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梦仙)。宋代。曹冠。我昔蓬莱侍列仙。梦游方悟绊尘缘。青春放浪迷诗酒,黄卷优游对圣贤。嘲水石,咏云烟。乘风欲往思泠然。要知昨夜方壶景,只在芸斋杖屦前。
《鹧鸪天(梦仙)》是宋代诗人曹冠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在蓬莱山上侍奉列仙。
梦中游历,方悟到尘缘的纠缠。
年轻时放荡不羁,迷恋诗和酒,
读黄卷,游历在圣贤之间。
嘲笑水流和山石,吟咏云烟。
乘风欲行,思绪清凉而静谧。
要了解昨夜的壶中景象,
只在我芸斋前的拐杖和履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曹冠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蓬莱山上侍奉仙人,这是对传说中的仙境的向往和憧憬。然而,他意识到这只是梦中的经历,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世界的尘缘。
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放浪形骸,迷恋诗和酒,痴迷于读黄卷(指古代经典文献),并渴望在圣贤之间游历。这些描写展示了诗人青春时代的放纵和追求,但也折射出他对人生的浮躁和迷茫。
接着,诗人以嘲笑水流和山石、吟咏云烟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欣赏和感悟。他乘着风欲往前行,思绪渐渐平静而清凉。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说要了解昨夜的景象,只需回到他自己的芸斋前,看他的拐杖和履鞋即可。这是一种自我反观和内省,意味着真正的领悟和体验来自内心的沉思和回归,而非外物的追逐。
整首诗以自省和寻求内心平静为主题,通过对自然、人生和梦幻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真理和心灵自由的不懈追求。
十三砺十首 其七。宋代。郑思肖。嗟汝儿女曹,至蠢亦孔丑。面笑心摇摇,欲进乃却走。憨痴弄盲语,捧酒祝鬼寿。伤哉复伤哉,醒眼频搔首。
华阴古迹二首 其二 回溪。清代。顾炎武。回溪非故隘,九虎失西东。惟有黄金匮,依然又省中。
红窗怨(即事)。唐代。王质。帘不卷。人难见。缥缈歌声,暗随香转。记与三五少年,在杭州、曾听得几遍。唱到生绡白团扇。晚凉初、桐阴满院。待要图入丹青,奈无缘识如花面。
游烂柯山四首 其二。唐代。李幼卿。巨石何崔嵬,横桥架山顶。傍通日月过,仰望虹霓迥。圣者开津梁,谁能度兹岭。
巫山一段云 登龙峰。元代。赵孟頫。片月生危岫,残霞拂翠桐。登龙峰下楚王宫。千古感遗踪。柳色眉边绿,花明脸上红。欲寻灵迹阻江风。离思杳无穷。
忠养堂,为张府掾赋。元代。张昱。张氏构堂情已著,毛生捧檄事方新。府中才俊固多士,幕下孝廉惟此人。返哺老乌怜白首,宜男芳草擅青春。莫论日用三牲养,一面欢颜足奉亲。
龙江旅舍。明代。高逊志。岸回山转疑无路,潮落江清浅见沙。睡觉蓬窗寒日上,不知身在野人家。
北使还襄邑道中作(九月三十日)。宋代。徐铉。九月三十日,独行梁宋道。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程遥苦昼短,野迥知寒早。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
句。唐代。裴谐。风回山火断,朝落岸冰高。(《湘江吟》)名终埋不得,骨任朽何妨。(经杜甫坟,见《诗话总龟》)
次韵虞司训。明代。鲁铎。秋日江风好,帆开桂棹閒。暂因看远岫,不觉过重湾。浦树浓兼澹,沙禽去复还。清怀收景物,尘俗讵应关。
天象。宋代。洪咨夔。白气一抹蚩尤旗,南斗北斗天两垂。西方荧惑耀芒角,初月吐魄来食之。去年天象已可骇,今年天象更可疑。春王正月暨三月,黑气几度摩晨曦。铜盘亭亭惨且淡,铁钹拍拍合复离。沙盆贮水静照影,眼乱两日欢童儿。移时妖氛渐引却,赤光如血铺庭墀。家无占书矒休咎,但效嫠妇颦双眉。昨朝忽见邸状报,诏答丞相辞公师。首言金鸟效祥瑞,变我愁蹙成愉怡。玉堂学士天下选,王澡有象非吾欺。东淮西蜀狗鼠贼,看折尺箠从头笞。
题韩氏所藏元佑选尚诏草。宋代。楼钥。禁脔当年选尚初,难兄辞宠意何如。裕陵遗旨知难改,元佑湛恩信有余。今日犹存卯君笔,向来谁造粉昆书。韩门世宝宜无坠,史有遗文尚取诸。
和湘东王横吹曲三首 其二 洛阳道。南北朝。萧纲。洛阳佳丽所,大道满春光。游童初挟弹,蚕妾始提筐。金鞍照龙马,罗袂拂春桑。玉车争晚入,潘果溢高箱。
和王清源秋日漫兴五首 其五。唐代。王翰。白鸟飞飞绿柳长,雨收秋水满横塘。败荷折柄馀残翠,老藕着花留晚香。
喜仰之至。宋代。王洋。江东幕客江西吏,各是年过五十时。一去尘中劳梦约,重来物外有心期。烟中艇子花前酒,竹里棋声月下诗。景物不妨俱是旧,只添须发白如丝。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人应似,年年好。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满江红(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宋代。李曾伯。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花正似,人人小。人应似,年年好。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帝合六首。宋代。欧阳修。气候三阳始,勾萌万物新。雷声初发号,天下已知春。
下人阳乌石二泷初闻猿声二绝 其一。元代。刘崧。万石崩腾互犬牙,两山盘沓欲横遮。泷流直下三千尺,不见船头见浪花。
自咏吟。宋代。邵雍。老去无成齿发衰,年将七十待何为。居常无病不服药,间或有怀犹全诗。引水更怜鱼并至,折花仍喜蝶相随。平生积学无他效,只得胸中恁坦夷。
遣闷 其五。清代。吴伟业。舍南春水成清渠,其上高柳三五株。草阁窈窕花扶疏,园有菜茹池有鱼。蓬头奴子推鹿车,艺瓜既熟分里闾。忽闻兵马来城隅,南翁北叟当窗趋。我把耒锄心踌蹰,问言不答将无愚。老大无成灌蔬壤,暂息干戈窃偃仰。舍之出门更何往,手种松杉已成长。
题小室二首。宋代。刘克庄。已向深林卓小庵,是中仅可着禅龛。士师何止三无愠,中散居然七不堪。一去重华那复得,方当盛汉勿多谈。近来弟子俱行脚,谁伴山僧面壁参。
偷冰渡雪。清代。牛焘。立地坪头三丈雪,东西阻隔人踪灭。潜行夜半雪不知,日出未出趁冰结。吾闻灵湫偷龙水,偷冰之语亦奇绝。安得仁人民不偷,熏弦一挥阴霾彻。
滦水秋风词三首 其一。元代。柳贯。朔方窦宪留屯处,上郡蒙恬统治年。今日随龙看云气,八荒同宇正熙然。
山村晚归。清代。郭长清。夕烟低罥绿杨丝,路畔酴醾落几枝。廿四番风春到尾,初三夜月细如眉。依稀人语樵还舍,轣辘车声犬吠篱。城郭归途犹十里,吟诗不觉马行迟。
题画 其二。明代。杨荣。小桥流水漾晴沙,杖策归来日未斜。昨夜东风花落尽,一林高树锁烟霞。
南乡子(自述)。宋代。苏轼。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岁暮书事十二首。宋代。张耒。北风吹马疾,石径上危基。野俎饱貆脯,山炉煮橡糜。寒耕敲冻石,猎火上风枝。留滞亲麋鹿,多惭发欲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