。毛幵。初阳散微和,晞露耿余明。引花吸其精,助我养修龄。人生凭化迁,日夜枯与荣。聊为寂寞游,放此真率情。
偈颂三十四首。宋代。释如净。六年落草野狐精,跳出浑身是葛藤。打失眼睛无觅处,诳人刚道悟明星。
寄程鹏飞。宋代。刘过。往事游边忆少年,未尝携刺五侯门。春风跃马汉南道,落日椎牛淮上村。科举未为暮年计,穷途不忍向人言。男儿慷慨头当断,未有人施可报恩。
春晚郊行。宋代。卫宗武。盎若阳和气,融融满太空。水涵春屿碧,林镂夕阳红。过尽桃花雨,吹来杨柳风。韶光晚尤媚,游兴浩难穷。
代书。宋代。黄庭坚。阿熊去我时,秋暑削甘瓜。离别日月除,莲房倒箭靫。得书报平安,肥字如栖鸦。汝才跃炉金,自必为镆鋣。穷年抱新书,挽条咀春葩。弄笔不能休,屈宋欲作衙。屈指推日星,许身上云霞。安知九天关,虎豹守夜叉。祝田操豚蹄,持狭所欲奢。文章六经来,汗漫十牛车。譬如观沧海,细大极龙虾。古人以圣学,未肯废百家。旧山木十围,斋堂绿阴遮。红稻香盂饭,黄鸡厌食鲑。摩挲垂腴腹,颇复读书耶。念汝齿壮矣,无妇助烹茶。父兄亦怜汝,须儿牧犬豭。且伐千章木,赠行当马檛。赢粮果後时,定随八月槎。觉民在林中,丁丁闻兔罝。奉身甚和友,干父办咄嗟。台源吟松籁,先生岸巾纱。留客醉风月,盘箸供柔嘉。仍工朱丝弦,洗心拂奇邪。孤臣发楚调,倾国怨胡笳。把笔学周鼓,字形锥画沙。诗书乃宿好,不为蓬生麻。元明祖师禅,妙手发琵琶。已无富贵心,鼓吹一池蛙。天民服农圃,颇复秋敛賒。下田督未耘,入岭按新畲。悉力输王赋,至今困生涯。知命叔山徒,炉香严佛花。惟思苾刍园,脱冠著袈裟。起家望两季,佩金蹋朝鞾。嘉鱼在南国,宗庙荐鱨鲨。我为万夫长,朝论不齿牙。剌头簿领中,蚤虱废搔爬。世累已缠缚,官箴易疵瑕。何时烟雨里,驱羊入金华。遣奴迫王事,不暇学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