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子真送郭先辈。宋代。徐铉。忠臣本爱君,仁人本爱民。宁知贵与贱,岂计名与身。梅生为一尉,献疏来君门。君门深万里,金虎重千钧。向永且不用,况复论子真。拂衣遂长往,高节邈无邻。至今仙籍中,谓之梅真人。郭生负逸气,百代继遗尘。进退生自知,得丧吾不陈。斯民苟有幸,期子一朝伸。
咏梅子真送郭先辈
忠臣本愛君,仁人本愛民。
宁知贵与贱,岂计名与身。
梅生为一尉,献疏来君门。
君门深万里,金虎重千钧。
向永且不用,况复论子真。
拂衣遂長往,高节邈无邻。
至今仙籍中,谓之梅真人。
郭生负逸气,百代繼遗尘。
进退生自知,得丧吾不陈。
斯民苟有幸,期子一朝伸。
【中文译文】
忠诚的臣子本能够爱君主,仁慈的人本能够爱百姓。
怎能以自己的身份贵贱来衡量,又怎么会计较名声和地位。
梅子一诏生为一位尉官,献上表疏来到君主的门前。
君主的门槛深藏万里之外,君主的权势重如千钧之金虎。
他即便是受封持节,仍然并不在乎,何况还要评价子真。
他拂袖离去,高洁远超周遭之人。
直到如今,在仙籍中传说,他被誉为梅真人。
郭生因自身的才华超凡,不愿被百代遗忘尘土。
在前进和退后的道路上他自有自知之明,即使丧失也不会被我宣扬。
只要这民族有幸运的机会,期待他能在某一天展露身手。
【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是徐铉写给唐代忠臣郭子真的赞美诗。诗中描绘了郭子真忠诚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以及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计较自己的地位和名声的精神。诗人通过对德行高尚的郭子真和仁爱的君主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臣和仁人的敬佩和崇高的情感。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郭子真的为人与一般人相比进行了对比。他以忠诚之心去爱君主,以仁慈之心去爱百姓,不追求个人的财富和地位,不计较他人的评价。相对于一般人对名利的执着和追逐,郭子真显得更加高尚和纯粹。
诗人还通过描绘梅子的形象来隐喻郭子真的高洁和孤高。梅子生来即为一位尉官,代表了他的高贵和地位,而梅子是郭子真的别号,意味着他拥有的高尚德行。诗人以此来讲述郭子真的品格,在仙籍中受到赞誉并被尊称为梅真人。
整首诗歌讴歌了忠臣郭子真的高尚品质和追求,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钦佩之情。通过诗歌传递了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忠诚的精神,以及对仁慈和高尚人格的赞美。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丞相大资叶公挽词。宋代。喻良能。德望堂堂重,威名凛凛寒。三年衮衣粲,四海寸心丹。绿野悲裴度,苍生忆谢安。白头宾客在,惭痛泪阑干。
望江南(娑婆苦·六首)。宋代。净圆。 娑婆苦,长劫受轮回。不断苦因离火宅,祗随业报入胞胎。辜负这灵台。朝又暮,寒暑争相催。一个幻身能几日,百端机巧哀尘埃。何得出头来。
挽利路章运诗二首。宋代。项安世。宝屏峰上两先生,照见廉贪立懦情。八百万钱同弃屣,四麾一节但空籝。扫除身世朝和暮,分付儿孙白与清。持此横山原畔去,少师秦国有馀荣。
玉楼春。宋代。谢逸。弄晴数点梨梢雨。门外画桥寒食路。杜鹃飞破草间烟、蛱蝶惹残花底露。东君著意怜樊素。一段韶华都付与。妆成不管露桃嗔,舞罢从教风柳妒。
春雨。宋代。张耒。春雨不肯晴,春云与地平。柯山数椽屋,昼夜倾檐声。阴沉人意恶,但愿醉不醒。园花知在亡,渠溜飘红英。今年穷到骨,憔悴客江城。花时不得出,风雨掩柴荆。自我学道来,万事一羽轻。惟有惜春意,未忘儿女情。龃龉可奈何,努力饱饭行。往日虽莫挽,来日岂无程。忽记祖燕公,佳句与帝赓。今岁随宜过寒食,明年倍调作清明。
苑外至龙兴院作。唐代。储光羲。朝游天苑外,忽见法筵开。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日暮香林下,飘飘仙步回。
咏雁八韵。明代。区怀年。万里随阳翮,生涯匪一乡。掠云过玉塞,乘月到金塘。避弋呼群举,惊罗顾影忙。周旋资苇荻,迢递阅风霜。阵演看奇字,声遒接断行。羽仪天路迥,粒食旅怀臧。矫矫庸无惰,劳劳慎自强。白书如可致,踪迹老炎方。
九月三日送同使朱司厅柩出汉州南门怆然有作。明代。童轩。疏陈谕蜀选廷臣,愧我无才慰远人。万里同来不同去,暮云回首一沾巾。
塞下。唐代。司空曙。寒柳接胡桑,军门向大荒。幕营随月魄,兵气长星芒。横吹催春酒,重裘隔夜霜。冰开不防虏,青草满辽阳。
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 其三。明代。顾璘。高人难邂逅,龌龊徒为众。百鸟漫喧啾,何如一孤凤。与君结兄弟,胸次两空洞。咫尺每相见,倏为千里梦。长亭一杯酒,恻恻不忍送。
往复酬和积十馀篇涛不能诗肯堂强之乃依其韵而错杂用之勉成一首。清代。贺涛。吾师性好客,亭园极遐赏。高宴无虚日,嘉客时来往。酒政酷汉吏,诗律密秦网。张李争出奇,范子才无两。群雄不相下,建国各分壤。小侯执贽来,听命甘诮谤。郡县不敢居,退思乘一障。忆我二十馀,抗志薄今曩。良马脱羁络,千里犹莽苍。盲进不知退,力竭仍思强。岂料遇仲达,唾手收曹爽。蚁垤恐颠踬,嵩华恶能上。范子笑其旁,瓦缶击之响。怜彼蜩与鸠,不使控草莽。趣我令当阵,怯夫胆忽放。纵横大敌前,那复计弱壮。思酬知己恩,胜负不设想。请师备良药,将疗灌夫创。
代陈季若上张帅。宋代。林光朝。铜柱参天桂叶稠,公侯遗爱在南州。绳桥竹屋连溪曲,大贝明珠尽海头。
郊居值雨。宋代。韩维。愁云覆西郊,气象栖以冽。夜雨朝不止,冰霰相缠结。南堂何萧条,散秩坐超忽。颓然附炉炭,两髁冷如铁。俯念田家苦,罹此寒事切。此风卷平野,茅屋左右穴。驱牛入门去,爨下火明灭。场功始去毕,贫不具衣褐。况无酒与羔,岁时相劳悦。高咏七月讨,伤哉愁心折。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宋代。释印肃。四句难谈说,修多罗指月。□若复见时,珍重了真歇。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十一。元代。凌云翰。断岸防颓费石包,雨声又听响中宵。杏花零落飘香远,明日扶筇度石桥。
维心以诗送花果栽次韵。宋代。葛胜仲。奉乞花栽旋旋移,退师老圃自安时。新荄应待天阳发,生意先从地脉知。异县聊寻郭驼传,他年敢忘角弓诗。庭柯只作怡颜具,肯比侯封逐利宜。
送康孟嘉赴广西按察知事。明代。金幼孜。遥奉除书指越乡,佐骢今喜得贤良。过家犹想荣簪绂,度岭应知静雪霜。挥翰有时临桂树,捲帘长日对桄榔。极知宪幕无馀事,书问时能寄玉堂。
杂曲歌辞·达摩支。唐代。温庭筠。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柑至。明代。李梦阳。丹橘黄柑世所珍,年年随贡走风尘。内廷赐出人人羡,近市收来颗颗匀。翻讶久藏香不逸,迥疑初摘蒂犹新。金盘玉箸真谁事,寂寞文园自病身。
水调歌头 其一 淮阴作。宋代。朱敦儒。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消忧。长揖飞鸿旧月。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张缉熙监丞挽诗 其四。明代。杨士奇。死去悲吟满缙绅,共嗟直道不忧贫。不知驷马高车客,身后如公有几人。
初春。宋代。陆游。春入陂湖已折冰,流年谁解系长绳?土膏动後麦苗长,桑眼绽来蚕事兴。税足了无徵欠吏,饭香时有乞斋僧。开正父老频占候,已决今年百稼登。
陪冯使君游六首·游灵泉院。唐代。贯休。珂珮喧喧满路岐,乱泉声里扣禅扉。对花语合希夷境,坐石苔黏黼黻衣。鸟啄古杉云冉冉,风吹清磬露霏霏。惠岩亦有孤峰在,只恋繙经未得归。
为友于题水禽。宋代。释绍昙。衰草汀烟寂寞秋,忍寒孤立懒盟鸥。江湖风味骎骎恶,得缩头时且缩头。
洛阳春吟。宋代。邵雍。四方景好无如洛,一岁花奇莫若春。景好花奇精妙处,又能分付与闲人。
东皋行。宋代。张耒。秋云卷尽秋天清,东皋萧条鸡犬声。黄叶吟风声不平,芙蕖半落更有情。归来僮饥羸马疲,城头树暗乌欲栖。谁家朱楼人夜宿,微红一点帘间烛。
题仙 其一。明代。林俊。渡海天风跨鹤还,漫酬老癖与溪山。纲常一种吾儒分,不放人间有许閒。
纸帐。元代。叶颙。琴榻生虚白,吟帷异马融。睡无红雾入,醒有白云封。月窟光千丈,尘寰路万重。梅窗香影瘦,清梦听松风。
题东坡化龙竹。明代。冰蘗禅师。渭川千亩未为奇,独羡坡仙扫一枝。后夜风雷头角露,看他行雨过天池。
春日杂题六首 其一。宋代。陆游。梅花三十本,围以疏竹篱。入春甫十日,开遍南北枝。少年轻节物,老大复苦衰。坐见零落尽,一杯初未持。
沅湘道中。元代。徐贲。落日荒烟野水滨,鹧鸪啼处有行人。东风记取沅湘道,兰叶兰花一路春。
答胡茂才二首 其二。清代。费墨娟。阳春一曲唱当筵,真个清新别样妍。盥手不辞千遍读,惊心因废五更眠。才高更出苏韩上,学富堪夸李杜先。愧我今生闺阁里,难搴绛帐执吟鞭。
次韵张伯时以再任为贺。宋代。郑侠。再官庠序为宁亲,立道惟忧歉泗滨。若使佞谀求利研究院,便居庙庙亦沈论。环惟书史何如乐,得是英髦信不贫。如子才豪犹未第,每思冥晦避通津。
采桑。唐代。李彦远。采桑畏日高,不待春眠足。攀条有馀态,那矜貌如玉。千金岂不赠,五马空踯躅。何以变真性,幽篁雪中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