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十首。宋代。徐铉。绿水成文柳带摇,东风初到不鸣条。龙舟欲过偏留恋,万缕轻丝拂御桥。
《柳枝词十首》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水成文柳带摇,
The green water forms a graceful scene, the willow branches sway,
(译文:绿色的水中倒映着柳树的影子,婆娑摇曳。)
东风初到不鸣条。
The east wind arrives, but the willow branches do not sing.
(译文:春风初吹,柳树枝条还未发出声音。)
龙舟欲过偏留恋,
The dragon boat wants to pass, but it lingers,
(译文:龙舟欲经过,却有些不舍。)
万缕轻丝拂御桥。
Countless light threads brush against the imperial bridge.
(译文:无数轻柔的柳丝掠过皇家桥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中的柳树为主题,通过描写柳枝摇曳、春风初至以及柳丝轻拂御桥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欢喜和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的绿水成文、柳带摇,形象地描绘了柳树在青翠的水面上倒映出的美景,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东风初到,却不鸣条,表达了春风吹拂下柳树枝条尚未发出声音的情景。这里,作者通过柳树的静默,凸显了春天的初至和柳树等待发芽的状态,给人一种静谧与期待的感觉。
接下来,诗中提到龙舟欲过,却偏留恋。这一描写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景色令人心生留恋,不愿离去。通过对龙舟与柳树之间的关联,作者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最后,诗中的万缕轻丝拂御桥,形象地描绘了柳丝轻柔地拂过皇家桥梁的景象。这一描写展示了柳树柔美的形态和轻盈的特点,同时也将春天的美景与皇家气派相结合,给人一种宏伟和优雅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柳树和春天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以及作者对春天来临的欢喜和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柳树与其他元素的关联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珍惜和留恋之情,给人以静谧、期待和优雅的感受。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寄题陈同甫抱膝亭。宋代。陈傅良。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令人识雅颂,一唱三叹息。室庐在路傍,耕凿在民籍。行人听笑语,稚子共眠食。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抱膝且不可,出门更何适。但勿问门外,蓬蒿若干尺。
日日苦思春,春来何处。积雪层冰正无路。春风吹面,万里故人相遇。隔年离别恨,从头诉。鬓发清霜,形容枯树。渐觉人生不如故。唯春最好,底用一年一度。有心当不放,春归去。
感皇恩 庚寅立春。元代。张之翰。日日苦思春,春来何处。积雪层冰正无路。春风吹面,万里故人相遇。隔年离别恨,从头诉。鬓发清霜,形容枯树。渐觉人生不如故。唯春最好,底用一年一度。有心当不放,春归去。
纪事 其二。明代。谢贶。跂望长桥更此关,殷勤榷使未曾閒。也知内帑多陈朽,为爱输宾遍百蛮。
至后有感。元代。方回。秋来意欲过江东,建子侵寻月已中。晴日久之今雪作,老夫于此岂途穷。未嫌江泌衣生风,尚许嵇康目磅鸿。可怪平生非一事,无劳咄咄漫书空。
碧云寺。清代。李英。古刹何年启,禅堂倚碧霄。烟深千树密,云断众峰遥。客过闻山磬,僧来候石桥。何当尘世隔,丹壑路迢迢。
踏青过也。石城春市如画。红楼翠阁,酒旗歌扇,尽捲珠帘,彩蟾光射。
今番灯便挂。怎比月牙池上,夏时良夜。点琉璃、三十六盏,青雀绿波中耍。
女冠子 黄俞邰、周雪客招饮灯市,用竹山元夕词韵。清代。龚翔麟。踏青过也。石城春市如画。红楼翠阁,酒旗歌扇,尽捲珠帘,彩蟾光射。今番灯便挂。怎比月牙池上,夏时良夜。点琉璃、三十六盏,青雀绿波中耍。香车争路花骢打。杖头钱沽酒,绰板凭谁借。不消红灺。已醉底染就,吴绫香帕。何须云母砑。只有桃根桃叶,解春风话。问可能相候,看灯深院,枇杷花下。
自槜李至毗陵道中。宋代。杨冠卿。风捲云归雨忽晴,月轮安稳上青冥。怪来枕底流泉急,去年短桅初不停。
寄顾处士。唐代。齐己。半年离别梦,来往即湖边。两幅关山雪,寻常在眼前。项容藏古翠,张藻卷寒烟。蓝淀图花鸟,时人不惜钱。
司马德操谓庞德公妻子作黍元直欲来。明代。汤显祖。世乱难为士,存身各有致。鹿门一辈人,未测语何事。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宋代。李新。萧萧角声叠叠鼓,招提旷荡漾无环堵。编蓬悬席不遮拦,西面透风东面雨。官归庇身无一瓦,反更罹此百忧苦。呜呼五歌兮歌思多,不曰有命其如何。
示儿。宋代。赵蕃。我昔读书夜达晨,膏烛且尽继以薪。年来渐知得力处,箪瓢陋巷忘其贫。尔曹有身须自立,幸逃薪水共朝夕。不于文章自勤苦,长大始悔何益。
述怀。元代。赵孟頫。我性真且率,不知恒怒嗔。俯仰欲从俗,夏畦同苦辛。以此甘弃置,筑屋龟溪滨。西与长松友,东将脩竹邻。桃李粗罗列,梅柳亦清新。渐与市朝远,颇觉渔樵亲。自谓独往意,白首无缁磷。安知承嘉惠,再踏京华尘。京华人所慕,宜富不宜贫。严郑不可作,兹怀向谁陈。
寄齐州李学士并呈苏密州。宋代。刘攽。济水由来彻海清,两州偕得水南名。遗人颇记睢阳曲,说士犹谈历下兵。碧落羽翰俱失路,白头章绶偶专城。东秦表海知君重,左辅陪京莫我轻。宾客此邦多长者,诗书前古聚诸生。不知高密何如彼,试仗西风问子卿。
读家集。宋代。吴龙翰。吾家友堂翁,砚影双鬓寒。刻志鑽书史,篝灯照夜阑。学术三代上,文章两汉间。胸次秋沆瀣,词吐玉琅玕。冤哉命压头,那复博一官。二埙策科第,亦不到金銮。友堂纷遗稿,几成汲冢残。江东兵燹馀,白璧喜重完。
庐山草堂夜雨独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员外。唐代。白居易。丹霄携手三君子,白发垂头一病翁。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雨夜草庵中。终身胶漆心应在,半路云泥迹不同。唯有无生三昧观,荣枯一照两成空。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宋代。陆游。少年虽婚宦,淡然本无欲。婆娑三亩园,自叹不啻足。
夏夜对月。宋代。耶律铸。斜阳楼阁西风里,暑气著人难睡起。觉来厌暑登东楼,月明如昼天如水。金波漾漾流无声,中秋月好常人情。青天休使浮云蔽,不是中秋月也明。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宋代。苏辙。汴上初无招屈亭,沅湘近在国南垧。太官漫解供新宅,谏列犹应记独醒。
朱柜国大夫祠。清代。蒋沄。叠鼓喧村赛,迎神又送神。千秋留故里,三代本期民。燎火原头草,褰裳渡口人。我寻《循吏传》,再拜荐新蘋。
邹园十咏 棋墅。明代。袁凯。矗矗林影静,白石况如砥。幽幽青苔色,离离见屐齿。岂无橘中叟,还逢烂柯士。日入始言归,相送青川涘。
莘夫再用前韵作诗谢余过其居复用韵答之。宋代。赵蕃。盐车骥服驾罢牛,政使斯人此佐州。大策本收经济用,三年何有课程留。爱其义重云天薄,怜我诗穷肺腑搜。子见悬知问何似,为言归决梦成游。
松林庵古柏歌。清代。宗源瀚。忆我六月浮海吴陵来,吴陵园社生荒苔。忽见招提古柏势夭矫,疑是苍龙堕地迟风雷。铜柯铁干老无匹,参差何祇百年物。胡不腰腹磐磐四十围,但见一枝一折争虬屈。咫尺之势远莫比,晴空似有天风起。胡不参天直扫浮云浮,至今低首檐前伍桃李。噫嘻此柏何好奇,好奇无乃非时宜。山僧老丑有微尚,摩挲枝干前致辞。纷纷黛色诸侯墓,劫火烧残瞬非故。亦有霜皮古庙前,空嗟材大艰遭遇。此柏拳曲全其天,青葱万古浓阴圆。元精耿耿不可遏,拗金屈铁相回旋。夜夜空阶郁风雨,低徊似与山僧语。日日虚堂动钟鼓,婆娑更向山僧舞。只共苍官守岁寒,不须青帝私春煦。苍茫海气连岳墩,浮岚拥处思移根。天阴一作老蛟吼,灵旗飒飒烟云昏。留此三日不忍去,安得好手一写真。戴文节,汤将军,风流已矣今无存。不然图此槎丫崛强出腕底,日与忠魂毅魄摩荡空群伦。
曹仁宪谨荣寿 其六。清代。苏衮荣。洛阳自昔会耆英,閒气又钟大雅生。丹壑趋庭诗礼教,紫陵晋爵梓桑荣。宦乡无奈思鲈脍,舆望殊深称兕觥。介寿跻堂登夏校,南飞一曲有馀情。
偶题(一作郑遨诗)。唐代。杜光庭。似鹤如云一个身,不忧家国不忧贫。拟将枕上日高睡,卖与世间荣贵人。
祁门道中即事。宋代。曹彦约。山木阴阴击晚牛,水田漠漠任春鸥。长歌大笑却归去,长在农家今白头。
皎月亦长有,今夜独娟娟。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水调歌头·皎月亦长有。宋代。吴潜。皎月亦长有,今夜独娟娟。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泰山发秋潦。元代。揭祐民。泰山发秋潦,东鲁数州没。及兹黄河交,南徐更汤割。我乘归船来,引缆行木末。高原尚为沈,低土焉得遏。夜来泊溪岸,寒螀啼冷月。鸿雁无宁宅,蛟蜃有深窟。秋成一月浸,百草俱烂物。客中视此意,忧事贯华发。茫茫下双洪,寥落寸心掇。
开元杂题七首。绣岭宫。唐代。陆龟蒙。绣岭花残翠倚空,碧窗瑶砌旧行宫。闲乘小驷浓阴下,时举金鞭半袖风。
摸鱼儿(寿柴守,八月二十七日生,正是夫子绂麟之日)。宋代。欧阳朝阳。正当绂麟时候,秋香还弄清晓。双旌五马人间贵,千里共腾欢笑。人未老。看绿鬓朱颜,赢得花簪帽。兽炉篆袅。听檀板轻敲,歌珠一串,依约似蓬岛。青云步,九万论程未了。芹宫多世仪表。提封晋郡重拈出,留样他年称好。书上考。怕种满棠阴,丹诏催归早。安期献枣。对鹤健丹香,龟轻莲叶,起舞醉清醥。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宋代。李弥逊。方子困江海,长松隐蒿蓬。多能隐所长,最喜五字工。好古远可绍,结友久益恭。寒饥了不愠,清坐与我同。纵今四壁立,朱效一钱通。长镵斸山云,君去吾变从。
即事二首 其二。金朝。刘昂。山花山雨相兼落,溪水溪云一样閒。野店无人问春事,酒旗风外鸟关关。
再次交代韵四首。宋代。陈造。环秀亭中命渌樽,云烟明灭映嶙峋。佐州不喜分风月,喜与南山作主人。
咏史五首 其三 邴原。唐代。王翰。刚愎从来蹈祸机,管生聪悟更知微。若非太守能容物,亦叹秋风鹦鹉飞。
内阁一首。明代。徐溥。仁义相资在格君,书中一德旧曾闻。经纶事业无多让,共策清朝不世勋。
送应奉张幼度同知冠州。元代。陈孚。张子美少年,濯濯春月柳。夜窗三尺琴,六籍洞户牖。我游承明庐,见此真益友。金匮共校雠,过眼十八九。僚吏坐俗谈,语乃不出口。美哉德如玉,温缜世未有。近诏开东观,天章烂琼玖。我本木强人,技已陈刍狗。君胡亦不留,得州大如斗。男儿抱奇气,荣进付之偶。血指古则然,今何忽袖手。但莫负所学,千载有不朽。北风号枯桑,落叶满林薮。过君蓟南门,山色照尊酒。监州岂不佳,千里离父母。愿回判花笔,桑麻劝南亩。竹马歌儿童,定胜牛马走。明年我南归,云卧鼻雷吼。当哦山中诗,寄君一搔首。
云鬓松令。唐代。无名氏。鬓云松,眉叶聚。一阕离歌,不为行人驻。檀板停时君看取。数尺鲛绡,果是梨花雨。鹭飞遥,天尺五。凤阁鸾坡,看即飞腾去。今夜长亭临别处。断梗飞云,尽是伤情绪。
樵人十咏 其九 樵火。唐代。陆龟蒙。积雪报松坞,蠹根然草堂。深炉与远烧,此夜仍交光。或似坐奇兽,或如焚异香。堪嗟宦游子,冻死道路傍。
题张外史登善精舍。明代。袁华。阴森水石林堂幽,六月彷佛如三秋。高遁何惭孔车骑,旧游还忆董糟丘。鹤台夜礼紫虚象,凫舄朝回黄篾楼。愿乞引年餐玉法,颉颃飞佩阆风头。
春日漫兴二首 其二。清代。严沆。补衮瞻天近,斑衣爱日长。生成看燕雀,战伐剩豺狼。纸笔儿谁好,柴桑妇不忘。闭门焚草毕,归梦五湖傍。
悼止斋王先生 其二。元代。王冕。文采风流今已矣,夫何能见紫芝眉?中天气黯星河惨,南国春寒草木悲。政事堂堂传两省,论谈娓娓动诸司。老成如此多关系,青琐诸公泪亦垂。
题友人草堂。唐代。张乔。空山卜隐初,生计亦无馀。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深林收晚果,绝顶拾秋蔬。坚话长如此,何年献子虚。
风入松 咏俞绍庵秋蟾台。元代。沈禧。层台高筑势崭岩。迢递隔闾阎。不将贮彼狂歌舞,深秋夜、登玩银蟾。为爱一轮光皎,又看孤影廉纤。桂花香里□吟髯。兴趣自能添。露华凉透罗衣薄,更深也、万籁声潜。弹罢瑶琴三叠,还将玉管重拈。
逍遥自在,云水遨游。身如不系孤舟。坦荡无拘无管,无喜无忧。时时恣情歌舞,任傍人、笑***。清贫志,且随缘度日,誓不贫求。处世鹧空相似,如莲花不著,水之踪由。便把三坛等施,六度齐修。自然果圆无漏,心清静、超彼优游。稽首礼,无上尊圣,佛道仙俦。
满庭芳 赠陈公王先生。金朝。马钰。逍遥自在,云水遨游。身如不系孤舟。坦荡无拘无管,无喜无忧。时时恣情歌舞,任傍人、笑***。清贫志,且随缘度日,誓不贫求。处世鹧空相似,如莲花不著,水之踪由。便把三坛等施,六度齐修。自然果圆无漏,心清静、超彼优游。稽首礼,无上尊圣,佛道仙俦。
挽御史黄公宗载母李氏。明代。金幼孜。见说高年七十过,忍闻薤露遽兴歌。绣衣违侍云霄远,禄养荣沾雨露多。故里乌啼悲宰树,青山马鬣暗烟萝。贤郎述德存深孝,太史书铭永不磨。
筠州曾使君寄贶中州新芽赋此以谢。宋代。张栻。日长燕寝无公事,忽忆故人云水边。包裹甘芳慰幽独,使君风味故依然。
生查子 春日晚妆。清代。商景兰。无意整云钿,镜里双鸾去。百舌最无知,惯作深闺语。梁燕恰双飞,春色归何处。妆罢拂罗裳,一阵梨花雨。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三。南北朝。庾信。今朝好风日,园苑足芳菲。竹动蝉争散,莲摇鱼暂飞。面红新著酒,风晚细吹衣。跂石多时望,莲船始复归。
亦足轩中试墨。宋代。丘葵。潆河无复见龙马,车子锄商乃获麟。虞夏不存暴易暴,诗书何罪秦又秦。古来尚有拿舟者,今世那无伐木人。天地闭时应且隐,确乎不扰为潜鳞。
送彦斌弟还侍。明代。郑潜。我方避地贫尤甚,子独还乡岁又阑。浮世风尘妨孝节,平生事业负儒冠。空怀鹤禁陪移步,远愧鸰原救急难。千里畏途当自爱,北堂珍重慰加餐。
句。唐代。鲍溶。径草渐生长短绿,庭花欲绽浅深红。夜瑟弦惊绿流水,暖松花放碧香烟。窗间夜学凝残烛,轩下朝吟向暖风。幽客携琴好归去,七丝闲和百泉声。野寺访僧归带月,芳林携客醉眠花。
西翠山房。明代。梁兰。层轩抗西岭,积翠亘千尺。兰苕春烟霏,松桧秋露滴。苍苍侵缇帷,浮浮绚缃帙。旭景丽崖绀,晴气带林碧。仰窥白鸟度,俯瞰黄猿踯。尚书欣重过,博士亦屡即。萦涂入竹寻,危磴扪萝陟。投策良少休,倾壶聊共适。素袍凝黛光,锦袂生蓝色。佳境恣消摇,清时幸优逸。东山始沽名,绿野匪潜迹。但兹寡尘纷,高风孰能匹。
题陆心梅。明代。王慎中。梅是钱塘小陆心,终朝不见已伤神。能令掌上孤标出,赖有青门与写真。
菩萨蛮。清代。左锡璇。蕉窗夜夜风和雨。一灯瘦影愁为侣。检点别是衾。空馀旧泪痕。晨妆慵揽镜。积思都成恨。翠黛待重描。怜无昔日娇。
浣溪沙·天碧罗衣拂地垂。五代。欧阳炯。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独坐含颦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清明杲饮二首。宋代。杨万里。深著炉香浅著桮,桮行尽缓莫教催。可怜花树浑无赖,下却帘钩也入来。雪藕新将削冰水,蔗霜只好点青梅。明年寒食还家去,却忆荆溪花政开。
秦始皇时民歌。清代。佚名。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凌云寺。唐代。李习。古寺临江间碧波,石梯深入白云窠。僧禅寂寂无人迹,满地落花春又过。
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宋代。苏轼。我生孤僻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及春。多谢清时屡推毂,狶膏那解转方轮。
九日王九德崔继甫沈恩甫见邀同吴虎臣饮八首 其一。明代。欧大任。秋色山山照酒杯,满天鸿雁过淮来。谁知万里思归客,半醉西风戏马台。
望江南(答徐守韵)。宋代。洪适。嗟故岁,夏旱复秋阳。十雨五风皆定数,千方百计为灾伤。小郡怎禁当。劳拊字,惠露洽丁黄。田舍炊烟常蔽野,居民安堵不离乡。祖道免斋粮。
戏颜郎官骑猎诗。唐代。张祜。忽闻射猎出军城,人著戎衣马带缨。倒把角弓呈一箭,满山狐兔当头行。
送翁诚之。宋代。徐照。又作巴陵倒,南州旧有声。未凭湘水绿,能似长官清。笛冷君山月,帆轻夏浦晴。五言多好句,颜杜减诗名。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十。明代。王彦泓。花鸟钗头扤细风,水晶蝴蝶玉莲蓬。偏怜宛颈偎人处,两点柔蓝映退红。
颂古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蘖山养子忒婆心,斫了摩挲不惮勤。悖逆儿郎浑不雇,钁头制得气凌云。
超然居士得得问道於宝峰祥祥师且欲归歌长篇。宋代。释正觉。门门通彻长安道,信手拈来还恰好。脚跟踏著赵州关,丈六金身一茎草。我初相会个中人,法法圆通见怀抱。杖屦追随来道场,不学痴禅事关扫。青山白云一径通,行行鸟道谁寻讨。宝峰师是马馰儿,相得而今情不早。吸尽西江居士庞,唤回竖指俱胝老。泥牛力耕空劫春,木人捧出形山宝。罢捋虎须归去来,荆棘林中任起倒,午日丽天光杲杲。
味道。唐代。韩偓。如含瓦砾竟何功,痴黠相兼似得中。心系是非徒怅望,事须光景旋虚空。升沉不定都如梦,毁誉无恒却要聋。弋者甚多应扼腕,任他闲处指冥鸿。
八声甘州 其二 题纳兰容若小影。清代。何振岱。淡无言、摊卷向风前,愁思带罗飏。是燕台骏影,乌衣词客,玉貌堂堂。弹指清音隐见,天气木樨凉。栏石回环处,无限思量。人世孤心难写,依银筝瑶瑟,怨峡啼湘。问一生窗月,离聚几炉香。者心盟、如今犹耿,算幽亭、绿水未曾荒。依稀见、独沉吟里,人隔斜阳。
慧力寺。宋代。赵希迈。出郭无多路,萦回入翠微。水边寒艇泊,松下老僧归。藏古神抄供,亭幽客掩扉。自来还自咏,不觉到斜晖。
江神子(闻蝉蛙戏作)。宋代。辛弃疾。簟铺湘竹帐垂纱。醉眠些。梦天涯。一枕惊回,水底沸鸣蛙。借问喧天成鼓吹,良自,为官哪。心空喧静不争多。病维摩。意云何。扫地烧香,且看散天花。斜日绿阴枝上噪,还又问,是蝉么。
渔父 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戏作渔父?。元代。吴镇。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腮鲈。诗筒相对酒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