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感旧)。宋代。苏轼。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
《浣溪沙(感旧)》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徐邈能中酒圣贤。
刘伶席地幕青天。
潘郎白璧为谁连。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
恨无人借买山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旧日青山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提到了几位历史人物,表达了对他们的羡慕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徐邈、刘伶、潘郎等人的描写入手,展现了苏轼对他们的羡慕之情。徐邈被称为"酒圣贤",指他对酒的独特见解和品味,使得他在当时被认为是酒的权威。刘伶是一个自由奔放的人物,他喜欢坐在地上,以青天为帷幕,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的向往。潘郎则指的是潘安,他是一个传说中的美男子,拥有一块白玉,但诗中问到这块白玉连给谁,暗示了虚无和无奈。
接下来,苏轼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他说自己无可奈何地长出了新的白发,表示岁月的流逝和自己衰老的无奈。他认为与其生活在这个现实中,还不如回到旧日青山的生活中去,回到自然和宁静的环境中。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无人愿意贷款给他买山的遗憾,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之情。它展现了苏轼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吴门白日落,孤妾悲洞房。徙倚无所归,朔风满罗裳。
昔为春柳阴,今作秋菊黄。芳景不速尽,愁心与俱长。
戊子十一月二十四日拜叠山先生于双桐驿盖先伯见山同丙辰理宗亲擢也先生叙旧好言同心焉明日中赋二诗为别。元代。何中。吴门白日落,孤妾悲洞房。徙倚无所归,朔风满罗裳。昔为春柳阴,今作秋菊黄。芳景不速尽,愁心与俱长。逝者魂魄在,九京共徜徉。粲粲河吐水,萧萧天雨霜。出门即远道,死生永相望。
舞曲歌辞·柘枝词三首。唐代。薛能。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春怨。明代。王慎中。流尘寂寂网窗纱,懒画娥眉贴鬓鸦。春色不知人去远,也分红蕊到庭花。
至温州。宋代。文天祥。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读中兴第二碑。
穷乡寡文学,颇爱土俗淳。茅檐八九家,五世相与邻。
儿童读书归,行处拾堕薪。偶逢大父行,拱立识所亲。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三。清代。洪亮吉。穷乡寡文学,颇爱土俗淳。茅檐八九家,五世相与邻。儿童读书归,行处拾堕薪。偶逢大父行,拱立识所亲。日晚饷北皋,牵衣渡横津。心忆朝诵书,沿途讽逡巡。
在线聆经二首 其二。清代。陈忠平。钟鼓声疏梵语亲,香烟如幻幻如真。人无障念何来佛,佛有金针不择人。祈福谁曾先积福,脱尘讵耐反沾尘。莲池若许比肩坐,试为往生扶一轮。
香烟 其五。明代。徐渭。说与焚香知不知,最堪描画是烟时。阳成罐口飞逃汞,太古坑中刷袅丝。想见当初劳造化,亦如此物办恢奇。道人不解供呼吸,閒看须臾变换嬉。
至归德过故人李宪副子中小饮。明代。王世贞。握手踟蹰坐未安,旋看河斗畏将阑。主人第进鸬鹚杓,稚子争先苜蓿盘。天入中原真自好,路逢知己不辞难。休追济上衣裳会,耆旧于今半已残。
自柳至平乐书所见(四首)。明代。袁袠。昭平滩险恶,最险是龙头。药弩弦齐彀,铜刀鞘屡抽。红巾翻把隘,白昼竞钩舟。倘得山韩将,狐群岂足忧。
送人之蜀。宋代。释文珦。佳友相辞去,西游卒未还。单车行数月,万水与千山。雨雪年华晚,烟尘道路艰。莫教音信绝,添我鬓毛斑。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宋代。梅尧臣。南国有嘉树,花若赤玉杯。曾无冬春改,常冒霰雪开。客从天目来,移比琼与瑰。赠我居大梁,蓬门方尘埃。举武尚有碍,何地可以栽。每游平棘侯,大第夹青槐。朱栏植奇卉,靡碧为壅台。於此岂不宜,亟致勿徘徊。将看荣茂时,莫嗤寒园梅。
铜梁县。明代。程本立。铜梁县庭公事少,铜梁县市官桥小。上山下山石作街,街南街北人家好。人家好农不好商,生男嫁女不出乡。香芹煮羹饭有稻,木棉纺丝衣有裳。陈郎邀我青樽满,情多已觉回鞭懒。酒酣欲写铜梁歌,百钱买笔紫罗管。
郊外。宋代。王安国。野旷天寒气象嘉,浮云浓淡日初斜。泽中雨涨无鸣鹘,荷下波翻有怒蛙。箫鼓残声来帝阙,渔樵归径见人家。尘簪羞把黄花插,不耐飞蓬斗鬓华。
绛都春·题软红蕉景,次韵。清代。杨葆光。閒床寂静。恰人海逗留,风凉梧井。离绪大难,秋月如圭牵情甚。邯郸谁借黄粱枕。犹自问、蓬莱仙境。软红尘里,何人细写,者般真性。清沁。诗人仲若,乍鹂吹听罢,倚栏高咏。丽句藻词,无限温柔风人韵。如闻一曲婆娑引。记历历、当年清景。与君留取新图,雪蕉照影。
赋得团扇承落花。明代。徐熥。飞花霞并烂,纨扇月同团。素影留芳怨,馀香恋合欢。娇疑障笑比,朱讶掩唇看。有意迎风易,无声到地难。胭脂纷点镜,锦绣剪堆盘。魂向轻罗散,春从薄面残。班姬方敛恨,闺思况将阑。
题阙 其十一。明代。王世贞。孙吴工用整,起剪工用强。神哉淮阴侯,变化乃无常。举目尽乌合,出手成龙骧。百战取中原,黥彭那得方。精诚拒武涉,小谬请假王。高帝抚孤雏,魂魄忧未央。见谓高鸟尽,谓可良弓藏。遗恨在匈奴,冒顿骄大荒。
山馆二首 其二。元代。郭钰。贴石支松榻,闭门收蠹编。故人久不至,病客得高眠。松搐晚风怒,帘分夜雨悬。老禅应可学,世故苦相牵。
谢世诗二首。宋代。吴潜。边马南来动北风,屡陈长策矢孤忠。群豺横暴嘉谋遏,仪凤高飞事业空。愁恨暗消榕树绿,寸心漫拟荔枝红。欲知千载英雄气,尽在风雷一夜中。
羞草 其一。清代。孙元衡。草木多情似有之,叶憎人触避人嗤。也知指佞曾无补,试问含羞却为谁?
送徐兵部琦郭行人济使交阯。明代。陈琏。远持龙节使交州,万里南行属壮猷。霜落桂林寒气肃,日明铜柱瘴烟收。悬知海峤民心悦,应是皇家得化优。竣事回朝春早及,五云深处拜宸旒。
句章里寄城中诸社长。明代。吕时臣。白石江乡家益贫,圣朝渔父不称臣。门前江水通三岛,谷口人烟杂四民。手种参苓羲世药,心知鸡犬汉时邻。却怜淑景浮云薄,留得风流一季真。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