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

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朗读

《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是唐代崔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王门别后到沧洲,
帝里相逢俱白头。
自叹马卿常带疾,
还嗟李广不封侯。
棠梨宫里瞻龙衮,
细柳营中著虎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
黄河东注杏园秋。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送冯八将军奏事归滑台幕府的情景。诗人崔峒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将军离别王门,到达沧洲后与皇帝相会,他们已经年老白发。诗人自叹将军常年带病奉使,又感慨李广等忠臣没有得到封侯的待遇。他们回想起滑台的桑叶飘落,黄河东流注入杏园的秋景,似乎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冯八的送别和归乡情景的描绘,展现了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诗中使用了具体的景物描写,如王门、沧洲、棠梨宫、细柳营、滑台、黄河和杏园等,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形象,如皇帝、马卿和李广等。这些形象和景物的描写,使诗词更加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崔峒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悲怆的情感,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世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忠臣不得封侯的遗憾。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将军的离别与归乡、白发与年轻、疾病与健康等进行对比,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同时,通过描写滑台桑叶落和黄河东注杏园秋的景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主题,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共鸣。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它既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又蕴含着普遍的人生哲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崔峒

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崔峒朗读
()

猜你喜欢

满街锣鼓喧清昼。任狂歌狂走。乔装艳服太妖淫,尽京都游手。

插秧种稻,何曾能够,古遗风不守。可怜浪费好时光,负良田千亩。

()

春半雨不绝,北风吹荒山。江南花不开,白日愁生寒。

登高望千里,苦雾何漫漫。洪州七月围,粮尽力亦殚。

()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巳。烈风吹山冈,燐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

春灯如雪浸兰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过扬州。

()

倘作家书寄哲兄,淮阴重话七年情。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

青杨柳。溪亭右。旧家姊妹携尊酒。探花使。怜人意。

小鬟钗股,一双齐缀。觑。觑。觑。

()